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類“非遺”與地方高校專業教育的耦合模式研究
——以肇慶地區為例

2024-05-10 16:41蘭尋
肇慶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肇慶非遺耦合

蘭尋

(肇慶學院音樂學院,廣東肇慶 526061)

前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具有重要價值且需保護、傳承與發展的文化資源。舞蹈類“非遺”作為“非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繁榮舞蹈類“非遺”文化,有助于促進民族文化繁榮發展。雖然,我國“非遺”的保護與研究起步較晚,但隨著2004年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我國“非遺”保護力度和保護速度令人驚嘆。此外,隨著美育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理念的增強與推廣,各地舞蹈類“非遺”保護工作和高校專業教育也迎來了新機遇。在當今這個多元化、交叉性強的時代,不同領域間的交流與合作越發頻繁,這種跨領域的互動與合作引發了一種重要的現象——耦合效應。耦合效應是指兩個或多個不同領域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而產生出新穎獨特、有價值的事物[1]。其中也表現為不同系統、領域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然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與學校教育系統作為文化生態系統的兩個子系統,非遺保護工作開展的特殊性與高校教書育人的專業性并不妨礙兩者的有益聯結,兩個領域的共生發展須明確定位,保持適度的張力。合理建構兩者之間的耦合模式,才能推動領域高效發展,實現在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中綻放出別樣光彩。

一、概念界定

(一)高校舞蹈專業教育

我國高校舞蹈專業教育起步于中國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北京舞蹈學校由中專改制為大學,開辟了我國舞蹈高等教育新篇章[2]。而我國高校舞蹈專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期則是在1998 年國家頒布《高等教育法》的背景下舞蹈教育向普通高校拓展延伸。2000年以后,許多綜合性高校紛紛成立音樂學院、藝術學院,設置舞蹈專業或舞蹈系,為舞蹈專業教育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舞蹈專業教育在高校迅速發展,眾多舞蹈系科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舞蹈學科教育注重文化深厚內涵的全面體現。高校舞蹈專業教育伴隨著改革開放四十余年發展至今,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需肩負起的一項新職能。將文化傳承、舞蹈藝術和高等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舞蹈高等教育正在前行的道路,也是進一步發展所應當承擔的歷史使命[3]。

近年來,在高等教育多元背景下,為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中的專業建設和教學實踐,以廣東省肇慶學院舞蹈學專業為首,本專業已將“非遺”在內的各傳統文化元素納入“舞臺藝術”特色課程進行教學,使“非遺”在高校課堂與舞臺活態共存。譬如,為弘揚肇慶地域傳統端硯文化,用舞蹈語言展示從采石到制作成型復雜過程的經典作品“硯魂”;以肇慶非遺“裹蒸”文化精神為基點的作品“那時的裹鄉”等。與此同時,肇慶學院音樂學院舞蹈系引領肇慶其他院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和相關領域從業人員深入民間,扎根田野,對肇慶市各區縣的舞蹈類“非遺”項目進行整理提煉,為各項目的活態傳承尋找更有效的途徑。伴隨肇慶市政府以及各單位對“非遺”領域的重視,肇慶學院音樂學院舞蹈系在舞蹈保護與傳承工作上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不僅為肇慶地區傳統舞蹈文化的保護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推動了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

(二)舞蹈類“非遺”教育

傳統舞蹈是我國“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十大門類之一,是“非遺”重要組成部分。在非物質文化語境下,依托“人”相傳而生,在不同的空間和時間里承載、表達以及傳遞。由此可見,舞蹈類“非遺”通常包含了變與不變兩個方面。所謂的不變,是指它具有獨特性、活態性、地域性、共享性和集體認同性等特點。因此,在進行舞蹈類“非遺”傳習和研究中,能做的則是厘清根脈,以固“根”、尋“味”、守“魂”為目標,以保存、傳承和弘揚發展為主要任務,讓后人了解舞蹈原貌并將其傳承與共享。所謂的變,是指在內容上進行充實和調整,以形式、功能等方面的創新實現可變,不斷賦予其合理合適的現代內涵,讓其重煥生機與活力。

