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體育課的教學評價

2009-06-13 06:26
西部大開發·中旬刊 2009年12期
關鍵詞:教學評價體育課考核

陳 磊

摘要:學生學習評價的內容、方法以及標準是體育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學生的學習評價成為學校培養目標的一種最直接的體現,那就要對學生學習評價的內容、方法以及標準進行改革,在改革中我們要堅持堅持發展的觀點,更新觀念、創新評價新體系。

關鍵詞:體育課;教學評價;考核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631(2009)12-0135-02

近幾年,作為體育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學習評價的內容、方法以及標準的改革已迫在眉睫。長期以來,單純以分數高低來評價學生學習的好壞,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這種偏重與終結性的評價方法,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自身的全面發展。對學生學習評價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與學習的效果和效率,以便最優化地實現學校的培養目標。

一、教學評價的發展與原則

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是一個內容廣泛,層面多級的系統,學習評價的科學與合理性主要取決于教學思想的發展。要構建全面的、恰切的學習評價內容、方法及其標準,就必須了解、研究教學評價的發展及原則。

(一)教學評價的發展

教學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世界教育的發展與改革的歷史上看,教學評價的發展與改革,是教育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由此可見,教學評價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輔助手段,它對學校教育目標的達成,具有重要作用。

近代的教育評價是在十八世紀前,從西方國家的改革考試方式開始的,從主觀性很大的、單一的口試方式發展到筆試,這個發展過程提高了當時的教學評價效率,向考試的客觀性邁進了一大步。但難以考察出學生的全部知識與能力水平。到了二十世紀初,隨著教育測量運動的開展,各種評價標準被編制出來,使教學評價的客觀性、科學性和量化程度得以提高。但是,這種教育測量方式,對學生的態度、興趣、情感、價值觀等都難以測定,仍存在著評價不全面性的問題?,F代教育評價在前人的基礎上又有了很大的發展。新的評價理論要求發展每個人的能力及能力傾向,以目標達成度為中心的教育評價。評價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形成了教育的立體評價和全方位評價的發展趨勢。通過對教育評價發展的回顧,不難看出,評價的指導思想、評價的內容選擇與調試、評價指標的規范都無不鏤刻著特定歷史階段的社會價值取向及其發展水平的烙印。同時,評價的原則也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不斷豐富和健全,而且,其角色和作用對評價具有指導意義。

(二)教學評價的原則

教學評價原則是對評價者本身的基本要求。教育者要提高教學評價的科學水平,應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教學評價具有多種功能,是一種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具體評價方法的集合,所以,必須遵循以唯物辯證法作為方法論的原則。 (1)“兩點論”原則。堅持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點為指導,從評價對象內部與外部的聯系中做出正確的評價、教育者應該看到被評價者自身的各種因素之間的聯系,如:先天的與后天的,生理的與心理的,智力的與非智力的。然而,傳統的評價方法,往往只注意考試的結果,而忽略了影響考試的各種因素的存在,以分數高低對學生分類排擋的做法,已成為判定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實踐證明,傳統的習慣方法,扼殺了學生的信心和積極性。因此,我們只有堅持‘兩點論的原則,才能做到對學生進行某一方面的單項評價時,注意到他的其他因素,并進行客觀的、實事求是的、綜合全面的評價。

(2)發展性原則。堅持事物是發展的觀點為指導,適宜的教育,可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們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例如,傳統的‘常態曲線觀念,使我們人為地把學生分為幾等份(天才和低能)。這種評價的結果,只能造成教師不能一視同仁地對待低分學生,他們也不能得到同樣的重視與指導。這樣的結果,只能增加學生的悲觀情緒,使學生消極地對待學習。因此,傳統的觀念需要重新認識,需要選擇與揚棄。

(3)評價要遵循對立統一的規律。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心理內部矛盾的運動,增強學生心理發展的內在動力,是在制定評價內容和標準時,應注意的問題。傳統的教學評價過分地強調均衡的評價水準,這種傾向性,難以激發評價對象對更高層次目標追求的愿望。因此,我們應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水準的評價對象,進行恰切的指導與診斷性的評價,并引導評價對象認識自己的差距,從而激發他們積極進取的熱情。

2、全面性原則

對評價對象各個方面作全面的考查,抓住全面的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做出恰當的綜合的判定。

