?

黃河三角洲濕地發展概述及治理修復建議

2024-05-09 19:54尹聰蘭麗茜宋曉曉陳默嚴晉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濕地黃河三角洲

尹聰 蘭麗茜 宋曉曉 陳默 嚴晉

摘要: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下游的黃河三角洲分布有世界上暖溫帶保存最廣闊、最完善、最年輕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該區域特殊的地質地貌決定了其生態多樣性,需要進行重點研究和保護。文章立足于我國現有濕地保護政策和濕地面積縮小的現狀,提出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可著重圍繞其岸線變化、沖淤速率、地形地貌等開展研究,并采用減壓分洪擴充法等治理修復方法擴大濕地面積,為推動黃河流域及黃河三角洲濕地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濕地;黃河三角洲;濕地退化;濕地研究;治理修復

中圖分類號:X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9857(2024)02-0110-05

0 引言

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是我國僅次于長江的第二大河,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當前黨和國家對黃河流域保護和發展的關注度很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發展情況,多次就三江源、祁連山、秦嶺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建設提出要求。在2019年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下游的黃河三角洲是我國暖溫帶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要做好保護工作,促進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黃河三角洲濕地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極其重要的環節,合理的濕地治理修復具有關鍵意義。本研究闡述黃河三角洲概況,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其濕地演化特點進一步探究并提出治理修復策略,以期為保護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和地質環境提供有益參考。

1 黃河三角洲概況及存在的問題

1.1 黃河三角洲概況

黃河三角洲是黃河攜帶泥沙在渤海入??诎枷萏幊练e而形成的沖積平原,受新華夏構造體系和北西向構造的控制?,F代黃河三角洲是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考銅瓦廂決口,自徐淮古道北徙,奪大清河從利津入渤海,后逐漸發育的巨大扇形堆積地貌,西側以墾利寧海為頂點,北起套爾河口,東南至淄脈溝口的扇形地帶,面積約5250km2,海岸線長約186km[1-2]。

近年來黃河三角洲在入??诘淖兓^為明顯。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黃河三角洲隨著河流逐漸進入渤海,且向東南方向彎曲和延伸。1996 年6月清水溝流路原清8剖面向上950m 處進行人工改道[3],迫使河流向東北方向轉向。2000年前后原有黃河三角洲不再有泥沙補充,侵蝕和沉降導致其尖端萎縮,而北部新的黃河入??谔巹t形成新的半島。由于黃河攜帶大量泥沙,新形成的半島面積不斷增大,原有黃河三角洲面積繼續萎縮。2015年新的黃河入??谖捕朔殖鰞刹?,新黃河三角洲的面積明顯大于原有黃河三角洲。

1.2 存在的問題

現代黃河流域目前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包括黃河水資源總量不足、時空分布不均以及開發利用過度。黃河流域水資源十分短缺,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徑流量約為559 億m3,僅占全國河川徑流量的2%;人均年徑流量為473m3,僅為全國人均年徑流量的23%。如此短缺的水資源卻承擔著全國15%耕地和12%人口的供水任務,加之水資源時空分布嚴重失衡,徑流量日益減少。2013年黃河徑流量減少32%~50%,2014年黃河出現罕見的全流域性干旱,2015 年黃河干支流徑流量為50 年來的最低點[4]。

近年來黃河水沙減少,黃河三角洲不斷被海水侵蝕。根據利津站的水文統計數據,1998—2016年黃河入??谝粠g退明顯,刁口河故道區域岸線累計蝕退超過10km,侵蝕導致濕地退化面積超過200km2。黃河三角洲油氣資源開采、運輸和加工過程中,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大量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不同環境介質中傳遞和富集,造成鹽漬化土壤污染,導致生態系統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外來物種互花米草入侵黃河三角洲使河口濕地大面積退化,造成鳥類覓食、棲息生境逐漸減少甚至喪失,導致鳥類多樣性降低,灘涂底棲動物密度降低60%[4]。

