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大發展

2009-12-21 05:11李慶剛
理論前沿 2009年21期
關鍵詞:政治協商多黨合作民主黨派

李慶剛

[摘要]6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獲得了重大發展。主要體現為:與民主黨派的關系由“八字方針”發展為“十六字方針”:對民主黨派的性質和作用作了新概括;提出“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參政黨”等新概念,提出促進政黨關系和諧新論斷;充分發揮民主黨派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作用;高度重視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提出了衡量中國政黨制度的標準。

[關鍵詞]60年;中國共產黨;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

[中圖分類號]D6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1962(2009)21-0019-04

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斷開拓新領域,獲得重大發展?;仡櫩偨Y這些發展成果,對于推動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由“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八字方針發展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1956年隨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如何發展成為一個重大政治選擇。1956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的講話中指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薄伴L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的提出。極大地鼓舞并調動了各民主黨派人士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遺憾的是,從1957年起,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曲折,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遭到嚴重破壞。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經過撥亂反正,在1982年1月召開的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胡耀邦同志代表黨中央對民主黨派和中國共產黨的關系作出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新判斷。他說:“在新的歷史時期中,我們一定要同黨外朋友真正建立起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關系?!?孫起孟:《對“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方針的幾點認識》,《人民日報》1982年10月4日)9月黨的十二大指出:“我們黨要繼續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少數民族人士和宗教界愛國人士的合作?!?982年11月召開的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重申了這一方針,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鄧小平同志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的統一戰線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擴大了,我們一定要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和一切愛國的黨外朋友們的合作。(《為開創愛國統一戰線的新局面共同奮斗》,《人民日報》1982年11月25日)

這樣,“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八字方針,就發展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十六字方針,現在仍是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

二、對民主黨派的性質和作用作了新的概括

建國后一段時間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之所以經歷曲折,一個重要原因是對民主黨派的性質和作用作出了錯誤的判斷。經過撥亂反正,1979年6月,鄧小平同志指出,各民主黨派“都已經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10月,他又進一步指出:“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都是我國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已經成為各自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和人民團體,成為進一步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這一論述,指出中國的民主黨派有別于西方的政黨,也不同于歷史上對民主黨派性質的理解,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性質和作用作出的正確分析與判斷。

1989年12月,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民主黨派的性質和作用作了更為完整的新概括,指出:“各民主黨派是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我國愛國統一戰線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維護我國安定團結、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祖國統一的一支重要力量”。(《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2頁)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密結合新形勢,不斷深化對民主黨派性質和作用-的認識。2005年2月,中共中央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意見》指出,在新世紀新階段,民主黨派是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兑庖姟愤€指出,無黨派人士是指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對社會有積極貢獻和一定影響的人士。其主體是知識分子。這一表述,是對民主黨派的性質和作用的最新概括,體現了民主黨派在進步性基礎上的廣泛的包容性,有利于更加廣泛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共同奮斗。

三、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和民主黨派是“參政黨”等新概念,提出促進政黨關系和諧新論斷

1986年4月。中共中央在轉批的《關于新時期黨對民主黨派工作的方針任務的報告》中提出,“各民主黨派都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而是同我黨通力合作的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毙聲r期我們黨同民主黨派的關系?!皩嵸|上是工人階級先鋒隊同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政黨的關系”。(《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2、1097頁)

根據歷史經驗和現實發展的要求,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執政黨?!备髅裰鼽h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是參政黨”。(《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1—822頁)這是在黨的文獻和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文獻中,第一次使用“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參政黨”等新概念。1991年7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江澤民同志指出:“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頁)2000年12月,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江澤

民同志再次強調指出:“我國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征在于: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各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和反對黨。而是同共產黨密切合作的友黨和參政黨?!?《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頁)“參政黨”這一概念的提出及其不斷被重申,進一步明確了我國各民主黨派在政黨關系、政黨體制和政黨活動及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科學發展的高度深刻認識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胡錦濤同志指出,鞏固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政黨關系。實現我國政黨關系的長期和諧,關鍵在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黨的十七大提出了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命題,這為深化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關系的認識,促進共產黨同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提供了新的視角。

四、提出了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基本點和實施監督的總原則,肯定了我國多黨合作制度的價值和功能

