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服務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功能研究

2009-03-25 10:54
商情 2009年11期
關鍵詞:志愿服務

張 雙

【摘 要】本文從推進高校素質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志愿服務在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道德品格素質、社會心理素質和實踐創新素質方面的獨特功能。進一步指出完善志愿服務工作必須從加強對高校志愿服務工作的重視支持力度、完善“品牌化、長期化、基地化”的志愿服務形式、重視對志愿服務骨干的培養激勵三個方面做出努力。

【關鍵詞】志愿服務 高校素質教育 功能研究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教育中素質教育改革目標,已取得了教育界的廣泛認同和踐行。而“大學的意義在于引導人類的發展”的高等教育,卻遲遲沒有把推進素質教育作為培育國民生力軍——大學生的核心工作實施。我國現存的高?!奥殬I至上論”、“實用功利論”現象,與祖國對青年學生的要求形成了強烈反差。我們應該樹立高等教育是要塑造具有高尚人格引導、頑強意志支配、健康情感激勵的,具有科學批判精神、科學創新思維的和諧成長的素質青年的意識。

在高校實現教育的素質化,我們認為不僅要在教學育人中體現素質精神,更要通過豐富的校園文化和實踐活動來培養素質品格。作為自愿貢獻個人時間精力,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服務社會、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勞動的志愿服務,以“自愿、奉獻、友愛、進步”的口號感召青年學生,將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道德品格素質、社會心理素質、實踐創新素質的培養發揮積極作用。

一、志愿服務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功能

1.志愿服務砥礪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思想政治素質是指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養。它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是對青年學生的世界觀要求。當代青年內心都擁有著一貫思想教育中樹立起來的充實提升自己、感悟人生、奉獻愛心、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樸素情感,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涉世未深的青年學生受到片面社會不良現狀的影響,出現了理想信念模糊、價值標準偏離,社會責任意識、集體主義觀念淡化的現象,不能清晰地認清正確的信仰道路。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設急需切合時代要求的導向和載體。

作為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集體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的志愿服務。它以開展支教、宣講、咨詢、培訓、掛職、考察的“行”,到達了認識國情、社情、民情的“知”,體會了國家發展、生活變遷、改變來源于實干的“感”,生發了理性地熱愛祖國報效社會、思考理想人生、規劃職業發展的“悟”。通過切切實實的實踐課堂,感受社會、感受責任,走進工人農民勞動人民中間,學習平凡奉獻、艱苦創業的品質,能使大學生升華對祖國的愛和對社會的擔當意識,樹立堅定的思想政治信念。

2.志愿服務提高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功能

科學知識是人類實踐經驗的總結。對于個體而言,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在自我實踐中鞏固和驗證間接理論。志愿服務對大學生深化專業知識,汲取一般科學常識,提高知識運用能力,促進科學文化素質發展開拓了廣闊平臺。

在志愿服務中,我們根據專業特長開展環境保護宣傳、普法教育宣講、支教掃盲、農工科技推廣等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不僅讓國家廣大欠發達地區有了和現代對接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促使了大學生在學習學科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在實踐中驗證書本知識和理論學說,親身體驗、主動探究,針對社會現實用專業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問題,分析課堂教學與現實運用的距離,不斷深化和鞏固專業知識。正如志愿者所說:在志愿服務中,對所用的本專業知識和工作中學習到的新知識,認識都非常深刻了。

通過志愿服務可以彌補高校教育中課堂教學的不足,深入大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的積累,同時也啟發大學生知行合一的觀念。

3.志愿服務提升了大學生的道德品格素質

適應時代要求的德育方式必須由課堂教學轉向實踐操作,教育內容應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著眼于在實踐活動中塑造道德品格。

志愿服務為大學生了解國情民情,觀察參與社會活動,履行社會角色的責任和義務提供了實踐機會。在志愿服務中,大學生通過現實社會的道德實例,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思,通過個人的道德體驗,通過自己的道德善行的社會反響,使他們身臨其境地受到教育和感染,由此把對道德的認識激發為個體的道德情感體驗,樹立個體明確強烈的責任感、義務感、榮辱感、是非感、善惡感、同情感、正義感,進而成為大學生追求真理正義、積極進取創新、不斷完善個人道德素質的巨大道德意志。許多長期參加志愿服務的大學生,受志愿服務的教育、感染、熏陶,體驗道德交往、積累道德經驗、激發道德情感、陶冶道德情操,表現出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種社會責任感使他們自覺地把志愿服務的目標、目的、愿望、計劃與社會道德要求、自身的道德完善相聯系。這種社會責任感激發了大學生的創造性活動,養成了大學生的道德品格習慣,并在高校和社會中形成溫暖的道德氛圍。

大學生通過志愿服務的工作實踐,將道德知識內化為自身的道德認識,培養起道德的情感,在道德意志的磨練中堅定道德信念,形成良好的持久的道德習慣。

4.志愿服務健全了大學生的社會心理素質

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性格心理的成型期。他們思想活躍、感受力敏銳,而自我意識突出、自身心理免疫與心理調節的能力不強。志愿服務以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大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減少因主觀理想認識與客觀現實生活的差距而導致的心理落差,有助與培養大學生的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使其早日完成社會化的過程。

