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戰略高度看我國中小學學制改革

2009-12-23 03:39林希一
教育前沿·綜合版 2009年10期
關鍵詞:學制階段教育

林希一

我國的中小學教育是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提高的。從清朝末年建立近代學校教育制度開始的100多年間,我國的中小學學制問題就沒停止過改革、演變和逐步完善。當前,國人最為關心的是中小學學制時間長短問題和高中階段的學制類型問題。我認為,我國的教育改革要從國內的實際出發,不必套用哪個國家的模式,不能盲從所謂的專家學者,應從基層第一線研究問題,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尋找對策。

中小學學制時間應適當縮短

目前的中小學“六三三”十二年制,是自1981年以后在大多地區陸續實行起來的,這在當時是有重大意義的?!拔母铩眲偨Y束,撥亂反正,原有九年過短的學制嚴重制約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延長學制成為迫切的時代課題。在當時的就業觀念和就業制度條件下,延長中學生在校時間,對緩解就業壓力,保持社會穩定,起到促進作用。但是,從30年后的今天看來,我國中小學制的適度改革是刻不容緩的。綜合各方面的建議、意見,大家普遍認為,我國中小學制改為十年為宜,即小學階段5年,中學階段5年。

(一)縮短學制,有利于集中財力辦學。今年5月22日,在香港教育學院舉辦的首屆亞洲地區教育大學校長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在演講中宣告,到2011年,中國教育財政投入將達到GDP的4%。這個指標雖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9%,但是在我國的確是雄心大志。這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2008年我國的GDP約為4.2萬億美元,按9%的速度增長,到2011年的GDP約為6.45萬億美元,4%的GDP支出約為2580萬億美元。這里面有個重要的換算比例要弄清楚:發達國家的財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是35%到50%,而我國不到21%。以此推算,我國2011年4%GDP的教育支出占財政收入的比例為20%以上。以2008年為例,日本教育經費投入占GDP4.8%。其教育經費投入約為2325億美元,占財政收入不到10%,美國教育經費政府投入占GDP的5.7%,約為8168億美元,占財政收入的11%多一點。因此,我國教育經費投入占財政收入的比例不比發達國家低,甚至高出不少發達國家。對此,我們應堅持兩點論,既看占GDP的比例,更要看占財政收入的比例,看到國家的實際困難。再者,我國是教育大國,學生多,教師多,全國在校中小學生近2.5億人,接近美國人口,是日本的兩倍,是俄羅斯和德國的3倍。要保證九年義務教育,保證龐大教師隊伍工資待遇,提高生均教育投入標準,必須有充足的財政實力作保障。我調查過農村鄉鎮,每個鎮每月用于教師工資的支出占鎮全部支出的80%以上。一個縣級市2006年總支出11.343億元,教育支出3.6億元,占31.7%。公務員陽光工資實行之后,廣大中小學教師心理失衡,為待遇問題,有罷課的、有鬧風波的、有發表不滿言論的等等,最近各地啟動了教師績效工資實施辦法,使之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工資水平,這是提高教師待遇,貫徹《教師法》的重大舉措,必將加大財政投入,增加教育投入總量?,F在提出來縮短中小學生的學制,是最經濟的戰略措施和長遠打算。如若縮短中小學學制2年,將會節省一筆可觀的投入。目前,小學生有1億多人,減少1個年級,即減少1700萬左右的學生在校,按每生預算內事業經費支出2000元計算,可節省340億元;中學生(僅指普通高中和義務教育階段初中生)與小學生人數大致持平,減少一個年級,按每生支出2500元預算,可節省經費425億元,兩項合計為765億元,占2008年教育總投入的7.7%,占義務教育投入的的17%。

(二)縮短學制,有利于縮短人才培養周期?!耙蝗f年太久,只爭朝夕”,青年人才是祖國的希望。學制過長、人為地加長了國家人才的培養周期,給國家、家庭及個人等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單從人才成長周期看,一個成熟的人才要經過三個時期:中小學時期、高等教育時期(包括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和學術成熟期(學術地位的確立),每個階段大約都在10年左右的時間。在中小學階段不宜徘徊過長的時間,在每個階段能節省則節省。這個道理大家都懂、都能接受,但有兩個“擔心”需要克服。第一個是政治上的“擔心”。即已行成的中小學制是撥亂反正的產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具體體現之一,輕易改了會有翻案“犯上”之嫌。我認為,過去改過來是一種必要,現在再改過去是一種必然,這是事物發展的需要。變革學制是一個工作措施,沒有政治傾向性問題,不是否定誰、埋沒誰。學制也要在實踐中作相應的調整,這才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改與不改、變與不變,要服從事物的發展,服從于事業的需要。第二個是業務上的“擔心”。擔心縮短了學制,會影響中小學的基礎課程,造成先天不足,營養不良,造成今后的“基礎不牢、高筑不穩”。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從課程量和難易程度上看,12年的課程與9年、10年的課程沒有多大差距。

