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

2009-11-04 09:23毛曉華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09年9期
關鍵詞:工業革命資本主義材料

毛曉華

工業革命又稱產業革命,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以機器生產逐步取代手工勞動,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的革命、后來又擴充到其他行業的演變過程就叫做工業革命。后來也有一些學者提出“多次工業革命”說,例如19世紀后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20世紀后半期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人類歷史上的三次工業革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人類經歷了由“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信息時代”的發展變化,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主要在英國,所以工業革命完成后,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法國因為各種原因,新技術和新機器的發明與推廣比較困難,工業革命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美國則借助移民和從英國引進的技術,不斷產生新的發明,工業革命較快地完成。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國和德國的科學技術發明和應用較多,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工業生產總值分別躍居世界第一、二位。而英國擁有廣大殖民地,資本家把大量資本輸往國外,不愿更新設備,紡織工業等部門的設備陳舊,技術水平相對較低;法國農民貧困,農業經營落后,國內外市場狹窄,普法戰爭戰敗導致失去重要資源和資金,壟斷資本家把資金投向信貸而不投向生產、投往國外而不投向國內。這些導致英國、法國經濟發展速度減慢,工業生產分別被美、德趕上和超過。

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間,各國都注重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新興產業。20世紀50年代西歐國家憑借原有的經濟技術基礎,經濟迅速恢復,其中聯邦德國注重發展科技教育,經濟發展較快;日本在戰后經濟發展中注重引進先進的科技,同時重視發展教育、培養人才,在60年代末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美國在二戰后應用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革新生產技術,發展新興產業,經濟穩定發展,90年代以后進入新經濟時代。

二、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后,機器大生產使得資本主義國家對海外市場的需求更為迫切,世界貿易的范圍和規模迅速擴大。蒸汽機車和輪船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交通運輸條件,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緊密,交往也更加便捷,一個統一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了。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增長,推動了世界范圍工業生產的空前發展,更多的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起來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為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先進的物質條件。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加速了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導致戰后資本主義國家間爭奪市場的斗爭加劇。同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圍繞市場的壟斷和反壟斷的斗爭也日趨尖銳。

三、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工業資產階級要求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自由資本主義在西歐和北美發展起來。

第二次工業革命后,私人壟斷組織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生活的基礎,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發展起來。

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羅斯福開創的國家干預經濟的經濟運行模式獲得長足的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使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

四、對經濟結構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以工廠制為基礎的大機器工業,改變了社會的經濟結構,使人類開始擺脫累世相傳的古老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邁進。第二次工業革命促成了工業生產結構的巨大變化,重化工業取代輕紡工業。第三次工業革命使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上升,傳統產業的產值和就業人數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相對下降。

五、對社會關系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導致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導致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國家機構開始和壟斷組織結合。第三次科技革命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以及人類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變革。

六、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歐美一些國家日益強大,而亞、非、拉美一些國家和地區長期貧困和落后,但這些地區的舊制度,舊意識受到了沖擊。列強的殖民擴張造成了東方從屬于西方。第二次工業革命造成各國綜合國力對比的變化,形成了世界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新興國家要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最終在20世紀上半葉爆發了兩次世界性的大戰,先后建立了凡爾賽體系和雅爾塔體系,并在雅爾塔體系的基礎上確立了戰后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相互爭霸的兩極格局。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導致了國際關系格局的轉換,美蘇兩極格局最終解體,世界正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練一練]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秘魯送來它的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而且我們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

——19世紀中期一位英國經濟學家的記述

材料二下圖為兩次工業革命的部分成果

材料三電子計算機問世以后,僅僅30年就經歷了五代。平均五六年其運轉速度就提高10倍,存貯量增加20倍。蒸汽機從發明到運用經歷了84年,電動機為63年,而原子能的利用從開發到發明為6年,晶體管為4年。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紀中期英國所處的地位如何?這種地位形成的關鍵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部分工業成果與材料一反映的現象有什么關系?

(3)結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世界市場的形成與哪些因素有關?

(4)據材料三概括指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特點。并據此談談對社會生活產生的影響。

(5)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認識。

參考答案

(1)“世界工廠”;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最早完成。

(2)材料二中蒸汽機車和輪船的出現與使用,大大改變了世界交通運輸條件,為英國獲取原料和市場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條件。(3)殖民擴張與掠奪;工業革命的有力推動。(4)特點:新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新技術從發明到應用的時間大大縮短。影響: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5)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發展推動了社會進步。

猜你喜歡
工業革命資本主義材料
煤、鐵、蒸汽與工業革命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歷史教學初探——以《面向未來的工業革命》一課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歷史教學初探——以《面向未來的工業革命》一課為例
可愛的小瓢蟲
論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問題
材料
跟新工業革命賽跑
搖搖鵝
贈送折紙材料
也談資本主義一詞的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