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高職教學模式的借鑒與啟示

2009-01-12 08:42田偉若
出國與就業·就業教育 2009年11期
關鍵詞:課程設計教學管理

田偉若

【摘要】筆者總結加拿大進修的成果,從教學管理、課程設計、校企合作實習三個方面,對比加拿大教學模式,提出我國高職院校值得思考和借鑒之處。

【關鍵詞】加拿大教學模式;教學管理;課程設計;校企合作實習

2008年11月,我有幸隨江蘇省高職教師培訓班一行一百余人赴加拿大多倫多,開始為一個月的進修。培訓期間主修了授課方法論、學習目標設計、商貿實務等課程,總計約90課時。學習采用授課、自學、討論的方式進行,課上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專業教學的新模式、新理念,以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我們在有壓力的同時高效地掌握了知識,拓寬了我們實際教學的思路。

1.教學管理

在教學管理與質量控制上,加拿大為系部直接負責(而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實行院系兩級管理),管理內容與我國無大差異。各項管理控制內容均體現在加拿大學院制訂滾動執行的五年計劃中(五年中不斷根據教學反饋、市場需求等作相應修訂)。五年計劃中規章制度設計全面,職責清晰,要求明確,落實執行嚴格規范,在課程設計開發、課程傳授、學生學術評估、教職員的征聘培訓等諸方面都規定了各級職責和詳細的做法。

如在課程開發上,學院要求項目應與就業需要相適應,體現最基本技能的要求。加拿大教育部門有專門委員會制定高職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技能,包括十一個方面:包括語言、數學、計算機應用、團隊精神、管理和領導能力、控制自我能力、接受不同意見的能力等。在這一能力要求基礎上,課程開發首先進行課程需求分析,明確經濟社會發展對新專業人才需求情況(相當于我們的專業背景分析和人才需求調研),然后與企業密切合作,咨詢企業意見,與企業共同研發新專業或修改現有專業課程內容,報省教育部學術委員會審核批準。之后委派課程負責人負責落實各項教學準備工作,如教學文件、教材、實訓項目設計、教師培訓等。新建一個專業的準備周期很長,一般在1-2年左右,專業調研論證、師資培訓準備、教學設施條件及教學文件準備等各項基礎工作做的十分扎實,從而保證了新上專業的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適應,保證了新專業的生源數量與辦學質量。與之相比,我們的不足并不在于缺少某個必要的環節,也不是規章制度制訂的不夠全面,而是各階段的貫徹執行不到位:市場調查不夠充分,人才需求分析不夠細致,培養目標定位和崗位技能需求分析不夠十分準確,整個過程中權威專家參與不足等。此外,加拿大在專業實踐設置、教學質量考評等方面程序、要求的細化、指標設計的靈活性和人性化等方面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借鑒。

2.課程設計

加拿大將本次培訓項目命名為“train the trainer”,意思為教育者的培訓。在教學方式方法的授課中,老師也不斷強調所謂“教師(teacher)”與“教育者(trainer)”的關系。前者重點在于傳授知識,將各項理論灌輸(push)給學生;而后者則更強調傳授方法,將學生的想法思路拉(pull)出來,并加以引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在每堂課的設計上,加拿大的職教學院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即知識、能力和基本技能,設定為課程的教學目標,并將這三項目標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2.1 課程框架設計

學院提供總指導原則(包括省教育部門和院方規范等),教師、系主任、學生代表、項目顧問和工商界人士多方參與,任課教師依據指導原則及各方建議設計教學內容及環節,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邏輯、學時、參與互動等的設計。

2.2 教學方式方法

重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我學習的能力。授課中,教師曾以一堂課內容為題,提示大家注意細節的把握,如在語言的選擇上,以開放式問題“你認為它解決了什么問題”代替選擇性詢問“大家懂了嗎”,避免無意義的口頭語,注意語速、聲音、語調,身體語言的配合等。這都使我們得以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雖然素質教育提了多年,大多數課程仍未能擺脫呆板的填鴨式教學,未能作到能力本位、互動參與,使得學生課上被動、課下糊涂,畢業后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職場的變化。