(三)縮短學制,有利于國防建設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根據人口形勢的發展和國防事業的需要,高等學校畢業生將成為今后我國士兵的主要來源。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兵源自然量相對下降,兵源選擇余地相對偏小,高等學校畢業生應征入伍成為必然。我國軍隊現代化進程不斷加速,對兵源素質的要求逐步提高,已從低學歷向高學歷轉變。如2008年,北京市和上海市先后宣布,今后不再征集初中畢業的青年入伍,這標志著自1955年以來,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不再列入平時征集范圍。既然今后高等學校畢業生是兵源主體,必然要考慮到年齡問題。照現在的中小學制,一個從7歲入學的學生,大學本科畢業后,年齡至少23周歲,已過合法婚育年齡和服兵役年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每年12月31日前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應被征集服現役。當年未被征集的,在22歲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現役?!逼鹫髂挲g段在18—22周歲之間。這種年齡上的矛盾,造成了這樣一種被動措施:為了盡可能多地招收高校畢業生,只要放寬對年齡、身體、視力等指標的要求,即強調了知識條件素質、降低了其它條件標準。若能縮短2年中小學制,本科畢業生21歲,???0歲,正符合兵役條件,也是緩解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

實行適宜的學制,對于減輕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減少在校學生輟學和社會問題等都有莫大的益處。

學制縮短后的進一步思考

假設在中小學階段縮短2年學制成為可能,那么給我們帶來的進一步思考主要有:

(一)使十年制義務教育成為可能。目前,發達國家大多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向十二年義務教育的延伸,從而增加了全社會的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這些國家的人類發展指數。我國由于九年義務教育基礎脆弱,實行的時間不長,所以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對較短,人類發展指數偏低。社會各界不斷向政府提出要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有的建議向下延伸、重視和加強學前教育,有的提出向上延伸,強化高中教育。2008年、2009年全國兩會都有人大代表建議義務教育實行十二年制。但兩次都被拒絕,理由是經濟條件不允許,國家負擔不起。這是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前面已指出,我國人口多、底子薄,要承認這一現實,不可盲目與發達國家攀比,搞一廂情愿的接軌。

(二)使高中階段分支型學制向單軌制的收攏成為可能。建國后,我國學制發展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整體趨勢是分支型即“Y”型學制得到進一步加強。80年國務院要求“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并舉,將部分普通高中改為職中、農中,標志著“Y”制的復蘇;1983年以后,國家要求到1990年農村各類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數達到或超過普通高中,城市“比例則大體相當”,這是“Y”制的發展期;至1994年,各種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在校生數占到高中階段在校生總數的56.1%,標志著“Y”型學制的真正確立。但2007年只占43.9%,說明“Y”制在逐步減弱,逐步過渡到單軌制是必然趨勢。實行中學階段單軌制的設想是:取消中等職業教育,強化高等職業教育,考生由普通高中起點升考各類高校。其一、在當代,職業教育日益建立在更高的科學技術基礎之上,只有在高水平文化科學基礎知識之上培養出來的人才更有適應性。職業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分化,最初在小學階段進行,后來依次發展到了初中、高中和初級學院階段進行??v觀世界各地的教育發展,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義務教育延伸到哪里,雙軌學制就要并軌到哪里,單軌學制是機會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式。由雙軌制而分支,而后達到單軌制,普及高中教育,這是世界中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其二,目前的分支制是文革后為了建設、穩定、就業需要所采取的超常規、跳躍式的應急模式,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已不能適應當前和今后建設及就業的需要,必須承認,當前多數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文化程度受限、專業技能水平不高,繼續升學難、就業難,打牢基礎、提高層次是必由之路。其三,由高中升考高職不影響人才培養周期?,F在,從小學到中職畢業要用12年時間;縮短學制后,高職畢業才用13年時間。

(三)使中學階段一貫制成為可能。高中本身是現代學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西歐雙軌學制的中學過去沒有嚴格的初高中之分,美國單軌學制中最先有了高中,接著是蘇聯學制中也有了高中,最后是歐洲雙軌學制的中學在變革中不得不分為兩段,也有了高中。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入發展,我國國民的整體文化素質明顯增強,各項事業對科學文化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正像小學已實行一貫制一樣,中學的一貫制也會應運而生。以前小學分初小和高小,隨著整體文化素質的普及和提高,高初小分段沒有意義了,小學階段實行一貫制了;同樣,現在也要取消高初中分段,成為一貫制。其實,中學階段的一貫制,就是中小學的整體一貫制,也是將來義務教育階段的一貫制。這樣就把學制改革和實行義務教育統一起來了,為實行義務教育提供了條件,能使更多的人接受中等教育,最大限度地減少輟學,大面積提高受教育者的中學教育年限,從而提高人力資源整體素質,無論從民生角度,還是從國民素質角度,都有好處。而現在高初中分段制的弊端日趨明顯。初中畢業生考不上高中,升不了學,年齡小無法就業,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很多困難和問題。

猜你喜歡
學制階段教育
名師成長的四個階段
教育部辟謠小學學制變5年
假期之后,你想成為誰?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五行真經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學理與法理:中小學學制變革的依據
學制不縮短,那要怎么改?
不同的階段 不同的方法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