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危機與治理

2009-04-21 03:09李寶梁
理論與現代化 2009年2期
關鍵詞:風險社會

李寶梁

摘要:風險社會是隨著現代化和全球化發展帶來的一個新課題。在日益繁榮的現代社會。其風險性特征和中國社會加速轉型期的高風險性,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對風險社會的研究。本文從國際關系和風險社會的時空角度指出,風險社會的產生有著復雜而深刻的背景,它越來越明顯地呈現出一種常態趨勢。而就其表現形態及其影響來看,風險社會帶給人類社會的影響是深刻、全面、不可回避的。我們的政府和社會應該重視這一問題的出現。努力建立有效的防范應對機制。

關鍵詞:風險社會;產生背景;社會根源;表現形態;防范應對

中圖分類號:D5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02(2009)02-0013-06

一、問題的提出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的每一次重大發明與進步總是伴隨著與各種邪惡勢力的斗爭?;仨?0世紀的社會進程,盡管人類在現代化的主題下取得了快速發展,創造了不斷豐富的物質世界,然而,現代化也猶如一把雙刃劍,帶來了許多不可低估的消極后果,如人與社會的關系變得日益緊張、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愈加脆弱等,對此一些研究者已有過深刻闡述。隨著全球工業化、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國際貿易摩擦和金融信貸危機正影響著世界的安寧;當國際性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人們在享受現代高科技所帶來各種便利和時尚的同時。我們的社會和城市并沒有因為現代化變得輕松起來,相反,現代化水平越高,城市擴張越激烈,高科技應用越廣泛,其風險系數也在加大。過分相信或依賴現代化的結果是,一個電腦病毒或是電路阻斷,就可能導致無法預測的嚴重后果,我們的社會以及我們的現代化正變得極為脆弱。

當現代化浪潮在世界各地興起,全球經濟和政治似乎正在趨向一體化發展的時候,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們卻無法不面對這樣一些事實:即傳統文明與現代工具性行為之間存在著許多無法彌合的價值沖突;源于宗教信仰、民族傳統和地區差異等因素,民族和宗教問題正變得日益突出;全球生態環境和資源的破壞,造成氣候異常,導致每年發生諸多無法預測的環境災難;恐怖主義盛行。核遏制威脅;等等。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可以說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危機,一個世界性問題—一風險社會正在向我們襲來。而且。越來越明顯地呈現出一種常態,成為人們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

從國內形勢來看,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劇烈轉型,某些結構性、深層次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好,我們仍處在一個新的社會不穩定時期。其突出表現為:關系到全局性的經濟結構調整尚未完成;每年新增勞動力就業和大量失業人員再就業壓力加大;城鄉差別和地區差距突出;“三農”問題還沒有找到合理有效出路;弱勢群體不斷擴大以及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給民眾帶來的不滿情緒等。這一切都表明:源于經濟擴張和社會轉型的共同作用,總體上我們的社會張力還處于不斷擴大之中,一遇某些事件的誘導,這些因素極有可能演化為社會動蕩的導火索。而在國際上,由于恐怖主義盛行,各種分裂勢力、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所以,也決定了我們的發展之路不會平坦。對突發事件做出快速反應,對重大災害做出合理有效的處置,這將是我們今后長期面對的問題。

二、風險社會的涵義及其特性

什么是風險社會?目前。由于人們對于風險社會的認識研究剛剛起步,尚缺乏對其發生、存在機理的深刻解析,還沒有形成一致性的界定。根據有關文獻,目前對于風險社會的概念表述主要有這樣幾種:一種認為所謂風險社會是指由于新技術和全球化所產生的與早期工業社會所不同的社會特性,如脫域性、嵌入性等,它基本上是指現代性的一種后果。另一種認為,它是指由于社會劇烈變動導致現代社會所具有的危機狀態,如極權主義增長,種族歧視,貧富分化,民族性缺失等。還有一種認為,風險社會是指由于某些局部的或是突發事件可能導致或引發的社會災難,如核危機、金融危機等。對于以上說法,雖然這些表述運用的話語不同,描述的側重點也有所差異,但是,它們的指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這里的“風險”一方面表征了某種事物的發展變化對主體所具有或產生的影響和價值關系;另一方面,它表征了現代社會所具有的某種潛在狀態,指明的是現代社會所具有的一種社會張力,以及這種張力所具有的危機水平。這種張力和危機狀態存在于社會的結構系統之中,充斥于社會的各個方面,并最終通過社會的組織形態和生活形態反映出來。

