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空間結構優化

2009-02-11 06:30高麗娜顏姜慧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09年12期
關鍵詞:空間結構優化

高麗娜 顏姜慧

摘 要:沿東隴海線產業帶是江蘇省確立的重要發展軸線,也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集聚理論,筆者從分析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空間界定的現實基礎出發,對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空間結構進行了分階段界定。按照區域經濟發展階段性不同時期特征,提出產業集中區、產業帶、經濟帶等不同空間組織形式,并對其地域構成進行界定。

關鍵詞: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空間結構;優化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09)12-27-03

沿東隴海線是蘇北區域經濟實力相對較強、區位條件較為優越的發展軸,是江蘇省確立的帶動蘇北經濟增長的重要一級經濟軸線,同時也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沿線城市經濟發展為物質基礎的產業帶是城市化和區域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高級空間組織形式,具有高度集聚與擴散、創新等功能,對于增強區域競爭力、實現蘇北區域經濟創新發展有重要現實意義。作為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空間組織形式,產業帶建設成為提高欠發達地區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模式,無論在實踐還是理論研究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一、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空間結構界定的理論基礎

產業帶建設的理論基石是集聚論。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成為影響現代區域空間結構形成的先導性因素(聶華林等,2006)。集聚的形成有其內在的經濟性。從形成的動力機制看,生產要素區域分布的不均衡性、經濟活動的不可分性、規模報酬遞增帶來的循環累積效應等都直接促成了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差異性特征,是形成集聚的基礎動力,而對于集聚產生的外部經濟性帶來的經濟利益的追求則是經濟活動在地理空間上集中趨向形成的主要動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集聚既是一種結果也是一種過程。集聚經濟在現代技術和社會經濟條件下能產生巨大的效益。集聚效應可以節約上下游關聯產品間的運費、加速經營組織間信息的傳遞、降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網絡的使用成本等,進而通過成本的節約使得區域分工程度更加細化、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所以,集聚理論指導下的產業帶規劃與建設成為多數區域進行區域開發的重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欠發達區域來說,產業帶的規劃與建設中,空間是產業帶形成的物質載體,空間選擇是最為基礎、關鍵的一環。各區域在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同的區位勢能,區位勢能的大小決定著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后勁。應綜合分析不同區位資源稟賦、交通設施基礎、人力資源狀況、技術經濟水平等因素空間組合的差異,科學界定產業帶的空間范圍,尤其是建設初期產業帶的建設本身應具有一定的空間排它性和競爭性,這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并使政府的傾斜政策對象明確,實現既定目標。只有產業帶快速發展形成輻射帶動力,才能成為蘇北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軸,因此,要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進行產業帶空間結構的設計。

二、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空間結構演化特征

1、沿東隴海線處于極核式集聚發展向點軸經濟帶形成過渡階段

徐州、連云港兩城市初步形成港城互動發展態勢,是一種結構效率較高的雙核型空間結構,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2007年徐州、連云港兩城市經濟GDP占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66.04%,占蘇北地區的23.6%,而在2000年,則分別為59.9%和19.78%??梢钥闯?徐州、連云港兩城市經濟在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及蘇北區域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同時,沿東隴海線產業帶沿線經濟在蘇北地區的重要性日益體現出來。2007年,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土地面積、人口分別占蘇北區域的18.2%和23.1%,實現人均GDP為22638.6元,高出蘇北平均值的39%,進出口總額占蘇北區域的55%以上,是蘇北對外經濟的支柱。從表1中可以看出,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增加值等指標在蘇北的比重呈穩步上升趨勢,帶上優勢顯現。

2、基礎設施條件日益完善,相對區位優勢顯現

從基礎設施支撐條件來看,蘇北已形成沿東隴海線(鐵路、高速公路)、新長鐵路,連鹽、連淮、淮鹽、鹽通、徐宿淮等高速公路,同時還擁有現代化的港口條件,港城互動、港口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基礎條件日益優化?,F代化交通設施的完善,加速了區內各種生產要素的流動,同時南向高速交通的不斷重視與強化,使得本區域具有了聯系我國經濟中心區——長三角經濟區的空間比較優勢,為區際要素的流入奠定了基礎,進而在承接長三角經濟產業轉移中具有相對的區位優勢。

