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兒童的身心發展與音樂教育

2010-04-07 18:30蔣娟全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年10期
關鍵詞:身心流行音樂寶寶

蔣娟全

(湖南科技學院 音樂系,湖南 永州 425100)

現代兒童的身心發展與音樂教育

蔣娟全

(湖南科技學院 音樂系,湖南 永州 425100)

全面了解兒童各個階段不同的生理與心理特征及其發展規律,并根據這些特征與規律科學地進行音樂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而更有利于促進兒童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

兒童;不同年齡段;生理與心理特征;音樂教育

“兒童”一詞在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指的是“18歲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對其適用之法律規定成年年齡低于18歲?!庇纱丝梢?,兒童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歲)之間的整個階段,這個階段可分為:嬰兒期(0-1歲)、幼兒期(1-3歲)、學齡前期(3-6歲)、學齡初期(6-12歲)、學齡中期(12-15歲)。兒童時期身心迅猛發展,是學習各種知識、培養各種能力與素質的最佳時期,更是學習音樂的黃金時段。根據生理學與心理學研究,18歲前各個年齡期的生理、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兒童的各種音樂活動也受其不同年齡的身心因素所影響。廣大音樂教育者如果能夠了解兒童各個年齡期不同的生理、心理(包括音樂心理)特征與規律,并根據這些特征與規律科學地進行音樂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而更有利于促進兒童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下面談談兒童不同年齡階段的生理、心理特征與音樂教學。

一 嬰兒期(0-1歲)

科學證明,音樂智能是兒童最早出現的智能,這個時期的兒童身心發育最快,對聲音特別敏感,對音樂也有一定的感知。

那么,在這個階段應該如何開發兒童的音樂智能呢?

(一) 聽熟悉的音樂

胎教時聽過的音樂一定要復習,注意觀察寶寶出現的親切表情。父母也要定時給寶寶唱歌,復習他聽熟了的音樂,保持胎教養成的良好影響。如果不復習,那些聽熟了的記憶可能會在6個月后喪失。

(二)不同的情景聽不同的音樂

給寶寶洗澡時播放歡快嬉笑的樂曲,同寶寶一起在嬉笑逗樂時播放歡快游戲的歌曲;帶著寶寶在小車上逛公園時,播放歌頌春天的歌曲;看到孩子們跳舞就播放舞曲,使寶寶有多種視聽同時出現的感受,以豐富情景與音樂的聯系等。

(三) 做被動操時播放固定的音樂

在給寶寶做被動操時,每次做某一段體操就播放同一段音樂,使寶寶記住放哪一段音樂要動手,哪一段音樂要動腳,哪一段音樂要趴下抬起頭來。逐漸的,寶寶會聽某一段音樂自己動手,再聽另一段音樂自己動腳,由被動操慢慢變成聽音樂的主動體操。

(四) 多鼓勵發音

在寶寶高興時,把他發出的聲音錄下來,反復播放,就會使他多發音。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聲音,如水籠頭沖水的聲音、風吹動樹葉的聲音、貓叫和狗叫聲等,可以錄下來再次播放,并讓寶寶模仿。

(五) 玩音響玩具

寶寶喜歡能發出聲音的玩具,如花鈴棒、小鈴鐺、八音盒、能發聲的不倒翁、小兔子打鼓、音樂旋轉盤等音響玩具,尤其喜歡自動播放兒童歌曲的八音盒,寶寶自己會努力學會操縱它,讓它隨時給自己播放音樂,使自己熟悉這些音樂。

(六) 定時聽古典音樂

家庭中要有固定的聽古典音樂時間,每天10~15分鐘,可選擇簡短、明快、安詳的音樂。男孩子更喜歡熱情奔放的音樂,如舒曼的《快樂的農夫》,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米查姆的《巡邏兵進行曲》和貝多芬的G大調小步舞曲等。

