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氏孤兒

  • 淺析《趙氏孤兒》中的戲劇沖突
    悲劇之一的《趙氏孤兒》更是以精彩絕倫的敘事藝術、跌宕起伏的劇情及激烈的戲劇沖突而聞名中外。著名戲劇理論家約翰·霍華德·勞遜(John Howard Lawson)曾在其著作《戲劇與電影的劇作理論與技巧》中提出“沖突律”的概念,即“戲劇是處理社會關系的,一次戲劇性沖突必需是一次社會性沖突?!薄皯騽⌒詻_突也是以自覺意志的運用為根據的。[1]”在《趙氏孤兒》中,作者紀君祥便運用巧妙的戲劇沖突凸顯人物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為整部劇增添了濃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悲

    海外文摘·藝術 2023年5期2023-10-23

  • 中國原創歌劇《趙氏孤兒》的音樂創作特點
    34000《趙氏孤兒》是一部以中國古代經典悲劇故事為背景的大型原創歌劇。該劇擷取中西音樂元素之精華,采用合唱、重唱、獨唱、對唱等多元藝術形式,將西方交響樂、中國民間音樂、西方歌劇、中國戲曲等融為一爐,演繹成一部譽滿中外的“黃鐘大呂”。該劇是一部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經典原創歌劇,其成功之處應奉為圭臬,深入探索,以為借鑒,由此深化對歌劇《趙氏孤兒》的認識,為之后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奠定較好的基礎。1 音樂語言和人物形象的完美融合,升華了歌劇效果《趙氏孤兒》作曲家

    宿州學院學報 2023年8期2023-10-08

  • 芬頓救了“趙氏孤兒” ——論詹姆斯·芬頓版《趙氏孤兒》中個人意志的回歸
    ■王文祥《趙氏孤兒》是我國元雜劇中被改編次數最多、爭議最大的一部作品。早在1731 年年底它便被法國傳教士馬若瑟翻譯,并且于1735年被收錄到杜赫德編著的《中華帝國全志》第三卷中,其在海外的改編量、傳播度以及影響力也是中國其他戲曲劇本所難以比擬的。但在眾多西方改編本當中,詹姆斯·芬頓創作的版本以其獨特的視角對《趙氏孤兒》這一傳唱數千年的故事作出了全新的詮釋,那就是他回歸到了個人意志或者說是人性本身的母題當中。在芬頓版《趙氏孤兒》兩個部分的開頭,作者先后加了

    劇影月報 2023年1期2023-09-19

  • 悲劇主題的變異
    【摘要】以“趙氏孤兒”為母題改編的藝術作品及形式不勝枚舉。其中京劇、話劇、電影這三種分屬傳統與現代的不同藝術形式都重新演繹了此故事,且主題與價值觀念也因時代及創作的變化各有差異。本文選取京劇、話劇、電影三個版本改編的“趙氏孤兒”故事,從改編后的人物設定、劇情安排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發掘其主題和價值觀的變異。京劇版改編時間較早,呈現出的“忠義”精神符合傳統倫理價值觀;話劇版改編于21世紀之初,在政治權謀主題之下體現了對人的關照;電影版改編時間最晚,人物與劇情

    今古文創 2023年33期2023-09-19

  • 不同主題下程嬰人物形象的演變
    【摘要】《趙氏孤兒》的故事最早見于《左傳》,后在各個藝術領域進行不斷的改編,一直都保有鮮活的生命力。王雁改編的京劇版《趙氏孤兒》受秦腔和時代的影響,在故事中建構出新的意識形態,以人民當家做主為淵源,“愛民”思想超越了“忠君”思想,程嬰成為突出的正面人物的代表,具有臉譜化的藝術特征。電影則對傳統的忠義價值進行解構,將程嬰塑造成處心積慮的個人復仇者,迎合了新世紀濫觴的利己主義。音樂劇的主題則拋開復仇,轉向了人,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的特征,程嬰只是一個愛子的父親,

    今古文創 2023年31期2023-08-24

  • “中國孤兒”故事在十八世紀歐洲的傳播 ——以《趙氏孤兒》的改編為核心
    創作的雜劇《趙氏孤兒大報仇》占有重要地位。該劇以歌頌“忠義”精神為核心,講述春秋時晉國大將軍屠岸賈陷害駙馬趙盾,將其滿門殺害,只有公主剛剛生下的男嬰被草澤醫生程嬰救走。面對奸臣的追捕,程嬰不惜用自己的親生兒子換下趙氏孤兒,并眼睜睜看著屠岸賈將其殺害,而武士韓厥、義士公孫杵臼也先后獻出了生命。20年后,長大的孤兒終于平反冤獄,殺死奸臣,為全家報了仇。1735年,耶穌會在巴黎出版了四卷本巨著《中華帝國全志》(Descriptiongéographique,hi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2期2023-08-08

  • 論《八義記》文本的陌生化效果
    ?!娟P鍵詞】趙氏孤兒;《八義記》;陌生化【中圖分類號】I2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8—021—03相對于一些經典的傳奇,《八義記》的相關研究成果并不多,主要集中在版本考證、比較研究、作品藝術價值等幾個方面。在探討《八義記》藝術價值時,多是從主題思想、人物形象等比較傳統的角度進行分析,很少有結合西方文藝理論對《八義記》進行審視的成果。隨著東西文化的交流,西方文藝理論逐漸被國內學者認識,如陌生化理論。古代戲曲作品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8期2023-07-12

  • 《基督山伯爵》和《趙氏孤兒》復仇母題比較
    山伯爵》與《趙氏孤兒》是中西方文學中復仇母題的代表作品。本文在梳理中西方復仇情結的基礎之上,以《基督山伯爵》與《趙氏孤兒》為例探究中西復仇母題書寫中存在的差異。關鍵詞:《基督山伯爵》 《趙氏孤兒》 復仇母題 比較研究“復仇是人類各民族都盛行過的歷史文化現象,它根源于原始人類以暴抗暴的正義性,同時復仇又是以超常態的、極端性方式為特征的人類自然法則的體現?!雹偃祟惖膹统鹎楦懈灿诜N族集體無意識之中,起源于人類初民時期的部落恩怨,由于部落時代尚未形成健全的法制與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3年6期2023-07-10

