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多年前日本漢學家眼中的三峽

2010-07-12 01:49劉濟民陳陸編輯任紅
中國三峽 2010年2期
關鍵詞:三峽

文/劉濟民 陳陸 編輯/任紅

一百三十多年前,一位日本漢學家來到三峽,寫下了當時游歷三峽的難忘經歷,他就是竹添進一郎(1842—1917)。他是日本明治時期駐中國公使森有禮的一名隨員,同時也是漢學家和文學博士。來中國不久,日本外務機構人員簡編,他失去工作。這段時間,他到中國內地作了一次長途旅游。他于1876年5月從北京出發,經河北、河南至陜西,進而翻越秦嶺,橫斷棧橋難關,到達成都、重慶,然后乘舟下長江,過三峽,8月到上海,行程九千余里,歷時一百一十天,他把這一段富有傳奇色采的經歷,用優美的漢文寫成《棧云峽雨日記》和《棧云峽雨詩草》。

老照片:沖灘

“這是一位日本漢學家所表述的對于中國風土的情感。這種情感,正是日本漢學家把中國作為自己的精神母國的一種尊敬的觀念”(《日本的中國學》)。當代學者嚴紹璗先生這樣說。書前還有李鴻章、俞樾等名流為之作序,高度稱贊了書的成就。俞樾說他對“山水則究其脈絡,風俗則言其得失,政治則考其本末,物產則察其盈虛,此雖生長于斯者,猶難言也?!睍卸嘤辛钊梭@嘆的描述。

這是近代中日建交后日本人最早深入我國西部腹地留下的見聞錄,這游記和詩可說是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開拓意義的珍貴文獻。

老照片:石寶寨

他這次旅游有一位游伴是日本外交官津田靜一,另一位是北京人侯志信,做隨從向導翻譯。竹添進一郎扮成喇嘛,不懼途中窮山惡水和兵匪強盜之兇險,于五月二日啟程出發。七月二十七日到夔州,八月四日過枝江。讓我們了解一下當年一個日本漢學家眼中所見到的三峽景觀,欣賞他那優美的漢文漢詩。

夔州:“街上人家多茅茨,瓦屋僅居十之一”

自古蘷門甲天下。這是人們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驚嘆。蘷門是一道自然天險,也是一道絕世景觀。這里杜甫曾流寓兩年,寫下了著名的《秋興》八首,劉禹錫在這里做過刺史,并創作了《竹枝詞》,作者滿懷向往來到夔州,沒成想卻是滿目悲涼。

六年前,即同治九年(1870年),夔州經歷了長江上游發生的罕見的特大洪水。這即是歷史上有名的“庚午之災”。民國9年版的合川縣志稱這次大水為“嘉靖迄茲凡兩見異災三百有余年”。當時,長江最大洪峰流量高達每秒11萬立方米,夔州城遭到滅頂之災。作者記錄了當年毀城的慘狀:江水淹過城墻,沖走了城門,將在城墻上避水的居民淹沒江中。六年過去了,夔州舊城仍未恢復,城內一片衰敗的景象。

“抵夔州。街上人家多茅茨,瓦屋僅居十之一。同治九年(1870年),江大漲,城上水深丈余,城門漂去,居民避水城上者皆葬于魚腹。今未能復舊觀也。蓋城壁高于江面七八丈,而水出其上,數百年來所未嘗有云。大抵每歲夏秋,水長數丈,今茲則否,亦幸已。然昨來見舟船觸礁破壞者再矣。吁,險矣!而古人云未如人情之最險,果然耶?”

七月二十八日,他們租了一只小舟,去觀看魚腹浦八陣圖,因漲水淹沒不可見。船夫云:“天寒水落,則六十四堆石仿佛可見?!彼涗浟艘晃凰奕鍎⒂鐚Π岁噲D其所以千年不毀的分析介紹:“浦之上有溪。則江濤以趨北崖。岸有土壤易崩,故江漲則益趨之。唯浦隆然介其中,盤錯郁結甚固。浦下則束以瞿塘,鎮以滟滪。江流抗于吭隘,漫渙而回,延匯于數沱。此浦又在回沱之曲,正其旋緩歇薄之會,而蕩激沖撼之所不及也。故瞿塘不鏟,滟滪不拔,則石無可轉之期?!?/p>