縱覽肇慶舞蹈類“非遺”項目,無一不賦予著濃厚的地域文化內涵,演繹著強烈的地域審美。近年來,為全面推進全民藝術普及,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肇慶市文化館主辦了“E遺以藝”數字資源推廣創新項目。此教育項目通過聯合本市各文化館,利用互聯網技術,結合“非遺”文化與舞蹈,將本地具有代表性的項目作為主要的教學和推廣內容,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肇慶市舞蹈類“非遺”,促進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除此之外,筆者也到訪廣東梅州、四川成都和瀘州等地并對其地域舞蹈類“非遺”的教育工作進行調研。據瀘州地區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雨壇彩龍》的傳承人羅德書介紹,項目分別在瀘縣第二中學、瀘縣雨壇學校、瀘縣方洞中學等多所中小學設立了雨壇彩龍傳習基地和舞龍特色課程。羅德書以兼職教師身份進校園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傳習活動,除了中小學,四川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也在假期拜訪傳承人進行調研學習。從“非遺”教育開展至今,已先后培養600 余名傳習學生,可見項目的發展趨勢穩健且持續。

非遺“活態化”傳承教育離不開“地域”和“人”,保留著民間生存氣息的舞蹈類“非遺”代表著地域文化形象,以直觀的方式通過人進行情感傳遞,似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學校作為重要的“非遺”保護平臺,本身便是文化意義上的機構。因此,它不僅接受當地傳統舞蹈文化的影響,還能通過具體的教育和研究活動來影響和反作用于文化[4],這一點也是舞蹈類“非遺”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目的之一。

(三)兩者的關系與區別

高校舞蹈專業教育和舞蹈類“非遺”教育有著緊密地聯系,兩者之間具有微妙地相互扶持和提攜作用,但在某些層面又有所不同。需清晰其定位,厘清彼此間關系,為進一步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1. 審美意識層面

在舞蹈類“非遺”的表現內容中,人們往往依靠身體動作表現最原始的愿望、情緒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形、色、聲、情”等多種形式的外顯藝術中蘊含其審美意識。在現今的舞蹈專業教學中,學院派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將現今的審美進行加工、整理并融入,呈現較統一的審美,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其舞蹈最初的功能性。因此,對剛接觸“非遺”的高校舞蹈專業學生來說,會以現代主流的審美標準去評價美與丑?!胺沁z”傳承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多元美”的意識,我們需要通過舞蹈類“非遺”教育與普通高校教育相結合來引導與培養學生感受、辨識“非遺”中的獨特藝術內容,認識“原生態”之美。讓他們意識到各民族、各區域的傳統舞蹈文化雖然在性質上存在差異,但并無優劣之別。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和特征,樹立起“文化中的舞蹈”的教育觀。譬如:肇慶市德慶縣傳統舞蹈雄雞舞,早在明代初期德慶縣當地群眾舞雄雞,祈求實現村寨繁榮昌盛,人丁興旺,幸福吉祥的良好愿望。從儀式、舞蹈、服裝、音樂方面,都反映出當地的審美特征和藝術思想。在舞蹈類“非遺”教育與普通高校教育的耦合中,需要引導學生去了解和體驗雄雞舞中的文化藝術內涵。在認知中形成對傳統文化藝術的鑒賞力,開發學生的創造力,也有助于學校藝術教育的開展。

2. 教育內容層面

常見的舞蹈教育中,老師結合一定的教學方法,以主體動作元素為中心,通過節奏處理、空間運用、形態形式等方面進行處理和美化后進行傳授。在高校舞蹈專業常見的民族舞蹈教學中,漢、藏、蒙、維、朝等幾大民族的舞蹈教程也是統一規范化的教材,學生通過實踐學習后可根據自身能力進行編創展示。反之,舞蹈類“非遺”教育,首先倡導“護根教育”,其次是“傳承教育”,最后是“傳播教育”。因此,“護根”的理念貫穿于整個“非遺”保護工作過程,對傳授舞蹈的第一步不應該加任何的修飾和創新,而是原汁原味地教授和學習。不僅如此,舞蹈類“非遺”的教育理念不是單純地體驗舞蹈的動向,掌握舞蹈的技能,其講究的是了解事物背后的深層意義。只有通過認識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民族心理、藝術審美和多重價值等大背景之下的“本源”,捕捉貫穿于動作中的韻味之精髓,才能樹立起非遺教育的真正的意義。