作為現代社會的一種張力狀態,風險社會一般有以下特性:

1.風險社會是具有普遍性的一種社會現象。它反映的不只是某個地區,某個領域發生的問題,也不只是某些人群的個別感受,它是人類在走向現代化和邁向全球化中所遭遇到的共同問題,是一種帶有普遍性的集體反映。對于風險社會的認識和關注,實際上也是我們對于自身生存和發展問題的一種覺醒。風險及其可能導致或引發的災難,是可以通過人們的積極預防和主動的修正實踐,加以調整和改善。

2.風險社會是一種社會性的危機狀態。風險社會是各種社會矛盾交織的結果,是各種自然和社會張力積蓄、發展的結果。著名生態哲學家薩克塞在他的《生態哲學》一書中,曾將其概括為“生態對抗”,其含義是指由于生態混亂所導致的能量釋放。在風險社會中,由于各種突發事件頻繁發生,人為造成的各種危機狀況占有極大比例,因此,危機的發生具有不可預見性,沒有所謂的游戲規則,其防范和治理的難度極大。

3.社會風險與社會財富的積累和擴張有著密切相關性。社會風險與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具有正比關系,經濟活動越頻繁,競爭越激烈,利益沖突也最容易引發,由此所形成的社會張力和社會風險也會隨之增強。

4.這種風險和危機破壞性極強。它可以是全局性的,也可能是局部的,或是在某些特定領域發生。危機可能是周期性的,也可能是繼發性或連續性的,但是不管怎樣,其危機一旦形成,輕則造成社會信息傳遞失靈,市場價格信號扭曲,民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重則造成社會恐慌,秩序混亂,甚至是社會解體,同時,它還可能會造成某些連鎖反應。

三、風險社會產生的社會根源

對于風險社會的認識,目前還是一個新的領域,其研究也主要是根據某些實證方面的觀察和發現。國際上最早開展這方面研究的是德國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烏爾里奇·貝克(Ulrich Beck)。1987年他發表了一篇題為《人類學的震撼:切爾諾貝利與風險社會的輪廓》的文章,首次使用了風險社會的概念。1987年-1992年,他通過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的核泄露事故,進行長期跟蹤研究后提出:對于當今世界許多國家來說,由于全球化和社會問題的日益普遍化,某些看似局部或偶發的事件,其實都存在著一定的作用系統,它們在某些因素的誘導作用下,極有可能會導致某些重大的社會災難發生,如生物和環境的破壞,會導致全球氣候的異常;地區間的民族或宗教沖

突,有可能導致戰爭的爆發;某種幣值的波動,會引起全球性金融危機等。據此,他提出了風險社會(RLSKSOCIETY)問題,并指出,社會風險是與現代社會的某些不恰當和不協調發展相伴生的社會問題?,F代社會制度的發展以及它們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張,現代國家的所謂集體防衛戰略,宗教極端主義的甚囂塵上,都可視為現代性的重要陰暗面,而極權統治和經濟霸權主義則是風險社會形成的最主要和最根本原因。

風險社會的產生有著多方面因素,既有政治的和經濟的,也有自然生態和價值觀念等方面原因。按照社會系統所包含的一些重要結構來看,風險社會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1.政治方面的極權增長與強權勢力。對于在全球化和現代性籠罩下的世界各國來說,通常人們有一種理解。認為權力的專斷似乎只是過去歲月才有的事情。專制主義主要是前現代國家的特征,民主國家不存在極權問題。但是,自上世紀冷戰結束以來,尤其是近20年來世界各地所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如北約東擴、海灣戰爭等,卻清楚地表明,政治強權與軍事威脅實際上并沒有遠離我們這個時代,極權的可能性就包含在現代性的制度設計之中?!皹O權主義與傳統的專制不同,但它的結果卻更為恐怖。當今極權統治是以更為集中的方式,把政治、軍事和意識形態權力連接在一起,這種權力的結合形式在民族國家產生之前幾乎是不可能的”。超級大國在推行其強權政治和單邊主義過程中,不僅給世界人民造成了恐怖和威脅,同時,也給現代性蒙上了陰影,從某種意義上說,風險社會可以被視作是對現代民族國家和民主社會的回應。