這段分析在今天介紹八陣圖的資料中實屬罕見,可見他的調查多么仔細。竹添進一郎感慨道:“夫累累之石,在渦回浪涌之間,經數千百年未嘗轉移,可謂奇矣?!?/p>

登罷白帝城,他寫下了游記:“一山臨江而起,為白帝城遺墟。舍舟由山后螺旋而上,殿宇巍然……殿門俯瞰瞿塘,不雨而萬雷作于腳底。繞殿多老樹,陰森含風,頓忘三伏之熱。徘徊移時,登舟則烈日赫赫復在洪爐中矣?!弊髡咭阅毜墓P觸描繪了聳立彩云間的白帝城險要的山勢和山下湍急的流水。

瞿塘峽:滟滪當其口,盤渦與舟爭

在瞿塘峽,作者描寫了峽內陡巖山石和湍流險灘,筆端凝聚了一個漢學家對中國山水文化的情感。

老照片:云陽張飛廟

老照片:白帝城下回水灣

滟滪堆是瞿塘峽中最險的一段,江心中亂石堆積,水流中暗礁旋渦,江船行走其間險象環生,船工稍一大意,則是檣傾楫摧,人為魚鱉。解放后,對滟滪堆的亂石、暗礁進行了爆破清理,航運安全終得保障。作者對當時的情況作了真實的記錄:

“抵瞿塘峽。滟滪堆屹立于江心……望之如亂石層累而成者,其實一大石也。是為大滟滪。稍近北岸雙石對峙與大滟滪遙成鼎足狀者為小滟滪。冬時水落,環堆石礁簇出者六七,舟曲折縫其間而行,極為危險。夏秋水漲,則并三堆皆在二丈水下矣。今夏水不甚,滟滪出江面二丈余,于水候為最好。然猶大渦洶涌,勢甚急疾。舟人必隨渦委曲而過。

對瞿塘峽的山勢、山色、形態的描繪更是精準而生動?!叭雿{則兩岸絕壁陡立,有石破天驚之勢。其近水處,層層擘裂,如剖蓮囊。諸山皆以石為體,其色有粉壁者,有赤甲者,隨色各得名。有疊成數十級如可拾而上者,曰孟良梯;如象鼻下向欲飲于江者,曰石鼻子;頭戴圓石,欲墜不墜者,曰擂鼓臺;巖腹有洞,如并懸日月者,曰男女孔。其他成形取勢各不同,非筆墨所能悉也?!?/p>

他還很關注山民在奇險惡劣自然環境下的生存狀況。

作者寫到奇巖上洞穴中居住的山民,仿佛在半天空中耕云播雨,尤其奇怪的是,他們在貧瘠的崖上種的莊稼竟然是倒長著的:“懸巖凹處或有蓄一撮土,種以谷,苗皆倒生,如頭發鬖鬖下垂者。風箱峽巖上,穴居者數戶與木客相距蓋無遠矣。過此則有大石,橫排而左右出。江愈束,水愈急,弩發雷轟,天地為改色,為黑石灘。渦與舟爭。一躍入瞿塘,水勢如瓴傾。奇巖高百尺,嶄絕皆削成。彤紋赤甲爛,素彩粉壁明……”

巫峽:秀翠如畫 神飛爽越

在巫峽,作者摹寫出了兩岸山峰,突出其景之奇,其色之秀,并與瞿塘的景色進行對比。

他筆下的巫山十二峰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畫:“北岸則巫山十二峰前后蔽虧,其得見者特六七峰而已。最東一峰,膚白如雪,細皴刻畫,頂插雙玉筍,晶乎玲瓏,與云光相掩映。最西一峰,其形亦相肖。諸峰皆娟秀明媚,有鸞騫鳳翥之態。與他山之瑰奇郁嵂各自為雄者,剛柔相制,主賓相得,以成絕大奇觀?!?/p>

老照片:三峽纖夫

他將瞿塘峽的群山與巫山諸峰進行比較,將形象地其喻為淑女、猛將和偉丈夫,突出各自的不同?!按蠹s巫峽之山,頂銳而腳少奓張。其絕壁斷崖,多在肩以上。瞿塘則水面陡立,腹背以上斜殺而生毛。且巫之山,秀媚而郁嵂。其秀媚者如淑女之貞靜端正。顧眄含態;郁嵂者如偉丈夫衣官儼然尊瞻視。瞿塘則猛將臨陣,眥裂發豎,可望而不可狎。蓋巫峽能兼瞿塘之奇,而瞿塘不能有巫峽之富。二峽之優劣于是而判矣?!币陨纤麑ξ讔{的描寫,既有比較,也是欣賞。