1989年12月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充分肯定了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和監督的重要性,規定了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點和發揮監督作用的總原則。明確提出民主黨派“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即“一參加三參與”?!兑庖姟分赋?,要保證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政協領導機構中占有適當比例?!皯扇∏袑嵈胧?,選配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擔任國務院及其有關部委和縣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領導職務”。在貫徹落實這一要求過程中,越來越多民主黨派及無黨派人士走上政府、審判和檢察機關領導崗位,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榮譽感,充分調動了他們參與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與此同時,中共中央加強同各民主黨派的協商,內容不斷充實,程序逐步規范。2007年11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中國的政黨制度》白皮書指出,從1990年至2006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及委托有關部門召開的協商會、座談會、情況通報會達230多次,其中中共中央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有74次。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動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實踐的進一步發展。據統計,從十六大召開至2007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召開和委托中央統戰部召開的協商會、座談會、通報會,就有93次,有力地推動了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李小寧:《統一戰線新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頁)同時,中共中央和各級黨委高度重視非中共干部的推薦使用工作,據統計,在2008年全國省級領導班子換屆后新班子中,非中共人士共有205人,其中民主黨派成員166人。占非中共人士總數的81%。各省區市人大常委會都有非中共人士擔任副主任;30個省區市政府配備了非中共副省長(副主席、副市長);大多數省市政協中的非中共副主席都不少于50%。各省及領導班子中,新提拔的非中共人士有118人,占非中共人士總數的57.6%。(李杰:《各省區市領導班子中的非中共人士》,《四川統一戰線》2008年第5期)在民主監督方面,成績同樣斐然。各民主黨派運用政協視察、大會發言或以其他形式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進行監督。1997年至2006年,各民主黨派中央在全國政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包括書面發言)370余次(份),內容涉及改革、發展、穩定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如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推行循環經濟發展、重視災害的社會管理和加緊應急體系建設、維護和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保障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的投入、積極推進民辦教育、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堅決反對分裂和促進祖國統一、發展兩岸經貿交流等。民主黨派在人民政協的大會發言,許多意見建議被采納。

在此基礎上,2006年2月,中共中央頒發了《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指出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的作用,支持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與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討論協商及其履行職責的各種活動,使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作用繼續得到鞏固和發展。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指出:“要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民主黨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更好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選拔和推薦更多優秀黨外干部擔任領導職務?!?007年11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政黨制度》白皮書,第一次較為系統地從理論上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價值與功能進行了闡述,將我國多黨合作制度的價值和功能界定為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社會整合、民主監督和維護穩定等五個方面。充分肯定了各民主黨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指出,要完善黨同民主黨派合作共事機制,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和更好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真誠接受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監督,鼓勵黨外人士做我們黨的摯友和諍友。

五、將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指出,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內容之一。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明確將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列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十三大報告指出:“人民政協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方面代表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要加強政協自身的組織建設,逐步使國家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重大問題的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經?;??!?/p>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報告指出:“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主要內容,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笔拇髮⑦@一制度正式寫入黨章。按照十四大的要求。1993年3月,中共中央鄭重向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提出了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補充建議,其中包括在憲法中增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的內容。大會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從而使堅持、完善和發展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意志,而且成為國家的意志、人民的意志。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繼續推進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規范化、制度化”。這些規定的提出及實施,大大推動了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的進程。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進一步推進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在深入調研,并充分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以及各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赋隽诵率兰o新階段我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必須堅持的重要政治準則: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本方針,保持寬松穩定、團結和諧的政治環境。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兑庖姟诽岢鲆凑铡吨袊嗣裾螀f商會議章程》的要求,推進政治協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一是提出要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就重大問題在決策前和決策執行中進行協商,這是政治協商的重要原則;二是總結長期以來的做法。提出了政治協商的兩種基本方式:即“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和“中國共產黨在人民政協同各民主黨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協商”;三是規范了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協商的內容和程序。對于人民政協政治協商的內容和程序,2006年2月《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指出,要支持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職能,把加強團結和發揚民主貫穿于政協工作的各個方面。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六、提出了衡量中國政黨制度的標準

1945年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于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同志提出了檢驗一切工作成敗得失的“三個有利于”標準。在此基礎上,2000年12月,江澤民同志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指出:“衡量中國的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從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的效果著眼,一是看能否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二是看能否實現和發展人民民主。增強黨和國家的活力,保持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與優勢;三是看能否保持國家政局的穩定和社會安定團結:四是看能否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頁)2005年2月,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中重申了這四條標準,并將“能否保持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優勢”單列出來,使其成為五條標準。同時?!兑庖姟访鞔_提出,發展是我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根本任務。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要牢牢把握發展這個根本任務,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自覺服務于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上來,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衡量我國政黨制度標準的提出,有助于我們明辨是非。自覺抵制不顧中國國情、企圖照搬西方政黨制度和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種錯誤思潮的破壞與干擾,堅持并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責任編輯柳波

猜你喜歡
政治協商多黨合作民主黨派
中國共產黨探索新型政黨制度的基本經驗與新的實踐要求
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履職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ase Of China’s United Front in Chongqing
全面從嚴治黨視角下加強民主黨派監督的思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淺談如何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協商民主與政治協商
抗日戰爭時期“遇事協商”對中國政治協商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