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晚清外交家劉瑞芬

2009-05-13 08:34
世紀橋·理論版 2009年12期
關鍵詞:李鴻章外交

江 靜

摘要:劉瑞芬(1827--1892),字芝田,安徽省貴池縣人,晚清時期駐外公使之一,杰出的外交人才。1862年追隨李鴻章,總理水陸軍械,隨后開始嶄露頭角,因屢立軍功而累經保舉,逐步升遷。1885年被任命為駐英、俄等國公使,劉瑞芬在那個時代中并非頂尖人物,但他注重經世致用,能夠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從其政績、洋務以及辦理外交來看,多有貢獻。本文擬通過對其出使泰西前后思想活動的評述,對劉瑞芬進行新的詮釋。

關鍵詞:劉瑞芬;李鴻章;外交;洋務

收稿日期:2009-11-01

作者簡介:江靜(1984-),女,山東棗莊人,蘇州大學社會學院200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政治史與對外關系史。

劉瑞芬(1827-1892),字芝田,號召我,安徽省貴池縣人,以諸生從李鴻章軍援上海,檄主水陸軍械轉運。[1](P. 10504-10505)曾任兩淮鹽運使,蘇松太道,江西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等,光緒十一年,以三品京堂的身份,出使英俄等國大臣。從其一生來看,劉瑞芬以軍功為官,雖非科舉正途出身,但其仕途生涯一帆風順。無論是任幕僚、地方要員還是駐外使臣,劉瑞芬都是勤勉政事,盡職盡責,尤其洋務和外交方面,可以說,從其洋務貢獻和外交成就上看,劉瑞芬是中國近代值得注意的晚清外交官。

一、仕途生涯

劉瑞芬19歲入縣學,即能貫通經史。自1851年起,劉瑞芬兩次參加科舉考試,均名落孫山,不得志于司,劉瑞芬失望之余,便轉向詩文著作,借詩歌來表達自己的志向。[2](P.26)

“咸豐十一年(1861)清政府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率清軍駐扎東流,鎮壓太平軍。劉瑞芬至東流,向曾國藩獻時務策,曾國藩大奇之,留他進入其幕府,充采訪忠義局員”。[3](P.961)1862年,李鴻章率淮軍,援救上海,劉瑞芬隨軍東下。李鴻章派劉瑞芬總理水陸軍械,開始嶄露頭角,因屢立軍功而累經保舉,由開始的附貢生逐步攀升為知縣、道員、蘇松太道、江西按察使、江西布政使,乃至到1884年晉升為江西巡撫。

劉瑞芬為官盡職盡責,關心民疾,善待百姓。1876年,劉瑞芬擔任兩淮鹽運使,駐揚州。當時,淮北大饑,流民紛紛南下逃荒,江蘇巡撫吳元炳下令不許難民渡江,于是難民們都聚集在揚州,劉瑞芬看到這種情況,果斷下令在城外筑圩,構棚編號,按難民的所在籍貫就住,計口授食,所全活者六萬余人。在這一期間,“生有糜粥之資,死有棺槥葬埋之費”,劉瑞芬經常去看望難民,“每三八日親臨其所,宣講圣諭廣訓,以牖其良,以馴其悍”,并且又在難民處駐有一軍,晝夜巡察,保證秩序,防止奸人掠賣難民子女。自冬至春,劉瑞芬按名資遣回籍,揚州“境內帖然無事”,“始終無擾”。劉瑞芬果斷而正確的舉措,有效防止了難民造成混亂的情景,時人曾就此事評論“此在公當日但以實心行實政耳,然無公則吳中必大驛騷矣”。[4](P.20-21)

上海通商之初,租界定章黃浦江以北,為洋商船埠,以南為華商船埠,當時,外國人欲并侵南岸,意圖并占南北,華商深以為患,于是劉瑞芬命人丈量南北,中分其界,創設了中國第一個水利局,浚其淤淺,同時選派專門人員管理船埠,外國人覬覦華商船埠之心乃止,維護了華商的利益。與此同時,劉瑞芬還制止了外商逃稅一事。當時,外國船只進口,必須在江海新關納稅,而外國人欲在吳淞口起貨,逃避關稅,劉瑞芬極力與外商周旋,爭論此事,最終爭取回利益。劉瑞芬不僅維護了華商的利益,并且還有效地防止了洋貨在國內傾銷,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見中國產鴉片煙日益增多,遂建議總理衙門增加厘稅,總理衙門讓赫德與劉瑞芬商議,劉瑞芬并未被表面所迷惑,認為“是陽為我,陰為彼也”,厘稅增,則中國煙貴,“人食洋煙,無食土煙”,而外國之煙乃大售矣,“執不可”,[4](P.19)間接防止了洋煙在中國的傾銷。

