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象派詩與中國古典詩歌差異及原因探源

2009-05-18 02:41
西安社會科學 2009年4期
關鍵詞:意象

朱 林

摘要:中國古典詩歌與歐美意象派詩分屬現代自由體詩與古典格律詩范疇。本文從中國古典詩歌與意象派詩歌的共同點——意象入手,對二者詩學中意象的實質、意象的意義進行對比,探索二者不同藝術構思與藝術本質即二者差異的文化原因。

關鍵詞;意象;中國古典詩歌;中國傳統思維

文章編號:978-7-80712-402-3(2009)04-153-02

眾所周知,作為意象派詩歌運動的領袖,龐德翻譯、模仿的中國古典詩,并把這些作品當作他自己的創作,充分表明他對東方中國文化得認同和熔融,從中也可看出他倡導的意象派詩歌的淵源。然而,以龐德為代表的意象派詩歌與中國古典詩歌無論在“意象”理論的主張上還是技巧的運用上都有著各自的風格。

一、對“意象”含義的理論錯位

龐德提出有關“意象”的定義是:“在瞬息間呈現出的一個理性和感情的復合體”,也就是說,意象不是一種客觀的事物,或一個普通的比喻,而是具有高度威攝力的“復合體”。能在瞬間呈現給人突然解放的感覺,不受時空限制的自然的感覺。關于意象主義詩歌中“意象”的內涵有以下三點至關重要:首先,意象派詩人非常重視意象的形象性,這是最基本的。龐德曾經從語言表達的角度說過:“不要用類似‘寧靜的朦朧的國土那種措辭。那會使意象索然無味,使得抽象與具體混雜起來。其所以產生這類詞句,是因為作者沒有意識到自然的事物總是適當的象征。避免抽象?!逼浯蜗笳髋稍娙酥匾曇庀蟊憩F的直接性。1913年弗林特撰寫的《意象主義》一文中宣布意象派的主張,其中一條便是“對于所寫之‘物,不論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都用直接處理的方法?!倍P于“直接處理”的內涵,龐德后來進一步說:“人們說‘直接處理僅僅是指這樣的意思:人們在獲得意象之后,便不再將它同裝飾品放在一起?!币簿褪钦f,對既得意象的表現不能矯揉造作,而要簡潔明快。以便意象表現得更加明晰。最后,意象派詩人認為詩人使用情感把握事物形成意象。龐德說“情感力量產生意象?!边@就指出了意象產生的根源——它是詩人情感力量產生的根源??傊?,在意象派詩人們看來,意象就是產生于詩人的情感對事物的把握中。需要直接表現出來的感性的形象。因此,在龐德看來,中國詩是組合的圖畫。中國的古詩是完全浸泡在意象中,是純粹的意象組合。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馬致遠《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饼嫷驴磥?,中國詩歌完全由意象主導,意象貫穿全詩,猶如一幅掛于眼前的圖畫,情景交融,物與神游。但這只是中國魏晉唐代一部分詩人只注重表現意象而不加品評的詩風與意象派詩人的主張吻合罷了。意象派試圖打破之前浪漫主義詩歌陳舊夸張的想象和濕漉漉的情感,絕不強加于詩歌文本某種感情,而是由它自己顯現出來?!霸姴皇翘柎a式的語言。而是一種看得見的具體的語言。意象不僅僅是裝飾,而是一種直覺的語言的本質本身?!?/p>

然而,“意象”這一形象范疇的概念,在中國文論、詩論中是源遠流長的,它的主要特征包含是包含了“意”與“象”,這樣相互制約的兩個方面的契合,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感覺或情思的具體表現。它又是與比興方法緊密結合的形象思維所創造的藝術形象,有豐富的美學內涵,體現了我國詩歌創作傳統的民族形式與藝術風格。南朝劉勰是我國古代文論中第一個明確論述“意象”并對這一形象范疇的概念提出深刻見解的人,他在《文心雕龍·神思篇》說:“是以陶鈞文思……然后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驅意象而運斤?!边@里的“意”指心意,“象”指物象?!耙庀蟆笔切囊馀c物意的契合,概括了藝術創作中物我相融的基本原理。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感的客觀形象,或者說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出來的主觀情感。意象的物質外殼是語言,因而意象多半附著在詞和詞組上。一首詩從字面上看是詞的聯綴,從藝術構思的角度看則是意象的組合。顯然,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并不像意象派那樣產生于詩人們在情感中對事物的把握,而是詩人情感與景物之間互相激發,形成韻味無窮的審美意象。