志愿服務有助于大學生提高自我評價能力??陀^的自我評價要求正確的對待自我和社會的關系問題,這要求青年學生準確地了解個人與社會的情況,形成初步的理論判斷,并進一步對理論假設進行檢驗,進而不斷地調整判斷,而檢驗的唯一途徑就是社會實踐。

志愿服務有助于大學生重塑自信力。當代的大學生面對社會或是工作,大多有很重的為難情緒。家庭條件好的同學,不用為生計奔波兼職;而經濟情況不好的同學,往往由于更重的恐懼情緒,而把精力放在努力搞學習、拿獎學金上,或是等待學校的助學崗位和國家的貧困補助上,沒有邁出向社會向工作“開源”的步伐。這勢必加重了大學生在畢業就業時的心理壓力和失敗機率。產生這樣不自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大學生沒有深入到社會中去,沒有明確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定義的標準,缺乏對社會和職業工作的真實了解。

志愿服務有助于大學生養成社會適應能力。大學生是自信積極同時又是自我實現愿望強烈的社會活力元素,但同時又伴隨著年輕心靈的脆弱與封閉,對新環境對復雜社會的適應能力差等弱點。高校的素質教育要培養社會適應性強的綜合人才,不僅要做心理的教育引導,更要做社會實踐的教育引導。在志愿服務的實踐中實際上就是自我和他人的交際互動。

5.志愿服務培養了大學生的實踐創新素質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內在動力,培養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素質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變學生適應性發展教育為創造性發展教育,鼓勵大學生勇于探索自然和社會奧秘,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對于知識積累力求博、深、新的統一,養成更新觀念、創新思維方式、多學科思考,使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在實踐中確證和外化。

在創新實踐中,志愿服務是一個很好的形式。它一般是在一個比較開放環境下,面對不斷變換的對象進行的。教師的指導和理論知識的作用相對弱化。在志愿服務中,大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者而是實踐的主體,此時,大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他們對現實的感覺和認識的深度、廣度都不是在封閉的環境下所能比擬的。他們身上具備的各種基本素質和潛能將得到發揮,合作意識和組織能力得以加強,激發他們創造性火花,并且廢寢忘食地去實踐,收集和運用相關知識迅速實現想法。

大學生在志愿服務中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運用扎實理論,發展知識、發展文化科技。新的教育弱勢群體“留守兒童”是在支教的大學生中提出后,才引起社會關注思考的;“臨終關懷”這一新生事物是依靠志愿服務工作而走進醫院和病人的;“智能盲杖”的發明是在幫助殘疾人的志愿服務中得到靈感的等等,在教育、醫療、法律、環保、交通各個方面的志愿服務中,大學生們依靠自己的專業特長,發現著現代知識中的盲區,并提出實現新知識新理論新發明。

二、進一步發揮志愿服務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功能的建議

我們在看到志愿服務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積極功能的同時,也應深入思考建立完善志愿服務工作的努力方向。第一,要加強對高校志愿服務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根據社會需要和學生興趣積極引導促進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的建立,并給予物質支持和專業指導。第二,建立“品牌化、長期化、基地化”的志愿服務形式。要加強活動項目建設,打造富于生命力和影響力的服務品牌。明確志愿服務是一項系統工程,思想認識問題、隊伍組織問題、內容拓展問題、機制完善問題、網絡健全問題要積極應對解決,以求服務的可持續發展。建立長期的志愿服務基地,實現青年志愿者的示范、輻射和教育功能。第三,重視志愿服務骨干的培養和激勵機制的建立。志愿服務依靠大學生的高尚道德和堅定意志來開展,他們用自己的青春為社會做無償的貢獻,甚至犧牲自身進步而為換取社會的進步。因此各級部門要重視這部分社會知識和道德的精英群體有進一步深造培訓的機會,或是在為國家貢獻服務后,有一定的肯定貢獻、補償犧牲的政策,以利于志愿服務梯隊的接續和壯大。

江澤民同志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向全國各界青年提出:希望你們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希望你們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希望你們堅持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斗的統一。我們高校素質教育要以“四個統一”為指導思想,堅持以“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為原則,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為教育載體,培養出思想政治過硬、科學文化精通、社會心理健全、實踐創新超群的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成雙鳳.淺議志愿服務的個體性功能[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 2007,(08).

[2]周邵生. 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加速大學生社會化進程[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

[3]宋來,錢嫦娥. 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價值研究[J]. 青年探索, 2008,(05).

[4]王明亮.志愿服務活動對大學生成才的影響[D]. 華中科技大學, 2007.

[5]祝國群.依托青年志愿者工作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2).

猜你喜歡
志愿服務
大學生金融知識進社區志愿活動實踐思考
推進農村志愿服務組織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推進農村志愿服務組織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推進志愿服務品牌建設 構建志愿服務新常態
高職學生志愿服務城市社區常態化機制實證研究
對提升鄉村文明旅游活動的研究
新媒體時代的高校紅十字建設
基于協同發展理論的大學生志愿服務可持續化社會支持系統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大學生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與“互聯網+”結合模式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