3、江蘇省域經濟區域分工中的戰略定位

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戰略定位,直接關系到發展的對策選擇、時序安排、建設成效?!督K省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總體規劃》對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戰略定位為:新興的產業密集帶、蘇北地區對外開放的先導區、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充分發揮本區作為蘇北地區唯一的出海通道優勢,將本區建設成為蘇北地區對外開放的先導區。同時,本區發展工業的條件較好,通過優先發展建設,提升產業競爭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進而促進經濟結構優化,使本區成為帶動蘇北振興的輻射源、江蘇省區域發展北部增長極。由此可以看出,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發展不僅關系著本區域經濟實力及競爭力的提升,而且關系著江蘇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成效。

三、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空間結構優化

從產業集聚論的角度看,強調空間選擇的一定排他性、不均衡性,所以,在產業帶建設的不同時期,應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相協調,確定不同的空間取向,包括產業帶的空間范圍、產業帶發展的重點軸向選擇、產業的空間組合等內在規定性??臻g結構變化的一般規律是由點—軸(線)—網絡。在由線到網絡的轉變過程中,軸的延伸方向和點的開發次序的選擇直接影響到空間結構的優化。尤其是對于經濟相對欠發達的蘇北地區來說,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空間取向直接影響到對區域經濟輻射作用發揮的程度。

1、產業集中區——產業帶的初期空間組織形式

產業集中區是產業帶構成中的重要節點區域,也是產業發展的主要空間載體。只有以產業集中區為主體的節點區域經濟的能量不斷膨脹,產業帶軸線的形成才有可能。充分發揮本區農副產品資源豐富、適宜布局發展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制造業的比較優勢,建設銅山、新沂、邳州、東海農產品加工基地。依托銅山、新沂等現有乳制品加工龍頭企業,邳州銀杏、大蒜資源優勢,連云港臨海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集中區。利用本區域機械產業的基礎和良好條件,以徐州為重點,圍繞機械制造產品形成集上、中、下游產業鏈。充分利用連云港市臨海優勢,以鹽化工為主,形成一批圍繞鹽化工的產品群。本區具有發展木材加工產業的良好條件和基礎,重點加快邳州官湖地區木材加工產業發展,鼓勵同類產業聚集,把邳州建設成全國重要的板材制造和出口基地。把銅山、邳州、新沂建成水泥、玻璃、石膏制品生產基地,把東海建成全國著名的優質石英材料及應用制品和水晶制品的加工生產基地。只有通過產業集聚產生規模經濟,進而帶來市場競爭力。產業強則區域強,是產業帶經濟發展的基礎。

2、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產業帶的中期空間組織形式

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是較為典型的交通經濟帶模式。而交通經濟帶的形成和發展以生產要素的集聚和擴散為手段,其空間結構形態演進遵循“點—片—帶”的發展模式:一是交通線(鐵路、高速公路等)的建成連接了沿線地區一定層次的“經濟中心點”;二是經濟中心作為發展結點迅速擴大成“片”;三是以高速公路為軸線的“片”逐漸連成具有相對較強經濟力量的發展帶面(夏飛等,2004)。

從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當期發展的特征來看,立足于節點的經濟輻射能力,結合區位優勢、產業協調等因素對產業帶范圍進行科學定位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本文對于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空間地域構成的界定,借用輻射理論中的相關方法 :以徐連城市吸引范圍斷裂點處的場強為邊界場強,選取沿線城鎮經濟的GDP作為衡量指標計算沿線城鎮徐州、連云港、銅山、邳州、新沂、東海等輻射范圍,以此作為確定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當期范圍界定的依據。根據計算結果并結合區域特征,我們認為就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沿東隴海線產業帶核心帶空間范圍大致包括:(1)徐州市區、銅山部分。徐州城市經濟是蘇北地區實力最強、基礎最好的,從理論和實踐兩個角度來講,銅山縣各鎮處于徐州城市經濟的強力輻射范圍內,因此,這一區域成為沿東隴海線產業帶重要的組成部分。(2)邳州、新沂、東海部分。主要包括三個縣市的城鎮部分,以及縣域經濟強力輻射范圍內的小城鎮經濟,如邳州市的八義集鎮、土山鎮、炮車鎮、邳城鎮、宿羊山鎮、合溝鎮等;新沂市的高流鎮、阿湖鎮、桃林鎮、港頭鎮、廟頭鎮等;東??h的白塔埠鎮、石榴鎮等。(3)連云港部分。連云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是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橋頭堡,既是沿東隴海線產業帶重要節點城市,也是江蘇沿海開發的主要節點,在產業帶建設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這一部分主要包括連云港市區,及其強輻射區域如錦屏鎮、板浦鎮、浦南鎮、大浦鎮、猴嘴鎮、墟溝鎮、連云港鎮、板橋鎮、墩尚鎮等。

