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標準評價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

2009-11-06 09:16310013空軍杭州航空醫學鑒定訓練中心鄭志雄李海龍胡甲豐
中國療養醫學 2009年12期
關鍵詞:抵抗患病率成人

310013 空軍杭州航空醫學鑒定訓練中心 鄭志雄 李海龍 胡甲豐 姜 衛

不同標準評價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

310013 空軍杭州航空醫學鑒定訓練中心 鄭志雄 李海龍 胡甲豐 姜 衛

目的 采用三種標準評價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方法 在飛行人員中搜集常見的心血管病危險因子,根據美國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以及我國的標準評價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結果 330名飛行人員,符合美國NCEP ATPⅢ代謝綜合征標準者28例,患病率為8.48%;符合WHO亞洲人代謝綜合征標準者38例,患病率為11.52%;符合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標準者40例,患病率為12.12%。2007年中國標準的患病率與美國NCEP ATPⅢ標準的患病率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患病率較低,可能系飛行人員體質較好,年齡較輕,不同標準所得的患病率不同,提示我們應該進一步探索適合中國人的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

患病率;代謝綜合征;飛行人員

冠心病患者往往有一個以上心血管危險因素,如果高血壓、肥胖、脂質異常、糖代謝異常出現在同一個體身上,則其可能患上代謝綜合征。研究表明,代謝綜合征患者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顯著增加[1]。本研究旨在分析采用不同標準評價我國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對330名健康男性飛行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常規體格檢查以及特殊檢查。問卷調查包括一般情況,如年齡、吸煙史、家族史、體育運動情況以及心血管危險因子。心血管危險因子分為經典危險因子與其他危險因子,經典危險因子:年齡、性別、血脂異常、高血壓、吸煙、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其他危險因子:肥胖、體力活動過少、工作緊迫感、喜高脂飲食、家族史(父親或母親在50歲以前患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A型性格。

1.2 實施方法 常規體檢包括身高、體重、腹圍、血壓,禁食12 h后于次日早晨抽靜脈血查空腹血糖(FBG)、血脂,以及肝、腎功能。血糖測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脂測定方法:膽固醇的測定采用Roeschlan改良酶法;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測定采用PVS沉淀法,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測定采用磷鎢酸-鎂沉淀法分析。

特殊檢查:空腹血胰島素水平(FIns)。血胰島素測定方法:采用雙抗體放射免疫分析法,批內誤差<5%,批間誤差<10%,測定的靈敏度范圍為5~160 mIU/L。胰島素抵抗指數的評價采用穩態模式法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2]:HOMA-IR=[FIns(mU/mL)· FBG(mmol/L)]/22.5。截取HOMA-IR上1/4,即HOME-IR>1.71定為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敏感性降低。

1.3 評價標準 根據三個不同標準評價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

1.3.1 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專家組第3次指南(NCEP ATPⅢ)的標準 在下列5個成分中,具備3個或3個以上者即為代謝綜合征:①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圍>102 cm,女性>88 cm。②血清三酰甘油≥1.69 mmol/L。③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1.04 mmol/L, 女性<1.30 mmol/L。④空腹血糖≥6.1 mmol/L。⑤血壓≥17.3/11.3 kPa[3]。

1.3.2 WHO亞洲人代謝綜合征的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6.1 mmol/L(葡萄糖調節受損或糖尿病),和(或)胰島素抵抗,并伴有另外兩項或兩項以上的成分。例如:①肥胖[BMI≥25和(或)男性腹圍>90 cm]。②高三酰甘油血癥(TG≥1.70 mmol/L)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男性HDL-C<0.9 mmol/L。③高血壓(血壓≥18.7/12.0 kPa)[4]。

1.3.3 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的標準①腹部肥胖:腰圍男性>90 cm,女性>85 cm。②血TG≥1.7 mmol/L。③血HDL-C≤1.04 mmol/L。④血壓≥17.3/11.3 kPa。⑤空腹血糖≥6.1 mmol/L或糖負荷后2 h血糖≥7.8 mmol/L或有糖尿病。具有以上三項或三項以上者可診斷為MS[5]。

