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作用

2010-09-20 08:05郭金輝
中學英語之友·下(綜合版) 2010年8期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意義實踐

郭金輝

【摘要】本文闡述了形成性評價的含義和應堅持的原則,并系統地介紹了其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實踐過程,以及對英語教學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 形成性評價 教學 實踐 意義

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的統一。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及所反映出來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作出評價。其目的是通過激勵學生學習,來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培養自信心和合作精神,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評價轉變成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

形成性評價堅持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學習評價的內容不僅包括語言技能、交際能力,還應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發展潛能等。

2.導向性原則。在學習評價中,應把形成性評價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既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又要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

3.多樣性原則。形成性評價,不僅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合作評價。教師要逐步轉變角色,從“考官”的角色逐漸變為與學生合作來共同完成評價的“合作者”角色。

4.可行性原則。改變平時考查單純由教師檢查學生背單詞、背課文、寫作業等評價方式。

形成性評價在教學中的實踐

形成性評價的方法靈活多樣。經過九年多的實踐,我在教學中積累了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

1. 教師評價

①激勵性評語。這是一種很好的評價方式,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隨時使用。例如:每次小測試或單元過關測驗后,教師檢閱完學生的試卷,可以在卷首寫上一些中肯的建議與鼓勵的話語。如:你的語音題雖然不太好,但只要注意平時積累、多練,一定能學好!教師用“心”寫的評語是和學生心靈的對話。如果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了,看到老師的鼓勵話語,他(她)一定會奮起直追的!這比大聲的斥責和批評的效果不知要強多少倍!②個人發展評價表(聽、說、讀、寫技能)。對學生一月進行一次評價記錄,并以競賽活動形式公布在黑板上。學生哪些方面進步了,哪些方面退步了,能使師生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通過聽、說、讀、寫幾個方面的“量化”,使學生明確自己哪方面的英語能力有所欠缺;使老師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針對學生的“癥結”來“對癥下藥”。③值日生報告。每學年都將學生編成英語小組,按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中、低檔次有機搭配。選出英語水平較高,能力較強的同學擔任英語小組長。每學期舉行二至三次有主題有準備的活動(例如:唱英語歌、英語寫作、用英語講童話故事等)。屆時提前兩周將主題活動的內容通知到小組?;顒雍笤u出活動最好的小組給予獎勵。④課堂討論。每月舉行一次有具體話題和明確任務的課堂大討論。組織形式靈活多樣。如:可以以辯論的形式來討論某個問題等。⑤課堂回答。在充分利用課堂四十分鐘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學習對話和課文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兩人或多人視具體情況而定)討論學習,然后選舉小組代表回答問題。對表現突出的同學,教師要用熱情洋溢的話語來肯定、表揚,同時伴以學生熱烈、真摯的掌聲表示祝賀和鼓勵。⑥隨堂小測驗(當堂效果檢測)。為及時掌握、鞏固所學知識,達到步步為營的效果,隨堂進行小測驗是必要的、有利的。⑦隨堂提問及口語檢查。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更直接有效,更短途徑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2.學生自我評價(建立學習檔案)

①讓學生分門別類準備好一些筆記本。如:作文本、書法本、課堂筆記、錯題檔案等本子。學生每周有一定的作業(書法),也可自選內容(作文),匯編成集。②在平時的課外閱讀、聽力練習、自己錄音、聽廣播、看電視、讀雜志、收集新詞等方面建立檔案記錄。隨時將所搜集的信息記錄在冊。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節日制作一些圖文并茂的賀卡送給親朋好友;每月兩人一次主題確定的手抄報,并將之保存入檔案記錄。

3.學生互相評價

①利用節日的作用。組織學生進行文藝表演、籌劃并組織晚會演出,舉行靈活多樣的節日演出。讓充當觀眾的學生作評委來評議。②不定期組織活動,如舉行專題演講,故事會,故事接龍,詩歌朗誦,歌曲演唱等活動,依然由學生來評議。

4.師生共同評價

①問卷調查。印發答卷,調查學生近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這是一座聯系師生相互了解的橋梁,也是師生共同評價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②訪談。根據某一專題,進行淺顯的剖析、談話。③任務學習。學期末,以英語小組為單位,歸納、總結本學期所學的詞匯、對話、課文、語法等內容,最后由小組代表闡述。

5.家長參與評價

通過問卷調查、家長評語等形式使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相互溝通,更加有利于雙方對學生情況的掌握。

6.學生自評、互評、他評、師評相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被評價者由被動評價逐步轉向主動參與評價,一改過去以教師為主的單一評價現象,逐步成為由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交友過程,這也是教育過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發展進程的體現。

形成性評價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教學,還是評價,都應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為出發點。在形成性評價活動中,教育應當使學生逐步做到:敢于評價、善于評價、樂于評價,并最終達到得益于評價的目的。形成性評價使被評價者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提高了被評價者的地位,將被評價者變成了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同時在相互溝通的過程中,增進了雙方的了解和理解,形成了積極、友好、平等、和諧的評價關系,學生認識到了自我,從而實現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

【參考文獻】

曹延亭:《現代外中國教育思潮》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年

吳鋼:《現代教育評價基礎》 學林出版社,1996年

張玉田:《學校教育評價》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

常汝吉:《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猜你喜歡
形成性評價意義實踐
有意義的一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數學中“無意義”的意義
留學的意義
中藥分析綜合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思路與實踐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論形成性評價與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