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創新網絡模式的比較

2011-03-31 12:16馬鶴丹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管理學院遼寧大連116026
關鍵詞:班加羅爾新竹工業園

馬鶴丹,孫 潔(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區域創新網絡模式的比較

馬鶴丹,孫 潔
(大連海事大學 交通運輸管理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選取國內外不同發展模式的區域創新網絡,如美國的硅谷、中國臺灣地區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羅爾以及中國的中關村,考量區域中企業與其他網絡結點的關系,對其創新網絡形成與發展的因素進行比較,并對中國高新區創新網絡的發展提出建議。

區域創新網絡;模式;聯結

區域創新網絡作為一個適應市場變化和創新要求的新型組織和企業所面臨的創新環境,既集中了技術創新要素,也集中了技術創新事件,[1]從而大大增加了企業的自由選擇機會。在區域創新網絡中,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與創新網絡其他結點之間有著廣泛的關系,不僅有企業與供應商、銷售商等同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也有企業與大學、科研機構,與金融機構、政府等結點之間的多維度、多角度的聯結。本文將選取國內外發展較為成熟的區域,考察其創新網絡聯結的“質”和“量”,以期對我國高新區創新網絡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美國硅谷創新網絡模式

以斯坦福研究園為依托發展起來的硅谷是美國的第一個科技工業園區,掌握著世界電子產業、半導體產業及生物技術產業的核心技術,是美國現代高技術工業的搖籃,成為世界各地科技工業園區發展的標桿。自20世紀80年代至今,世界各國經濟界人士和政策制定者一直在探索如何拷貝硅谷模式,在短期內打造一個高技術中心。

1.企業間大規模的正式與非正式交流

(1)硅谷的分蘗機制擴大了網絡規模。硅谷企業不斷裂變而衍生出新的企業,新的企業再次裂變又衍生出新企業,隨之繼續。這種“分蘗”機制促進了新企業的不斷產生,如硅谷著名的惠普公司在其80余年的歷史上曾經多次實施“裂變”,誕生了20多家充滿活力的新公司。

(2)硅谷高技術產業的集聚力加強了集群內企業間、集群間企業間的分工與協作。通過集群內每個企業的專業化生產,通過聯合采購、聯合營銷,通過與集群內同行企業的競爭,各個單體企業不斷發展。而且這種合作關系不僅體現在集群內部,也體現在集群之間。

(3)“鼓勵冒險、鼓勵成功、鼓勵合作”的創業文化促進了企業間頻繁的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硅谷是一個移民聚集區,沒有較長的產業歷史,造就了極富冒險精神、個人主義與合作觀念、容忍失敗的硅谷人。這種文化滲透到硅谷的每一個角落,知識的交流與共享成為一種風氣。

2.企業與風險投資、高校與科研院所之間的頻繁、持久聯結

(1)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硅谷模式的成功因素之一源于不同層次知識的無障礙交流與擴散,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智力資本的價值。在硅谷,列入“中國教育部認可的美國大學”名單中的高校就有90多所。硅谷內的高等院校通過制定聯盟計劃,以科技咨詢、技術使用許可和成果轉讓、聯合開發、各層次人才培養等手段來促進校企之間的合作,實現了產學研的優勢互補。

(2)企業與風險投資之間。納斯達克(NASDAQ)創業板市場的建立為硅谷高新技術企業的社會融資搭建了一個自由施展的舞臺,硅谷也因此成為風險投資的天堂。硅谷風險投資多年來一直高于全美的平均水平,而且比例逐年增加,其中,2000年占21%,2006年占29%,2007年第三季度占27%,2008年盡管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硅谷的風險投資總量仍占全美的29%。[2]

3.企業與其他網絡結點間多樣化的合作

(1)企業與政府之間低頻度、低持久度聯系。硅谷的成功更多的是一種創新能力、創新環境作用的產物,而不是政府有計劃、直接干預的結果。政府的作用更多地體現在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一個非常穩定的、完善的金融、貨幣和法律環境,繼而保護了創業者、風險投資的積極性,維護了市場的公平競爭,也加速了人才的流動與信息的共享。

(2)企業與其他中介機構之間的合作。薩克森寧在將硅谷同128公路的比較中發現,硅谷之所以有如此的競爭力,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營造了一個打破高技術公司之間以及高技術公司與金融、教育、法律服務公司等各類機構之間界限的社群網絡。硅谷的中介機構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了多樣化的創業服務,彌補了高新技術企業的一些不足。

