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新課改理念統領數學教學

2009-10-28 07:01楊海川
素質教育論壇·下半月 2009年9期
關鍵詞:智力因素新課程情境

楊海川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的實施,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課程改革的精髓,實現師生雙方的協調發展呢?經過筆者近幾年的課堂教學改革實驗探索,認為教師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設置問題情境

新課程教材注重了學生心理學,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從中去發現新的數學知識與方法,形成個體認識,在發現新知識的同時,不知不覺地進入數學學習世界。如:七年級教材中所創設的情境具有直觀、想象、猜測的特點,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再現,把一些抽象的數學問題真實、有趣地展現出來,特別易于誘導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認知活動,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動地探索、發現新的方法,實現數學的再創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創設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如初中數學中有一類氣象預報、航行、建橋、測量等帶有工程設計屬性的應用問題,解答時常需要應用圖形特性,根據三角形、圓、等積變換等幾何知識求解,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思考,通過建立適當的幾何模型,使問題順利解決。

二、更新教學觀念

教師應如何根據新課程目標,形成符合新課程要求的教育觀念呢?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和思維,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是教師教學思想的核心,也是教師對教與學及其關系的看法。

教是為了學,教是為了學生會學,最后達到不需要教。新課程改變了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保守的靜態的教學觀體現在以教師為中心,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培養出“服從型”、“接受型”、“循規蹈矩”的學生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變革和發展的需要。

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活生生的人,不是知識的接受器和信息儲存倉庫。把人類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財富智力和才能,或是把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思想觀點,都要經過一個內化過程,也就是說,教學中需要學生自己的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要有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索、分析和思考。教學改革不應停留在提高學生今天的學習成績上,而應有助于學生學后階段的發展,有助于學生將來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畢竟有限,在科學日新月異的今天,學校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研究、如何創造,教會他們如何獲取、精選、綜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識和信息,使他們具有在綜合、分析、學習、研究過程中進行創造的能力。同時,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使理性的和非理性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結合,促使學生整體協調發展,以往的唯理性教學模式過分強調了理性和智力因素的作用,忽視了非理性、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過分強調了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忽視了學生積極情感的培養,過分強調了教學的科學性,忽視了教學的藝術性。事實上,學習過程是理性與非理性、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統一發展的過程。所以說:教師的觀念更新,新教學觀的建立是關鍵。

走進新課程,教師們發現教材的內容有價值的,有用的多了,而且在教學中給學生留有更多的空間,教師的課堂角色自然開始發生變化,從單純注重知識傳授轉化為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愿望各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們共同討論交流,互相交流教學方法,迸發了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精神。如此以來,教師的觀念更新使課堂教學更加精彩了。

三、豐富教學形式和學生生活

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不發生教學。師生在教學中交往、互動,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點與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課堂是教師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學生智慧的發源地。學生在樸素的課堂生活中品味數學,教師在樸素的課堂生活中喚起孩子們的求知欲,引導學生全面協調的發展,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發展空間。教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是學生的朋友,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而不是長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員。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

數學新課程最大的特點是把數學放在了生活中,而學生的潛能則像空氣一樣,充斥著生活的舞臺,學生在學數學時發揮著自身巨大的能量。傳統意義上的數學課堂,就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從不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也不關注學生的不參與是否與己有關,當學生出現與課堂教學不一致的行為時,只是怨學生,甚至是批評學生,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適應了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我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反思很重要,能增加你課堂的魅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陶行知先生說過:“時時有創造,處處有創造,人人有創造?!薄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稊祵W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玩”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去經歷數學。學生有了興致,就會激發求知欲,形成積極的“心向”。在教學中,我們應不斷創設與學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喚起學習熱情。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數學真奇妙”,從而產生“我也想玩一玩、試一試”的心理。這樣的教學,除了知識的傳遞,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維的碰撞,使學生萌發出一種數學真有趣,我要“玩”好數學的愿望,從而更加樂意去學習數學,在數學世界里自由翱翔。

猜你喜歡
智力因素新課程情境
舞蹈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探究
淺議高中化學新課程必修模塊的主要教學策略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2019年全國高考新課程Ⅰ卷生物試題分析與啟示
第二屆“我即語文”教學獎頒獎典禮暨新課程研討會在福州一中舉行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高素質護理人才培養中的體育策略
2009年語文新課程《考試大綱》修訂記略
物理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