2.經濟方面的南北差異與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盡管工業化和現代化給人類創造了巨大財富,給人們制造了許多有成就的生活機會,但是,應該承認,目前困擾我們這個地球安寧的一個重要因素仍然是貧窮和饑餓問題。富國與窮國之間,富人與窮人之間,并沒有因現代化而縮小差距,反而南北差異和貧富差距因殖民統治遺留的禍根,使世界某些地區長期處于貧窮、疾病和戰亂之中。由于資源和財富的占有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使得現代性出現斷裂,如在現代化的招牌下,不惜拋離已有的民族傳統,使歷史秩序出現斷裂;為了追趕現代化,不顧一切地過分開采有限資源,造成環境和資源的破壞,使可持續發展受到威脅。因此,這種現代性和全球化蘊涵著極大的風險。窮則思變,窮則生亂,貧富差距是造成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而反過來它又會加大風險社會的系數。

3.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生存資源的掠奪。眾所周知。地球上的資源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限資源,地球的生態也是有其自身演變規律和內在平衡要求。人類在展示其現代性的過程中,雖然以其高超的智慧譜寫了許多宏偉篇章,但是由于這一切總是與人類對大自然的無情占有和破壞相伴生,所以。自然界也對人類行為進行了許多無情的回擊。如地球大氣中臭氧層的破壞,導致了全球氣候異常;森林植被的大面積毀壞,導致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日趨嚴重。以及工業化帶來海洋環境的污染,導致赤潮的不斷發生等。這一切已經構成了對現代化的威脅。而頻繁發生的各種自然災害,以及人為造成的各種生態破壞與自然力的結合,不僅使現代人們被迫將其創造的巨大財富用于各種防災減災之中,加大了發展的成本投入,同時,由于各種災害的易發和突發,也給現代化發展增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對生存資源的肆意掠奪,客觀上對風險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4.人的異化與道德失范、民族情緒及社會價值觀沖突?,F代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物質的極大繁榮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享受和選擇的可能,在這個被物化的世界中,人的精神世界經常會受到物質的誘惑而發生扭曲,這在馬克思那個時代就已經得到了證實。但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的異化現象并沒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加強。由于現代社會存在著的官僚腐敗、政治商品化和消費主義風潮,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而只注重經濟的增長,不注重人文關懷的結果,必然是物欲橫流,精神頹廢,由此造成的道德失范及權力泛化和社會價值觀的沖突就在所難免,加之各國人民在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客觀上存在著差異,某些民族或宗教情緒不斷積累,一旦遇有適宜的條件和氣候就可能爆發出巨大威力,給現實社會造成巨大破壞。

四、風險社會的表現形態

風險社會的存在及其表現形態是多種多樣的,就目前觀察和研究的結果看,風險社會的表現形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各種突發事件頻繁發生,社會缺乏有效的危機管理機制。由于現代社會還遠沒有達到經濟與自然、社會的充分協調發展,因此,現代性依然存在著許多重要的不足。只重建設開發。不重視因果關系的發展模式,足以使現代社會承受著許多災難,各種突發事件不僅給國家和民眾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也給社會造成了巨大壓力和恐慌,如頻繁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各種自然和地質災害、產品質量低劣所引發的人身傷害等,即對現代社會發展構成了威脅,而在這些突發事件中,尤以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破壞力和影響力最為惡劣和深遠。

2.利用現有社會組織結構資源,制造和散布各種惡意信息,以構成對現有制度和結構的沖擊。從風險社會與自然社會的運行發展來看,它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風險社會較之自然社會充斥著更多人為因素所導致的非常規沖擊威脅。人為制造的各種破壞性行為加劇,如在經濟活動中,人為控制或歪曲市場價格信號,制造市場波動,以擾亂正常的經濟交往;在意識形態方面,推行霸權主義,打著自由、民主和人權的幌子,到處干涉他國(他人)內政,制造和散布各種謠言及惡意信息;打著宗教信仰的旗號,邀集民眾,宣揚末世論,殘害生命等。同時,利用社會變遷轉型的機會,煽動民眾情緒,鼓吹歪理邪說等。

3.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通過互聯網絡組織、串聯、傳授和實施恐怖活動,或以恐怖行為相威脅。當前在國際上恐怖主義盛行,他們或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借口,實施國家恐怖主義;或以弱小面目出現,通過恐怖威脅引起世人關注??植乐髁x在處理國際間事務和民族宗教矛盾,在實現利益訴求和緩解民眾情緒等方面樹立了一種非??膳碌姆独?。有跡象表明,當前恐怖主義已經演變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思潮和政治主張,它已經成為現代風險社會的一個最為突出和危險的表現形式。

