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予規則以生命,讓認知更好的生成

2024-05-10 10:20曾淑婷
小學語文教學·人物版 2024年3期
關鍵詞:頂格口令電線

曾淑婷

由于工作調動,我在新的學校又重新帶起了一年級。第三次帶剛入學的學生,心里多少有點輕車熟路的自信,沒想到很快就遭遇了“翻車”事件。

有了兩輪在低年級循環教學的經驗,我深知從一年級開始重視書寫的重要性,所以第一學期便格外細致地引導學生建立書寫規范。課上,我先帶著學生一起認識拼音格,然后在拼音格上正確書寫拼音,反復強調“上下不頂格,中間寫滿格”的口令,再要求學生反復誦讀以求內化,在掌握書寫方法之后再多加練習。在前兩輪教學中,這樣的教學方式非常有效,沒想到這一次卻碰了壁——我看到很多頂格的“b”和“p”。一時間有些氣急:教了這么多遍,怎么還是寫錯呢?

找了幾個學生尋找問題根源,這才發現:他們雖然把口令背得滾瓜爛熟,但并不懂得“上下不頂格”到底是怎么回事,自然也就沒有自覺去遵守這樣的規則,即使寫錯了也意識不到。

那一天,我一直思索:究竟要怎么教,學生才會更清楚拼音格的規則呢?回家路上,頭頂那些習以為常的電線突然帶給我一個教學的靈感:小鳥站在高壓線上不會觸電,既因為站在一根電線上因此不產生電流回路,也因為小鳥體積本身小,兩腿之間間距更小,產生的電壓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一年級的學生并不能理解到如此精準的程度,但基于幼兒園、家庭、社會各類渠道傳遞的用電安全常識,對于電線還是具有較高的敏感度的。

恰巧,最近我正在學習“4E+S”認知理論模型。這是認知科學的前沿成果之一。2007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召開的認知科學會上首次被提出。其中,四個“E”分別代表具身(Embodied)認知、嵌入(Embedded)認知、生成(Enactive)認知和延展(Extended)認知,“S”代表情境(Situated)認知。包括認知和學習在內的智能行為并非是能動者內部系統對世界所存規則的符號表征或心理計劃,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所處的情境?;谇榫炒龠M認知發展的原理,如果把新舊兩個事物通過相似點建立起有效的連接,或許能夠更好地實現認知的發展。這為我大膽結合一年級學生認知特點而改造特定口令提供了一絲底氣。

第二天,在講新課之前,我在復習拼音“b”“p”時故意像一些學生一樣頂格寫,寄有一絲期待的“糾錯”聲音到底還是沒有響起。不過沒關系,我模仿小孩的語調和觸電的姿態繪聲繪色地表演起來:“哎呀,碰到電線了,寶寶好痛,嗚嗚嗚!”

新奇的情境果然吸引了學生的興趣,他們一臉疑惑地看著我,一個走神的都沒有。我趁機解說道:“你們看,拼音格的1線和4線就是兩條運輸高壓電的電線,拼音寶寶就像是一只只小鳥,站在電線中間蹦蹦跳跳都沒事,但要是碰到最外面的兩根電線,那就危險啦!”

學生們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不能碰、不能碰,我爸爸說,觸電會很痛很痛!”“我奶奶說,電線會把你緊緊吸住,跑都跑不了……”班上幾個容易走神、書寫錯誤百出的學生,現場書寫拼音寶寶“b”“p”,居然全部都寫對了,其他學生也躍躍欲試,甚至連還沒有學過的“f”“d”“l”等,現場書寫也能保證不頂格了。我驚喜地發現,當賦予規則以生命時,立刻激起了童心的興趣與回應。原本因為陌生、冰冷而無感的窘況,因為新舊情境的連接而實現認知更高質量的生成與延展。從此,我似乎掌握了一把新的鑰匙,可以在教學中用鮮活的生命喚醒認知的活力。

后來,在練習田字格書寫生字時,“寫好字,精靈來占格”成為我們班獨有的口令。當它每次出現,同桌之間都會一邊擊掌為盟,一邊告訴彼此自己對生字的觀察所得:“橫中線上有……豎中線上有……關鍵筆畫是……”

到了一年級下學期,學生還要在橫線上能夠工整地書寫漢字。我又開發出“螞蟻排隊”的規則:先用尺子沿著橫線點出螞蟻行進路線,再根據點陣布局每一只出征的螞蟻戰士。盡管剛開始需要的時間會稍多一點,但在堅持練習一兩周后,越來越多的學生就可以做到不借助尺子也能點出相對均勻的螞蟻陣,整個班的書寫頁面也進步了很多,因此獲得學校頒發的“書寫標兵班級”榮譽稱號。

在細微處,讓認知發生;在點滴中,讓進步累積。這便是我們的工作。而我也樂于在看似循環往復中探尋教學相長的切實路徑。

(作者單位:廣東深圳龍華區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

責任編輯? ?楊壯琴

猜你喜歡
頂格口令電線
蘇州吳江區 用“頂格”標準守住安全底線
泰康人壽一代理人遭“頂格”處罰:三項違法行為,隱瞞合同涉保費金額4148萬元
高矮胖瘦
洪水時遇到電線低垂或折斷該怎么辦
口 令
1000條蛇守衛電線
融合提升促發展 頂格嚴管護平安
——寧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工作側記
你能頂格申購嗎
好玩的“反口令”游戲
SNMP服務弱口令安全漏洞防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