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醫科”背景下的新型呼吸內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2024-05-23 15:39楊曉東侯靖詩林楊劉明月李樹民馬雪梅孫云暉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 2024年3期
關鍵詞:新醫科醫科內科

楊曉東 侯靖詩 林楊 劉明月 李樹民 馬雪梅 孫云暉

2018 年8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文件,首次正式提出“新醫科”概念[1]。2020年,國務院在關于“新醫科”的建設中強調指出需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的結構,全力提升院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完善住院醫師培訓內容和深化繼續醫學教育改革,重視教育創新發展[2]。呼吸內科學作為醫學類三級學科,在臨床教育工作的開展中占據很重要的一部分,現代呼吸內科教育將關注點集中于如何將實踐課程和理論課程恰如其分地融合并運用于臨床教學?;凇靶箩t科”背景下,積極探索新型呼吸內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并付諸實踐對呼吸內科學的發展意義斐然。

1 呼吸內科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1 呼吸內科師生比例不均和資源缺乏 2021 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顯示,全國衛生人員總數1 398.3 萬人,比上年增加50.8 萬人,增長3.8%,其中教學醫院中,執業醫師占比很大但是具有教學資格的教師還是少數,而隨著教學醫院的擴招,醫學生人數也越來越多[3]。另一方面,呼吸內科還存在著缺少“復合型團隊”,教學設備不完善以及缺乏標準化病人倫理等問題[4]。

1.2 呼吸內科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呼吸內科教育模式較單一,通過傳統講授的方式只能讓學生了解基礎知識,學生不能透過課本切身了解患者的癥狀及體征[5]。同樣,對于醫療設備的應用,學生只能憑借圖解自行理解,不能靈活地融合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6]。這使得學生在真正進入臨床工作后還要花時間和精力熟悉臨床工作模式,給醫院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1.3 臨床實踐教學工作不完備 我國目前對于呼吸內科醫學人才的培養主要為院校理論和臨床實踐融合的培養模式[7]。呼吸內科相關實踐教學主要包括病史采集、病例分析、體格檢查、胸腔穿刺以及支氣管鏡操作。在教學醫院實習時,學生鮮有機會對患者進行詢問病史及查體,未能完全掌握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對于一些較高要求的操作,特別是支氣管鏡的操作,多數醫院未設立支氣管鏡及肺模型,缺乏實踐操作的有利環境。除此之外,醫院教學部門對于輪轉學生的考核過程敷衍了事,很多學生在輪轉過呼吸內科后,對于正常和異常肺部的體征及胸腔穿刺等基本操作等基礎內容均還不熟悉。

呼吸內科專業為內科學下的三級學科,在課程設置方面缺乏像口腔專業、麻醉專業、影像專業等目標性很強的課程體系,因此很難達到與行業需求相一致的培養目標[8]。

2 基于“新醫科”背景下的新型呼吸內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

現今呼吸內科教學模式已比較成熟,所以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存在很大壓力,但為了推進醫療教育行業的發展,提高醫學生的綜合能力,解決學生“看而不學”和“學而不看”的問題,就要用世界醫療發展的眼光看待醫療行業發展,結合國內醫療發展形勢,深入考察和反思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基于“新醫科”背景下,應圍繞呼吸內科教學體系提出新型培養模式。

2.1 順應時代背景,促進醫學教育改革發展 在全國各領域推崇創新改革的背景下,醫學教育的創新是大勢所趨?!靶箩t科”是在復雜的全球環境下的知識產物,是國家發展新戰略的重要基礎,是產業與技術革命的必然要求,是醫學教育高質量、多元化發展的需要[9]?!靶箩t科”背景下的教育模式能夠促進醫學科技成果轉化,真正建立起解決臨床實際問題、滿足臨床實際需求的醫療專業體系。

2.2 迎合行業變化,增加呼吸內科專業就業率和創新點 呼吸學科是研究呼吸系統的健康和疾病問題,維護人類健康,預防、診斷、治療疾病的學科。呼吸系統疾病在我國疾病死亡原因中占前位,其中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防治工作的重點[10]。自新冠疫情以來,呼吸內科的相關研究成為熱點,呼吸內科的教學不能再單一地局限于單一病種的總結,應該把目光置于呼吸系統相關共患病。呼吸系統疾病好發人群年齡偏大,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重,我國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也在逐年增加,呼吸內科的教學可把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與呼吸系統慢性疾病相關聯,這有助于增加學生對于各系統疾病之間聯系的了解,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對于知識的融合和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在“新醫科”的背景下,新型呼吸內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提高呼吸專業人才研究興趣、綜合素質以及幫助醫學行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方法。

2.3 切實統計數據,用實踐探索新方法 在統計切實的數據基礎上來探析呼吸內科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經驗教訓,去弊興利,較深入地審視我校目前的醫學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中增加創新項目,建立新型醫學??平虒W模式,以點帶面,推動整體醫學教學發展。具體且全面地考察我校學生的醫學素養,從而研究怎樣提高呼吸內科專業學員教學質量。深入探討我校呼吸內科專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目標,研究怎樣進一步完善呼吸內科與相關交叉學科融合的教學方式。探尋基于“新醫科”背景下如何實施新型呼吸內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方法。