他們一面在巫山縣修船,一面在此過夜?!敖质惺挆l,亦同治水災而然”,“夜色鮮明,望巫峽諸山,秀翠如畫,神飛爽越”。

過神女峰,少不了一睹神女那俏麗的身影。觀后詩興大發,寫詩云:“千古陽臺定若何,翠鬟依舊蘸晴波。孤舟載得巫山夢,為雨為云恨更多?!?/p>

這首詩正是一個異域他邦的人對神女峰的獨特觀照。神女的故事不過是一個虛無飄渺的傳說而已,它可以反觀人間社會,豈不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畢竟人神難圓春閨夢,能不有“恨”?

巴東:城郭未經修筑,尤為荒寂

在巴東,他描述了三峽行船的艱險和獨特。上水時,纖夫背著纖繩沿著陡峭的懸崖邊的崎嶇山路拖船前行;下水時,又是江水如奔,舟船在急流暗渦中行進險象環生。

“大抵上峽之舟皆候風掛帆,又有數十人牽之,蹈懸崖而行。遇路絕不可行者,輒皆上舟蕩槳搖擼,經數刻僅能進寸。而下灘之舟則一瞬千里,快如奔馬。但覆敗之患,常不在寸進而在快奔?!?/p>

“將抵巴東縣,雨忽至?;仡檷{中諸山,出沒于云際,如舉手送行,依依惜別者。朝來天陰,然諸山無一點云翳,得縱攬神秀之美。至此為云為雨,相送不已……”作者筆下茫茫云山,含情脈脈,令人難忘。

巴東雖是沿江小城,卻因北宋名相寇準曾在此任知縣而出名,行至巴東少不了要去寇準修建的秋風亭一游。但至巴東后眼前的景象卻令人失望?!靶〔窗蜄|。亦圮于水,城郭未經修筑,尤為荒寂??苋R公祠及白云觀,皆鞠為茂草,遺跡不可考。獨秋風亭僅存基址云?!?/p>

大凡真正的旅行家,不僅是享受徜徉山水的樂趣,他們更關注各地的民生。竹添進一郎看到石門關及巴東以東“多產土煤,比煤炭火力差劣”,堆積坡岸,一望如潑墨,當地人把煤“注水填之竹筒,搗實而出之,如圓壔狀,每壔重一斤,兌錢一文”。

他在《舟中所見》一詩中寫道:“誰將劫灰此中積,滿山黯黕如潑墨。居民藉以謀衣食,面目深黑疑鬼域……君不見巴東土煤賤如薪,千個不抵錢一緡。君不見黃河南北數十郡,柴草不給燒馬糞?!边@首詩仿效了白居易的《賣炭翁》,描寫了山民窮困潦倒的外貌、做炭筒的過程和賣炭的交易,語言也十分通俗易懂,“君不見……”兩個長句自由灑脫,表現了詩人對山民的深切同情。

叱灘: 驚心動魄人鲊甕

過叱灘作者遇到了三峽旅游中最大的風險:船只在與盤渦相搏時折斷了船槳,船只失去了控制在大渦中旋轉,船只上的人們大驚失色。

“過叱灘,入人鲊甕。亂石排水面,大者如岡阜,小者如劍芒,忿迅爭聳,與水相搏。波瀾奔跳,隨處作盤渦。舟掀舞于其間,不當一槁葉。舟人極力蕩槳,適左舷兩槳觸浪而折,急移右邊一槳代之。務隨浪旋轉,又遇大渦相蹙,舟膠定不動,眾皆失色。有宣佛號者,有投糈禱江神者,相與出死力。拮據久之,始得能出險,皆額手稱慶。蓋峽中灘險以十數,而無過于此灘者。稱曰人鲊甕,果不虛也?!?/p>

這段記敘真乃驚心動魄,無親身經歷,很難寫出舟人的各種表現和心態。他把這個經歷以詩記之。

灘聲怒欲卷城走,晴天雷在地中吼。

孤舟不當一葉輕。千渦萬渦涌左右。

左舷槳折去無痕,右舷幸有兩槳存。

遷右就左渾不定,努力撐舟抵峽門。

宛似睢陽嬰孤壘,力抗千軍爭生死。

又似李陵戰方苦,裹創猶聞鼓聲起。

忽墮渦中勢不測,舟人相看慘無色。

握糈投水禱江神,合掌瞑目念菩薩。

……

這是一首七言古體詩,詩人寫得活靈活現,渲染出過人鲊甕時緊張的氣氛,特別是寫出自己心里的感受和留下的深刻記憶,開頭夸張句式極有氣勢,中間拿歷史人物孤軍作戰來相比,使詩思錯綜,波瀾起伏,動人心魄。人們稱他是“日本徐霞客式的學者”,十分確當。