20世紀50 年代以來,我國濱海濕地損失約50%,天然紅樹林面積減少約73%,珊瑚礁被破壞約80%[5],黃河三角洲濕地面積不斷萎縮。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降水量減少以及城市生活和農業等對上游水資源需求增加,流向黃河三角洲的水和泥沙銳減,黃河甚至出現斷流的情況,對黃河三角洲濕地可持續健康演化的影響很大。據統計,40 年間黃河三角洲的自然濕地面積年均減少30.58km2,人工濕地面積年均增加24.47km2,但濕地總面積年均減少6.13km2[6]。雖然人工濕地面積有所增加,但人工濕地畢竟不是天然形成的,無法取代自然濕地。

有學者針對黃河三角洲開展多項研究,大多集中于地形地貌方面,包括沉積物粒度和成分[7-8]、海岸帶沖淤情況[1,3]、三角洲葉瓣演化歷史[9-10]、河流改道情況[11-12]等;也有學者關注濕地退化[13]、濕地生態環境[14]等方面。但現有研究對其他方面涉及較少,如較少將黃河三角洲的進積過程與濱海濕地的演化加以聯系開展研究,缺乏對黃河三角洲濕地系統演化的理解以及對其開展有效修復和保護。因此,要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保障黃河流域長治久安,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亟須進一步更新黃河流域保護理念,拓展黃河三角洲領域的研究范圍,在繼續研究黃河三角洲地形地貌和地質演化的基礎上,更多關注黃河三角洲濕地在地質演化中重要的生物過程以及修復和改造等內容。

2 黃河三角洲濕地研究及治理修復建議

2.1 濕地保護政策

我國于20世紀后期逐漸認識濕地保護的重要性,相繼頒布多項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劃,為濕地資源的永續利用打好基礎。例如:2000年發布的《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是我國早期開展濕地保護、管理、可持續利用的行動指南;2003年國務院批復《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2030年)》,我國濕地保護工作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此后濕地保護工作被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200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的通知》,及時遏制人為破壞濕地、減少濕地的趨勢;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嚴格濕地用途監管,確保濕地面積不減少,增強濕地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濕地保護與修復水平;2021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標志著我國濕地保護正式走向法治化。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的頒布是國家“江河戰略”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對于保障黃河安瀾以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大意義。

此外,我國加強對濕地保護標準化的支撐力度,不斷建立健全濕地領域標準體系,優先啟動《濕地基本術語》《濕地生態監測規范》等國家、行業標準的立項、編寫工作,積極推進對濕地保護標準的培訓和宣貫,同時參與國際濕地保護標準相關工作。2022年我國在承辦《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時,向國際社會展示了我國濕地保護標準化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在上述法律法規、政策規劃以及標準體系的保障下,未來應在科學論證、資料分析和地質特性研究的基礎上制定黃河三角洲濕地修復和保護措施,促進“母親河”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以及濕地自然風貌永續演化。

2.2 立足科學研究開展治理修復

2.2.1 岸段變化及沖淤速率研究

不同性質岸段的侵蝕淤積狀態有所不同?,F代黃河入??诎抖文嗌硜碓簇S富,通常處于淤積狀態;前期黃河入??诎抖斡捎谌牒?诟牡雷钄嗄嗌硜碓?,往往處于較強的侵蝕狀態;而很久以前的黃河入??诎抖斡捎诤恿鞲牡罆r間已久,往往處于弱侵蝕或平衡狀態。因此,建議科學劃分黃河三角洲岸段,并對不同岸段開展侵蝕淤積監測與研究。

2.2.2 濕地地形地貌研究

濕地地形地貌研究是濕地研究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黃河三角洲的古河道和潮道分布,洼地和相對高地分布,以及沙脊、沙丘和淤泥灘分布。近年來黃河三角洲濕地大幅縮小,其原因一方面是水沙輸入大量減少,另一方面是沒有很好地利用洪水時期對不同的地形地貌單元進行調控。

2.2.3 地質、水位和水質研究

地質研究主要包括沉積物的類型分布、粒度特征、表層和柱狀采樣以及縱向地質剖面,由于這方面已有研究較多,可以收集資料為主,同時進行補充性研究。此外,應研究濕地水位和水質情況,包括淡水和咸水的界限以及水環境質量等。

