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社會轉型期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的轉變

2009-05-18 02:41陳志剛
西安社會科學 2009年4期
關鍵詞:社會轉型轉變中國共產黨

陳志剛

摘要:科學的執政理念是執政行為的先導,是實現執政黨的執政目標和執政意志的理論基礎。面對社會轉型所帶來的政治統治方面的負面影響,中國共產黨應該在執政興國的發展理念、執政在民的民主理念和執政在法的法治理念的有效引導下,不斷提升執政能力和水平,以實現執政基礎的鞏固。

關鍵詞:社會轉型;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轉變

文章編號:978-7-80712-402-3(2009)04-128-03

社會轉型一詞源于西方社會功能結構學派現代理論的經典思想,是指社會結構和社會運行機制從一種型式向另一種型式轉換的運動過程。西方社會學家借用這個概念來描述和分析社會結構具有進化性意義的轉換和變換,以說明社會從傳統到現代的進化與變遷。在社會轉型過程中,政治、經濟、文化等構成社會的諸要素發生著不同程度的量變或質變,進行著從一種社會結構向另一種社會結構的轉變。社會轉型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利益分化、社會結構變革的過程,它需要打破舊的利益格局,構建新的利益格局;需要動搖舊的體制,建立新的體制;需要瓦解舊的價值體系,形成新的價值體系。它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新舊相互撞擊,相互摩擦以及相互作用的過程,簡而言之,它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矛盾甚至是沖突的現代化過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社會自80年代起逐步在社會結構、社會運行機制及價值觀念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的急劇變革,逐步進入了社會轉型的時期。實現著從自給半自給的產品經濟社會向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社會轉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從鄉村社會向城鎮社會的轉型和從封閉半封閉社會向開放型社會的轉型。然而,正如亨廷頓所提出的“現代性產生穩定性。而現代化卻產生不穩定性”的著名論斷一樣,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現代化的一些成果,如工業化、城市化、科技的進步、經濟的快速增長、教育水平的提高、社會動員等,都加重了政治統治體系的運轉負荷,同時隨著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人民的民主意識和參政議政的意識普遍得到增強,這些因素也加劇了政治動蕩的可能性。這就使得執政黨必須通過努力提升政治統治體系的現代化程度和制度化水平,來應對社會轉型所帶來的巨大挑戰。

執政理念,通常是指執政黨執掌政權的宗旨、價值取向、治國方略、執政方式、領導方式、社會力量配置以及在執政的條件下如何進行黨自身建設等觀點的總和。它是建立在對執政規律認識基礎上的,是對執政規律的認識科學而深入的表現。一個政黨的前途命運,歸根到底取決于其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而不同的執政理念可以直接影響和決定一個黨的領導方式、執政方式。任何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需要從社會政治穩定和執政的倫理道德等方面加強對執政理念的大力宣傳,以鞏固執政的思想根基,擴大執政的群眾基礎,爭取執政的輿論支持,拓展執政的心理空間,爭取更多的執政資源,努力達成全社會的高度政治認同和廣泛政治共識,進而轉化為黨的具體執政能力和執政方式,來實現黨的執政意志和執政目標。尤其是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之下,執政黨執政理念的如何,直接關系到執政黨執政方式的改善、執政能力的提高、執政規律的科學把握和執政基礎的鞏固。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明確提出要通過全黨共同努力,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歸根到底成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這一論斷全面涵蓋了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原則和方針,充分代表了中國絕大多數民眾的根本利益,實際上是對中國共產黨以往執政理念的科學概括。是其執政理念的進一步升華,它標志著我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的創新走向了一個新臺階??茖W樹立黨的執政理念,就是要體現黨的執政理念的發展性、民主性和法治性,就要樹立執政興國的發展理念、執政在民的民主理念和執政在法的法治理念。

1、樹立執政興國的發展理念

發展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是現代人類的自覺意識,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有什么樣的發展方略、發展模式和發展途徑,從而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重大影響。任何民族想要更快地發展自己,就必須確立和堅持科學的、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觀。因而,執政黨的發展觀,不僅關系著執政黨自身的興衰成敗,還關系著整個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理念,是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在認識上的重要升華,是我黨執政理念的一次飛躍??茖W發展觀所蘊含的求進創新的執政意識、以人為本的執政宗旨、統籌兼顧的執政方式、求真務實的執政品格,構成了我黨政權運作的理性靈魂。