2.3 反饋控制

每門課程結束后,加拿大的教師會請每位學生作答詳盡的反饋表。處于兩年實習期的新教師會被強制上交反饋統計,由系主任、分院院長結合考察情況評估其教學質量。實習期滿晉升為正式員工后可選擇自愿提供這一資料,在每學期的教學會議中與其他教師及管理層分享,并根據意見調整今后的授課內容及方式。而我國大多數院校僅由教務管理部門歸口管理學生評分,教師只知結果,不知過程。評分與獎罰的簡單掛鉤更是造成有些教師為取悅學生放棄嚴格要求,達不到教學相長的目標。

3.校企合作實習

在國外的教學體系中,校企合作實習(Cooperative education,簡稱Co-op)作為整體教育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各校的廣泛重視。加拿大的Co-op項目最初由滑鐵盧大學起源,當時僅有三十名學生參與,后因其效果顯著而口口相傳,使項目得以迅速發展。目前,加拿大教育部門有兩種認可的學生實習模式:一是面向不同單位,學生可在不同時期接受不同層面的實習單位;二是不同時期面向同一單位,提供針對性的深入了解。其中,第一種模式在各大院校中應用較為普遍。

多數加拿大高職學院設置專門的Co-op部門負責全院的相關工作,每個分院也設有相應部門分管本院Co-op的實施。在Co-op項目中,學生在一年專業基礎學習后,會進入相關實習單位從事輔助性工作一年。一年后再回到學院開始第二年深層次專業學習,其后再次進入實習單位從事更高水平工作。實習期滿后,學生返校繼續學業。為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各項實習,學校除根據單位的反饋調整實習計劃,更改課程內容及時間安排外,還會積極提供模擬面試、簡歷修改等各項服務,并設立專門網站、期刊(Job postings)、租房信息(Student rental guide)。這樣,實習參與到了整個教學過程中,實現了“理論-實習-理論”的良性漸進式循環。在學業結束后,學生能夠擁有畢業證書和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從而對學生個人發展及未來職業經驗的積累極有裨益。另一方面,實習單位也可憑借實習機會吸引優秀學生開展短期項目、帶來新鮮的文化、降低雇員的成本等。因而一般單位都愿意接受學生,只有在經濟形勢不好時,會有一些困難。這時,國家各級政府會出臺經濟政策鼓勵公司接受實習學生,如安大略省今年對雇用單位給予的補助就計劃由每人一千加元調整到兩千五百加元。

由于耗資較大,并不是所有院校所有專業都有開設Co-op項目,只有注冊規模達到一定水平,社會承認度高的專業才能得以開設(如會計專業)。根據成績,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有機會參與到Co-op當中來,得不到機會的學生必須轉入其他無Co-op項目安排的專業,方可順利畢業。

對比我國各院校通行作法,不難發現與國外的差距。首先,校企合作近年逐漸有流于形式之嫌,各院校為片面追求實習開出率,幾乎所有專業都要求開設實訓項目,造成各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實際聯系不夠緊密,企業頂崗實習與專業人才培養方向關聯度不高,攤薄了資源,降低了質量;其次,除實習指導教師本身的業務水平和積極性有待加強外,院系兩個層次的輔助、監控力度都也待進一步加強;三是受金融危機影響,相當部分的企業刪減了實習崗位,如何增強企業雇用學生的積極性,這是各院校普遍面臨的難題,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在財政補助及政策方面給予支持。

為期一個月的學習生活似乎短暫而又漫長,我們的求知欲望讓我們感到時間的匆匆而逝。很難忘記:為完成設計任務的艱辛協作,為理解艱深的資料而付出的煎熬,分組辯論的面紅耳赤,為新鮮教學設計環節的雀躍?;仡欉@一個月的學習生活,我們有碩果豐收的喜悅,也有了更高層次學習的期待。

猜你喜歡
課程設計教學管理
“蘇州園林:景致與情思”課程設計
“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課程的MOOC課程設計
“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教學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淺析高校教學管理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協調各種關系學習先進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大數據視角下的高校教學管理探討
云教學管理平臺在教學運行管理方面的運用
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關于完善課程設計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