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反思

2009-07-10 09:03
西部教育參考 2009年2期
關鍵詞:普及主義培訓

徐 輝 趙 鑫

二戰后,日本迅速、成功地普及了高中教育,并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日本在成功普及高中教育的凱歌聲中,也夾雜著高中教育領域的痛苦和無奈,存在不少的問題和難點。這些問題和難點在我國高中教育中也存在,有的也非常嚴峻,有的需要我們引以為戒。

一、日本高中教育教學的問題和難點

1. 學校教育刻板和僵化。

受長期的中央集權制影響,日本高中教育制度形成了相對統一、講究效率、提倡平等、培養標準化人才的特點。這種體制適應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利于高中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國民學歷水平。但同時也給高中教育帶來了刻板化和封閉化的弊端,高中學校教育強調形式上的平等,忽視學生個性發展,對于培養創造性思維、實踐能力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對知識的記憶力的培養。這樣的高中教育顯然不適應價值多元化的現代社會的需要?!叭诵灾髁x”“能力主義”和“彈性化”正在代替“國家主義”“僵化”的高中教育,也成為高中教育普及之后的發展趨勢。

2. 過分偏重學歷。

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就確立了通過接受教育提高和改變人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條件的機制,素有“學歷社會”之稱。日本高中教育的普及,也并未減輕學歷對日本的影響,反而有加重的趨勢。高中教育普及后,學生普遍形成了輕視“學了什么、學得怎樣”,而重視“在何地學”的社會心理,進入名牌高中、名牌大學成為學生及其家長根深蒂固的教育情結。高中學校的名聲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升學,因此人們對學歷和進入名牌高中學習達到了狂熱的程度,造成中等學校大搞“應試教育”和過度激烈的考試競爭。

3. 高中學生精神上的貧乏。

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一些社會和學校中的問題影響高中教育的普及。學校暴力、逃課厭學、欺辱弱小學生等學生精神荒廢現象,被認為是高中教育為經濟成功所付出的“代價”。特別是高中生自殺情況較為嚴重,日本平均每年約有250名高中生自殺,高于其他各級學校的人數(年平均數:小學約20名、初中約130名、大學約50名)。造成高中生自殺的主要原因是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情緒不穩定,學業壓力過重。在普及高中教育的過程中,雖然強調以完善人格、尊重個性、教育機會均等為基本原則,推動高中教育的準義務教育化。但從整體上看,普及高中教育存在著否定日本傳統文化的特性與長處、輕視道德、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均衡的一面,造成學生精神上的貧乏。高中教育在完善人格、尊重個性等方面尚有許多需要不斷發展鞏固之處。

4. 高中校舍不足。

高中教育的快速普及,加之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日本生育高峰期中降生的一代需要升入高中,造成了日本高中近年來校舍略顯不足的困難。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不得不把各個年齡層和年級的學生編在一起,采取所謂的“復式年級”教學。例如,日本全國知事會曾經于1995年計劃在全國新建高中430所,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只新建了230所。進入2000年,隨著高中教育的普及,高中每個年級的入學志愿者都超過200萬人,校舍不足的矛盾尤為突出。

5. 學校教育需要由量的擴大轉向質的充實。

戰后至今,對日本的高中教育來說,是一個數量上快速普及、急劇擴大的時期。但在普及的過程中,由于升學競爭,尤其是高中升入大學的激烈競爭,產生了私塾泛濫的現象。這種專為升學做準備的私立營利性教育機構適應了社會上另外一些需求。不僅如此,高中教育也有成為升學準備學校的姿態。20世紀80年代,隨著高中教育的普及,希望進入職業高中的人數銳減,升學要求普遍向普通科傾斜,高中教育升學競爭異常激烈。

高中教育的普及不應當僅限于數量的擴大,必須研究高中教育的應有形態、實際動作方式等有關教育教學質量的問題。因此,深入研究教育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將是日本今后高中教育普及中的重點和難點。

二、日本普及高中教育過程中課程改革的難點和問題

1. 尋求能力主義和平等主義的結合點。

教育上的平等主義是指教育機會均等、學校的開放型等原則,而日本普及高中教育過程中的平等主義是一種“結果”的平等。隨著高中學校數量上的擴大,這種“結果”的平等主義對于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能力主義是近代學校教育的重要原則。從日本高中教育發展的過程來看,重視能力主義成為促進高中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能力主義也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

在高中教育的課程上,能力主義和平等主義一直是高中學?,F實中的兩難問題。課程上的能力主義和平等主義在高中教育實踐中不僅是一個觀念問題,而且是一個實踐問題。提出重視個性發展教育原則的臨時教育審議會主張打破高中教育的單一性和僵化性,發展多樣性和靈活性,主張在保持高中教育機會均等、學校的開放性等平等主義原則的同時,在教育內容和學習活動中采用能力主義的方式。新的高中課程標準修訂中,一個基本思路就是在平等主義的學校教育制度的框架中,在高中教育內容等方面發揮能力主義方式的作用。

2. 力爭共性和個性的共存。

為鞏固高中教育普及的質量,在具體考慮高中教學內容時,同上述的能力主義和平等主義相同,存在著共同性和個別性之間的對立,這一點不僅存在于教育內容上,也存在于教學方法上。

在人的發展的不同階段,共同性和個別性的重點和程度都各不相同,應當仔細考察這種差異。同時,教師應該經常意識到共同性和個別性的問題,在備課、課堂教學評價等過程中積極加以研究和改進。高中教育的目標之一是指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意志、習慣和能力,即自我教育能力。高中時代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高中教育的普及,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了接受高中教育的機會,在此基礎上,高中教育更應該追求學生個性的分化和自我意識確立的培養。在課程的安排上,研究深化共同性內容的安排,把握個別性內容和方法的適當性,特別要考慮給予學生體驗教育教學內容掌握學習方法的機會。

三、日本普及高中教育過程中教師教育的難點和問題

日本在普及高中教育過程中,在高中教師培養和任用方面存在的難點和問題主要有:開放型教師教育模式導致一般大學對高中教師培養的熱情不足,大學之間有關高中師資培養的水準及其內容存在差距,高中教育實習形式化,任用高中教師的考試競爭激化等等。

高中教師培訓方面存在的難點和問題是:從法律角度看,高中教師培訓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機會不均現象,由于工作學習之間的矛盾而引發的人事管理糾紛仍然存在;各種高中教師培訓形式之間,以及接受培訓的高中教師的年齡、教齡、培訓時間、內容和方法等方面缺乏層次,連續性和系統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中教育普及過程中的教學質量;大學在培訓高中教師方面發揮的作用仍顯不足;高中教師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之間的連續性仍須加強,特別是大學后期的培養與新任高中教師培訓之間的有機結合是其中的一個難點。

(馬延偉摘自《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11期,有刪略。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供稿。)

猜你喜歡
普及主義培訓
野外生存的基本裝備之普及篇
未來的超市
會議·培訓
廣東省校外培訓風險防范提示
新經典主義
會議·培訓
都是主義
這是一部極簡主義詮釋片
教師培訓還需“精準滴灌”
冬日 新碰撞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