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家黃質夫史料輯存

2010-04-05 13:24張智峰
檔案與建設 2010年9期
關鍵詞:中央大學農學院棲霞

□張智峰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朱煜在《教育家黃質夫與民國時期“棲霞新村”建設》一文中說:“關于黃質夫與鄉村教育問題,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對黃質夫鄉村教育思想體系、黃質夫與陶行知鄉村教育思想比較、黃質夫與鄉村職業教育、黃質夫鄉村教育思想在貴州黔東南地區的實踐等方面。由于黃質夫是一位長期被湮沒的教育家,目前對他的研究尚不充分,有若干有待開拓或深入的課題”①。因而搜集整理黃質夫史料,既是有待開拓的課題之一,也是推進黃質夫鄉村教育思想體系研究不斷深入的重要基礎工作。

黃質夫(1896——1963),名同義,號質夫,江蘇儀征十二圩人。先后創辦和主持江蘇省立第五師范分校、南京中學棲霞鄉村師范科、浙江省立湘湖鄉村師范、貴州省立貴陽鄉村師范、國立貴州師范等學校。關于黃質夫先生的事跡,《江蘇文史資料》第54輯暨《儀征文史資料》第9輯之《鄉村教育先驅黃質夫》、楊秀明和安永新合著《黃質夫教育文選》、肖云德著《黃質夫鄉村教育思想研究》等都有相當篇幅。懷著對這位鄉村教育家的景仰,筆者穿梭于書店、圖書館、網絡之間,對黃質夫的史料倍加留意,終有小獲,草綴成文,一來就教于方家,二來權且寄托后生對先生的懷念及崇高敬意!

黃質夫與棲霞鄉村師范

黃質夫從南京高等師范(今東南大學)農學院畢業后,開始了獻身于鄉村教育事業的生涯。1927年,黃質夫出任江蘇省立南京中學鄉村師范科主任。受聘鄉村師范科主任之后,他便立即著手學校的恢復、建設及聘請教師招生等一系列工作。黃質夫崇尚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觀點,經過幾年的經營,棲霞鄉師出現了嶄新面貌,得到了當地村民乃至教育界的一致好評。

在任教棲霞鄉村師范科期間,黃質夫先生曾署名“質夫”和“黃同義”在《棲霞新村》雜志發表著作多篇。其中有五篇著作,上述所列書籍未予著錄,茲列于后。

第一篇《棲霞鄉師十六年度之回顧》,署名“質夫”,發表于1928年10月12日出版的《棲霞新村》第7期和1929年1月15日出版的《棲霞新村》第10期。

第二篇《本校農民教育館計劃草案》,署名“質夫”,發表于1929年3月15日出版的《棲霞新村》第11期。

第三篇《本校史略》,署名“黃同義”,發表于1930年3月1日出版的《棲霞新村》第21期和1930年6月15日出版的《棲霞新村》第25期。

第四篇《十九年三月份工作摘要報告》,署名“質夫”,發表于1930年4月1日出版的《棲霞新村》第22期。

第五篇《本科三年級生京鎮錫蘇滬杭各地教育參觀籌備的經過》,署名“質夫”,發表于1930年5月15日出版的《棲霞新村》第24期。

這五篇著作,與黃質夫發表在《棲霞新村》的其他諸篇,同為黃質夫先生早期作品。乃其早期鄉村教育實踐的總結,是研究黃質夫鄉村教育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黃質夫與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推廣處

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即今南京農業大學,1928年正式稱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1930年4月,國民政府以“勾結叛逆,圖謀不軌”為借口,武力封閉曉莊學校,波及黃質夫,黃質夫被迫辭去南京中學鄉村師范校長一職。

