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潮

  • 赤潮危機
    養過剩,促使了“赤潮”的出現。經過一系列的調查,科學家們發現“赤潮”不僅出現在海面上,似乎還變異出了同化物體的能力?,F在,“赤潮”正以非??斓乃俣韧厍?,照這樣下去,不出三年,地球將會變成毫無生氣的“紅色水球”。因此,世界各國聯合起來,緊急成立了一個名為“G”的組織來對付“赤潮”。我便是其中的一名成員。2200年8月21日,是我加入組織7個月來第一次執行任務。當我到達傳送室時,那里已經排好了一隊人,我連忙站到隊伍后面?!暗烬R了嗎?”隊長那渾厚的聲音傳來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4年1期2024-01-15

  • 基于海洋一號D衛星海岸帶成像儀的赤潮遙感監測特征
    081)0 引言赤潮是復雜的海洋生態異?,F象,即海水中的藻類以及某些原生動物或細菌在特定環境條件下迅速繁殖和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有害生態現象,根據浮游生物的種類和繁殖程度[1]可呈現紅色和黃褐色等。1990年聯合國將赤潮列為世界近海三大污染問題之一[2]。近年來,我國赤潮呈現發生頻率提高、擴張范圍增大和影響危害加重的特點,對近海漁業、濱海旅游業、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都有嚴重的危害。目前我國對于赤潮的監測手段主要包括船舶定點監測、岸站和浮標監測以及衛星(航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22年8期2022-09-13

  • 淺談赤潮的危害以及治理方法
    浮游性生物引發的赤潮現象,它們伴隨著海浪的拍打受到刺激時,體內的發光腺體會產生反應,發出藍色的光,仿佛碎鉆墜入了無垠的大海,它們隨著海浪起伏,好像大?!傲鳌毕铝司К撎尥傅乃{色淚水。美不勝收的海洋奇景引來大量游客,紛至沓來的人們忙著拍照上傳視頻,共同見證這罕見的“美景”。但是,這美麗的赤潮卻是一種有危害的生態異?,F象,自1933年費鴻年第一次記錄發生在浙江沿海的赤潮事件以來,我國沿海地區頻繁發現赤潮的蹤跡,每年給沿海城市造成不少經濟損失,甚至導致人員傷亡。從

    中華環境 2022年8期2022-08-26

  • 廣西北部灣近岸海域近20年赤潮災害特征分析*
    100194)赤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異?,F象,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赤潮生物暴發增殖或高密度聚集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生態異?,F象[1]。赤潮不僅嚴重破壞海洋生態平衡、影響漁業和濱海旅游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還通過直接接觸或食物鏈富集危害人類健康[2]。近年來,隨著沿海經濟的快速發展,陸源污染物輸入的增加,導致近岸海域有害藻類暴發(赤潮)的頻率增加[3]。廣西北部灣近岸海域位于北部灣東北部,西起中越邊境的北侖河口,東與廣東省英羅港接壤,東南與

    廣西科學 2022年3期2022-08-12

  • 基于歷史記錄的赤潮災害危險性區劃方法的構建與應用*
    中國是海洋大國,赤潮災害的頻頻發生已成為制約沿海省市海洋經濟快速發展的因素之一?!秶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海洋管理工作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發〔2004〕24號)》要求“做好赤潮的防治和減災工作”,最大限度減輕赤潮災害對漁業和旅游業等造成的損失,嚴格控制受赤潮毒素污染的水產品進入市場,科技部門要加強對赤潮發生機制、預防及治理的研究,加快科技攻關進程,研究提出治本措施。開展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是實現災害科學管理的重要研究內容,是各級政府減少災害影響的一個很重要的工具。

    災害學 2022年1期2022-03-14

  • 基于GIS的近30年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赤潮時空分布特征研究
    江口及其鄰近海域赤潮時空分布特征研究趙艷民, 秦延文, 張 雷, 喬 飛, 馬迎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012)收集了1990年—2019年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120°30′E~123°30′E, 29°00′N~32°30′N)記載的赤潮事件, 基于GIS軟件對所有赤潮事件進行整理, 分析了赤潮的時空分布規律, 并繪制長江口及鄰近海域赤潮分布圖。結果表明: 近30年來, 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赤潮經歷了先升高后下降的過程, 赤潮次數共計144次