老照片:新灘天險

老照片:奉節港

過黃牛峽:峽門開處水平空 又過江干正斂風

過黃牛峽,他根據范成大、陸游都記載過“廟背大峰壁上,有黃石如牛,又有一黑石,如人牽之”,仔細尋找峰壁上的人牽黃牛的形貌,但注視良久,不能辨識,問船夫亦不能指出,他感到十分遺憾。

過黃牛巖后,他記下了沿江奇異的景色:“北岸山頂,大孔豁開,孔上有一條橫臥如架橋者,曰天然橋。南岸則怪石羅列于山腹,如老猴人立而相戲者,為數凡六,曰石猴子。瞿塘之山,僅能生毛,巫峽則帶土而稍蒼。至黃牛樹木陰森,交柯攢翠,瀑水掛其間,若斷若續,雖巧畫者,不能寫其真”。

他將黃牛峽與瞿塘峽、巫峽作一比較,認為西陵峽好看的景點最多,更幽美?!蚌奶廖讔{皆奇絕,看到黃牛景最多”。過了南津關,“若別開乾坤,山益卑而遠,水益闊而慢。蓋瞿塘、黃牛與巫峽所謂三峽者,其峰巒巖壁雄偉奇狀之觀,舉凡天下山水,無復出其右者?!边@是他游三峽后一個總結性的評價。

抵達鄧家沱后,山夷水緩,作者經歷了急流險灘之后“神意翛然,如出于千軍萬馬之中,而入于燈紅酒綠之場?!彼麑懺娫唬骸皪{門開處水平空,又過江干正斂風。山入夷陵皆貼地,扁舟來系綠楊中?!边@已經有點接近江南水鄉的味道了,視野開闊,心情愉快。

宜昌:帆檣猬集,蓋上游一都會也

次日很快到了宜昌,這里是三國夷陵之戰的古戰場,又是歐陽修貶謫之地,少不了要泊船游歷。沒想到這里竟是三峽游途中最繁華之地。是因為同治九年特大水災對其的影響不大,抑或是經濟復蘇較快,不得而知。但街市殷富,江中舟楫密集,夜幕中仍是笙歌不斷,儼然是長江上游一個大的都會。

他記載道:“下鹽船,更買小船抵宜昌城下泊焉。宜昌即夷陵,為重鎮,三國時為吳西陵。街衢殷富。城南引江水,成一大浜,帆檣猬集,蓋上游一都會也。歐陽文忠嘗謫于此,遺跡不可復識。然追思低回,不能自釋……日暮倚舷而坐,冰輪送涼,笙歌之聲繚繞滿江,夜分乃止”。

這個記載令人感動,他是懷著對中華文化朝圣的心情而來。他寫了《宜昌夜泊》:“夷陵厄巴蜀,荊楚有門庭。月照虎牙白,山連馬肺青。三游留古洞,至喜表高亭。憑吊無人共,含情近酒瓶?!痹姼爬艘瞬乩砦恢玫闹匾?,寫了到三游洞憑吊古人。詩中有一種懷古之幽情,那是他對中華文化的崇拜之情,如絲如縷。

竹添進一郎四歲學《孝經》,五歲學《論語》,七歲讀《資治通鑒》,十六歲到熊本城,在儒學名家門下求學,所以他的漢學功底深厚,他是深受中華美德熏陶的漢學家。上面引述他的三峽游記和三峽詩中,我們不能不佩服他對中國古代典籍的熟悉乃至精通,更佩服他能文善詩的才華,以及對中華文化的熱愛。

就在他離開宜昌時,還依依不舍地深情回望。壯麗的三峽山水激發了他的詩興,才華橫溢的學人,一過峽江詩滿船,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話。

猜你喜歡
三峽
三峽大學
三峽電站再創新高
三峽電站再創新高
原來你是李白的三峽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峽大學
三峽留下我多少夢
傅抱石畫三峽
白居易西去三峽
再看三峽景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