1930年夏,黃質夫受聘于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農業推廣處。9月8日,推廣處召開第一次處務會議,黃質夫被任命為主任指導。時宜興中學準備改辦職業教育,籌辦農科,于是電請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委派專家,赴宜興中學進行指導。9月14日,黃質夫受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農業推廣處委派,與蘇農廳唐荃生一道赴宜興中學,考察該?;I設農科事宜??疾鞖w來后的9月23日,在農學院推廣處第二次處務會議上,黃質夫報告了赴宜興指導宜興中學籌設農職科經過情形。會議推舉黃質夫與金逸農、江國仁為推廣處交際員,旨在加強推廣處與農學院各學科的聯系。隨后,黃質夫與唐荃生兩人合作完成了約2300字的《宜興中學省款添設職業科計劃書》,并署名唐昌治、黃同義,發表在1930年10月20日出版的《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旬刊》第59期上。1931年2月《職業與教育》雜志第121號對該文進行了轉載?!兑伺d中學省款添設職業科計劃書》緣起中說到人才的培養問題時指出:“事業之興替,胥以人才之盛衰為衡”②;談到適應環境,文章說:“教育以適應環境為目的,凡社會之需要,事實之便利,均足以促進教育效能”③。文章末尾附“編者附識,……以其與農業教育前途相關頗切,故備錄之”④。由此可見,黃質夫先生不論是在教育領域,還是在農業推廣工作中,時刻將鄉村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黃質夫在農學院農業推廣處積極參與農業推廣事宜。1930年10月26日,他參加了在棲霞鄉師舉辦的推廣處第一次農業改進討論會。11月2日,參加了在馬群鎮民眾教育試驗區舉辦的第二次農業改進討論會。11月22日,又參加了在湯山舉辦的農業展覽會。1931年3月4日,參加了江浦農民講習會。

1930年秋,國立南高、東大、中大三所農學院畢業學生發起成立了國立南高、東大、中大畢業同學會。黃質夫與周幹、歐陽良舉、周拾祿、孫本忠等,被推舉為執行委員會委員。12月12日舉行了第一次執委會,黃質夫被推舉為交際委員,并與周幹共同負責起草國立南高、東大、中大畢業同學會辦事細則。

黃質夫在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農業推廣處的事跡,許多書刊都是寥寥數語。短短一年的時間,還是令黃質夫不能割舍教育情結,于是他毅然辭去主任指導,前往浙江湘湖鄉村師范,繼續從事著他的教育事業。

黃質夫與中華鄉村教育社

1932年春,黃質夫由浙江湘湖鄉村師范學校返回棲霞,任江蘇省立棲霞鄉村師范校長。這年夏天,全國各地鄉村教育工作者鑒于鄉村教育困難重重,前途日益黑暗的局面,為了更好地改進鄉村生活和推進鄉村建設,打開鄉村教育被動局面,與一批教育工作者共同發起成立了中華鄉村教育社。發起人有:黃質夫、王引民、涂聞政、古楳、鄒秉文、江恒源、孫枋、任孟閑、唐昌言、葉湯銘、陳昌嵩、滕嵩石、冷御秋、馮策、韓文慶、汪懋祖、顧琨、金海觀、陸殿揚、顧克彬、相菊潭、彭百川等。除外省及江蘇各鄉村師范校長外,中大教育學院院長程其保、無錫教育學院院長高踐四、江蘇實業廳廳長何玉書、中華職業教育社楊衛玉等一批教育名流,也先后加入發起人行列。1932年10月5日,各地鄉村教育工作者從四面八方齊聚棲霞鄉村師范,舉行了發起人會議,一致推舉黃質夫、彭百川、孫仲威、唐啟宇等為籌備委員,設立籌備處,一方面向社會征求更多的社員,一方面完善章程等,并擬呈請立案手續。1933年6月,獲國民黨中央黨部批準立案,教育部備案。獲得合法手續后,籌備委員又在1933年11月,吸納江問漁、何玉書、陳劍修、章之汶、相菊潭、趙鴻謙等新籌備員。萬事俱備,12月2日,全體籌備委員在南京召開了最后一次籌備會。經過討論,會議決定:1934年1月27日在棲霞鄉村師范學校內召開中華鄉村教育社成立大會。