3 基于“新醫科”背景下的新型呼吸內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探討

“新醫科”背景下,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多領域多學科合作、實踐培養模式創新、增設思政課程三個方面。面對呼吸內科教學存在的問題和當下急需創新的形勢,探索新型呼吸內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從教學理念、教學資源分配、教學方式、考核標準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3.1 教學理念 “新醫科”概念中提到要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的結構,提升醫學專業學歷教育層次,建立多學科交融平臺。呼吸內科是臨床醫學中的重要學科之一,新型呼吸內科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理念應重點突出多領域合作辦學及多交叉學科融合的模式,培養在未來能更好地解決實際的臨床問題,更能滿足人們對健康生活需要的呼吸內科專業人才[11]。同時,教學理念還應突出培養學生從醫規范和從醫道德,把“醫德”教育融入課堂。在專業教學之前增設思政小課堂,給學生充分討論的空間,在討論中注入“醫德醫風”思想,給學生普及醫學偉人的傳記和醫療行業發展史,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推進全員、全過程和全課程的大思政育人模式,目標直指培養“醫德醫風,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3.2 教學資源分配 新型呼吸內科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更改以往一對多的教學形式,重新分配教學資源。在教學方面,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讓各個小組的組員輪流擔任組長,同學之間互相監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領導能力、溝通能力和知識整合能力,也減輕了老師的教學壓力,讓教師更好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在醫院方面,醫院提供給老師和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環境,建立與患者溝通的通道,給予老師充分支持,配備先進的操作器材,分配專業人員管理醫療實驗器械,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進行操作,有效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3 教學方法“新醫科”背景下,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多領域多學科合作、實踐培養模式創新。新型呼吸內科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在教學方法上建議采用聯合教學法和病例互動教學法。聯合教學法是指在呼吸內科教學的基礎上結合預防、護理、康復及其他內科學相關學科的教學模式,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各個系統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思維擴散能力,讓學生了解治療疾病全過程,不單一地局限于呼吸疾病的治療,還要擴展到疾病的預后及預防等。在教學前,首先,組織學生自行預習相關疾病的預防,然后讓預防專業的老師進行專業講解,之后再對學生進行疾病基本病理、生理及解剖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同時添加與之相關的其他系統疾病表現和治療的區別與聯系,最后,在此基礎上拓展疾病的護理及預防。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教學過程可以分為COPD 的預防方案、COPD 的診療、COPD 與心血管內科疾病后聯系、COPD 護理方案及預后治療。對于與其他疾病的聯系,教師可通過現有文獻或真實臨床病例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多種疾病的關系,建立學習網,讓學生形成龐大的思維模式和臨床體系,有利于與日后臨床實習和工作結合。病例互動教學法主要用于參加臨床實習的學生,結合理論和實踐教學,為以后進入科室工作打下基礎。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首先學生在小教室進行疾病內科學學習,教師根據相關疾病提供幾例真實病例,分小組分配并組內討論相關疾病的診療及預后,隨后完善疾病的問診及查體等診斷學教學,讓學生在小組中相互實踐,查缺補漏,最后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礎上深入病房,讓學生與患者面對面交流,包括采集病史、體格查體、病情交代及人文關懷等內容。學生回到小教室之后討論針對性的疾病治療方案,結合一系列信息采集和分析后提交給老師,讓老師和其他小組的同學查缺補漏,做最后完善。

3.4 考核標準 新型呼吸內科人才培養模式旨在完善住院醫師培訓內容和深化繼續醫學教育改革,不再局限于結課考試這種單一的考核形式。在平時的課堂上增設小考試對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進行考核,避免學生單一階段突擊考試。例如,在呼吸內科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單一疾病可以設置一個小考試,在最后的節課考核中增設各疾病聯合題目,同時將小考試作為平時成績納入最后的考核占比中。同時加大技能考核力度,提升對實踐操作的要求,讓學生真正熟練地掌握實操技能,增加對學生溝通能力的考核,讓學生在日后面對患者的時候能更完整有效地了解疾病情況,例如,對于胸腔穿刺實踐操作的考核,在考試時面對模擬人,不僅需要學生熟練地掌握穿刺過程,還要求學生在操作前后和過程中與患者交流,時刻關注患者狀態。讓學生在嚴格的考核中認識不足,提升綜合能力。

從以上四個角度對呼吸內科教育模式的創新意在揚長避短,“新醫科”背景下,以新的教學理念增強學生的精神素養,以新的教學資源分配方式增加學生的學習機會,以新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新的考核標準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

4 展望

“新醫科”背景下,全國各地與醫療衛生行業相關的高校和企業也在不斷創新改革,目的就是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響應國家號召,培養能力全面的醫療行業人才。在此背景下,新型呼吸內科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為呼吸內科專業醫學臨床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引領教育新潮,為我國培育更多有較強綜合能力及醫德醫風的醫學人才,同時為現在臨床醫學生提供更完備的醫學器材和規范的學習環境,提升專業學歷教育層次,以此趨利避害,為呼吸內科學的發展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歡
新醫科醫科內科
新醫科背景下醫學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實踐研究
新醫科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變革與探索
面向新醫科的地方綜合性大學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
新醫科背景下中醫藥本科專業人才錄取選拔模式探究
新工科新醫科背景下的產教融合平臺探索
急診消化內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療
醫校協同開展醫科生醫患心理教育的調查與對策
醫科院校農村免費定向生的職業價值觀教育探討
PBL教學法在內科見習中的實踐與思考
PBL教學法在中醫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