二、中國臺灣地區新竹創新網絡模式

始建于1980年的新竹科學工業園,是我國臺灣地區第一個科學園區。經過30年的發展歷程,新竹科學工業園已經形成以半導體產業和光電產業為主體的發展格局。新竹工業園區充分學習、借鑒了硅谷模式,無論是在園區的硬件建設方面還是在軟件建設方面都引入了硅谷發展的成功因素。

1.依托OEM企業之間正式交流頻繁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企業的發展,不是從產業鏈的上游開始,而是通過密切跟進硅谷的產業發展趨勢,依托OEM為硅谷企業提供代工、制造服務開始的。從產業鏈的低端——最簡單的原始設備制造逐漸發展到產業鏈的高端——產品的研發與設計。產業的垂直一體化分工使得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企業的分工合作在產業鏈上得以實現,避免了在園區內展開激烈的競爭,極大地縮短了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周期。新竹科學工業園企業之間的交流往往是正式的,缺乏硅谷中隨處可見的非正式交流。

2.政府對企業全面的扶持

盡管新竹科學工業園效仿硅谷模式,但與硅谷最大的不同在于硅谷主要是市場經濟作用的產物,而新竹科學工業園則是政府主導的結晶,“政府”這個結點在新竹創新網絡中至關重要。企業與政府之間的聯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資金的注入。與硅谷更多地依靠風險投資注入不同,新竹科學工業園則更多地依賴于官方資本,形成了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的多元化投資體系。臺灣當局一方面采取直接注資或給予長期優惠貸款的方式大力扶持某些重要產業,另一方面,通過設置多項科技自主資金激勵園區企業技術與產品創新。

(2)法規的保障。依法治園是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得以迅速發展的制度保證。早在1977年,科學工業園尚未確定園址時,就確立了以優惠、便利來增加島內外人士來園區投資吸引力的立法原則,[3]重視程度可見一斑。1979年頒布的《科學工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和1991年頒布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使得園區內的企業從創建到產房租賃、設備引進、產品銷售等各個方面都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優惠。

(3)人才的重視。在人才的引進方面,臺灣當局規定,科技人員可以以專利或技術入股。此舉極大吸引了海外人員回臺創業,不少人來自于硅谷。他們將世界上先進的技術、管理、創業理念應用到新竹科學工業園的發展中來,并在新的文化中進行再創造。在人才培養方面,為了培養當地的科技人員,臺灣當局強制規定,園區企業雇傭臺灣本地科技人員的人數必須占企業科技人員總數的50%以上。

(4)校企的合作。在企業與大學、科研院所的合作中,臺灣當局的主導作用不可或缺。臺灣當局效仿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知名學府與硅谷企業之間的親密合作,強化新竹工業園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良性互動。在技術轉移、技術擴散和商業化等活動中,官產學密切合作,促進了新竹科學工業園的發展。

3.企業與中介機構之間多樣化的聯結

新竹科學工業園內的中介機構主要包括管理咨詢公司、銀行金融機構、同業公會、會計師與律師事務所等,它們為園區內企業提供了各方面的創新資源。此外,新竹科學工業園作為一個孵化器組織,也為園區內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無論是新竹工業園區管理局還是園區內的各個機構,它們都是溝通企業與政府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研究機構之間重要的結點。

4.新竹科學工業園與硅谷工業園兩大創新網絡之間的聯系

安納利·薩克森寧認為[4]新竹與硅谷之所以能產生密切的產業互動是因為兩地產業結構的協調。新竹科學工業園與美國硅谷之間建立了多元的互動關系,主要表現在技術、人才、文化等方面??鐕约夹g團體——美西玉山科技協會、“太空人”特殊群體以及大量海外留學人員不僅促進了兩地在技術、管理、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使得硅谷內的最新技術與信息會在第一時間內傳入新竹。

三、印度班加羅爾創新網絡模式

班加羅爾位于印度南部,是卡納塔克邦的首府。1990年,班加羅爾軟件科技園成為首批獲準建設的三個科技園之一,現已成為全球最成功的軟件外包中心和信息產業集群發展的典范。班加羅爾的軟件出口占了整個印度的半壁江山。[5]我國目前科技園區發展多以班加羅爾為目標。如大連、重慶、成都、武漢、濟南、蘇州、貴陽、杭州等城市紛紛提出要打造“中國的班加羅爾”。

