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解決大學生創業問題的方法

2009-01-12 08:42廖菊英
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 2009年11期
關鍵詞:解決辦法創業大學生

廖菊英

【摘要】結合大學生創業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從社會、學校、大學生自身三方面對問題的解決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解決辦法

2002年以來,高等教育大眾化得到快速發展,各大高校連年擴招。在滿足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高校畢業生數量也相應的逐年遞增。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勞動力市場形勢進一步惡化,大學生就業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形勢。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為495萬,2008年為559萬,2009年高達610萬人。就業人數大量增加,社會每年新增的崗位數量不能完全滿足需求,使大學生創業具備了必要性。同時,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直接將“知本”或“智本”轉化為“資本”的幾率大大增加,使大學生創業具備了可能性。

我國的大學生創業活動是在中國市場經濟改革、高教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就業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钴S、有效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有利于改善就業環境并促進經濟發展。目前,大學生創業逐漸得到政府、社會和高校的大力支持,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值得研究與探討。

1.大學生創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筆者調研了所在高校中的部分大學生創業案例,對創業者進行訪談,總結出大學生創業主要存在以下六點問題:

1.1 大學生創業仍然主要停留在愿景階段

根據一項網上公布的調查結果。在創業觀念上,只有5%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從兩次調查結果比較分析來看,贊成創業的人數很多,但真正會選擇去創業的人卻很少。

許多畢業生一開始也不會決定創業,首先想的還是找工作。但在工作沒有著落的情況下才選擇創業。這樣的創業動機更為復雜,一方面是出于發揮自身才干,實現自身價值的動機,另一方面是由于找工作中的碰壁,被迫選擇自主創業?!,F實中有很多人雖然有創業的念頭,但是如果能找到一份還過得去的工作,他們就不會選擇出來創業。

1.2 大學生創業市場經驗不足

從人才的市場需求角度來看,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變化,用人單位的需求模式已經轉變成為“職位分析下的任職資格模型”,更加青睞于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而從學校作為生產方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落后于市場需求。

1.3 大學生對于創業的認識理性程度低

高校的就業指導常限定于傳授求職和面試技巧,聯系用人單位和推薦學生,對就業形勢的一般介紹,完成就業率指標等,而在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價值取向引導、職業判斷和選擇能力的培養以及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著力較少。

2.解決大學生創業問題的建議

2.1 社會方面

2.1.1 需要對大學生創業者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古人云“成者為王,敗者為寇”?,F代社會通過網絡等現代傳媒,對成功者大肆鼓吹和宣傳,這固然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但失敗者其實更需要關心和理解。許多大學生往往因為害怕失敗,懼怕世人的目光,而不能跨出創業的關鍵的一步。

2.1.2 加強有針對性的培訓

應積極建立較高層次的針對大學生創業者的輔導機構,加強創業培訓及輔導。不少人認為,待業青年、下崗職工創業是需要培訓和輔導的,作為高素質、有知識的大學生不需要這樣的服務。這種認識其實是不正確的。在校期間未受過專業創業培訓的大學生進入社會后,即便有高漲的創業熱情,也無法在短期內獲得創業必備的技能,因而難以進入到正確的創業軌道上來。

2.1.3 建立創業合作的平臺

許多大學生具有創業的熱情與計劃,但由于沒有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而處于勢單力薄的狀態。社會應建立一個為具有創業意向的有識之士交流聯系的平臺以增加創業的可能性。同時,這種廣闊的平臺能使創業人員的組合更加合理。

2.2 學校方面

學校應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及創業心理品質的培養教育,并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幫助。

2.2.1 改革課程設置,重視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

專業設置不合理,甚至某些高校在專業設置上帶有一定的盲從性和隨意性,一味開設所謂熱門專業;課程模式單一,課程大綱的設計缺乏靈活性,以學校內部的眼光來傳授知識,缺乏對社會實際需求的考慮;教學實訓缺位,對學生的培養強調理論知識的掌握,對實踐能力培養重視不夠,或未落到實處;人才培養途徑不豐富,過分依賴于學?,F有的師資力量和條件培養學生,缺乏多種途徑培養人才的探索和嘗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上述弊端,使得大學畢業生與社會的現實需求不匹配,直接導致他們的就業困難。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出現“學生大學畢業前猛然要找工作了,就像一群未經訓練的新兵被趕上了戰場,他們不知如何拿槍,不知跟誰打仗”的現象。

2.2.2 加強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

一方面,學校應加強對現有教師自身的創業意識培訓,倡導教師多鼓勵指導學生創業或是為創業打好理論上的根基。另一方面,學??梢詮男M馄刚堃恍┚哂袆摌I經歷的專家作為創業指導老師開展講座和輔導,讓學生體會到真實的創業。

2.2.3 加強校企合作,讓學生能有更多進入企業實踐的機會

實踐出真知,學校應加強校企合作,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創業實踐活動,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如能有更多的機會進入企業進行具體的實踐工作,對于專業素養的提升、綜合能力的加強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更加了解社會,提升分析洞察能力,從而對創業起到積極作用。

2.2.4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從校園文化角度出發,培養校園內的一種創業氛圍,讓學生在耳聞目睹中更加了解創業、接受創業、熟悉創業,形成一種創業的意識。待創業條件成熟時,能夠很適應很從容的開始創業。

2.2.5 推進模擬創業活動的開展

學??煞e極開展模擬創業活動,例如創業計劃設計大賽。它模擬了實際的創業運作模式,參賽的學生圍繞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產品或服務,經過深入研究和廣泛的市場調查,完成一份把產品或服務推向市場的商業計劃,同時創造條件吸引投資,推動商業計劃走向市場?;蚴怯蓪W生自主選擇設計創業方案。參加這樣的活動對于大學生今后真正的創業能起到很大的鋪墊作用。

2.2.6 學??梢詾楸拘W生創業提供一些實際支持

例如為創業者提供免費或廉價的辦公場所,對大學生創業者實行統一的管理,并積極指導其創業工作,成為創業學生群體的利益維護者。

2.3 大學生方面

2.3.1 擺正心態

創業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和堅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學生創業由于經驗不足而且急功近利,時常會導致創辦的事業半途而廢。創業不可能一夜暴富,所以要腳踏實地。對于年輕人來說,經歷本身就是一種財富,所以即使失敗了,也要迅速調整心態,重新再來。

2.3.2 要加強自身的管理能力

對于還沒有畢業的大學生要正確處理好創業與學業的關系,不要本末倒置,耽誤了學業。對于擁有管理團隊的大學生創業公司,團隊里的每個成員都要進行自我管理,同時學會管理團隊中的其他人,提供公司的整體管理水平。

大學生創業雖然面臨著種種問題,但畢竟它才剛剛起步。各方面都需要有個適應完善的過程。到條件成熟時,其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當然,就目前的情形而言,大學生創業還是更加需要冷靜與理性,需要實力加機遇。大學生創業,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

3.結論

大學生創業還存在思想認識、心態、市場經驗、管理能力、資金等方面不足,需要社會、學校和大學生自身在寬容理解、培訓教育、平臺建立、課程設置、師資隊伍、校企合作、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加以解決。

參考文獻

[1]陳衛東.新時期大學生創業教育芻議[J].內江科技,2006,(9).

[2]賀丹.大學生創業傾向的影響因素分析[D].浙江大學學術論文.

猜你喜歡
解決辦法創業大學生
施工企業加強市場開發面臨的困境及解決辦法
Which Is Important?
規范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解決辦法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在校大學生創業與學業協調機制研究
“雙創”國策下的階段性經營、資本知識架構研究
微時代文化創意類創業現狀調查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