二、自由體詩和格律詩的差異探究

中國古典詩歌是在嚴格格律的約束下錘煉而成的,遵守既有的格律規范并不是創造新的格律規范形成鮮明的意象。近體格律詩是自齊沈約提出“四聲八病”說,并自覺地運用聲韻規范進行詩歌創作后才逐漸形成的,相應地聲韻規范也影響著近體格律詩的意象選擇。例如王昌齡《閨怨》中的兩句詩“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下句的“春日”“凝妝”“翠樓”無疑有平仄對仗的影響,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用在這里意象鮮明。中國古典詩歌有其產生與定型的時代地域背景,屬嚴格的格律詩范疇。然而細心的學者會發現弗林特撰寫的《意象主義》中還規定了意象派的另外一個創作原則“關于韻律:按照富有音樂性的詞句的先后關聯,而不是按照一架節拍器的節拍來寫詩?!笨梢娨庀笈芍鲝埌凑Z言的音樂性寫詩,反對按固定音步寫詩,認為均勻的格律詩是等時性的,是起催眠作用的“節拍器”。意象派發現日本詩不押韻,中國詩通過漢學家逐字注釋翻譯,也就是成了自由體詩。所以,意象派詩不講規則,接近自由體詩。他們主張詩歌音樂性要自然,要注重事物內在的韻律、節奏。雖然在英語國家中起到了推廣自由詩的作用,但是龐德在以意象疊加的方式翻譯時,他雖然保留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鮮明意象,但卻丟失了非常重要的聲韻規范。因此,中國的格律詩被翻譯成自由體詩歌也就不是偶然了。

三、詩歌現代性與古典性及其文化根源

意象派詩歌是最早的現代派詩,而中國近體格律詩則是古典詩歌,這是二者最本質的區別。下面分而述之。

意象派詩人從中國古典詩歌和日本俳句中吸取獨特的技巧,俳句往往擅長融合兩個相反或不協調的意象,強調視覺感官效果,它們的意象之間具有極強的跳躍性,是現代派詩歌的起點,以表達詩人對外部世界獨特的發現和頓悟。然而中國古典格律詩在意象的選擇上則注重意象之間的情感邏輯,具有指向性、確定性與多義性、不確定性的統一。這是英美意象派詩意象堅實清新、詩旨單純所沒有的。最典型的代表是龐德經過一年半時間創作的那首高度凝縮的詩《在一個地鐵車站》:“人群中這些面孔幽靈一般顯現/濕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且不論述意象疊加的技巧,單看語言文字就可窺視出那種冷峻、真實,無所顧忌的現代詩歌風格,表現對現實世界,對城市生活憂郁壓抑的情緒感受。龐德在談及他創作這首詩時曾說:“一剎那中一件外向的和客觀的事物使自己改觀了,突變為一件內向的主觀的事物?!憋@而易見,意象派關于意象是“一剎那時間里呈現理智與情緒的復合物的東西”的定義,引進了弗洛伊德所謂潛意識成分。這是因為西方經歷了理性主義純粹恩辨時代,人們用來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語言十分精微之后便走向它的反面。后來興起的反理性主義思潮曠日持久,嚴重摧毀了傳統語言,留下的幾乎是一片語言廢墟,詩歌領域中任何一個經驗性意象都難以被認同,于是出現了嚴重的“失語癥”,詩的意象也陷入了混亂狀態。然而,另一方面,中國傳統思維則基本上呈現穩定狀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在一個以詩歌聞名于世的文明古國,思維的穩定甚至定勢,使得文化的承傳也比較穩定。歷代詩人在經營新的審美意象時,總是難以割裂經驗性意象的文化涵義,使得中國古典詩歌意象復合情感邏輯,對感性經驗雖有直接的超越,但又與經驗保持著直接的聯系。

猜你喜歡
意象
論姜夔詞的意象處理方式
撫遠意象等
《莊子》中的舞蹈意象
借用思維導圖學習古詩詞系列之一——意象篇
朦朧意象
意象花園
來自林間的風
抓住古詩詞教學的核心:解讀意象
高中語文古詩詞意象學習策略研究
英語讀思言的隱喻意象與教學互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