1.4 統計方法 分別根據NCEP ATPⅢ的修訂標準、WHO亞洲人代謝綜合征的修訂標準以及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的標準計算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三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

2 結果

330名飛行人員完成《飛行人員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聚集研究計劃》(The project of the study on the clustering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mong aircrew)設計項目,其平均年齡、體重指數(BMI)、腰圍(W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島素(FIns)、HOMA-IR、TC、TG、收縮壓及舒張壓(表1)。

表1 飛行人員一般統計資料(n=330)

采用美國NCEP ATPⅢ的修訂標準、WHO亞洲人代謝綜合征的修訂標準和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的標準,本組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分別為8.48%、11.52%和12.12%。WHO亞洲人標準之患病率、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標準之患病率與美國NCEP ATPⅢ的修訂標準之患病率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表2)。

表2 不同標準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患病率(n=330)

3 討論

代謝綜合征的概念不斷被修改。1989年Kaplan[6]把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糖(IGT)、高血脂(高三酰甘油血癥)、高血壓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稱為“死亡四重奏”,以示各種危險因素同時存在時對心血管系統構成的疊加危害。這些危險因素有著共同的致病基礎,即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隨后DeFronzo[7]提出胰島素抵抗綜合征,一段時間內人們曾把代謝綜合征與胰島素抵抗綜合征等同起來。近年,Reaven[8]認為代謝綜合征的基礎是胰島素抵抗與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抵抗綜合征還包括脂肪肝、睡眠呼吸暫停、多囊卵巢綜合征及某些腫瘤的發生等。1998年WHO專家委員會對代謝綜合征所作的工作定義是:葡萄糖調節受損或糖尿病,和(或)胰島素抵抗,并伴有另外兩項或兩項以上的成分。例如高血壓、高三酰甘油血癥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中心性肥胖、微量清蛋白尿。

代謝綜合征涵蓋的范圍也不斷擴大。例如,肥胖者特別是腹型肥胖者,可能有代謝綜合征;小而密的LDL-C與代謝綜合征關系密切,纖維蛋白原水平及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的升高與胰島素抵抗有關等。此外,人們還發現亞臨床炎癥狀態與代謝綜合征有關。

代謝綜合征的診斷標準不斷被修訂,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專家組數次對代謝綜合征的診斷標準進行了修訂,世界衛生組織有針對亞洲人的診斷標準,我國也多次修訂。本文采用不同的診斷標準,分析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各標準不同造成同一組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不同,我國標準的患病率與美國標準的患病率比較,相差較大。

為了應用WHO亞洲人代謝綜合征的修訂標準,本研究采用國內比較流行的穩態模式法(HOMA-IR)測定胰島素抵抗指數,截取HOMA-IR上1/4(本研究中取HOME-IR>1.71)作為胰島素抵抗。1979年DeFronzo等[9]建立的正常血糖高胰島素鉗夾技術是測定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敏感性)的“金標準”。在我國,福建醫學院率先開展了這一技術[10]。但由于這一技術費時費力,對實驗室條件有較高的要求,未能用于群體篩查及流行病學調查。應運而生的許多替代方法各有優缺點,各實驗室間很難確定統一的正常值。再加上人群本身對胰島素介導的處理葡萄糖能力差異很大,故各種代謝綜合征的工作定義中常未強調IR的測定。一般認為,腰圍是預測代謝綜合征的有力指標,男性腰圍≥90 cm,女性≥80 cm,就要警惕患上代謝綜合征。根據筆者曾對飛行人員的研究,BMI與IR有很好的正相關關系,BMI≥25 kg/m2者IR指數大于BMI<25 kg/m2者IR指數,簡單易行的BMI測定可作為觀測代謝綜合征很好的指標[11]。25 kg/m2作為一個切割點,正好是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中BMI的界點。

在發達國家,中年人代謝綜合征的發病率高達30%,美國成人的患病率為23.7%[8]。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上海20~74歲社區人群代謝綜合征患病率高達17.14%[12]。有份以美國NCEP ATPⅢ標準的研究顯示,中國香港成人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為16.7%[13]。本組飛行人員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為8.48%~12.12%,似乎低于普通人群的患病率,這可能是飛行人員嚴格的體檢篩選標準、定期的體檢淘汰制度以及本組飛行人員相對年齡較輕所致。有份德國的研究結果與此相似[14]。