(七)親子律動

大人抱著寶寶按著節拍做律動或者跳舞,在輕柔的音樂伴奏下,帶著快樂的表情隨著音樂轉來轉去,有節奏的身體起伏擴展了音樂的效果,使寶寶猶如騰云駕霧,在輕飄飄的在樂聲中蕩漾,既增進親子感情,也培育了寶寶欣賞音樂的愛好,是家庭中最溫馨最美好的時光,如果父母同時參加,寶寶在兩人之間按著音樂傳遞,則更能共享天倫之樂。

(八) 敲擊節拍

在欣賞音樂時,寶寶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搖動身體,或者動手踢腳,帶著快樂的表情來應和,剛開始不見得與音樂合拍,只是表示心情快樂而已。大人可經常拉著寶寶的手或腳,按著節拍活動,逐漸使寶寶的活動合拍。

(九) 先會唱歌后會講話

在學會叫爸爸媽媽之前,寶寶就已經會咿呀地唱歌了。如果東西掉到地上,寶寶跟著說“咚,咚”,聽到小鳥的叫聲,自己也會“吱吱喳喳”??梢园褜殞毎l出的聲音錄下來反復播放,大人同寶寶一起唱,鼓勵他再發出聲音,使他的聲音持續得更長些。把這些資料保留起來,成為寶寶唱歌的記錄,以后再聽也會很有趣。

節律、旋律和欣賞是音樂的三大要素,這三者都可以在1歲之前有所表示,細心的家長可以覺察,盡可能留下記錄,作為以后音樂能力發展的參照。

二 幼兒期(1-3歲)

幼兒期的兒童身心發育較快,特別是智力發展迅速,他們的特殊才能開始表現,情感、個性、品質開始形成。這個時期的兒童逐步學會說話、走路,對聲音敏感,好動;模仿能力較強,好奇心大,學習東西的欲望較強;有較好的節奏感,并能用準確的身軀動作表現出來;喜歡聽音樂和看圖畫。3歲的幼兒能聽懂800個字,能運用300-500個字,語言能力逐漸增強。這時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開始階段,主要發展他們的基本音樂能力和感知能力,因此這個時期的音樂教育以音樂聽賞為主。通過聽賞音樂,初步培養幼兒對音高、節奏、力度、音色等的注意力和辨別力,提高幼兒聽覺的敏銳性、選擇性和對音樂的整體感受性。欣賞音樂不僅是耳朵和眼睛的事情,它還會引起全身官能的反應,伴隨著律動、舞蹈、樂器進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動,要求幼兒的耳、眼、腦、四肢協調運用,這樣可以培養幼兒感知的敏銳度和大腦反應的靈活性;此外,適當地教一些兒童歌謠,以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和節奏感,為以后歌唱教學打下基礎。

三 學齡前期(3-6歲)

這個時期的兒童感知能力發展較快,善于觀察事物,模仿能力強;大腦繼續發展,3歲時腦重為1000克左右,6、7歲時約為1256-1300克,已接近成人的腦重量,整個皮層的分析綜合活動日益完善,興奮和抑制機能日趨平衡,第二信號系統進一步發展,開始有了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跑、跳、攀登,有一定的平衡協調能力,手的動作也更加靈活;詞匯更加豐富,可以與成人自由進行言語交流,初步掌握語法結構,開始產生內部言語(即默語),因而語言表達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并且能初步掌握書面言語;社會情感開始產生和發展,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意志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也都有了發展,但自我行為易受外界事物或情緒的影響而發生轉移,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開始形成了最初的個性傾向,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自我表現欲望較強,協作精神初步發展。這個時期的兒童音高感覺較好,能夠聽辨一些簡單的音程與和弦,可以記住八到十六小節的樂曲,能夠完整地表演較簡單的歌(樂)曲和舞蹈,對音樂的興趣逐漸增大。根據這個時期兒童的身心特征,可以繼續加強音樂欣賞訓練。通過音樂欣賞,培養兒童對音調、旋律、音程與和聲的初步辨別,進一步培養兒童的感知覺與注意力,培養兒童對美與丑、善與惡、真與偽的辨別能力,培養兒童的情感體驗與道德情操。根據兒童這個時期善于觀察事物、模仿能力強、動作語言能力較強,對音樂的興趣逐漸增大等特點,可以進行適當的演唱(奏)、舞蹈訓練,這是對兒童音樂專業技能培訓的最早時期。而擔負這一任務的主要是幼師,可見培養和選擇合格的幼師,是何等的重要。