2.2.4 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研究

頻繁的人類活動、植物入侵等改變濕地景觀和生態地質環境,從而深刻影響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目前有些科研院所已在黃河三角洲地區建立野外觀測站,有利于針對濕地生態系統開展長期觀察和對比研究。

2.2.5 濕地面積變化及發展趨勢研究

全球濕地面積變化一直是很多學者關注的問題。近年來自然濕地面積明顯縮小,其中到底縮小多少、主要原因是什么、發展趨勢如何、可能導致什么后果等都是重要的關注點。

2.2.6 濕地改造與治理研究

在濕地面積連年銳減的情況下,治理修復濕地以及逐步擴大濕地面積是當前的重點工作。黃河三角洲濕地的特殊之處在于其位于黃河入???,雖然近年來黃河水沙減少甚至有時斷流,但其豐水期仍有較多水沙注入海中,充分利用這些水沙對濕地改造有重要作用。數十年前進入黃河三角洲的河道總是按照“水往低處流”的規律自由改道,黃河亦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說法,逐漸形成三角洲葉瓣。但近年來由于海岸帶油氣開發對黃河實行人工改道,逐漸形成新的三角洲葉瓣(如現在的入??冢?。因此為調整濕地狀態或擴大濕地面積,在必要情況下可與相關油氣田進行協商,對黃河入??谶M行人工改道,形成新的三角洲葉瓣。

2.2.7 擴大濕地面積

明朝時期主要采取加高河堤的方法抵御洪水,但仍然出現黃河泛濫的現象,給人民造成巨大災難。為此,明朝水利學家潘季馴采用“束水沖沙法”降低河床,河水泛濫明顯減輕,同時采用“滾水壩分洪法”,取得良好抗洪效果?!皾L水壩分洪法”即事先選擇低洼區,當洪水來臨時打開堤壩放水進入低洼區,以減輕洪峰壓力。因此,可在開展黃河三角洲濕地地形地貌研究的基礎上合理劃分相對洼地和高地,再利用潘季馴的“滾水壩分洪法”,在合適位置建立分洪堤壩,使洪水注入洼地,從而適當擴大濕地面積,這種方法可稱為“減壓分洪擴充法”。

3 結語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具有調節地球水分平衡的重要作用,與森林、海洋并稱地球三大生態系統。盲目圍墾和改造、任意排放污染物、海岸侵蝕等原因可導致濕地面積銳減。黃河三角洲濕地是世界上比較稀有的河口濕地生態系統之一,目前其自然濕地面積不斷萎縮,整體呈現濕地人工化或濕地退化的特點。因此,應針對黃河三角洲濕地進行地質、地形地貌、水質、生物、整治修復方法等方面的多角度研究,改變濕地不斷退化的現狀,采取有效措施擴大自然濕地面積,并對濕地進行治理修復。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尹延鴻.現代黃河三角洲海岸的沖淤及造陸速率[J].海洋地質動態,2003,19(7):13-18.

YINYanhong.Theerosion-siltingandland-makingrateofthemodernYellow RiverDelta[J].MarineGeologyLetters,2003,19(7):13-18.

[2] 葉青超.黃河三角洲的地貌結構及發育模式[J].地理學報,1982(4):349-363.

YEQingchao.ThegeomorphologicalstructureoftheYellowRiverDeltaanditsevolutionmodel[J].ActaGeographicaSinica,1982(4):349-363.

[3] 尹延鴻,周永青,丁東.現代黃河三角洲海岸演化研究[J].海洋通報,2004,23(2):32-40.

YINYanhong,ZHOU Yongqing,DINGDong.EvolutionofmodernYellow RiverDeltacoast[J].MarineScienceBulletin,2004,23(2):32-40.

[4] 陳怡平,傅伯杰.關于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EB/OL].https://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hs9bry47,2020-01-15.

CHENYiping,FUBojie.Reflectionsonecolog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oftheYellowRiverValley[EB/OL].https://www.chinathinktanks.org.cn/content/detail/id/hs9bry47,2020-01-15.

[5] 葉思源.正在退化的濱海濕地[N].中國自然資源報,2018-06-12(5).