二、出使泰西

清政府因英國、俄國都是重要國家,出使大臣曾紀澤非劉瑞芬不足以為代,1885年,劉瑞芬以三品京堂出使英、俄等國,后雖被授為太常寺卿,遷大理寺,但仍留任為大使,改駐英、法、意、比等國家。劉瑞芬擔任多國公使,達四年之久,出使期間,盡力維護國家利益,在走出國門后其思想也開始了新的變化。這反映了傳統士大夫因應時勢,對外部世界認識的逐步深化與拓展。從以下幾方面可看出:

(一)挫敗列強蠶食中國的陰謀

黑龍江漠河地區,人稱金穴,光緒初年,當地人民發現金苗,隨后大批俄國人越境偷挖采金沙,清政府經濟損失巨大,同時對邊境安全也造成了嚴重威脅。劉瑞芬知道后,立即致電總理衙門及李鴻章,認為漠河金礦為大利所在,非空言能拒,請先自我舉辦,于是清政府決定創辦漠河金廠,指令李鴻章督辦,并調任吉林候補道李金鏞為漠河金礦主辦,徹底打擊了俄國人的侵略氣焰。

1885年,英國發兵占據緬甸都城,將其并入大英帝國所下屬的印度,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份,并且停止緬甸向清政府納貢。清政府與英國交涉,被迫與英國簽訂《中英緬甸條約》。劉瑞芬出使英國期間,按傳統的中緬關系據理力爭,堅持呈進方物,循例舉行,同意設關通商。1887年,劉瑞芬在倫敦與英國外交部交換緬甸條約。

劉瑞芬使英期間,英國軍隊入侵西藏,劉瑞芬以公使身份向英國外交部提出抗議,多次與英國外交部辯論,強烈要求撤回印度入藏的軍隊。但英方不顧中國抗議,悍然由印度大舉入侵西藏,劉瑞芬再度照會英國外部,請阻止印兵再犯西藏邊境,據理力爭,英方理屈被迫退兵。

(二)積極參與洋務活動

劉瑞芬出使期間,直接接觸到西方先進的工業技術帶來的繁榮景象,親眼目睹了機器生產在煉鋼、造船、制幣、織布等方面的威力,十分羨慕。因此,他在出使期間,與國內洋務大臣李鴻章、張之洞多有聯系,熱心為國內洋務派新辦的企業購買先進的機器設備。

劉瑞芬是以軍功出仕的,一貫究心于兵器,在出使期間,對各國軍事情況進行了多方考察。當時,李鴻章全力籌建北洋艦隊,人才與艦只都相當缺乏,只得向國外購買艦只和聘用人才。劉瑞芬究心西洋器械很久,李鴻章非常信任他,北洋海軍的外聘人員和船只、槍炮購買大都經劉瑞芬之手。北洋海軍建立后,新式人才倍加缺乏。清政府決定派人出國留學,但是英國為了阻止其他國家海軍實力的發展,限制各國的留學生人數。劉瑞芬利用公使身份,屢次交涉,最后將中國派遣出國的16名留學生留在西歐各???或在英國駐中國洋面兵艦上學習水師技藝。北洋海軍的建成和發展,劉瑞芬功不可沒。

參考文獻:

[1]國史館校注.清史稿校注第十三冊[M].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2]劉瑞芬.養云山莊詩文鈔[M].臺灣: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3]俞樾.劉瑞芬神道碑,清代碑傳全集:下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劉瑞芬.養云山莊詩文鈔[M].臺灣: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責任編輯:王建武]

猜你喜歡
李鴻章外交
李鴻章的尷尬
冬奧外交促進團結,一起向未來
2021年中國外交:秉持天下胸懷,踐行為國為民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李鴻章的崛起
改變李鴻章一生的那頓早飯
改變李鴻章的那頓早飯
俾斯麥奚落李鴻章
扁親信為“外交案”出庭
希拉里喊出“巧實力”外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