  • 從劇本創作的悲劇美學之源看越劇《趙氏孤兒》的“壯烈與崇高”
    作品,越劇《趙氏孤兒》以紀君祥的元雜劇《趙氏孤兒大報仇》為藍本創作,以悲劇為本(劇本)、越劇為體(載體)、美學為形(形態),講述一個至情至性、大仁大義的悲壯故事,引領我們走進壯烈與崇高的精神境界。關鍵詞:《趙氏孤兒》 悲劇美學崇高悲劇作品有兩種含義:狹義的,是指一種歷史悠久的戲劇體裁;廣義的,是指所有帶有悲劇色彩的作品。在中國古典十大悲劇作品中,其中元雜劇就占了四部,在我國悲劇文學史上留下來濃墨重彩的一筆。越劇作為我國第二大戲曲劇種,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具有較

    藝術研究 2023年1期2023-06-30

  • 三版《趙氏孤兒》悲劇形式比較研究
    主演的京劇《趙氏孤兒》,陳凱歌導演的同名電影,以及林兆華導演的同名話劇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三版《趙氏孤兒》的不同悲劇形式。從人物角色價值觀念、屠趙斗爭邏輯基礎、傳者與受者差異三個方面,深度思考三個版本思想立意的差別,從而解剖出三個版本結尾悲劇形式不同的原因。關鍵詞:悲劇形式? 價值觀念? 傳者? 受者中圖分類號:J8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3)05-0157-04元雜劇《趙氏孤兒》作為我國悲劇作品典型,承載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元素

    藝術評鑒 2023年5期2023-06-21

  • 從馬若瑟《趙氏孤兒》譯本看中國傳統戲劇海外傳播
    年,元雜劇《趙氏孤兒》卻被法國傳教士馬若瑟(Joseph Henri-Marie de Prémare,1666 —1736)以“刪曲留白”的方式介紹給西方,其后幾十年間在法、英、意、德、俄等多國引發了評介、轉譯、改寫、搬演的熱潮,譜寫了一曲“中學西傳”的華彩樂章。目前翻譯界關于馬若瑟譯本主要有兩種評價:語言學派指責馬若瑟“刪曲留白”背離了翻譯原則,嚴重扭曲了原作主題和美學風格;文化學派則認為刪節原文是適應目標文化意識形態及審美觀念的必然選擇,作出這種調整

    國際漢學 2023年3期2023-06-07

  • 傳統·現代·世俗 ——三版《趙氏孤兒》的比較研究
    作出歷史劇《趙氏孤兒》,該版本情節更加完整,所以基本確定“趙氏孤兒”的故事情節為:春秋時期晉貴族趙氏被奸臣陷害,慘遭滅門,孤兒長大后為家族報仇雪恨。滿足這一條件的還有京劇、話劇、電影、音樂劇、舞臺劇版本,皆以“復仇”展開故事敘述,但在復仇面前做何種選擇成為研究不同版本主題意蘊的關鍵。本文選取京劇、話劇、電影三個版本進行比較研究,從情節設置、人物形象和主題意蘊三個方面入手,探究每個時期作品改編的內容與特點及其與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的關系。筆者將三個版本

    名作欣賞 2023年15期2023-05-18

  • 趙氏孤兒》的故事,到底是誰在“肇事”?
    戲劇里的“趙氏孤兒”元雜劇里有一出著名的戲曲《趙氏孤兒大報仇》,劇名里的“孤兒”“大報仇”,就點明了劇情的跌宕起伏和一波三折。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晉國,反派人物叫屠岸賈。一開場,他就當起了旁白:現在的晉國,除了領導晉靈公,還有文武兩個主角,文的叫趙盾,武的就是他屠岸賈。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哪怕一文一武。他倆很不對付,而作為反派的屠岸賈很想先下手為強,消滅敵對的趙家人。經過長期精密的謀劃,某天,這個心愿終于達成了。趙氏全員悲劇,300多口人都被屠岸賈等惡勢力集

    古典文學知識 2023年3期2023-05-10

  • 從《趙氏孤兒》和《伊利亞特》看中西方悲劇觀的不同
    代傳統雜劇《趙氏孤兒》以及西方史詩《伊利亞特》為例,從不同角度來分析中西方悲劇的異同?!?span class="hl">趙氏孤兒》是元代雜劇家紀君祥創作的五折雜劇。講述了春秋時期晉國上卿趙盾遭到大將軍屠岸賈的誣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殺。趙家門客程嬰為了救出剛剛出生的趙氏嬰兒趙武,不惜用自己的孩子生命交換,并且將趙武撫養長大。長大后的趙武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親手殺死屠岸賈為全家報仇的故事?!兑晾麃喬亍穭t相傳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600年期間,由盲詩人荷馬所著。他的杰作《荷馬史詩》在很長時間里

    環球首映 2022年3期2023-01-05

  • 以史為鑒:《趙氏孤兒》有效“走”進歐洲原因探析
    期間元雜劇《趙氏孤兒》的成功譯介,更是將此股“中國熱”逐步推向了高潮,歐洲人由此認識了一個“幅員遼闊、治理良好、歷久彌新”[1]的中國。正所謂“以史為鑒,可以明得失”。當前,中國文學對外傳播正處于戰略機遇期與攻堅期,分析18 世紀《趙氏孤兒》在歐洲成功傳播的深層動因確有必要,既可回答有關學者對該劇域外傳播的系列追問[2],也可為突破當前中國文學對外傳播的瓶頸提供一些參考。一 《趙氏孤兒》“走”出國門路線圖《趙氏孤兒》(全名《冤報冤趙氏孤兒》,又名《趙氏孤兒