    海洋科學 2021年12期2022-01-18

  • 基于GF-4 衛星遙感數據的赤潮信息識別方法 ——以秦皇島海域為例*
    266061)赤潮是由海水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短時間內暴發性增殖或聚集而引起的一種水體變色的生態異?,F象,主要分為有害赤潮和無害赤潮兩大類。近年來,隨著我國近岸海水富營養化愈加嚴重,有毒赤潮頻繁發生且規模不斷擴大,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影響海洋捕撈業、海水養殖業等海洋經濟產業,甚至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因此,加強赤潮研究和防治顯得尤為迫切。而赤潮監測對研究赤潮形成原因、研判赤潮過程的環境特征以及做好赤潮災害預警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21年34期2021-12-02

  • 海表溫度對連江黃岐赤潮影響的研究
    近海域一直是福建赤潮的高發地帶[2],一方面特殊的地形特征容易導致水體交換不良,另一方面養殖業的繁榮發展加劇了海水富營養化[3]。了解赤潮發生因子與該海域赤潮的關聯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赤潮的提前預警,減少養殖戶的損失。赤潮的生消發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具體原因尚無定論,但普遍認為與氣溫、風力、SST、pH、溶解氧和無機鹽等幾十種孕災因子相關,涉及生物、化學、氣象、水文和人為活動等多個方面[4-7]。海表面溫度(Sea Surface Temperatu

    海洋預報 2021年3期2021-09-03

  • 基于GOCI的渤海海域赤潮信息遙感監測與分析
    266590)赤潮又名紅潮,是由海水中的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適宜的海域條件下,短時間突發性的劇增或聚集引起水體變色的異?,F象[1]。赤潮不僅對漁業資源尤其是海水養殖業造成影響,還會給沿海旅游業造成經濟損失。此外,赤潮還對海洋生物造成巨大威脅,人類可能因意外飲食受赤潮污染的海洋產品造成中毒或死亡[2-3]。2009—2019年間,渤海共發生赤潮92次,主要發生在每年的5—9月份,其中,6—8月份赤潮發生的頻率最高。赤潮已經成為我國三大近海污染之一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1年4期2021-07-24

  • 赤潮對水產養殖的危害及防治對策 ——以福建省為例
    的海洋環境問題。赤潮是一種危害較大的海洋災害,對海洋的環境和生態結構構成威脅,造成海洋生物資源減少,品質降低,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各級政府和社會高度關注的海洋環境問題。深入探討赤潮的發展趨勢、危害及應對措施,對防控赤潮災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 2010—2019 年福建省近海海域赤潮概況赤潮是某些赤潮生物在適宜的光照、水溫、營養物質等條件下,短時間內大量增殖、集聚,造成大范圍海洋水色發生變化的現象。赤潮生物品種眾多,我國記錄的赤潮生物已達138 種

    鄉村科技 2021年35期2021-03-25

  • 適宜平潭海域夜光藻赤潮發生的水溫和氣象條件統計分析
    ,便稱之為夜光藻赤潮(Noctiluca scintillansRed tide,NsRt)。夜光藻是全球性的赤潮生物,是我國沿岸海域最普遍的赤潮種類,也是福建海域出現頻率最高的赤潮藻種,其中以平潭海域出現該種赤潮的次數最多[1-3]。雖然夜光藻無毒,但是會粘附在魚鰓上致使魚類死亡,魚類死亡腐爛導致海水變質,進一步造成魚、蝦、貝和藻類死亡。以1990 年和1991 年為例,平潭海域發生4 起夜光藻赤潮,其中兩起造成水產業直接經濟損失70多萬元[4]。夜光藻

    海洋預報 2020年6期2021-01-08

  • 2000—2018 年福建近岸海域赤潮分布特征
    場。福建近岸海域赤潮高發,赤潮不僅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平衡、影響漁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還通過直接接觸或食物鏈富集危害人類健康[2-4]。開展赤潮特征分析對赤潮監測預警和防災減災具有重要意義。許珠華等(2006)[5]、李雪丁(2012)[6]分別對福建沿海2000—2004 、2001—2010 年赤潮基本特征進行分析。許翠婭等(2010)[7]對福建沿岸海域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態學特征和赤潮的發生環境因子進行分析。李正華(2016)[8]對福建定海灣一次東海