YESiyuan.Thedegradingcoastalwetland[N].ChinaNaturalResourcesDaily,2018-06-12(5).

[6] 洪佳,盧曉寧,王玲玲.1973—2013年黃河三角洲濕地景觀演變驅動力[J].生態學報,2016,36(4):924-935.

HONGJia,LUXiaoning,WANGLingling.QuantitativeanalysisofthefactorsdrivingevolutionintheYellowRiverDeltawetlandinthepast40years[J].ActaEcologicaSinica,2016,36(4):924-935.

[7] 喬淑卿,石學法.黃河三角洲沉積特征和演化研究現狀及展望[J].海洋科學進展,2010,28(3):408-416.

QIAOShuqing,SHIXuefa.StatusandprospectofstudiesonsedimentarycharacteristicsandevolutionoftheYellowRiverDelta[J].AdvancesinMarineScience,2010,28(3):408-416.

[8] 顧效源,魯青原,葉思源,等.黃河三角洲進積與濱海濕地地質環境演替模式[J].地質論評,2016,62(3):682-692.

GUXiaoyuan,LU Qingyuan,YESiyuan,etal.Deltaicprogradationandgeo-environmentalsuccessionofcoastalwetlandsintheYellowRiverDelta[J].GeologicalReview,2016,62(3):682-692.

[9] 何磊,葉思源,袁紅明,等.黃河三角洲利津超級葉瓣時空范圍的再認識[J].地理學報,2019,74(1):146-161.

HELei,YESiyuan,YUAN Hongming,etal.Rethinkingthespatio-temporaldistributionofLijinsuperlobeintheYellowRiverDelta[J].ActaGeographicaSinica,2019,74(1):146-161.

[10] 劉猛,畢乃雙,紀金龍,等.現行黃河三角洲葉瓣蝕積演化對動力環境的影響[J].海洋地質前沿,2018(6):8-18.

LIU Meng,BINaishuang,JIJinlong,etal.EvolutionsoftheactivedeltaiclobeofYellowRiverDeltaanditsresponsetohydrodynamics[J].MarineGeologyFrontiers,2018(6):8-18.

[11] 尹延鴻,亓發慶.黃河尾閭河道1996年改道的意義及黃河三角洲演化趨勢[J].海岸工程,2001(4):36-42.

YIN Yanhong,QIFaqing.Thesignificanceofthesub-aqueouschangedroutesince1996andtheevolutiontrendoftheYellowRiverDelta[J].CoastalEngineering,2001(4):36-42.

[12] 韓廣軒,栗云召,于君寶,等.黃河改道以來黃河三角洲演變過程及其驅動機制[J].應用生態學報,2011(2):467-472.

HANGuangxuan,LIYunzhao,YUJunbao,etal.EvolutionprocessandrelateddrivingmechanismsofYellowRiverDeltasincethediversionofYellowRiver[J].ChineseJournalofAppliedEcology,2011(2):467-472.

[13] 姚長新,袁紅明,孟祥君,等.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損失和退化的自然因素[J].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11,31(1):43-50.

YAOChangxin,YUAN Hongming,MENGXiangjun,etal.NaturalfactorsfordeteriorationofcoastalwetlandintheYellowRiverDelta[J].MarineGeology& QuaternaryGeology,2011,31(1):43-50.

[14] 高茂生,葉思源,張國臣.現代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水文環境脆弱性[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2,39(5):111-115.

GAO Maosheng,YESiyuan,ZHANG Guochen.Thevulnerabilityofecohydrologicalenvironmentofthemodern Yellow RiverDeltacoastalwetland[J].Hydrogeology& EngineeringGeology,2012,39(5):111-115.

猜你喜歡
濕地黃河三角洲
黃河三角洲地區民間戲曲生態研究
黃河三角洲保護區自然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黃河三角洲東路梆子的傳承發展與價值探究
關于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的探討
基于遙感數據的黃河口濕地變化研究
淺談盤錦蘆葦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建設濕地園林工程研究
白洋淀濕地現狀分析及修復對策研究
對張掖濕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維管植物多樣性現狀及保護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