4.通過地下網絡,組織黑社會集團。當前,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國內,黑惡勢力和地下組織活動猖獗,已經構成了對現實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巨大威脅,如建立非法地下組織,經營地下經濟,組建地下武裝,開設地下錢莊等。這些公開或隱秘的犯罪活動,有的是針對政府和國家機器所實施的反社會行為,有的是為了最大化的牟利,但是,不管怎樣,作為社會的毒瘤,黑惡勢力和地下有組織犯罪。對于社會的危害都是巨大的,它們已經成為風險社會的又—個集中表現形式。

五、風險社會的危害

風險社會的存在,給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生活帶來的后果是嚴重的,其影響也是深遠的。就危害的性質來講,它可分為顯性和隱性兩種。顯性的危害,即是指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直接損失,如人員的傷亡,設施的損害,資金的流失等。而隱性的危害則是長期和潛在的,即以非實物形式存在或表現出來。如對投資環境和經濟秩序的破壞;對民眾安全和社會秩序的踐踏;對政治和政府政策的不信任等。從當今世界秩序和社會發展來看,風險社會對于人的主體發展和社會互動所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第一,風險社會使得人們生活和發展的壓力加大,個體緊張度增強。雖然現代社會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給人們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但是,正如許多學者所指出的那樣,經濟增長本身其實并不必然或自動導致社會安全與穩定。由于物質財富的巨大誘惑,由于風險社會的無處不在,它給人們的心理負荷和精神刺激也是前所未有的。為了最大化地追逐物質利益,人們可能會鋌而走險;為了證明自我的存在價值,人們可能會制造出各種駭人聽聞的事件。而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物質奢華、社會腐敗和追求時尚的風潮,在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同時,也在強有力地刺激著人們的神經,造成人們的危機感和心理壓力不斷增強,甚至由于某些個人意愿的無法實現,而生成某些反社會情結。

第二,風險社會使得人們在經濟活動、社會活動中的交易成本加大,使安全和信任的成本加大。由于在風險社會中,各種人為制造出的虛假行為當道,市場信號已變得不再可靠,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僅需要掌握越來越多的知識或技能,而且還需要有足夠的能力對未來作出預測或判斷,要考慮到未來的某些風險,因此,風險意識本身的增強,既使得人們在經濟活動和社會交往中的成本必然加大,而源于人們對于某些事件的擔心,源于無處不在的危機可能性不斷增加,也使得人們為了保護自己,不得不處處設防。進而喪失掉普遍的責任感和信任感。

第三,風險社會使得效率和穩定機制雙重下降。由于風險社會的存在是與現代社會的某些不恰當和不協調發展相伴生,它與現代極權制度的擴張和經濟霸權主義,以及社會價值觀的沖突相關聯,因此,在風險社會的陰影下,社會發展的效率和穩定機制將受到雙重威脅。一方面,如果將風險社會視作是民眾對現實某些不合理制度的一種合理反映的話,那么,人們將會有理由放棄這個制度,而不再為它效力;另一方面,由于社會潛伏著無處不在的危機,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時刻受到威脅,因此,風險社會給民眾和社會帶來的危害,絕不只是某些生命財產的損失,更為重要的是對政府執政能力的挑戰,而民眾對政府認同的降低,甚至由信任危機導致政府解體,反過來又會加劇風險社會的發生。

第四,風險社會的存在,打破了傳統的國家安全體系。在國家安全方面,以往傳統的國家安全觀,主要強調的是國土安全,領土不受侵犯,國家獨立,民族自決。防止分裂等。但是,隨著風險社會的演變,針對國際、國內存在的各種形式恐怖活動,以及有組織跨國犯罪的出現,針對國際霸權主義,尤其是經濟和文化霸權主義的形成特點,針對各種突發事件的頻繁發生。以及各種地質性自然災害的加劇,傳統安全觀正在被非傳統安全觀所取代。積極參與并促成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保持國內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實現社會穩定和有序發展,都需要我們轉變思維,在加強對風險社會研究認識的同時,盡快建立起預防、處置風險災害的專門機構和基金,提高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

六、應對風險社會的幾點思考

綜上所述,風險社會是人類在邁向現代化過程中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正如著名社會學家、英國倫敦經濟學院院長安東尼·吉登斯所指出的那樣:“我們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個可怕而危險的世界。這足以使我們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麻木不仁,更不是一定要去證明這樣一種假設:現代性將會導向一種更幸福更安全的社會秩序?!憋L險社會的存在是客觀的,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風險社會的危害也是切實的,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對于風險社會如何積極防范和應對,這里提出幾點思考:

1.搞好風險分析,全面開展對風險社會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研究。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面臨的問題是,一方面,我國原有的社會控制體系已經失效,而新的控制體系和應對危機的能力尚未建立起來,社會公共安全存在著許多現實的壓力;另一方面,在處理危機方面,我國負責社會危機處理的整個國家行政機構,相互之間分割嚴重,部門利益保護傾向嚴重,很難達到危機處理所需要的協同作戰和信息共享程度。因此,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解決社會公共安全問題上,政府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應作為一項基本的國情研究,納入到國家發展計劃中考慮。第一,要建構起覆蓋面廣闊的社會安全網絡;第二,要加強危機應對方面的立法建設(如處置危機事件的責任追究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和環境安全問題);第三,提高政府的危機管理和責任意識,提高應對處置能力;第四,要實現各部門聯動、信息和資源共享,重視專業知識在控制危機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建立相應機構,開展對策規劃,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重點做好城市公共安全規劃的制定?,F代城市既是一個有組織、高效率的社會,也是一個很脆弱的社會。城市社會里的很多風險原本就已經存在,城市化使更多的人相互依賴而共同生活在一起;城市功能的不斷強化,使得城市運轉越來越沉重,一旦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整個城市的癱瘓。

城市公共安全規劃的本質是對城市風險在預估后所做的安全決策,主要是從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角度,在城市系統風險分析和預測的基礎上,確定城市公共安全規劃目標,提出風險減緩的對策措施,編制城市公共安全規劃的樣本及指南。重點提高6種能力:

(1)災害監測與預警能力:包括災害的識別(監測預報)與初期評估,包括各種可能發生的災害類型、規模、性質、人員傷亡等;同時建立災害預警系統,即利用災害應急信息網絡,向公眾及時、快速發布災情的能力。

(2)防災減災的社會控制能力: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構建全社會統一的風險管理指揮、協調機制,形成城市災害應急管理統一機構,負責全面的防災救災工作;克服現行體制中明顯存在的從單一災種出發,實行部門分割管理的弊端,提高救助能力;推進科技預防和處置災難建設,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預防和處置災害能力;把科技減災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全面開展并建立風險評估和社會預警研究的數據系統;注意發揮信息和多媒體技術在防控方面的作用。

(3)居民反應能力:提高公眾對各種常見災害、次生災害及其他各種災害的了解程度;設立“國民安全教育日”,廣泛普及預防和應對突發事故發生的常識、技巧和自救方法,提高市民的防控意識;建立社區救助網絡,營造抗擊突發事件發生的文化心理基礎;積極建立民眾志愿者救災組織,提高災害發生后居民行為的社會疏導與組織能力。

(4)工程防御能力:災害管理中工程防御的整體能力狀況;城鄉各種建筑物、構筑物的應急能力狀況;大型防災工程的災害應急能力和抵御次生災害能力的狀況;供水、供電、供氣、交通、通訊等城市生命線工程的易損性及災害應急能力狀況;災害工程防御投入的經濟效益評價以及災害工程防御中的科技創新、高新技術應用等。

(5)災害救援能力:災害救援體系的建設及作用發揮狀況;政府災害緊急救援的政策法規制定與執行情況;災害救援中社會力量的動員與資源配置狀況;專業或職業救援隊伍的組織規模、培訓情況、資格認證等;志愿者救災組織的規模、訓練等;災害救援力量的現場指揮協調能力、技術支持能力、后勤保障能力、醫療能力、通訊能力等;快速恢復城市生命線工程的能力等。

(6)資源保障能力: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的儲備,具體包括志愿者救災組織的分布情況;專業或職業救援隊伍的分布情況;應急儲備金的設立;地方救災物資庫的建立以及物資的分類、儲存管理、運輸、調撥使用、回收情況;救援裝備的購置和研發;社會財物的捐贈管理;建立風險基金,通過發展災害保險事業,擴大城市應急管理財政保證,促進社會安全保障系統的不斷完善。

責任編輯宋奇

猜你喜歡
風險社會
強制個體化的風險:女性自我認同危機與生活困境
全球治理下的外層空問國際環境法治問題
風險社會背景下大學生安全意識及防范能力調查
論風險社會下生態文明建設中新聞媒體角度的塑造
我國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路徑分析
我國非政府組織參與公共危機治理的路徑分析
煤化工企業外部風險溝通模式探討
網絡輿論的異化及善治:基于風險治理的視角
風險社會背景下公共安全管理教學改革研究
中國農耕文化與現代危機意識的對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