    應用海洋學學報 2020年4期2020-11-18

  • 基于GOCI數據的浙江沿海赤潮監測
    很大程度的提高。赤潮是浙江近岸海域的主要海洋災害,中國最早有記錄的赤潮就是1933年發生在浙江鎮海、臺州、象山石浦一帶的夜光藻暴發。進入21世紀,浙江海域赤潮頻發,并呈現范圍不斷擴大的趨勢,浙江近岸的舟山、南麂等海域更是高發區域。浙江東部沿海赤潮在1—10月均可能發生,多發于5—8月,大部分赤潮事件集中高發于5—6月。因此,對浙江近岸海域海洋赤潮災害研究的要求程度也越來越高。受制于水質監測起步時間和技術發展程度,早期的赤潮監測主要借助于肉眼、氣味的表觀識別

    生態環境學報 2020年8期2020-10-30

  • 天津沿海赤潮發生的基本特征研究
    457)1 引言赤潮是海洋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爆發性增殖并大量聚集而引起的一種使海水變色的生態異?,F象。隨著海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赤潮在我國近海的變化頻率呈現出明顯的增加趨勢,其發生對海洋生態環境、漁業生產以及人類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渤海灣地處渤海西部,為京津冀地區主要排???,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海灣內水動力交換條件較差,水體流動性較小,隨著環渤海經濟圈的迅速建設發展,渤海灣的污染承受壓力驟增,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了近幾年渤海

    海洋預報 2020年1期2020-03-21

  • 你還在望“潮”興嘆嗎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赤潮這種嚴重的海洋污染吧!赤潮是紅色的嗎赤潮(目前國際上統稱為有害藻華,Harmful Algal Blooms, HABs),又稱“紅潮”,國際上也稱其為“紅色幽靈”。這是一種微型藻類通過生物量快速增殖(有些還可產生藻毒素),影響其他生物生長和正常食物鏈結構,進而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異?,F象。這種異常的生態現象成因復雜,大多數學者認為,以營養鹽富集和有機物污染為主要特征的近海富營養化是形成赤潮現象的主因。赤潮雖然名之為赤潮,可是水色并

    知識就是力量 2018年6期2018-06-15

  • 基于GIS的我國渤海1952~2016年赤潮時空分布
    52~2016年赤潮時空分布宋南奇,王 諾*,吳 暖,林婉妮(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26)收集了渤海海域自1952年有赤潮發生記錄以來長達65a的相關資料,采用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研究了該海域赤潮發生的時空分布特征,并對其危害程度進行了評估.研究結果表明,渤海赤潮發生最頻繁的區域為渤海灣北部、遼東灣西部和東部的海域;渤海共發生赤潮189次,其中影響面積超過1000km2的有21次;2000年以后,赤潮發生頻率在明顯增加;

    中國環境科學 2018年3期2018-03-24

  • 1981—2011年間東海赤潮發生與厄爾尼諾關系分析
    2011年間東海赤潮發生與厄爾尼諾關系分析鄧邦平1,2,*, 張昊飛1,2, 何彥龍1,2, 王騰1,2, 袁一鳴1,21. 國家海洋局東海環境監測中心, 上海 201206 2. 海洋赤潮災害立體監測技術與應用國家海洋局重點實驗室, 上海 201206分析1981—2011年東海海域赤潮發生次數、赤潮生物種類數以及與El Ni?o關系, 結果表明: 東海的赤潮發生以2000年為界可劃分為2個階段, 1981—2000年為第一階段(初級階段), 赤潮年均8

    生態科學 2017年6期2017-12-29

  • 江蘇海域赤潮分布特征研究
    002;2.海洋赤潮災害立體監測技術與應用國家海洋局重點實驗室,上海201206)江蘇海域赤潮分布特征研究高清清1,2,曹兵1,2,楊波1,2,王超1,2,朱旭宇1,2,許嫻1,2(1.國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江蘇南通226002;2.海洋赤潮災害立體監測技術與應用國家海洋局重點實驗室,上海201206)利用1997-2014年江蘇海域赤潮發生記錄資料,系統分析了江蘇海域赤潮的分布特征,并對赤潮生物的種類和特征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江蘇海域赤潮發生

    海洋通報 2017年2期2017-05-13

  • 赤潮是什么
    情懷水文化赤潮是什么浙江省是一個沿海經濟發達省份,海水養殖在國民經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污水排入海中,造成海水的“富營養化污染”,引起赤潮等有害想象的報道屢見不鮮,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來了解下什么是赤潮.“赤潮”,喻為“紅色幽靈”,國際上也稱其為“有害藻華”,赤潮又稱紅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異?,F象.它是由海藻家庭中的赤潮藻在特定一間條件下爆發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個龐大的家庭,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單細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 2017年1期2017-01-19