    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2年1期2022-11-23

  • 論《趙氏孤兒》在歐洲的跨文化傳播
    劇之一的 《趙氏孤兒》,以春秋時晉國的一段歷史為背景。 元人紀君祥從 《左傳》《史記》等史籍取材,對歷代流傳的程嬰保存趙孤故事進行加工創造,創作雜劇《趙氏孤兒大報仇》(簡稱《趙氏孤兒》)。 18 世紀 30 年代,紀君祥的《趙氏孤兒》被傳教士馬約瑟翻譯為法文后迅速在歐洲傳播,眾多批評家對其進行研究, 戲劇作家對其進行再創作。 英國人威廉·哈切特、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以及英國劇作家默菲都曾改編《趙氏孤兒》,此外還有歌劇、小說等多種形式的改編作品?!?span class="hl">趙氏孤兒》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2期2022-11-21

  • 趙氏故事之表異 ——淺析田沁鑫和林兆華兩版《趙氏孤兒》藝術差異
    0387)《趙氏孤兒》是中國古代少見的悲劇杰作,王國維將其與《竇娥冤》并稱為“既列之于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壁w氏,自《史記》記載以來便時常被人們所提及,其故事廣為流傳,廣加修造。元雜劇為先,以貼合歷史為主旨,構建名為《趙氏孤兒大報仇》的五折一楔子完整劇目,后世又加以補充使其更富文學化,紛紛改編出各類風格不一的話劇。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于林兆華先生和田沁鑫女士的同名話劇,《趙氏孤兒》。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亦有大放異彩之處。兩話劇雖框架皆由同一故事而來,

    戲劇之家 2022年16期2022-11-13

  • 論音樂劇《趙氏孤兒》的現代化改編與呈現
    5)音樂劇《趙氏孤兒》于2021 年5 月27 日在上海首演,而后歷經了十幾個城市的巡演,均收獲了亮眼的票房成績和如潮的好評。本劇是由上海著名戲劇導演徐俊指導,改編自詹姆斯·芬頓的話劇劇本,以音樂劇的形式詮釋“親子豈可死,養父豈可殺”這一主題,展現了東方故事中的西方哲學思辨,同時也實現了在經典悲劇中再造經典的目的??梢哉f音樂劇版的《趙氏孤兒》是在現代思維的影響下而呈現的現代化故事,不論是人物的服裝、舞臺的設計還是劇情的設置都與其他《趙氏孤兒》版本不盡相同,

    戲劇之家 2022年15期2022-11-12

  • 18世紀西方眼中的中國形象:跨文化視野下的陳受頤《趙氏孤兒》西譯考證研究
    洲文學里的〈趙氏孤兒〉》1929年12月,陳受頤在《嶺南學報》的創刊號上發表了《十八世紀歐洲文學里的〈趙氏孤兒〉》,主要內容是研究18世紀中國著名元曲《趙氏孤兒大報仇》在歐洲的譯介情況及其批評與仿作情況。文章內容涉及18世紀歐洲漢學研究概況,在這些確鑿的史實背后,我們可以從西方學者的中國題材作品之中,一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一)18世紀的歐洲漢學概況在《十八世紀歐洲文學里的〈趙氏孤兒〉》一文的引言中,陳受頤對《趙氏孤兒》在西方的傳播與接受進行了分析,主

    今古文創 2022年25期2022-11-01

  • 明代的“趙氏孤兒”* ——方孝孺后人在常州
    如同春秋時“趙氏孤兒”一樣感天動地。一、方孝孺是何許人也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號遜志,世居寧海緱城里,臺州府寧海人,生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在鄉間度過了童年。明朝盧演在《方正學先生年譜》中寫道:“六歲能寫詩,九歲能記五經,十歲日讀書盈寸,十一歲讀書專心致志,日座一室不出門庭……十三歲善屬詩?!编l人稱之為“小韓愈”。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洪武年間曾任山東濟寧知府,奉公守法,被寫入《明史·循吏傳》。方孝孺在《明史》中有傳。父子倆都能夠進入正史也是不容易

    江蘇地方志 2022年3期2022-08-05

  • 伏爾泰改寫《趙氏孤兒
    來自中國的《趙氏孤兒》自然進入了他的視野并引起了他的注意。伏爾泰并沒有拘泥于《趙氏孤兒》的馬若瑟譯本,而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當時的社會背景,除了“搜孤”“救孤”這一基本故事框架模仿《趙氏孤兒》,其他如時間、情節、人物等設定,都根據法國自身情況作了改動,從而對這樣一部原本以歌頌英雄人物的自我犧牲精神為主旨的中國元雜劇進行了全面改寫。伏爾泰的《中國孤兒》在思想內容上肯定了儒家的思想,強調人類文明的力量,強調人的理性,并運用這些思想開啟民眾,為法國的社會變革作了思

    文萃報·周五版 2022年38期2022-07-04

  • 中西方文學之悲劇精神比較研究
    分析元雜劇《趙氏孤兒》和古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發現,中西方文學在悲劇精神方面呈現出四大要素:永恒正義、抗爭行動、崇高人格、超越精神。然而,元雜劇《趙氏孤兒》和古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在悲劇精神各要素的具體展開以及最終指向上卻截然不同:元雜劇《趙氏孤兒》中的悲劇精神凸顯出對中國傳統儒家以“仁”為核心的倫理價值的自覺認同;古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突出人的獨立價值、理性立法以及民主制度的重要性。中西文學悲劇精神產生差異的原因在于二者分屬于中西兩種不同的社會文化

    美與時代·下 2022年9期2022-05-30

  • 西方戲劇理論視域下《趙氏孤兒》悲劇解讀的局限性與適用性
    0007〕“趙氏孤兒”的故事最早見于《左傳》與《國語》,而趙孤與公孫杵臼、程嬰之間的故事實際出自《史記·趙世家》,[1]隨后這一故事經過多次演繹發展,元代紀君祥《趙氏孤兒》是“趙氏孤兒”故事發展流變的重要一環。受近代西方學術思潮影響,學界談及紀君祥《趙氏孤兒》,便認作是悲劇。然而,這是有待商榷的,因為“悲劇”一詞是舶來品,在中國古代并沒有關于“悲劇”的明確定義。最早在清末民初,關于《趙氏孤兒》是否為悲劇的討論才正式開始。在用“悲劇”理論審視《趙氏孤兒》這一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學報 2022年6期2022-03-01