1.基于合作與知識共享的企業間密切聯結

(1)產業集群的形成與升級密切了企業之間的聯結。班加羅爾軟件產業集群選擇了一個非常巧妙的切入點融入全球價值鏈,即以勞務輸出融入跨國產業體系,而后成為全球價值鏈的中間環節。這是印度軟件業成功的關鍵。隨著企業的技術創新、集群的升級,班加羅爾軟件企業在價值鏈上的位置不斷向高端上移,并在該價值鏈中的主導者的支持下實現了產業升級。

(2)印度崇尚知識共享的集體文化促進了群內企業之間的合作。印度文化是以集體主義和精神追求為核心的,因此知識的共享成為園區內企業之間的一種默契,無論是在合作企業之間,還是在競爭對手之間?!皩熤啤睂W習模式的出現解決了隱性知識難以轉移傳遞的問題。組織內部通過初學者向高手學習,高手向初學者傳授來實現知識的共享。組織之間通過各種形式的參觀、座談會、進修等來促進先進技術與經驗的傳播。

(3)“聯盟合作”促進了園區企業知識的升級。班加羅爾軟件園積極倡導產業鏈上企業之間的聯盟合作,尤其是與知名企業之間的合作。通過與軟件強企、軟件強國的聯盟合作,班加羅爾軟件企業在知識更新和技術升級方面獲得了極大的提升,拉近了與知名企業的距離,拓展了合作的空間。

2.企業與政府之間全方位的聯結

(1)出臺優惠政策,支持園區企業發展。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信息產業的扶持,從甘地到瓦杰帕伊,三屆總理對印度軟件業的發展都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20世紀90年代初由電子部倡導出臺的軟件科技園計劃(STP)確保了印度出口的基礎設施和行政管理支持。[6]

(2)大力扶持風險投資業。印度現代風險投資業的起步要歸功于1986年印度政府出臺的《科技開發稅條例》。該條例規定,通過向所有科技引進項目征收研發稅成立科技發展基金,用于在財政上支持高新科技項目。此類優惠政策極大地吸引了海外風險投資資本的涉入,有效彌補了國內民間資本的短缺,推動了印度本土風險投資公司的發展。

(3)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印度信息產業的發展曾經和我國一樣,飽受盜版屢禁不止、知識產權屢遭侵犯等問題的困擾。印度政府通過加強信息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明確規定軟件著作權的許可使用和轉讓、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等,加大對盜版活動的打擊力度,使得印度軟件順利出口。

3.校企之間的密切合作

班加羅爾之所以能被稱為“印度硅谷”,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該地區較高的教育水平和高科技人才聚集。班加羅爾作為印度航天、航空、電子、坦克和精密儀器的研究和生產基地,為班加羅爾軟件產業的迅猛發展打下了基礎。同時班加羅爾擁有10所綜合性大學,其中包括歷史悠久的印度理學院、以計算機專業教育為主的班加羅爾大學等,77所工程學院和292所高等??圃盒:透叩嚷殬I學校,為軟件企業輸送人才。

4.班加羅爾軟件園與硅谷之間的聯結

班加羅爾軟件園與硅谷之間在訂單和人才上的聯結主要歸功于在美國留學、工作或移民的印度人??吕?Kohli)和庫瑪(C. N. Kumar)是其中的代表,他們成為美印兩國產業和市場之間聯結的橋梁。盡管班加羅爾軟件技術園與硅谷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很頻繁,但與新竹相比,緊密程度會略遜一些。

四、中國中關村技術創新網絡模式

始建于1988年的中關村科技園區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定位清晰、優勢互補的“一區十園”的發展格局,產品涉及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生物工程與新醫藥、新材料等諸多領域。2009年3月,經國務院批復同意,中關村科技園區將建設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1.產業鏈條上區域內企業之間、區域內外企業之間的密切聯結

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區起步于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最初企業的規模非常小,創新資源短缺。因此,多數IT企業從做國外知名計算機品牌的代理銷售起步。這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久而久之形成了中關村“兩頭在內、中間在外”的網絡化生產模式,即研發和銷售集中在中關村內,而生產制造則在中關村外。但是對中關村本身而言,鏈條卻是斷開的,因此,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區在政府的支持與推動下,圍繞著特色產業及核心技術和標準研發、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合作組建了眾多的企業技術聯盟。截至2008年底,中關村已有22個產業聯盟,極大地促進了企業的開放式創新與聯合創新。