  • 溫州沿海赤潮發生的水文氣象條件及赤潮特征分析
    011)溫州沿海赤潮發生的水文氣象條件及赤潮特征分析張福星,姚玉娟,馬林芳(溫州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浙江溫州325011)統計分析溫州沿海2010—2015年赤潮發生前期的水文氣象資料,結果顯示:溫州沿海赤潮發生前期水溫一般呈上升趨勢,鹽度維持或呈下降趨勢,風速不大,風向以東北風、西南風和東南風為主。對2003—2015年溫州沿海的赤潮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1)溫州沿海赤潮發生頻繁,赤潮主要發生在3—9月份,其中以5—6月份最多;(2)溫州沿海

    海洋預報 2016年5期2016-11-18

  • 2013年我國近海赤潮引發種種類和分布研究
    013年我國近海赤潮引發種種類和分布研究黃海燕, 康林沖, 楊 翼, 楊 璐, 劉書明, 王秋璐, 李 瀟(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 300171)對2013年全國海洋環境監測1626個站位生物數據進行分析, 以近2001年-2013年在我國近海海域明確發生赤潮的生物作為赤潮引發種, 開展其種類組成和數量分布研究。結果顯示: (1) 我國近海赤潮引發種隸屬于8門60種, 其中產毒種12種, 甲藻27種, 硅藻20種。(2) 2013年共監測到上述赤潮引發種

    海洋科學 2016年11期2016-02-09

  • 赤潮的產生和對環境的影響
    50)1 引言“赤潮”被稱做“紅色幽靈”,國際上也稱為“有害藻華”。在香港赤潮又稱紅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存在的一種異?,F象。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會爆發性地增殖,從而形成赤潮。習慣上將水體藻類達到一定密度后的藻華現象稱作赤潮,海藻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大多數的海藻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還有的屬于單細胞生物。由于引起赤潮的生物種類和數量不一樣,海水呈現的顏色也不一樣,會出現黃綠色、黃色和褐色等顏色。赤潮分為有害赤潮和無害赤潮,相當多的赤潮是無害的

    綠色科技 2015年11期2015-12-12

  • 珠江口雙胞旋溝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生消過程的環境特征初步分析
    ;3. 暨南大學赤潮與海洋生物學研究中心,廣東 廣州 510632珠江口雙胞旋溝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生消過程的環境特征初步分析龐勇1,3,聶瑞2,3,呂頌輝31.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海南 ???570125;2. 海南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海南 ???570206;3. 暨南大學赤潮與海洋生物學研究中心,廣東 廣州 510632為了解2009年珠江口雙胞旋溝藻赤潮生消過程,探索其生消機制,對赤潮進行了連續10 d(10月2

    生態環境學報 2015年2期2015-12-06

  • 近20a我國近海赤潮特點與發生規律*
    ,266061)赤潮(Red-tide)是一種海洋生態異?,F象,國際上將造成危害的赤潮稱為有害藻華(Harmful Algal Blooms,HABs)[1]。近年來河口、內灣和沿岸水域污染不斷加劇,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日趨嚴重,赤潮發生的頻率和危害程度明顯上升,尤其是甲藻類赤潮有增多的趨勢,但赤潮的發生機制仍未完全研究清楚[2]。我國海域幅員遼闊,入海河流眾多。隨著海洋生態環境的改變,近年來我國海域赤潮災害頻繁發生,不僅影響到海洋生態系統和水產養殖業[3-5

    海洋科學進展 2015年4期2015-11-28

  •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變動對我國赤潮發生的影響分析
    081)1 引言赤潮是一種復雜的生態異?,F象,發生的原因比較復雜,是生物、化學和物理等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發生的機理至今尚無定論,因此在選擇赤潮預報因子方面尤為重要。赤潮監測比較隨機,無法形成完整鏈條,針對赤潮全過程的各種生物、化學要素的時間變化資料則更為缺乏,所以很難利用傳統的統計學方法提煉赤潮發生的規律。近年來,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近岸海域海水污染嚴重,同時我國的沿海致潮藻類種數繁多,且分布廣泛,海上生物、化學條件已經基本具備。這種情況下,水文氣象條