飛行人員身體上相對均質,但是采用不同標準所得的患病率顯著不同,提示在代謝綜合征的診斷標準上尚需進一步研究。不過,本研究樣本量不大,未能按年齡分段比較,其結論必有局限性。對于代謝綜合征,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啟示:當一位個體有多項心血管危險因子(如三個或三個以上危險因子)存在時,要積極有力地強化干預措施,包括改變生活方式,甚至藥物治療;當一位患者以代謝綜合征其中一項組分就診時,如僅以高血壓或糖尿病或肥胖或僅是BMI≥25 kg/m2就診時,醫師應努力尋找是否同時存在代謝綜合征其他的組分 (其他的危險因子),并加以干預。

[1]Wilson PWF,Kannel WB,Silbershatz H,et al.Clustering of metabolic factor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rch Intem Med,1999,159(5):1104-1109.

[2]BonoraE,SaggianiF,TargherG,etal.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closely mirrors the glucose clamp technique in the assessment of insulin sensitivity[J].Diabetes Care,2000,23(1):57-63.

[3]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NCEP)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adults(Adult Treatment PanelⅢ)[J].JAMA,2001,285(19):2486-2497.

[4]Alberti KG,Zimmet PZ.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Diabet Med,1998,15:539-553.

[5]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13.

[6]Kaplan NM.The deadly quartet.Upper-body obesity,glucose intolerance,hypertriglyceridemia,and hypertension[J].Arch Intern Med,1989,149(7):1514-1520.

[7]DeFronzo RA,Ferrannini E.Insulin resistance.A multifaceted syndrome responsible for NIDDM,obesity,hypertension,dyslipidemia,and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J].Diabetes Care,1991,14(3):173-194.

[8]Reaven G.The metabolic syndrome or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Different names,differentconcepts,and different goals[J].EndocrinolMetab Clin North Am,2004,33(2):283-303.

[9]DeFronzo RA,Tobin JD,Andres R.Glucose clamp technique:a method for quantifying insulin secretion and resistance[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1979,237(3):E214-E223.

[10]林金秀,陳達光,黃端,等.氨氯地平對高血壓病人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6,24(2):97-100.

[11]鄭志雄,馬國慶,李明正,等.飛行人員冠心病危險因素聚集度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J].中華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06,17(3):207-212.

[12]陳蕾,賈偉平,陸俊茜,等.上海市成人代謝綜合征流行調查[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3,31(12):909-912.

[13]ThomasGN,HoSY,JanusED,etal.TheUS National CholesterolEducation ProgrammeAdultTreatmentPanelⅢ(NCEP ATPⅢ)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05,67(3):251-257.

[14]Kalff KF,Maya-PelzerP,AndexerA,etal.Prevalence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military and civilian flying personnel[J].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99,70(12):1223-122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flying personnel by using three different criteria.Methods The commo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were collected among flying personnel,and their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NCEP ATPⅢcriterion,WHO Asian criterion,and Chinese criterion-2007.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three criteria mentioned above,among 330 cases,28,38 and 40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metabolic syndrome respectively,and the prevalence of 8.48%,11.52%and 12.12%,respectively.The prevalence according to Chinese criterion-200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ccording to NCEP ATPⅢcriterion.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flight personnel is low,maybe owing to their better constitution or younger age.Different criteria different prevalence,which suggest that a criterion suitable to Chinese sh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Prevalence;Metabolic syndrome;Flight personnel

2009-06-27)

1005-619X(2009)12-1062-03

猜你喜歡
抵抗患病率成人
2020年安圖縣學生齲齒患病率分析
鍛煉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癥
做好防護 抵抗新冠病毒
昆明市3~5歲兒童乳牙列錯畸形患病率及相關因素
iNOS調節Rab8參與肥胖誘導的胰島素抵抗
成人不自在
428例門診早泄就診者中抑郁焦慮的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
Un rite de passage
老年高血壓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