  • 淺析《〈趙氏孤兒〉雜劇在啟蒙時期的英國》的 價值論
    摘要】 《〈趙氏孤兒〉雜劇在啟蒙時期的英國》是中國比較文學學界影響研究的典范之作。本文通過梳理這篇論文的內容,討論其論證方法、重要論點及行文特征等,闡述這篇論文在中國比較文學研究領域的獨特價值?!娟P鍵詞】 《〈趙氏孤兒〉雜劇在啟蒙時期的英國》;影響研究;學術價值【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08-0022-03范存忠(1903—1987)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最早的比較

    今古文創 2022年8期2022-02-26

  • 趙氏孤兒
    導演:陳凱歌主演:葛優、王學圻、黃曉明、海清、鮑國安、張豐毅、趙文卓上海電影制片廠、電廣傳媒影業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星美(北京)影業有限公司、北京二十一世紀盛凱影視文化交流有限公司2010 年出品春秋時期,晉靈公不喜權臣屠岸賈當道,且厭丞相趙盾專橫。趙盾之子趙朔雙喜臨門,不僅戰功卓著,而且妻子莊姬也身懷六甲。屠岸賈視之為心腹大患,設計在朝堂上投毒,借靈公之口,滅趙氏九族。莊姬在大夫程嬰診脈時,目睹夫君趙朔身亡,悲痛中決定生下嬰兒。此時,屠岸賈手下韓厥前來

    電影故事 2021年4期2022-01-12

  • 從京劇到電影
    劇到電影;《趙氏孤兒》;當下接受《趙氏孤兒》是古典悲劇的典范。元代紀君祥雜劇《趙氏孤兒》講述程嬰舍子替換趙孤,趙孤長大后復仇成功,故事圍繞孤兒為中心。聯系紀君祥所處元代社會,“趙氏孤兒”其實是元朝統治之下漢民族情緒的絕好載體,孤兒不孤,是悲慘中懷抱希望,舍生取義,是酣暢淋漓的民族血性,由此成為傳達我們民族精神的杰出古典悲劇。一、京?。簜鞒斜瘎【?,宣揚忠義價值京劇中《八義圖》《搜孤救孤》都搬演趙氏孤兒故事,不過最經典的還屬建國后新編的《趙氏孤兒》。京劇《趙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4期2021-12-16

  • 淺析元雜劇《趙氏孤兒》的悲劇認同感
    0093)《趙氏孤兒》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出口”的劇作之一,2010年成功申報為“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許多學者對于文本的研究大多側重于故事正義性的探討以及“民族思想”“懷念宋室”等方面,本文嘗試著以一種“視悲劇為力量”的同情眼光梳理作品中主人公人物形象的發展歷程,以一種微觀的研究視角,考察還原故事的悲劇意蘊,借此以觀察主人公形象變遷的歷程,通過闡釋人物背后的行動元,挖掘作品背后的悲劇意蘊。一、悲?。航枰饝z憫與恐懼陶冶情感悲劇是戲劇的重要風格

    大眾文藝 2021年22期2021-12-15

  • 從“趙氏孤兒”談歷史規約性在戲劇中的折射
    [1]——“趙氏孤兒”及其相關歷史事件在不同歷史文獻當中出現了明顯的互斥,歷史的真實在不同文化語境之中被構建。趙家被屠殺的原因在《左傳》當中乃是“晉趙莊姬為趙嬰之亡故,譖之于晉侯”[2],而在《史記》當中卻是“晉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賈欲誅趙氏”[3]。程嬰救孤并將趙氏孤兒養大令其報仇的故事原型在《左傳》中并無只言片語提及,純然否定了“趙氏孤兒”的真實性,到了《史記》當中卻出現了程嬰冒死救孤、公孫杵臼赴義、趙氏孤兒最終復仇的故事原型?!皻v史事實”在不同的文獻

    民族藝林 2021年2期2021-12-06

  • 趙氏孤兒》忠義主題的演變
    津萌摘 要:趙氏孤兒的故事由真實的歷史事件不斷改編為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在當代仍然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元代紀君祥受反元復宋思想影響,在《趙氏孤兒大報仇》的故事中建構起忠義的主題;電影《趙氏孤兒》在后現代主義浪潮中對傳統的忠義價值觀進行了解構,迎合了現代的“利己”思想;電視劇《趙氏孤兒案》面對時代精神和信仰的需要,從正面解讀傳統文化,重構了信義與仁善的價值,是古代戲劇在當下的一次有益探索。關鍵詞:《趙氏孤兒》 忠義主題 戲曲 影視“趙氏孤兒”的故事最早見于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1年11期2021-11-30

  • 從《趙氏孤兒》演變來看它對后世的影響
    000)一、趙氏孤兒故事的演變(一)《左傳》中有關趙氏孤兒故事的記載在左傳這篇文章中,詳細描寫了趙氏家族毀滅以及衰敗的原因。故事的主要角色并不是趙武,所以只是一筆帶過。根據左傳這部書中的描述和記載,晉襄公八年離開人世間。趙盾考慮到太子年紀比較小,想讓他的弟弟即位。然而他的遭到了朝中的不滿。趙盾作為臣子,只好順從大家的意見,同意讓太子即位。太子就是晉靈公。所以,晉靈公上臺后就對趙盾很是不滿意。晉靈公生活放縱奢侈,荒淫無度。為此趙盾屢次進言晉靈公,希望他可以改