    海洋預報 2015年4期2015-11-14

  • 2001~2012年遼寧近岸海域赤潮發生特征
    2年遼寧近岸海域赤潮發生特征劉希剛 陳燕珍 王 靜 姜 珊 牟 剛本文通過分析2001年至2012年間遼寧近岸海域赤潮發生情況,分析赤潮發生的主要特征。這些特征包括赤潮年發生的次數、年和單次赤潮發生的面積、主要赤潮生物種類和赤潮發生期。為赤潮防災減災提供數據支持。赤潮生物生態特征赤潮生物種類有害藻華又稱赤潮,是指海洋中某些浮游生物(尤指藻類)、原生動物或細菌等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暴發性增殖或聚集達到某一水平,引起水色變化或對其他海洋生物產生危害作用的一種生態異

    中國科技信息 2015年24期2015-11-07

  • 赤潮:一種可怕的“海洋癌癥”
    技術協會 游建勝赤潮:一種可怕的“海洋癌癥”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 游建勝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生產生活對海洋的影響越來越大,赤潮發生的頻率日益上升。該文首先介紹赤潮的形成和分類,回顧了從古至今我國關于赤潮的歷史記錄,論述了赤潮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生態環境污染和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從自然條件、人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赤潮產生的原因,并對赤潮的治理措施作了總結與展望,指出通過人類的不斷研究,赤潮將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徹底的根治。赤潮 污染 海洋生態環境1 赤潮的形

    海峽科學 2015年2期2015-04-10

  • 有害赤潮的形成機制與防治對策
    10002)有害赤潮的形成機制與防治對策周靖淇(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長沙 410002)有害赤潮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微型浮游藻類,除了浮游海藻之外,還有一些單細胞的浮游生物也是可以形成赤潮的。赤潮并不是只有紅色,根據形成原因可能會有紅色、綠色、灰色、褐色等不同的顏色。近年來,有害赤潮發生率逐年升高,在全球造成的危害也逐漸增多。有害赤潮;形成機制;防治對策1 有害赤潮的形成機制微型浮游藻類存在于海洋中,這些微小的浮游藻類是海洋系統食物鏈的基礎,它們同植物一樣

    黑龍江科學 2015年19期2015-03-28

  • 外來赤潮生物入侵現狀及對赤潮災害的影響研究
    島066004)赤潮生物是指能大量繁殖并引發赤潮的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原生動物和細菌等,其中有毒、有害赤潮生物以甲藻居多,其次為硅藻、藍藻、金藻、隱藻和原生動物等[1]。近10年,我國近海海域赤潮災害呈減緩的態勢,但令人擔憂的是外來物種引發赤潮的比例呈增加態勢[2]。據資料顯示,外來赤潮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徑是船舶壓艙水排放所致[3-5]。為了降低外來生物入侵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常用的處理手段為壓艙水深海交換技術,但該技術的適用范圍過于廣泛,導致一些低風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學報 2014年6期2014-03-22

  • 福建省赤潮預警系統研究與應用
    桂,郭民權福建省赤潮預警系統研究與應用李雪丁1,曾銀東1,任在常1,張春桂2,郭民權1(1.福建省海洋預報臺,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1)考慮赤潮預警的業務需求,基于GIS平臺、C/S(Client/Server)架構和2D web GIS服務平臺,研發了赤潮預警系統,該系統由赤潮監測數據庫、赤潮藻種庫、赤潮預警模型、赤潮動態、赤潮歷史資料和系統管理六大模塊組成??蓪崿F生態浮標監測、常規現場監測、應急監測、衛星遙感

    海洋預報 2014年4期2014-02-08

  • 基于C/S架構的業務化赤潮漂移擴散預報
    近年來,我國近海赤潮發生的頻率和面積均居高不下。2010年我國沿海共發現赤潮69次,累計面積10892 km2,赤潮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2.06億元【1】。赤潮已成為頻繁侵害我國的主要海洋災害之一。目前業務化的赤潮預測工作主要應用經驗、統計或統計結合數值的方法來對赤潮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判斷,但由于赤潮的發生是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直接對赤潮的發生時間和范圍進行預測往往不能滿足赤潮災害預警的要求。赤潮爆發后常伴有一定范圍轉移、擴散的發生,

    海洋預報 2013年1期2013-11-17

  • 中國近海赤潮基本特征與減災對策
    域環境日益惡化,赤潮災害頻發。截至2011年,中國沿海赤潮已累計記錄1 047起,現階段正處于赤潮頻發期。赤潮災害一旦發生,難以治理,對生態健康和人類生產生活影響極大,是我國主要的海洋環境災害之一。目前針對我國赤潮開展的研究很多,如赤潮的孕災過程(梁松等,2000;齊雨藻等,2003;)、分布特征(朱明遠等,2004;齊雨藻,2004)、發展趨勢(周名江等,2001;趙冬至等,2003)以及防治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繆錦來等,2002),其成果為