在執政意識方面,科學發展觀在堅持求進的同時不忘創新,它是在理性總結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執政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的歷史性飛躍。從“三步走”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戰略”、到“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等,我黨一直適應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為強國之路規劃和完善著宏偉藍圖。十六大以來,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在充分肯定我國的重大發展和成就,理性思考其中的缺憾并吸收了以往發展戰略的合理內核的基礎上,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從對我國的現實國情的分析人手,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并通過理論創新來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方面的創新,引導著我國社會的理性發展和變革。在執政宗旨上,科學發展觀將以人為本定為其本質和核心。它科學地揭示了社會發展的本質和黨的一貫宗旨,它要求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經濟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的基礎上,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的各項政治經濟文化權利,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營造平等競爭的環境。鼓勵和支持人民群眾的事業,不斷提高公民的綜合素質。從而實現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和進步。這是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在執政方式上,堅持統籌兼顧,堅持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這就科學地解決了社會的全面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統一、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相統一、中國的發展和世界的進步相統一這五個“相統一”的問題,使黨在制定發展戰略、選擇發展政策、采取發展措施時能夠兼顧各方,全面規劃,以促進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在執政品格方面,科學發展觀要求求真務實,樹立辦實事、務實效、求實績的正確的政績觀,即用科學的態度看待政績,用兢兢業業、真抓實干的良好作風創造政績。這就要求我們黨的干部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從工作實際出發、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從對三大規律

的科學地把握的角度出發,避免和減少只顧大力營造“政績工程”而忽視甚至侵害人民群眾利益行為的出現,一切工作以實際和人民的利益為衡量標準。這也是對執政為民的服務理念的又一有益補充。

2、增強執政為民的民主理念

權為誰授、政為誰執、利為誰謀是權力觀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執政黨首先要明確其服務的對象和利益代言的對象。才能鞏固好執政基礎,才能執好政?!耙匀藶楸尽笔强茖W發展觀的本質與核心,也是堅持執政在民的根本所在。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黨的權力是人民所賦予的,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黨的根本宗旨的本質體現。只有增強執政在民的民主理念,才能堅持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全面需求、促進人民個體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動力,不斷改進黨的執政方式,使其更能體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我黨執政的價值追求,才能不斷保持和鞏固我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擴大黨的執政資源,永葆黨的執政地位。

增強執政在民的民主理念,首先必須要明確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人民是黨執政的權力來源,黨和人民群眾之間是一種權力委托關系,黨只是實現人民群眾利益的工具,是人民群眾的全心全意的服務者。因而,黨必須按照權力委托人即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來運用權力,而不能謀私利,同時,黨的權力的運行的角度也必須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以此為軸心來制定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以人民群眾利益的得失來衡量其活動或行為的成效。其次,要深化對執政規律的認識,重視黨執政的“合法性”基礎的鞏固。執政的保障,就在于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在于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胡錦濤同志指出:“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薄叭诵南虮?,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盛衰的根本因素。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痹鰪婞h的利益代表的廣泛性,提高黨的社會利益的整合職能。建立和完善現代民主政治程序,才能使得黨的控制和運作政治權力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得到社會成員足夠的認同和支持,執政才能持久而有效。另外,要切實實現、維護和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這不僅要求滿足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需要,還要承認和強調人民群眾的社會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制度、政策的制定及其貫徹中去,落實到黨的干部的思想和行動中去,落實到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具體關懷工作中使人民群眾的利益得到切實保障。

3、強化依法執政的法治理念

法治就是指法的統治,即用法律制度來管理國家事務、規范權力運行的一種治國原則和方式。它意味著法律在社會生活、國家生活中的一切重要領域都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從而形成了獨立的、合理的法律運行機制。作為實現社會良好治理的基本要求,法治與人治的根本區別不在于國家有沒有確立法律。而在于國家權力的運作是否嚴格依法。樹立執政在法的法治理念,不僅是我黨的執政性質、目的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黨自身情況和執政條件變化的必然要求。強調執政在法,可以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執政活動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和權利;可以順應當代民主政治潮流,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可以使黨的執政行為更為規范化制度化,以適應自身情況和執政條件的變化。

強調執政在法,在當前尤其要真正樹立三個觀念:第一,職權法定和權責統一的觀念。任何職權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須符合法律規定。承擔責任是現代法治國家的第一要義,國家的權力來源于人民。執政黨理應承擔起與權力對等的責任,對人民負責。第二,樹立法律權威的觀念。要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依法辦事、維護法律權威的良好氛圍。全體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要帶頭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權威,嚴格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任何集體和個人都不能有超越憲法和法律或者凌駕于憲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權,不得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以權亂法、以權廢法。第三,依程序執政的觀念。程序正義是實體正義的保障。我國按照程序辦事的傳統觀念一直比較淡薄,共產黨推進法治,特別要強調依程序執政的觀念。完善黨的決策程序方面的法律制度,做到各級黨委及其領導個人在做出事關公共事務的決策,必須遵守法定程序,對違反法定程序的集體或者個人應追究其責任。

猜你喜歡
社會轉型轉變中國共產黨
聚力鑄造基層治理的“數字底座”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作品選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勝利閉幕
《雙城記》
《偷自行車的人》與《小武》分析比較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試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