3、沿東隴海線經濟帶——產業帶的遠期空間組織形式

從江蘇省域經濟甚至從全國經濟的層面來考慮,沿東隴海線作為全國重要的一級軸線——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快速建設與發展具有全國意義。在產業帶建設的過程中,從發展的空間取向上來看,除了注重軸線建設外,更要從長遠發展角度做更高層面的考慮,在次級發展軸線的選擇上要著重南北取向。即使是從江蘇的角度來考慮,蘇北的發展與振興需要密切與蘇南地區的經濟聯系,同時需要在更大區域范圍內深入展開區域分工與合作,這是沿線區域長期發展的需要。從經濟基礎、經濟聯系等方面,我們認為以下幾條南北軸線應作為沿東隴海線產業帶長期發展的重要空間取向:

(1)連鹽通沿線。屬于國家沿海通道建設一部分,高速公路已經建成,而且連(云港)鹽(城)鐵路建設已列入國家鐵路“十一五”規劃綱要。尤其是鹽城市,作為蘇北接受上海經濟輻射的一個“二傳手”城市,作用尤為關鍵。隨著滬通通道的暢通,這一軸線必將成為蘇北經濟接軌上海的最佳通道,成為沿海經濟帶隆起的關鍵區域,對蘇北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2)新長、淮揚鎮沿線。主要指新沂、沭陽、淮安,南與揚州、鎮江貫通,沿線鐵路、高速公路完善,更為重要的是揚州——鎮江鐵路已規劃,是蘇北經濟接軌蘇南經濟進而融入長三角經濟的重要通道之一,對沿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從其空間區位來說,剛好位于江蘇省域經濟的中軸線,對于南北經濟協調發展、全省經濟整體提升具有重要的空間意義。

4、協調機制建設

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涉及徐州、連云港兩地級市,市域范圍內還涉及市與縣的不同行政區劃。目前,沿線區域內部處于各自為戰、自成體系的低水平發展階段,整體、聯動發展的優勢遠未形成。行政區劃的剛性約束作用仍比較明顯,區域開發仍停留在以行政區劃為界的塊塊開發狀態,低水平重復建設及相互競爭在所難免。建議由省政府牽頭建立一實體機構有力協調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制定整體發展規劃,使沿東隴海線產業帶能真正實現“點—線—面”的順利轉型,從而最終實現以區域為主的綜合開發及蘇北經濟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可遠,沈正平.江蘇省沿東隴海線產業帶開發建設的比較研究[J].經濟地理,2005,(02).

[2].朱勤虎.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科學崛起的對策措施[J].南京社會科學,2005,(05).

[3.]朱勤虎.沿東隴海線產業帶支柱產業選擇與發展研究[J].江蘇社會科學,2006,(02).

[4].張敏,蔣伏心.沿東隴海線產業帶與魯南城市帶發展比較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07,(07).

[5].聶華林,王成勇.區域經濟學通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6.]夏飛,陳修謙.高速公路經濟帶邊界模型的構建及實證分析[J].系統工程,2004,(12).

作者簡介:

高麗娜,女,江蘇徐州人,徐州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顏姜慧,女,徐州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猜你喜歡
空間結構優化
優化問題設計
營商環境五方面持續優化
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
促進學生認識發展 優化初中化學復習
國內歷史文化街區研究綜述
道路綠化帶的不同空間結構對污染物擴散的影響
運用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淺析《被占的宅子》的空間結構
淺析馬蒂斯繪畫作品的形式語言
河北燕郊的空間結構規劃
基于空間結構視角:絲綢之路旅游節事活動網絡化發展模式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