四 學齡初期(6-12歲)

即小學階段,又稱童年期。這個時期兒童的身心迅速發展,他們的手指功能發達,各個器官的協調性逐漸提高,他們的運動覺、聽覺增強,節奏表現、旋律表現更加豐富,他們視覺的發展逐漸優于聽覺,已有觀察音樂現象的能力,音樂記憶內容與篇幅增大,音樂想象力逐漸豐富起來,在練習時能表現出一定的意志,并能產生美好的音樂前程的理想。這些身心發展特點表明,這一時期正好是進一步發展兒童音樂感知能力的最佳時期;是訓練兒童彈琴、唱歌(包括合唱)、跳舞和識譜的大好時期;同時也是培養兒童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最好時期??墒?,這個時期的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仍較短,自覺性不強,學習也是跟著興趣走。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兼顧兒童這些特點科學地進行音樂教學,在訓練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注意激發學習的趣味性。在音樂課中適當地進行一些即興創作活動(游戲),如較為簡單的即興歌舞表演、即興節奏短句問答、即興簡單旋律的創作與即興編歌詞等。通過這些“游戲”不僅使他們對音樂有了更深的感受,而且還能夠體驗到創造成功的喜悅和滿足感,這樣既培養了學習興趣學到了音樂專業知識,又培養了協作能力和創造能力?,F在“流行”的從小學起就只抓語、數、外,而削弱音、體、美教學的傾向是極其錯誤的,是在從“根”上摧毀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

五 學齡中期(12-15歲)

即少年期,相當于初中階段。這個時期的兒童身心迅猛發育發展,是生理、心理發育的特殊階段。生理發育引起第二性突變,男女的差異日益明顯,聲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變聲期。女生有的聲音變得渾濁,有的假聲鮮明起來,男生大部分失去了純凈、明亮的童聲特點,逐漸變得低沉渾濁,甚至沙??;這時他們已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進步迅猛,他們思想活躍,好奇心特別強,容易接收新生事物,對世界充滿幻想;記憶、思 維、能力、意志、興趣都趨向成熟,但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夠完善,對人生、對生活的思考欠周全;這個時期的兒童對音樂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特別是流行音樂對他們的沖擊很大,在音樂世界里他們對流行音樂“情有獨鐘”,甚至是著迷。因此,中學音樂教師要根據少年兒童這些身心特點科學、妥善地進行音樂教學。

(1)正確理解和實施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充分認識初中階段加強音、體、美、勞教育,培養學生完善人格的重要性。就音樂教師而言,就是要爭得一席地位,音樂教育不是可有可無的,音樂教育也不等同于“文娛活動”,音樂教育更不能“瓜菜代”,從教師到管教學的領導,必須從認識上解決問題。

(2)正確對待流行音樂。流行音樂作為一種音樂形式,具有它自身的特點:語言生活化、節奏明快、朗朗上口、情感表現直白、易于接收。因此,絕大部分中學生都非常喜歡。大部分流行音樂是健康向上的,可是也有些消沉的、不健康的,我們應該區別對待,擯棄不好不健康的,接受吸收好的、健康向上的。如果我們將所有的流行音樂都貶得一文不值,一味排斥,只把高雅音樂捧上天,這樣不僅扼殺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對他們的健康成長也不利。

