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績效工資”之憂

2009-03-03 10:01孫志毅
內蒙古教育·綜合版 2009年2期
關鍵詞:教師工資績效工資骨干教師

孫志毅

歲終年末,媒體傳來一個好消息:從2009年1月1日起,國家要解決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績效工資問題了。應該說這是政府對全體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體恤。不料此舉一出,卻引來質疑一片,有的地方甚至出現溫和的抗議行為。有的說:“此次方案中沒有涉及非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的解決方案。那么,幼兒園、高中、進修學校的教師的績效工資怎么解決?是否從此后‘經費自籌了?這不助長‘濫收費嗎?其他事業單位,如被人們視為‘拉開肚皮要紅包的醫生等也憤然:教育重要,難道我們就不重要?……”

中國教育部在2008年12月15日發布的2008年《國家教育督導報告》指出,中國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收入水平依然偏低。此方案的目的十分明確:“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吸引和鼓勵各類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薄皥猿侄鄤诙嗟?、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干教師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把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同深化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規范學校收費行為和經費管理緊密結合”。經費渠道也有保障:“要按照管理以縣為主、經費省級統籌、中央適當支持的原則,確保實施績效工資所需資金落實到位?!?/p>

這比起九十年代大面積拖欠教師工資,可為霄壤之別了。

上世紀90年代,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曾出現過大面積拖欠教師工資的情況。在我的記憶里,九十年代中期,光內蒙古累計拖欠教師工資達十幾億之多。后來中央政府從完善教師工資保障制度入手,實行教師工資縣級統籌,并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基本上解決了拖欠教師工資的問題,教師基本工資終于做到了按時足額發放。

好政策也有不同聲音,并且能通過合法的渠道表達出來,是民主社會的一大特征;好政策的疏漏被指出,是國民回歸理性的一大表現。從這一點想開去,上述質疑聲便在情理之中。

改革分配制度,實行績效工資,按說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兒了,全在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內。傳統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基本退出人們的思維邏輯。沒有幾個人抽象的反對實施“績效工資”,但在中小學義務教育這個領域里,何為“績效”,如何評價績效卻是個難題,弄不好就會“變味”,變成有悖于改革初衷的“負激勵”,這絕非危言聳聽。

何為“績效”?在有的行當里是不難判斷的,而在教育這個行當里,其復雜程度極大,常常如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

“績效”是考試成績嗎?假如是,不少教師們會追逐“工資”而放棄“績效”。什么怪事都會出現,什么損招都會用上:考試前給學生泄題,擠占非考試科目教學時間,判卷時“手下留情”,畢業考試前轟攆差生……

“績效”是升學率嗎?假如是,那么,這個工資改革方案會成為應試教育的助推器,素質教育就更無立足之地了。

“績效”是獲獎證書嗎?假如是,那么,就等于給濫組織比賽、濫發證書,甚至滿大街的“辦證”提供了巨大的市場。肥了誰,害了誰,一目了然。

就連什么是“一線教師、骨干教師”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教輔人員固然不是“一線”,但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一線”與否取決于應試這把利劍,執教于考試科目便是“一線”,執教于“非考試科目”就退居“二線”??蛇@是教育的本真嗎?

“經”是好的,一“念”就歪,這些年我們是有切身體驗的。不知決策者明白不!

猜你喜歡
教師工資績效工資骨干教師
中小學骨干教師“雙減”項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護健康,把大愛傳遞——全國少兒美術教育骨干教師抗疫版畫作品選(二)
守護健康,把大愛傳遞——全國少兒美術教育骨干教師抗疫版畫作品選
河間教體局回應“拖欠教師工資”
公立初中生均工資成本變化趨勢與影響因素
大學本科院校教師薪酬績效管理研究
第九屆全國硬筆書法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在紹興舉行
試論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建立績效工資協商共決機制的必要性
醫院績效工資分配制度的優化方式分析及闡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