截止到1月27日這一天,中華鄉村教育社有個人社員400多名,團體社員20多個,涉及全國15省份。范圍之廣,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開幕式上,籌備會主席章之汶、國民黨中央黨部代表張皎、教育部代表吳研因、中華鄉村教育社社員邰爽秋等分別致詞。會議討論通過中華鄉村教育社第一年度工作計劃大綱。會議選舉第一屆理事和候補理事,分別是:黃質夫、何玉書、古梅、吳研因、程其保、彭百川、章之汶、相菊潭、梁漱溟、江恒源、趙德柔、陳劍修、仝菊圃、胡宏模等,何玉書任主席。在1月28日召開的第一屆理事首次會議上,黃質夫、相菊潭、孫枋、彭百川、章之汶、何玉書、仝菊圃、胡宏模、趙德柔(彭百川代)、邰爽秋(黃質夫代)等出席會議。選舉黃質夫、何玉書、彭百川為中華鄉村教育社常務理事。

中華鄉村教育社成立后,也轟轟烈烈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鑒于當時國內形勢,中華鄉村教育社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但這些鄉村教育家,卻義無反顧地繼續從事著教育救國的工作。后來,陳劍修擔任國立社會教育學院院長;黃質夫擔任國立貴州師范學校校長;彭百川擔任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學校長;趙德柔也曾擔任過山東省立第四鄉村師范校長……他們為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確實值得我們敬仰。

黃質夫與國立貴州師范學校

1939年9月,黃質夫被任命為貴州省立貴陽鄉村師范學校校長。10月,學校進行改組,定名為國立貴州師范學校,黃質夫任校長。1940年1月,學校奉令遷至榕江。

到了榕江之后,黃質夫帶領全校師生開墾校地,修筑校舍,發展農工生產。為適應邊地社會需要,使教育社會化、科學化、生產化,黃質夫制定了“從生產上實施教育,從建設上樹立???,從勞動上講求鍛煉,從服務上指示學習”⑤的原則。當時全校700多人,沒有聘用一個校工,凡是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上的事,都由師生共同去做。每天下午課后一點半鐘,全校進行勞動生產活動。學校的事情分為校務、農事、工藝三個部門,三個部門又分為若干個小組。每次動員號一吹,幾百人如上戰場的將士一樣,潮水般涌向集合場,嚴肅整齊的隊伍,由各個導師和各組組長率領開始工作。下午三點半至五點,是學校專業活動時間。當跨進師范大門,一定會驚奇辦公室哪來許多工作緊張的教職員,工場里哪來許多技術熟練的工人,農場上哪來許多荷鋤的農夫。這都是師生共同勞動的場面。黃質夫曾經說過:“時值非常,地在邊隙,人力財力兩形缺乏,吾全校師生乃能排除萬難,并將點滴血汗所集之資,不自享而建校,高風亮節,足使貪欲儒立”⑥。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事。

經過兩年的建設,學級擴充,校舍增加,還創辦了國民教育試驗區,推行社會教育,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因此,學校每學期都受到教育部的嘉獎。校長黃質夫先生在建校后的第二年,即記大功一次。這在當時的教育界,被稱為“殊榮”。在黃質夫的領導下,國立貴州師范學校成為抗戰時期很有影響的學校之一。黃質夫還將自己創辦學校的體會,撰寫《國立貴州師范學校勞動生產實施經過》一文,發表在1940年出版的《中等教育季刊》第一卷第二期上。

1944年黃質夫因身體原因,離開了嘔心瀝血創辦起來的國立貴州師范學校,但他艱苦卓絕的辦學精神,以及為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所做出的貢獻,卻永遠載入史冊。

①朱煜:《教育家黃質夫與民國時期“棲霞新村”建設》,《歷史教學問題》2009年第2期.

②③唐昌治、黃同義:《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旬刊》1930年第59期.

④《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旬刊》1930年第59期。

⑤⑥轉引自楊維新:《國立貴州師范學校的教與學》,《學生之友》1943年6卷4期。

猜你喜歡
中央大學農學院棲霞
丘陵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環境規劃探討——以棲霞古鎮都村為例
國立西北農學院的農學教育研究
1932年中央大學教授索薪事件研究
趙學敏書法作品
趙學敏書法作品
北京高??萍紕摪病曨l監控應用探索與實踐——以北京農學院為例
從學人刊物看學人譜系
川西南部大興場地區棲霞組儲層發育有利區預測
《國風》半月刊的思想理念
農業物聯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天津農學院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