(3)循循善誘,正確引導。少年兒童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決定了他們對流行歌曲的偏愛,可是以他們現有的知識結構,還沒有具備完善的鑒賞能力,不能區分流行音樂的優劣。如果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意吸收流行音樂,難免會受到負面的影響。因此對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流行音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師精心挖掘現有教材的內涵,充分揭示作品中豐富的內容和藝術形象,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初中音樂教材上的《青春舞曲》就是一首優秀的少數民族歌曲,多年來它一直在人民群眾中傳唱,經久不衰。教師可以先從收集者王駱賓先生如何歷經千辛萬苦,踏遍祖國整個大西北,甚至奉獻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去收集我國的少數民族歌曲著手,逐漸了解新疆少數民族的人文、地理和風俗習慣等,進一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都蘊涵著豐富、悠久的歷史文化,從而進行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愛國主義教育。充分運用從視覺、聽覺等感官上的反映上升到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歌曲的學習當中,充分感受到精神的愉悅享受;其次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節選部分優秀的流行音樂,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和學習。流行音樂中不乏優秀的作品,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并討論其價值所在。比如《感恩的心》這首歌曲表達了人與人之間愛的傳播與循環,教師可以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如何回報關心你、愛護你的父母及人民群眾,回報幫助你、培養你的國家和社會,時時刻刻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做一個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人。當然對于一些不健康、不好的流行音樂,教師就要明確態度,杜絕其進入課堂。其實少年兒童對流行音樂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問他們為什么喜歡周杰倫的歌,他們回答大都是:喜歡就是喜歡,說不出原因。因此要不斷提高少年兒童的文化素質,豐富他們的知識視野,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這樣才能使他們懂得如何區分優劣,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優秀的流行音樂中吸收養分,陶冶情操,健康成長;最后要做好對少年兒童變聲期嗓子的保護措施。音樂教師要教學生使用科學的方法發聲,選擇難易適中的歌曲教唱,切忌大喊大叫,避免聲帶勞累。

六 學齡中期(12-15歲)

即青年初期,相當于高中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身心日漸成熟,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和審美觀初步形成。他們跟初中生一樣喜歡流行音樂,只是他們對音樂的認知逐漸趨向成熟,隨著生活接觸面的擴大,他們接觸音樂的機會更多,內容更廣,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明顯增強,對音樂風格的反應由主觀感受體驗向客觀分析發展,能綜合地理解感受作品??墒怯捎谶@個階段的學習任務重、壓力大,他們往往只是把音樂當成是減壓放松的精神寄托,不愿更深一步去學習。根據這些身心特點,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高中生對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挖掘音樂更深的內涵。高中音樂教師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構建一個由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的音樂學習的群體,使當今的高中生對“流行音樂的興趣”能向著學校音樂培育中“培養音樂審美能力”的目標穩定持久的發展。在學生參與自主管理的音樂學習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最大的發揮,他們參與教學形式的選擇,針對教學目標提出合理化建議,因為他們自身的音樂學習心理與其他同學們的學習心理有著共同之處,他們提出的想法給大部分同學學習音樂的“熱情”提供了助燃劑。這種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交流音樂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互相溝通情感的過程。這使得原本對音樂理解處于不同層次上的同學,都有了“發言”的機會,滿足了高中生音樂學習心理方面的情感需求。這種自我管理、合作學習的音樂群體,使學生對學習過程的自我設計能力、自身的素質和潛能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原來學習過程中的被動性學習走向了主動性學習。也讓那些單一的將音樂定格在“流行”的學生懂得了音樂更深更廣的內涵。

