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化學教師激發學生質疑的技巧

2009-08-11 09:01黃允前
當代教育之窗 2009年5期
關鍵詞:疑難設疑質疑

【摘要】一、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養成經常設疑的習慣。1、應在教學過程的最佳處設疑。2、應在重點、難點處設疑。3、應在關鍵處設疑。4、教師在設疑時應注意恰當地組織問題,人為增加問題的不一致性。二、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質疑。三、教師善于逼著學生提問題。

【關鍵詞】質疑;激發;疑難;興趣;設疑

Shallow talk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a teacher to stir up the technique that the student query

Huang Yun-qian

【Abstract】A, the teacher should become to usually establish Yi in the daily teaching process of habit.1, should establish Yi in the best place of teaching process.2, should establish Yi in the point, crux.3, should establish Yi in the key.4, teacher should while establish Yi attention fittingly organization problem, artificial increment the inconformity of problem.Two, teacher should encouragement student active query.Three, the teacher be good at forcing the student ask a problem.

【Key words】Query;Stir up;Difficulty;Interest;Establish Yi

【中圖分類號】G32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236-3619(2009)04-25-0100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它是人們不斷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當今世界,化學已同生命等多種學科結合起來,形成了眾多的分支學科,化學研究也已深入到眾多領域。初中化學擔負著傳播化學基礎知識,發掘培養化學科研后備人才的重任。初中化學的重要內容是化學基礎知識(包括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學基本技能、化學的發展、化學的應用),其特點是知識點較散,有些內容又很抽象。學生感到很難學,剛開始學時還有興趣,但學一段時間后便覺得枯燥無味,漸漸出現厭學情緒。因此,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必須刻苦鉆研教綱教材,弄清本學科的知識網絡及知識特點,努力學習中學化學教學法,研究中學化學教學的獨特的規律,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其中,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質疑,可以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

心理學認為:激發是使個體在某種內部和外部刺激的影響下,始終維持興奮狀態的心理過程。質疑即提出疑難問題。激發學生質疑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可以啟發思維、發展智力;可以反饋評價,調控教師的教學;也可以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擴大思維廣度,提高思維層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如何思考。正如教育家克萊?P?貝德福特所說:"你一天可以為學生上一課。但是如果你用激發好奇心教他學習,他終生都會不斷地學習"。作為初中化學教師,不僅要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不斷提出問題,教師更要認真地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這樣,化學教學質量就會穩步提高。那么,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究竟應當怎樣去激發學生質疑呢?

首先,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養成經常設疑的習慣。其一,應在教學過程的最佳處設疑。因為適當的目標設置能夠喚起對象的多種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對象激發相應的動機。選擇好的設疑時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及時反饋學生信息。教學的最佳處可以是以下幾種情況:即當學生的思想囿于一個小天地無法"突圍"時;當學生疑惑不解,厭倦困頓時;當學生各執己見,莫衷一是時;當學生受舊知識影響無法順利實現知識遷移時。例如在講授碳酸鈉溶液的酸堿性時,許多學生私下議論“碳酸鈉溶液是中性的,因為氯化鈉溶液也是呈中性?!边@時教師對他們的議論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而是用藥匙取少量碳酸鈉放入試管中,加水溶解,滴入無色酚酞試液,然后設疑:為什么溶液顯紅色?碳酸鈉究竟是堿還是鹽?所有的鹽溶液都顯中性,對嗎?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及相關資料,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去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學生的興趣能較好地得到激發,并促使學生去認真地研讀教材和相關的資料。其二,應在重點、難點處設疑。教學內容能否成功地傳授給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本節內容重點、難點的把握。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往往在備課時就非常注意對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的選擇,而在重點、難點的教學上恰當的設疑則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當然,教師此時所提的問題也應當是經過周密考慮并能被學生充分理解的。例如,《離子》一節的教學重點是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及其與元素化學性質關系,教師在講完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和稀有氣體元素、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特點后,讓學生思考:1、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是容易去失電子還是容易得到電子?2、元素的化學性質跟什么因素有關?又如《質量守恒定律》一節的難點之一是:質量守恒定律的本質。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教師應在此不斷對學生提出問題,并充分利用掛圖和分子模型耐心講解問題,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對教材中重點、難點問題的釋疑,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啟發誘導的方式進行:可以從聯系舊知識入手進行啟發;可以增設同類,對比啟發;可以指導讀書,讓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從直觀進行啟發;同時,仔細把握教材內在邏輯關系,逐步提問引導也是重要的一環。教學實踐已充分證明,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力。其三,應在關鍵處設疑。眾所周知,中學化學教學中注意提高四十分鐘的課堂效率是極為重要的,在關鍵處設疑不僅能起到對教學內容的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能激發并維持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重點、難點是關鍵處,內容與內容之間的過渡是關鍵處,一節課上學生最疲勞時也是關鍵處,由于學習內容的抽象性而使學生感到乏味時更是關鍵處,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用自己敏銳的眼光捕捉學生心靈的信息,巧妙設疑、及時設疑,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質疑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四,教師在設疑時應注意恰當地組織問題,人為增加問題的不一致性,從而起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的作用。

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質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設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讓學生學會質疑。"給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并耐心予以解答,并應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勵學生質疑,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因為學生是否具有適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響其活動積極性和效果的必要條件。教師應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應引導學生特別注意對關鍵詞的理解。具體來說,就是在講解新課時要鼓勵學生敢于追問;在知識的上下聯系比較中要敢于追問;在總結知識時還要不斷追問。例如在講授二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可以讓學生思考: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能否用濃鹽酸、稀硫酸代替稀鹽酸?能否用碳酸鈉代替石灰石?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二氧化碳制法的理解,同時也復習了濃鹽酸、稀硫酸和碳酸鈉的性質。在教學中對于不同視角的問題應引導學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給于解決。主要有因果法、反問法、推廣法、比較法、極端法、轉化法、推理驗證法、變化法等等。

教師激發學生質疑的另一途徑便是善于逼著學生提問題。有經驗的教師往往經常在課堂上講解某個學生在課外的提問或是直接鼓勵學生自己來講,并對經常提問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表揚或獎勵。例如贊揚問題提得巧妙、提得深刻,或是贈書給某個學生,這些都能在其他學生身上引起震動,因為好勝心是每個學生的天性。這樣長期堅持,必定會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為了達到逼學生提問,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中不要把一切問題都講出來,讓學生有問題可提。2.發現和提出問題要有個過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則不達。3.因勢利導,逐步克服為提問題而提問題的傾向,使提問更有價值。

心理學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過程是有階段性的,即有一個由初級階段到熟練掌握的階段。學生質疑技能的培養也要遵循這個規律。因此,化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重視激發學生質疑技能的培養。馬卡連柯曾指出:"一般地說來,教育學是最辨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復雜、最多樣化的一種科學"。初中化學教師只有認真學習和掌握各種教學方法和理論,才能在處理各種教學問題上游刃有余,從而有效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參考資料:

[1]《化學課堂教學技能訓練》 沈鴻博 東北師大學出版社

[2]《課堂教學策略》 保羅?D?埃金(美)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90.7

[3]《化學教師培訓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4]《教案與作業設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黃允前,中學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疑難設疑質疑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方法淺探
面向課堂疑難的翻轉教學設計探討
和諧的課堂應充盈學生的聲音
于“平?!碧幵O問,在“無疑”中生疑
對《老人與海鷗》的一點質疑
新目標九年級Units?。保场保匆呻y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