    魅力中國 2021年25期2021-11-29

  • 趙氏孤兒》戲曲影視作品改編研究
    率和范圍,《趙氏孤兒》便是其中的代表?!?span class="hl">趙氏孤兒》先從故事被改編成戲曲,再從戲曲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但是,無論哪種改編版本都對國民思想教育具有深刻意義。一、《趙氏孤兒》戲曲與電影(一)元雜劇《趙氏孤兒》元雜劇《趙氏孤兒》又叫《趙氏孤兒大報仇》,是紀君祥根據春秋時期晉國發生的故事改編的,全劇共五折一楔子,在傳播過程中對海內外文學作品創作均有巨大影響。該劇主要人物為韓厥、公孫杵臼、程勃、程嬰、屠岸賈、趙朔、公主,分別飾演正末、正末、正末、外、凈、沖末、旦兒角色行

    戲劇之家 2021年30期2021-11-14

  • 八音盒里的“現代心靈” ——評徐俊版音樂劇《趙氏孤兒
    古今東西,《趙氏孤兒》的故事不斷被改編搬演,除去話劇、戲曲、歌劇、影視劇的形式外,音樂劇成為“趙氏孤兒”的新寄主。徐俊導演版音樂劇《趙氏孤兒》(以下簡稱《趙》?。┦且徊靠缥幕木幍纳虡I舞臺佳作。該劇延用英國劇作家詹姆斯·芬頓編劇的文本,以音樂劇的形式激發了傳統故事新的、鮮活的、昂揚著生命朝氣的現代價值。流動的音樂聲賦予了全劇一種靈動的美感,人物如同跳動的音符般獲得了傾吐內心情緒的自由,熱烈、奔放,流淌著濃濃的詩意。如果將整個演出想象成一個八音盒,趙氏孤兒

    劇影月報 2021年5期2021-11-14

  • 淺談扮演荊州花鼓戲《趙氏孤兒》中程武的體會
    君祥創作的《趙氏孤兒》久演不衰,數百年來,《趙氏孤兒》已成為中國十大悲劇之一。法國伏爾泰將《趙氏孤兒》改編成《中國孤兒》,一經上演,轟動西方?!?span class="hl">趙氏孤兒》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使西方人認識了中國的戲曲藝術。2000 年以來,全國刮起了《趙氏孤兒》的演出旋風,湖北省實驗花鼓劇院也上演了荊州花鼓戲《趙氏孤兒》,該劇本由福建閩劇院余青峰改編,由倪漢清導演、吳文軍飾程嬰,蕭作偉飾屠岸賈,胡端明飾公孫杵臼,江美新飾程王氏,筆者扮演劇中核心人物趙氏孤兒——程武。這是一出

    戲劇之家 2021年31期2021-11-13

  • 中國元雜劇《趙氏孤兒》在歐美國家傳播和影響
    述了元雜劇《趙氏孤兒》18—20世紀初被西方外譯,轉譯,改編等傳播和影響,以及從中獲得的啟示,為當前弘揚中華文化提供一點借鑒。關鍵詞:趙氏孤兒;外譯;傳播;影響;啟示元代紀君祥創作的雜劇《趙氏孤兒》,最早是法國傳教士馬若瑟1735年譯為法文本,發表在《中華帝國全志》上,1755年出版單行本。1738年—1741年愛德華凱夫主持的英文全譯本面世,后又有德譯本。1755年,法國伏爾泰和英國赫察特都曾將它改編為《中國孤兒》,后者評說:“就是歐洲最有名的戲劇也還是

    科學與生活 2021年17期2021-11-10

  • 趙氏孤兒》悲劇特征探析
    。本文將以《趙氏孤兒》為例,探析中國古典悲劇在人物設定和情節沖突上的特殊性。關鍵詞:中國古典悲劇 西方悲劇理論 《趙氏孤兒》自20世紀初王國維先生引入西方悲劇理論探討《紅樓夢》的悲劇精神以來,悲劇美學和悲劇精神開始在近代中國興起,并引起了之后百余年來中國學者對于本民族有無悲劇的思考與研究。從嚴格意義上講,悲劇作為一種戲劇體裁,是西方的舶來品。西方悲劇產生于古希臘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儀式,形成了最初的“酒神節型的故事”,后來逐漸發展成熟,被亞里士多德奉為悲劇

    文學教育 2021年9期2021-09-27

  • 恢弘震撼的北昆《趙氏孤兒
    祥的《冤報冤趙氏孤兒》(亦稱《趙氏孤兒大報怨》)、馬致遠的《漢宮秋》(昭君出塞)、關漢卿的《竇娥冤》,《趙氏孤兒》為四大悲劇之首。元雜劇《趙氏孤兒》法譯本于1735年出版發行,1775年,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將《冤報冤趙氏孤兒》改編為五幕劇本,成為中國最早傳至歐洲的戲曲作品。英國劇作家威廉·赫察特將《趙氏孤兒》改編為《中國孤兒》,英國人認為《中國孤兒》堪比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學者王國維說《趙氏孤兒》與《竇娥冤》“即列入世界大悲劇之中,亦無愧色也?!贝髮?/div>

    旅游 2021年5期2021-07-21

  • 從“失真”到“映真”: 《趙氏孤兒》對歷史的超越性復歸
    張磊電影《趙氏孤兒》是2010年陳凱歌導演執導的一部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趙氏孤兒故事肇源于《春秋》《左傳》,《史記·趙世家》將其豐富化,勾勒出搜孤救孤的故事雛形[1]。元代紀君祥《趙氏孤兒大報仇》將故事戲劇化,榮列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十八世紀中葉法國文學家伏爾泰將《趙氏孤兒》改編為《中國孤兒》而登上了歐洲舞臺,趙氏孤兒故事遂成為一種國際現象。電影版《趙氏孤兒》源于改編的歷史史實、戲劇及傳說,然而進入影視領域的故事情節在敘事上并未完全與傳統戲劇保持一致,它一

    電影評介 2021年6期2021-07-07

  • 趙氏孤兒》:為什么我們看不到元雜???
    :傳說中的《趙氏孤兒》真的開始籌備了。但阻力真的也挺多的。朋友們好像都不看好。老鄧說要帶幾個朋友專門飛過來看,我覺得他就是想要看我的笑話。但最大的阻力當然是來自于我自己。去年底排三哥的那部戲之前,三哥曾經警告我說:你要做好慘敗的準備。但我非常驕傲,覺得,我出手,就不會敗。手藝人的迷之自信。然而這回我感覺到了膽怯??赡苁且驗樵谶@部戲上抱負太深吧。我從來都勸人不要那么嚴肅,從來都嚷嚷著戲劇的底色就是游戲,但對于《趙氏孤兒》,實在還是感到責任重大。十年了。十年前