3、統一性原則

教學評價的統一性原則是有層次性的。學科、年級、年齡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標準,但在標準確定后,必須堅持統一性,特別在同一的評價對象群中,必須用統一的尺度來衡量評價對象的水平。隨意降低和改變標準就失去了評價的意義。

(1)教學評價的特點

通過對教學評價的發展的回顧及其原則的了解不難發現,教學評價具有以下的特點。

①歷史性

教學評價方法的研制,無論從近代教育中,簡單的,片面的評價方法,還是到現代教育中,較全面的、客觀的評價方式,都表現出強烈的社會歷史制約性的特點,也反映出了一定的歷史局限性。

②、動態性

教學評價的研制方法隨著歷史的進步,在不斷發展變化和完善。任何追求一種固定不變的評價模式觀念的行為,都會導致評價方法的僵化、片面。因而,在研制評價的問題上,必須堅持發展性的觀點,明確其當代的依據、構建新的、恰切的內涵。

③、復合性

教學評價的復合性特點,體現其目標的多級性。全方位的評價結構、方法和標準,目的在于構建一個適合時代發展的評價方案。學生的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和技能活動形成了多方位的、復合性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任何一項的遺漏、疏失都會造成評價功能的缺失。

④、系統性

研究教學評價的方法具有各項程序設計、內容選擇、方法運用間的相互關聯的特點,并形成層次分明的結構。因此,教學評價的結構設計只有形成結構嚴密、方法得當、有序性的有機整體時,評價才能對教與學進行有效的指導。

從以上對教學評價的研究結果上看,體育課程學生學習評價體系的構建,需要教育者樹立——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的和實現教育目標為目的的評價觀念。

二、學生學習評價與考核的改革思路

1、“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時代賦予我們一種教育的全新思想

在體育教育中,它是一個核心問題并起著主導的作用。因此,在制定學生學習評價的內容、方法、標準時必須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出發,實現學生學習評價體系的科學化,使體育教學評價的改革更加完善。

2、體育教材的改革是改進學生學習評價的基礎

教材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時代需要有適應學生和社會發展的教材。因此,在整體教學改革中,加強教材改革的步伐,實現學生體育考核的科學性、合理性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所以,應把以運動素質和運動技術能力為主的思想觀念,向健康素質為主轉移。減少或取消與學生健康沒有特殊關系的教材,增加與健康素質密切相關的教材,如促進心肺功能的健美操、定時跑、肌肉力量與耐力項目、柔韌性的項目等等,從教材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選修比重,擴展考核的內容,是應及時解決的問題。

3、增加考核項目的選擇性

體育的考核應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和選擇的空間。一概而論的絕對評價標準,對待學生有失公正。因此,應盡量多地設置考核項目為學生選擇,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的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價值,必然造成評價結果的不準確性。造成部分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因為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是當運動員,而是以健身、娛樂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因此,提高學習過程評價的比重,進行對學習過程及綜合表現的評價,是在評價工作中必須加強的。

4、充分利用科學的、有效的方法進行評價

建立一套科學的學生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它的評價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實踐證明,評價的方法是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內容的不同而不同的。過去往往以單純的體育測試成績對學生進行終結性的評價,而對形成性評價(診斷性的評價)方式很少采用;絕對性評價方法貫穿學生考試的始終,而相對性評價幾乎沒人采用。因此,在評價方法上,應該做到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技能與情感能力評價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實踐證明,體育課程實行綜合的評定內容與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能反映出學生綜合發展的水平,才能體現學生學習評價方法的科學性。

三、結束語

普通高校學生體育課程學習評價與考核的研究是一場教育變革的工程?,F代教育的發展,都依賴于科學方法的改革。我們應在不斷的學習基礎上總結經驗,明確時代要求,堅持發展的觀點,更新觀念、創新評價新體系。

參考文獻:

[1]郝德永.課程研制方法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方立.學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上海:上海體院學報,2001(1):57-59.

[3]吳志超等.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

作者簡介:陳磊,男,金肯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教師。注:本文為江蘇民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體育課程模式研究課題。

猜你喜歡
教學評價體育課考核
可有可無體育課?不!必須有!
體育課上的“意外”
恩施市 “四變”樹考核新風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機制
討厭的理由
信息技術—Internet實用教程教學設計的思考與實踐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中國古代的考核制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