2.官產學之間的密切聯結

和許多后發國家和地區建立并發展高新科技產業的普遍模式一樣,中國政府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建立與發展中也扮演著規劃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對企業進行了較為廣泛和直接的干預。作為我國制度創新產物的中關村科技園區,政府主導作用的發揮是中關村創新網絡形成的一個直接原因。中關村地區是我國智力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擁有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40多所,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為代表的國家各類科研院所140多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5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9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1個。許多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已將它們的研發中心設在中關村。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總結,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形成了多種行之有效的模式。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中心,以雙方資源的互補為基礎,通過簽訂協議達成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

3.企業與風險投資機構之間的松散聯結

中關村科技園區風險投融資體系的建立仍然是政府主導的產物。自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北京風險投資企業相繼成立。這些風險投資公司或擔保公司因主要出資者的政府背景,都具有很強的行政色彩。這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之初政府為了扶持其迅速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政府的作用下,風險投資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尤其是與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之間的合作逐漸增多。風險投資機構在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的同時,還為其提供其他的增值服務,如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夠為其提供社會化網絡資源的支持。

五、結論與建議

上述區域創新網絡的形成與發展為我國高新區的成長提供了很好的經驗,鑒于此,我國高新區創新網絡的建設應該從產學研的合作、人才的培養、園區孵化功能的提高、資本市場的完善等方面著手。

(1)企業和科研機構應在技術使用許可和成果轉讓、聯合開發、科技咨詢等方面積極展開合作。建立人才培養機制,高校及科研機構可以自主培養或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通過培訓、學歷教育等多種形式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和智力資本。

(2)企業作為區域創新網絡的主體,是各結點聯結作用的集中著力點。企業家的聰明才智與創新精神決定著企業創新動力的大小。因此提高企業家的創新膽識、創新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鼓勵企業家參加TRIZ培訓是提高其創新能力的一個有效的途徑。

(3)應建立和完善高新區孵化網絡,通過孵化信息網與行業組織進行溝通,實現資源、服務共享,優勢互補。在層次上,應從單一項目孵化向二次孵化、國際孵化、虛擬孵化等多層次方向發展。

(4)基于創業板市場的推出,政府一方面要規范創業板和主板市場,積極發展企業產權交易市場,盡快實現我國創業風險投資退出渠道暢通;另一方面要通過信號效應吸引風險投資注入風險企業,如政府設立創業投資基金、創業孵化基金、擔?;鸬?,促使二者融合,同時逐步實現政府資金的退出。

[1]關士續.區域創新網絡在高技術產業發展中的作用——關于硅谷創新的一種詮釋[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2(2):51-54.

[2]呂克斐.2009美國硅谷指數——經濟發展篇[J].杭州科技,2009(2):61-64.

[3]林世淵.新竹科學工業園的建設與管理[J].亞太經濟,2001(6):41-45.

[4]錢穎一,肖 夢.走出誤區:經濟學家論說硅谷模式[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155-157.

[5]王德祿.新竹和班加羅爾的比較研究[EB/OL].(2006-09-26)[2010-08-12].http://www.gei.com.cn/report/618530 322957670455.

[6]安娜李·薩克森尼安,牟 沖,張 幃,等.班加羅爾:亞洲的硅谷?[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1(2):78-88.

Comparisonofregionalinnovationnetworkmodels

MA He-dan, SUN Jie

(College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Dalian Maritime Univ., Dalian 116026, China)

Selecting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s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ls, such as American Silicon Valley, Hsinchu in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 Indian Bangalore and Zhong Guan Cun in China, the paper conside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other network nodes in the region, and compared the factor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innovation networks,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innovation networks’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zones in China.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model; linkage

F061.5

A*

1671-7041(2011)01-0044-04

2010-10-11

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L09CJL034);大連海事大學青年教師科研資助項目(2009QN082)

馬鶴丹(1977-),女,遼寧大連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E-mailmahedan2009@163.com

猜你喜歡
班加羅爾新竹工業園
地下工業園
地下工業園
賣口罩
長不大的調皮蛋
長不大的調皮蛋
“印度硅谷”水荒,地下450米無水
找原因
這是誰的車
德奧新在安慶建表面處理工業園
投資建設海外工業園的前期工作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