    西湖 2021年1期2021-01-11

  • 內涵充實 外觀豐美 ——從《趙氏孤兒》《項羽》兩出戲的服裝談起
    了一場名為《趙氏孤兒》的大戲??赐旰?,又給我講了屠岸賈服裝的黑與程嬰服裝的白。屠岸賈的服裝一出場就以黑色的鎧甲為主,用黑色來體現其冷漠、殘忍霸道的性格特點。雖然鎧甲具有一定的光澤,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一定的華貴感,但總體上仍屬于低明度的后退色,構成暗色調。在色光的控制下,這種暗色調又幾乎失去了明確色相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令人產生一種捉摸不透的神秘感,很符合人物冷酷虛偽、反復無常的性格。在戲的最后,程嬰以一身白衣出現在觀眾面前,他衣袂飄飄,輕盈灑脫,身上沒有佩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0年2期2020-12-07

  • 趙氏孤兒》與《哈姆雷特》之復仇比較
    :紀君祥的《趙氏孤兒》與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是中外戲劇史上兩部著名的復仇劇作。兩部劇作的主人公趙氏孤兒和哈姆雷特面對父親和族人被殺的血海深仇都義不容辭地選擇了復仇,然而兩人復仇行動及其結局,卻有很大不同,彰顯了中西文化不同的價值取向、民族精神以及悲劇內涵。通過深入探討中西劇作復仇的異同,一方面,有助于我們理解戲劇發展的共同規律;另一方面,有助于我們吸收借鑒西方悲劇的精華,完善我們對于傳統悲劇的認識。關鍵詞:《趙氏孤兒》;《哈姆雷特》;復仇在中外戲劇史上有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49期2020-12-06

  • 從戲曲到電影:淺析故事改編的關聯性和差異性
    品到電影,《趙氏孤兒》以高超的戲劇技巧,傳達著忠、誠、義的主流價值觀,即使故事內容不斷改編流變,呈現方式也不斷更迭,但作品背后傳承的集體無意識在每部作品中都有體現,始終傳達著中國文化秉性的美學思想和有仇必報的民族血性。關鍵詞:戲曲;電影;《趙氏孤兒》;改編一、電影與戲:不可分割,改編相契戲曲和電影是中國不同時代、通過不同媒介傳播的藝術形式,二者雖有差別,但都是以講述故事、傳播思想為目的,固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首先,隨著越來越多的舞臺戲曲被搬演到屏幕之上

    銀幕內外 2020年6期2020-12-04

  • 集體意識視閾下悲劇的大團圓式結局
    團圓結局;《趙氏孤兒》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4-0010-03在元代,雜劇這種文學形式發展迅速,很快在文學史上擁有了一席之地。其中,悲劇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流傳甚廣的四大悲劇——《竇娥冤》、《漢宮秋》、《梧桐雨》及《趙氏孤兒》。雖然被稱為悲劇,它們卻與西方古典悲劇有著很大的差異,一個明顯的表現就在于對結局的處理上。這四種雜劇的結局,并沒有像亞里士多德《詩學》中對悲劇的闡

    戲劇之家 2020年34期2020-11-30

  • 元雜劇《趙氏孤兒》對傳統素材的繼承與超越
    0000)《趙氏孤兒》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經典戲劇,其中的故事情節大多取材于歷史史實,《春秋》中已有對其故事端倪的只言片語的記載,《左傳》中已出現部分人物和故事情節,至司馬遷《史記·趙世家》已初具“趙氏孤兒”故事的框架,元代之前的文學作品中有關“趙氏孤兒”故事的部分也基本延續《史記·趙世家》中的記載。至元代作家紀君祥,其對傳統歷史素材多有繼承,并在時間、人物、情節等諸多方面進行了藝術性的改造,使雜劇《趙氏孤兒》不僅成為一部成功的戲劇作品,更成為一部非常優秀

    流行色 2020年5期2020-11-29

  • 忠義精神的價值凝聚 ——以元雜劇《趙氏孤兒》為例
    的人倫楷模。趙氏孤兒故事中的程嬰、杵臼,忠義兼備,為趙氏盡忠,于朋友有義,遂列身其中。趙孤故事的流傳以忠義價值的文化承傳為核心,隨著故事的反復陳說,意義的不斷沉積,故事中的各色人物已然成為各具意義的文化典范,作為忠義典范的程嬰、杵臼更是特征鮮明,不斷重復的故事敘述強化著勸善懲惡的價值判斷,程嬰、杵臼形象亦得深入人心,逐漸成為民族傳統中的忠義英雄,感召后人,非止一代。自本事之后,《春秋》簡言,《左傳》詳述,至《史記》而大成,趙孤故事的流傳日漸廣泛,隱于其中的

    長江學術 2020年1期2020-11-17

  • 從《趙氏孤兒》不同版本中的女性角色看中西文化之交融
    〔摘 要〕《趙氏孤兒》為元朝劇作家紀君祥根據中國歷史故事所創作的劇本。作為第一個傳入歐洲的中國劇本,它在歐洲大陸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并被諸多人改編。伏爾泰的《中國孤兒》更使這部中國戲劇在歐洲名聲大震,讓歐洲人開始關注東方戲劇。其后的劇作家和理論家們也逐漸認識到從東方戲劇吸取藝術靈感的必要。時至今日,中國當代劇作家們又從西方戲劇理論中吸取養分,融合了東西方對于《趙氏孤兒》的詮釋進行再創作,并在表現手法和理念傳達上呈現出新的解讀?!碴P鍵詞〕《趙氏孤兒》;中西版本