    海洋通報 2013年5期2013-08-14

  • 基于光譜差異的東海赤潮提取算法
    049)0 引言赤潮,又名紅潮(red tide or algal blooms),是由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短時間內突發性增殖或聚集而引起的一種水體變色的生態異?,F象[1]。赤潮是最嚴重的海洋災害之一,它不僅破壞海洋漁業生產、惡化海洋環境、影響濱海旅游業,而且還會因誤食被有毒赤潮生物污染的海產品而造成誤食者中毒、甚至死亡。東海是我國赤潮災害的“高發區”,赤潮發生次數和面積均明顯高于渤海、黃海和南海3個海區。東海赤潮爆發時呈現

    海洋學研究 2013年2期2013-05-22

  • 孔石莼和赤潮異彎藻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島266003)赤潮是全球性的海洋生態災害。近年來,中國近岸海域赤潮發生的頻率、波及范圍和危害程度呈上升趨勢。赤潮不僅會破壞海洋漁業資源和生產,惡化海洋環境,影響海濱旅游業,而且有一些藻類在生長過程中會排放出毒素,對人類生活直接造成危害,即形成有害赤潮HAB。因此,赤潮已成為當前污染生態學的研究熱點之一[1]。由于在赤潮的發生和消亡過程中各種理化因子和生態因子相互作用的復雜性,目前還沒有找到非常理想的治理方法。利用海洋環境中的生物因子進行赤潮的防控已經越來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12年3期2012-06-06

  • 我國近海赤潮災害發生特征、機理及防治對策研究
    112)我國近海赤潮災害發生特征、機理及防治對策研究高波1,2,邵愛杰2(1.浙江省交通科學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2.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杭州 311112)近海赤潮災害的頻繁暴發嚴重破壞海洋生態平衡和海洋環境。根據2000~2009年的統計數據,從赤潮災害發生時間、地域分布、赤潮生物優勢種和規模變化4個方面分析了我國近海赤潮災害的發生特征,同時探究了赤潮生物、營養物質(氮、磷、鐵、錳、維生素、特殊有機物等)和外部環境(氣象條件、水動力條件、

    海洋預報 2011年2期2011-12-23

  • 赤潮快速預警研究*
    266033)赤潮快速預警研究*高曉慧1,2,王 娟1,2,孟慶凌1,2(1.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 青島 266033;2.國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鑒別與損害評估技術重點實驗室 青島 266033)文章研究和探討了幾種赤潮快速預警的技術,介紹了這幾種赤潮預警技術在“863”項目“赤潮重點監控區監控預警系統”和青島奧帆賽場及鄰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動項目中“赤潮監測預警系統”的實際應用情況,實現高精度、高時效的赤潮預警,達到了減少赤潮災害的目的。赤潮;危害;快速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11年7期2011-11-06

  • 赤潮歷史記載及其成因與危害
    050011)赤潮歷史記載及其成因與危害龐景貴1,周軍1,康辰香2,曹杰英2(1.河北省水產研究所 秦皇島市 066000;2.河北省水產推廣技術站 石家莊市 050011)闡述我國對赤潮研究的歷史記載與過程、赤潮種類、成因及其對我國及河北省漁業帶來的危害,以引起各級部門的重視,促進赤潮研究的發展。歷史記載 成因 危害 赤潮1 赤潮研究歷史記載赤潮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由人為因素引起的。人類早就有相關記載,如《舊約·出埃及記》中有描述:“河里的水,都變作血

    海洋信息技術與應用 2011年4期2011-04-11

  • 南海赤潮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其與南海環境關系的綜合分析
    10301)南海赤潮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其與南海環境關系的綜合分析王素芬,唐丹玲(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熱帶海洋環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301)利用歷史數據和衛星觀測,系統分析20多年來(1980年-2003年)在南海海域發生的赤潮事件與環境特征,詳細比較赤潮在南海四大區域(北部、東部、南部和西部海區)的區域分布、多發藻種和季節變化等特征。研究結果表明南海海域赤潮發生具有以下特點:(1)區域性:赤潮多發區域集中在珠江口附近(中國),馬尼拉灣

    海洋通報 2010年5期2010-09-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