第二、通過訓練“音樂耳朵”培養學生音樂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創造力,進而提高對音樂的鑒賞水平,挖掘音樂更深的內涵。人在對音樂的感受中,其音樂心理效應就是信號的獲得、傳輸、加工、轉換和儲存的過程,有人會隨著音樂的流動產生愉悅的心境,也有人在欣賞音樂時會進入到詩的意境,這些都是需要通過進入音樂大門的鑰匙——聽覺后才會引發的。因此,有沒有“音樂的耳朵”就成了音樂欣賞者水平差異、欣賞層次出現差別的重要依據。我們要訓練高中生的“音樂耳朵”,首先要進行音樂主題的強化聽賞。音樂中的主題,是指樂曲中具有特征的旋律,它能表現一定的音樂思想,是整首樂曲的核心。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教材中一些主題音樂做成音響資料,在課間,午間通過學校的廣播站播放,對學生而言,這是一種消遣式的聽賞方式,沒有太大的壓力,只是一種識記,但這是必需的,是幫助學生提高音樂素養的前提;其次要了解、掌握“音樂語言”的組合和基本的規律。音樂是通過一種特殊的語言,做著情感世界的宣泄。然而學生學習音樂的心理受到了這些特殊語言的制約,他們對講述這些內容的“語言”還不甚了解。為此,不斷地注意、學習、了解音樂語言的組合與規律,觀察和積累生活中形象與相應音樂語言的表現方式,就成為高中生在現有音樂學習心理中如何與音樂作深層交流的突破口;最后借助各種輔助手段,創設聯想聽賞的形式。心理學家舒·卡格安曾指出,人在十分熟悉的事物面前沒有興奮感,在完全不熟悉的事物面前也顯得無動于衷,只有那些與他們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有一定聯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吸引他們。因此,在欣賞音樂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各種“經驗”和其它藝術的“語言”來幫助感受較抽象的音樂形象。例如:在欣賞交響樂《嘎達梅林》時,曲尾出現了嘎達梅林主題與四次變奏,為了準確地解讀這五段音樂的內涵,要求學生用較為熟悉的繪畫“語言”來輔助聽覺進行聯想或想象音樂所塑造的形象。同學們各抒己見雖使課堂上多了些爭議,但這些爭議在教師的引導下會更加激發學生的思考,參加爭議和討論的人的客觀認識和個人經驗越多,他們接近音樂真諦的機會就越多。再加上高中生的閱歷、知識面、文化綜合學科的記憶都會為進一步理解音樂提供重要的想象依據,所以在復聽這段音樂時,學生對音樂各種表現手段的理解已不再抽象,因為通過“音樂畫面”已“似曾相識”了。運用這種輔助手段參與欣賞的方法,使學生不僅對音樂知識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參與音樂審美的自覺意識,通過音樂學習的過程,真正領略到音樂無窮的魅力。

第三、高中階段音樂教育的另一任務是發現和培養音樂“苗子”,為高校輸送音樂考生,為國家造就具有高學歷的音樂人才。這一任務是極其光榮而艱巨的,作為高中音樂教師,不能受到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利益驅動,采取“臨時抱佛腳”的方式方法,隨便向高?!巴扑]”本不適合學音樂的考生進入高校,這對考生及高等音樂教育部門來講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培養音樂人才是不能“從大學抓起”的。

[1]李丹.兒童發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2]吳躍躍.新版音樂教學論[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5.

[3]曹理.曹理音樂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4]鄭莉.現代音樂教學理論與方法研究[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4.

Modern Children's Somatopsychic Development and Music Education

JIANG Juan-quan
(Department of Music,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nan Yongzhou 425100, China)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 in various stages of somatopsyc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laws governing their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scientific, teaching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w ill have a multiplier effect, and thus more conducive to overall health promotion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

Children; Different age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usic education

G613.5

A

1673-2219(2010)10-0218-04

2010-03-15

蔣娟全(1976-),女, 湖南永州人,碩士,講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音樂學。

(責任編校:凌 云)

猜你喜歡
身心流行音樂寶寶
大自然的聲音療愈身心
集郵養生 身心兼顧
流行音樂里的新國潮
創新精神對流行音樂的作用
多棱鏡中的流行音樂——兩岸四地“流行音樂文化高層論壇”述略
BABYPIG/寶寶豬 BXS—212
給身心降個溫
可愛寶寶超級秀
和流行音樂有個約會
身心八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