    藝海 2020年9期2020-11-13

  • 趙氏孤兒異同看司馬遷筆法
    《春秋》中對趙氏孤兒這一事件的不同記載,以察獨屬司馬遷的著史觀?!娟P鍵詞】 司馬遷;《史記》;《左傳》;《春秋》;趙氏孤兒;著書觀【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40-0017-02一、引言《史記》中的世家章節中記載了許多精絕的人物史實,其中《史記·趙世家》記載的趙氏孤兒事件,情節曲折充滿戲劇張力,是聞名世界的“趙氏孤兒”故事初本。但在記載春秋歷史具有權威性的《左傳》《

    今古文創 2020年40期2020-09-10

  • 英文《趙氏孤兒》中譯的緣起
    戲文講的是“趙氏孤兒”的故事!“趙氏孤兒”的情節,源自春秋晉國正卿趙盾受奸佞屠岸賈所害,遭受一場滅族的慘劇。故事最早見于《史記》的《趙世家》,后由元代紀君祥編撰為《趙氏孤兒大報仇》,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最為膾炙人口的名劇之一。趙氏一族,不幸受到誣蔑,慘遭滿門抄斬,連剛出世的嬰兒也不予放過。高風亮節的公孫杵臼和程嬰,與趙氏并無血緣關系,出于忠肝義膽,勇救孤兒,前者舍身取義,后者以兒換兒,成就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公孫杵臼不辭一死,促使奸賊誤判情勢,放松戒心;程

    英語世界 2020年5期2020-06-24

  • 論明傳奇《八義記》的藝術特色
    【摘 要】趙氏孤兒的故事家喻戶曉,關于其改編版本也有不少,明傳奇《八義記》則在對趙氏孤兒的原本演繹后又別出心裁。祁彪佳在《遠山堂曲品》中予以此劇“運局構思,有激烈宏暢之致”的評價,可見此劇在情節布局方面有獨特之處。鑒于此,本文通過對明傳奇《八義記》文本進行細讀,分析《八義記》中的情節設置、人物形象和語言特點等內容,總結出《八義記》的藝術特色?!娟P鍵詞】明傳奇;八義記;趙氏孤兒;藝術特色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

    戲劇之家 2020年10期2020-04-17

  • 淺析中國古典悲劇“大團圓結局”的成因及其價值
    大團圓結局;趙氏孤兒近代以來,隨著悲劇一詞的傳入,中國學術界引起了關于中國古典戲劇是否有悲劇的爭論。一部分學者認為中國沒有悲劇,因為中國古典悲劇的結局都會有一個“大團圓結局”,這種追求“團圓之趣”的結局削弱了中國古典悲劇的悲劇力量。但是也有一部分學者認為中國歷來就有悲劇。對同一個考察對象——中國古典悲劇的認識,之所以會有這么大的分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們習慣于以結局定悲劇,簡單地認為悲劇就是悲慘的結局,例如主人公的毀滅、理想的破滅等。而那些經歷磨難的主人

    美與時代·下 2020年1期2020-03-18

  • 忠實原著與現代表達的迷思 ——談《趙氏孤兒》題材戲劇創作的三個問題
    陳云升《趙氏孤兒》是元雜劇里的名作,也是最早被外國改編演出的中國戲曲作品之一,在王國維先生看來,該劇“赴湯蹈火,乃出于主人翁自身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1]。確實,在中國古代的文化語境里,這部作品寫了好幾個人物為了“大義”而舍私己,如主人公程嬰讓自己兒子為趙孤替死,韓厥和公孫杵臼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大義凜然、前赴后繼、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確實令人動容,對于身處特定時代語境中的人們來說尤為震撼人心。即使是到了現在,傳統余派京劇《搜孤救

    新世紀劇壇 2020年1期2020-03-17

  • 淺析古典悲劇《趙氏孤兒》的當下接受
    劇到電影;《趙氏孤兒》;當下接受《趙氏孤兒》是古典悲劇的典范。元代紀君祥雜劇《趙氏孤兒》講述程嬰舍子替換趙孤,趙孤長大后復仇成功,故事圍繞孤兒為中心。聯系紀君祥所處元代社會,“趙氏孤兒”其實是元朝統治之下漢民族情緒的絕好載體,孤兒不孤,是悲慘中懷抱希望,舍生取義,是酣暢淋漓的民族血性,由此成為傳達我們民族精神的杰出古典悲劇。一、京?。簜鞒斜瘎【?,宣揚忠義價值京劇中《八義圖》《搜孤救孤》都扮演趙氏孤兒故事,不過最經典的還屬新中國成立后新編的《趙氏孤兒》。京

    人物畫報 2020年29期2020-03-14

  • 趙氏孤兒”歷史書寫的美學剖析 ——兼論歷史的“客觀性”
    1004)“趙氏孤兒”是《史記》中的歷史故事。司馬遷主要于《趙世家》中作了詳盡描述,《晉世家》《韓世家》略有述及?!妒酚洝返臍v史書寫涵義雋永,回味綿長,充滿溫情暖意的“人趣”“人味”。對《史記》魯迅曾作 “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評價,定位準確?!半x騷”是“詩”的、“美學”的;“絕唱”是“悲劇性”的——魯迅深刻揭示了《史記》的歷史美學特質。而“趙氏孤兒”的歷史書寫正可作為《史記》具有歷史美學特質的一個范本?!妒酚洝分羞@一感人至深的歷史故事不會引起現今“正統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年3期2020-02-25

  • 趙氏孤兒》與《八義記》之比較研究*
    君祥的雜劇《趙氏孤兒》是一部頗有影響的作品,后世產生了多種改編本,如在21世紀,便先后出現話劇《趙氏孤兒》(林兆華導演,2003年)、電影《趙氏孤兒》(陳凱歌導演,2010年)、民族歌劇《趙氏孤兒》(中國國家大劇院,2011年)、電視劇《趙氏孤兒》(吳秀波主演,2013年)等。20世紀以來,學術界對元代紀君祥的《趙氏孤兒》雜劇展開了廣泛研究,“相關成果主要涉及故事源流、主旨思想、版本流變、當代改編、跨文化視域、后世祭祀等諸多領域”[1];此外,對雜劇《趙氏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0年2期2020-02-11