3. 教育目的層面

高校舞蹈專業的教育目的大部分是通過不同民族教材和不同風格的訓練并配以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各民族表演風格的把握,使學生身體各個部位的肢體解放,并使之具備掌握和展現各舞蹈風格的基本能力。另外,在學校中的舞蹈專業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了解舞蹈本身,還以具多樣性、實踐性、探索性的內容與發展學生的藝術素養,實現美育教育的價值。比起高校舞蹈專業教育的多民族學習模式,舞蹈類“非遺”教育講究精細、深入的教育。譬如,需了解肇慶地區的傳統舞蹈項目就應該精確到肇慶市某縣某鄉的某一項傳統舞蹈?!胺沁z”教育的目的在于學“精”,通過傳統傳承形式下師徒制口傳心授的理論教育和技術教育,才有能力“吃透”項目本體。另外,王玫教授曾說過:“研究某一片瓦,相當于學習舞蹈語匯,研究的目的不在瓦片,而是瓦片與‘那個生活’的聯系,并用于啟迪今天?!盵5], 同理,舞蹈類“非遺”教育的目的是準確把握項目本體特質和主要文化內涵,留住一個民族,一個地域的文化記憶,傳承與發揚其文化基因,堅守文化責任,賡續文脈。

二、耦合模式之必要條件

為了使肇慶舞蹈類“非遺”與地方高校專業教育順利且高效耦合,并不能只解決項目本身和高校專業教育兩者的問題。亟需構建“多主體”場力耦合有序推進領域高效發展,實現在相互促進中一加一大于二的協同效應。

(一)三方協同

首先,傳承主體是傳承的紐帶。特別是通過人本身進行保護傳承的表演藝術類“非遺”,它是以傳承者的實踐活動為主要載體的“活”文化形態。為了保證“非遺”的繼承性,傳承人需明確角色定位和責任。在傳承工作中既要體現出舞蹈最高的技藝水準,還肩負著延續其舞蹈文脈的使命。第二,當地政府是耦合之后盾。政府有著對“非遺”工作的統籌與協調作用。因此,耦合發展需要緊跟國家政策,在政府的引導下開展。通過制定相關專項配套政策,建立規章制度,推動與強化本項目的規劃意識;開展對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耦合工作的順利開展;明確項目管理部門,確保項目資源與各高校專業的點對點管理,使其承擔的職責和任務相適應;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規范補助資金的管理等方式來扶持與推動本地舞蹈類“非遺”與高校專業的有機耦合。第三,當地高校是耦合之能動力。特別是肇慶本地高校的舞蹈專業,有立足于地域舞蹈文化地域優勢和培育本土舞蹈“非遺”人才的平臺優勢。肇慶各高校需解析各自專業特點,通過制定對口的耦合項目和專項人才培養方案,挖掘本地舞蹈特色資源。同時,拓展其舞蹈項目空間。三方在耦合環節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通過各自的職責與優勢,在高效的協同機制中緊密配合,以實現耦合的最優化。