  • 中國傳統戲劇走出國門之路 ——以《趙氏孤兒》為例
    ,本文擬以《趙氏孤兒》一劇的傳播與改編為例,探討中國傳統戲劇走出國門的可行路徑。一、《趙氏孤兒》的歷史與改編中國元代劇作家紀君祥創作的雜劇《趙氏孤兒》,全名《冤報冤趙氏孤兒》,又名《趙氏孤兒大報仇》。這部劇所依據的歷史事件最早見于《左傳》,只是記載的情節比較簡略;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趙世家》和劉向所著的《新序》《說苑》中,有了較為詳細的記述?!?span class="hl">趙氏孤兒》是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王國維在他的著作《宋元戲劇考》中稱《趙氏孤兒》“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

    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20年6期2020-01-10

  • 從電影《趙氏孤兒》看審美悲劇性的消解
    方式的電影《趙氏孤兒》(以下簡稱《趙孤》)自上映以來,一直接受理論批評與市場審美的檢驗?!氨瘎 币辉~,盡管定義呈動態發展趨勢,但從人類審美心理結構出發,中西均在“抗爭”“崇高”等特征上默契一致。不論是以“自由”為依歸的西方主動性抗爭,或是中國追求情理的積淀式被動大爆發,“悲劇”都通過各異的模仿方式,完成接受者的心理升華。電影《趙孤》在具備悲劇成分的條件下,用“人道”母題置換“悲劇”母題,在“結”和“解”的大范圍改動下,喪失“崇高”意味從而拆解悲劇內涵,在經

    文化產業 2020年8期2020-01-02

  • 戲曲表演專業“人物分析與思政德育互滲”教學模式的嘗試 ——以京劇《趙氏孤兒》為例
    學模式下的《趙氏孤兒》以京劇優秀傳統劇目《趙氏孤兒》為例,根據“人物分析與思政德育互滲”模式,教學流程如下。3.1 探究歷史環境“趙氏孤兒”故事是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歷史事實,記錄在《春秋》《左傳》《國語》《史記》等眾多史籍之中,孤兒趙武的安危關系著一個大家族的興衰存亡。 但在具體歷史事件的記載上,各典籍有明顯的出入?!洞呵铩贰蹲髠鳌分?,晉靈公是趙盾迎立的,但靈公長大后日益暴虐無道,派鉏麑刺殺趙盾,但鉏麑感動于趙盾的忠敬,觸槐而死。靈公又請趙盾赴宴,埋伏甲兵,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0年11期2020-01-01

  • 淺析取材于戲劇的中西方繪畫作品對比 ——以《趙氏孤兒》和《哈姆雷特》為例
    術作品,以《趙氏孤兒》和《哈姆雷特》為例,中國多為近現代連環畫,實用性強,多表現為插圖,起到故事情節輔助說明的用途。西方繪畫多為主題性繪畫藝術,再現性強,如莎士比亞的戲劇,成為維多利亞時代畫家重要的創作主題,也對“拉斐爾前派”的畫家們產生了巨大影響。一、中西方繪畫對比拋開現當代中西方藝術觀念融合后的藝術局面,縱觀中西方藝術史,中西方繪畫最大的差異是:中國繪畫造型特點傾向于寫意;西方繪畫造型特點傾向于寫實。雖然中西方繪畫都源于對生活的觀察,但他們的表達方式卻

    藝術家 2019年9期2019-12-17

  • 趙氏孤兒”故事在日本古代文學中的受容及變異研究
    等作品中的“趙氏孤兒”故事進行歷時比較,探討其演變脈絡,在變異學的理論框架中,從文化語境影響下的創作指向及讀者審美趣味等角度探討其在日本變異的原因。一、漢籍中的“趙氏孤兒”故事“趙氏孤兒”故事相關記載最早見于《春秋》《左傳》等先秦諸子作品。這些作品主要偏重于對歷史事件的敘述,內容較簡單。之后的《史記·趙世家》中詳細地記述了“趙氏滅族”“程嬰匿嬰”“公孫杵臼舍生取義”及程嬰將趙武撫養長大并在韓厥的幫助下滅屠岸賈為趙氏復仇的情節。同一時期的《說苑》《新序》等作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9年5期2019-11-18

  • 淺談蘇州彈詞《趙氏孤兒》一折
    ■陸琴《趙氏孤兒》是元雜劇中一部優秀的歷史劇,也是一部十分有代表性、有很大影響力的悲劇?!?span class="hl">趙氏孤兒》又名《趙氏孤兒大報仇》,是第一個傳入歐洲的中國戲劇,并在歐洲產生過一定影響,法國文學家伏爾泰在1775 年翻譯了《趙氏孤兒大報仇》,英國劇作家威廉·哈切特也曾將其改編為《中國孤兒》,并在英國文化界引起反響。該劇人物形象的塑造頗具特色,劇中的一批正面人物形象,作者賦予他們不畏強權、見義勇為、視死如歸的崇高品格。他們的性格,是在劇情的展示和尖銳矛盾沖突中加以凸顯

    劇影月報 2019年6期2019-11-15

  • 中國傳統戲劇中女性形象的“他者”解讀 ——以《趙氏孤兒》與《西廂記》中的女性角色為例
    劇文學作品《趙氏孤兒》和《西廂記》,比照兩劇女性人物程嬰之妻和崔鶯鶯在中西文化下的不同解讀。18世紀,程嬰之妻被墨菲塑造為集理性與正義于一身的古典主義“悲劇英雄”;時至20世紀,崔鶯鶯一改抗爭與妥協的雙面性格,成為哈特筆下帶有現實主義批判精神的“女性斗士”。中國傳統戲劇女性形象的“他者”文化解讀根植于西方社會文化發展中的自我需求,這是跨文化戲劇社會文化本質屬性的直接體現。這一認知對跨文化戲劇,以至世界文學的建構頗具價值,并且為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提供了新的可能

    文學與文化 2019年2期2019-11-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