(二)三重保障

要實現舞蹈類“非遺”保護工作順利開展,除了三方協同支持,構建充分的保障措施也必不可少。第一,資金保障。國家層面資金支持:包括各級財政廳、文化和旅游廳、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以及教育部等政府相關部門設立“非遺”保護專項資金、“非遺”保護資金、“非遺”傳承經費、“非遺”教育專項資金、藝術傳承基地項目資金等。社會層面的資金支持:包括企業、個人、社會團體等通過捐贈和贊助的方式助推該項工作的開展。項目課題研究經費支持:項目參與者可以以個人或團隊形式通過申請各渠道的縱橫向基金項目為資金保障助力。第二,場地保障。場地保障需要配合耦合建設中所使用的空間進行,從而確保實踐教學的順利展開。譬如,舞蹈項目原生場域的全面保護、在校內外教學場地的保障以及對展演場地的保障等。第三,師資保障。在“非遺”傳承教育中主要施教者雖是傳承人,但在高校的教育中僅靠傳承人的力量進行授課難免會吃力。我們的鄰國韓國,在傳授教育金字塔教育模式中除了認定傳承人以外還設有“傳承助教”?!皞鞒兄獭敝饕缲撝鴤鞒泻洼o助教學重任。吸收和借鑒其經驗,我們在與高校專業耦合中,教師們不僅可以發揮組織、管理作用,也可在教學中承擔舞蹈理論課程的教授和實踐課程的輔助教學作用。從而更高效且有序地推進舞蹈類“非遺”和專業教育的整體耦合。

三、耦合模式之建設路徑

截至目前,肇慶地區舞蹈類“非遺”項目包括雄雞舞、五馬巡城舞、麒麟白馬舞等5項省級代表性項目和白鶴歌舞、彩鹿舞、廣寧舞山獅等8項市級代表項目,這些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肇慶地區舞蹈類“非遺”正面臨著如何“原汁原味”保護、如何“活態傳承”的問題?,F今的高校舞蹈專業兼具舞蹈教育和文化傳承的雙重職能。身處當下,我們應發揮高校舞蹈專業資源優勢,通過有效的耦合路徑構建一條具有地域性、科學性、可持續發展性的舞蹈類“非遺”教育鏈。

(一)尋根探源于田野

人們在重視舞蹈類“非遺”傳承與創新的當下,往往忽略了舞蹈類“非遺”的最根本任務是保存與記錄,這樣的疏忽可能導致在傳承的過程中變得“失真”。因此,在高校確定對口項目后,田野調查是為教育工作開展取得一手原始資料的第一步驟。以肇慶封開縣舞蹈類“非遺”“五馬巡城舞”,“麒麟白馬舞”與肇慶學院專業教育耦合路徑為例。為更順利展開田野調查,確保采集的專業性和準確性,肇慶學院舞蹈調研團隊可與封開縣“非遺”保護中心等“非遺”保護部門合作。保護中心發揮部門優勢,為田野調查提供經費支持以及發揮聯絡、協調等職能,肇慶學院發揮團隊優勢,擔任具體田野調查工作。其中包括:以傳承人或其團隊為中心,運用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方式對“五馬巡城舞”和“麒麟白馬舞”相關內容、表現形式、流變過程、核心技藝和傳承實踐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在調查記錄過程中,調研團隊不僅有效幫助“非遺”保護部門填補項目資料空缺,輔助完成相關保護工作,還為學生創造場域,體驗其文化屬性,感受最傳統的舞蹈表演形式和最原生態的舞蹈表演狀態。多元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對舞蹈心理、舞蹈思維方式、舞蹈審美情趣等隱性文化有深入的了解,這也為后期的課堂學習奠定扎實基礎。高校團隊也通過調研學習深化對項目的認知,為保護與傳承提供原始依據,為后續課堂的構建資源轉化提供教學素材、研究素材,奠定了教學、研究、創作三位一體的耦合模式,所謂一舉多得,實現共贏。

(二)傳承研究于課堂

進入課堂是耦合建設的第二階段內容。筆者認為,舞蹈類“非遺”項目真正意義的“傳承”應是“內外合一”的整體浸潤。通過前期的走訪調研學習,將其資源融入第二階段的舞蹈專業課堂建設,以培養專項人才為目標進行浸潤教育。教育建設包含以下兩個板塊:

第一,打造基礎理論教學平臺。理論課程的設置是傳承研究的基石,課程可分三類:首先是“藝術概論”“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教程”和“地域文化”等相關文化藝術基礎課程;其次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非遺保護案例與分析”和“地域文化傳承與創新設計”等非遺學科相關課程,最后是“肇慶地區傳統舞蹈與地域文化”等專項特色理論課程。其中,非遺相關理論課程可聘請相關領域專家或肇慶市“非遺”保護中心研究員進校授課,其他藝術基礎課程可由本校舞蹈專業教師負責。我們從理論層面向高校舞蹈專業群體傳授肇慶舞蹈類“非遺”知識,實現學理性研究,實踐課程內容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同時,完善和豐富學科教學課程體系,為舞蹈教育培養學術型人才和綜合型人才提供有力途徑。

第二,打造專業實踐教學平臺。組建“以傳承人為主,高校專業教師為輔”的專業教學團隊,開設項目專項實踐課程。傳承人提取項目中的舞蹈角色、動作語言以及技術技巧等內容,并分學期(階段)將舞蹈內容進行由淺到深系統性學習,形成一套特有的教學訓練課程。專項實踐教學平臺的設置不僅豐富了舞蹈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也打破了傳統“師帶徒”模式,為肇慶地區舞蹈類“非遺”拓展傳授模式,拓寬人才培養途徑,使傳承隊伍不斷壯大,得以更穩定,更專業的保護與傳承。

(三)弘揚發展于舞臺

“舞臺”是耦合模式成果檢驗的方式之一,是推進肇慶地區舞蹈類“非遺”項目融入當地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尋根探源反哺當今文化精神、實現傳統文化復興的重要路徑之一。在提倡“非遺”發展的今天,許多圍繞“保護與傳承”而創作的舞蹈作品與舞蹈原貌已相差甚遠,甚至在外顯的舞蹈服飾中進行了過度改良。憑空捏造的創作、民族屬性的淡化、民族審美的忽視導致與傳承的核心精神漸行漸遠,失去了呈現的真正意義。筆者認為,傳承與創新不應該模糊地帶混為一談,以原生傳承為目的呈現或以創新發展為目的呈現,應該是兩種發展方向。在構建肇慶地區舞蹈類“非遺”發展路徑時,應明確呈現目的,才能準確地構建舞蹈作品內容。更重要的是,無論以上何種方式呈現,其作品應在充分尊重本地域傳統以及傳承主體的基礎上完成。繼承有根基,發展有依據,這是項目用于藝術創作的根本所在[6],也是肇慶地區舞蹈藝術繁榮與發展的根本所在。

將傳統舞蹈呈現于舞臺,我國“舞蹈家之母”——戴愛蓮先生為舞蹈類“非遺”在當今社會的發展提出的“保存、傳承與發展”三位一體的實踐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她奔赴于全國各地收集、整理各民族原生態素材,并通過在課堂教學、舞臺實踐帶動了中國舞蹈教育事業的發展,也為延續舞蹈文化根脈貢獻畢生心血。在此耦合模式研究中,肇慶各高校的舞蹈類“非遺”教育同樣沿用戴愛蓮先生的實踐經驗,通過護根教育、傳承教育以及傳播教育,實現為項目構建舞蹈項目保存、傳承與發展的“三位一體”教學模式,亦為肇慶地區舞蹈類“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授與發展儲備了重要的人才力量。

四、結語

特定的生存環境決定著特定的文化導向,肇慶傳統舞蹈依附本土文化賦予的養分,反映著本地生活狀態與精神面貌。肇慶本地高校舞蹈專業教育同樣依托地域優勢、平臺優勢以及豐富的人力、物力等資源為舞蹈類“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因此,在有效的耦合作用下,無論是對肇慶本地高校舞蹈教育層面還是舞蹈類“非遺”保護層面,其可持續發展作用不容小覷。面對“非遺”今后的道路,我們的任務是探索不同的路徑盡可能讓其資源活在當下并發揚其厚重雋永的內涵。這是心系非遺保護事業的專家學者們所需共同面對的課題,也是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

猜你喜歡
肇慶非遺耦合
非Lipschitz條件下超前帶跳倒向耦合隨機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大地回春—肇慶十八年林豐俗作品特展
肇慶學院封
基于指數模型的R = P(Y <X <Z)統計推斷
“非遺”走進高校
官渡古鎮“非遺”聯展
基于“殼-固”耦合方法模擬焊接裝配
求解奇異攝動Volterra積分微分方程的LDG-CFEM耦合方法
非線性耦合KdV方程組的精確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