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常識“兜售”思想

2011-05-14 13:37
雜文選刊 2011年9期
關鍵詞:剖析辨析常識

很多時候,我會懊惱自己不是一個特有文化的人。比如,在寫“作者告白”的時候,我不能引經據典或者明晰地講出有什么樣的理論體系,在支撐自己這些年的寫作。但其實你內心是有價值支撐的,否則你寫的文字不會引起讀者共鳴?;仡^梳理自己的文字,我覺得自己說的都是“常識”,我得承認自己還是有一些思想的,只不過,我是用常識在“兜售”思想。

老實講,我覺得自己并不適合寫雜文。雜文針砭時弊語言生猛,而我骨子里相對溫順,筆下很難流淌出過于犀利的文字。在我粗淺的認識里,總認為雜文是要憤怒的,但我的文字相對溫和有余憤怒不足。

雜文是一張帶有表情的臉,嬉笑怒罵一眼洞穿。慢慢地寫作時間長了,你開始感覺到這張臉不光要傳達一種情緒,更要傳達一種價值判斷。新聞可以改變具體的人和事的命運與發展,雜文也應該從這紛雜的人與事中理清概念,獲得價值判斷,并將這種價值判斷予以強化形成共識,進而推動社會進步。開啟民智、“兜售”思想,需要的不僅僅是情緒的呈現,更要有辨析的能力。

關注當下中國,什么樣的問題都可以歸咎為制度腐敗。問題是,每一樁事件之所以能夠引起圍觀,自然有它的特質所在,如果把所有的問題都往制度的“筐”里裝,那雜文其實也失去了它應有的辨析價值。我認為好的雜文不光是要告訴讀者是非對錯,甚至于你不見得一定要為讀者下判斷。作為讀者,我個人不太喜歡那些一上來就“判斷”的雜文,簡單的問題讀者用不著你來判斷,復雜的問題你也不見得能判斷正確,你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尋找事件內在的關聯和邏輯,啟發讀者探討事情發展的可能性。

2010年,首屆“新銳媒體評論大賽”自己僥幸榮獲“年度新人獎”。當時授予我的頒獎詞中說,“為文擅于鋪排,長于以情入理,而理性自在其中?!鄙糜阡伵?,我以為這是對評論一定要學會剖析的另一種肯定。如何剖析各樁時事的內在聯系?我個人不太喜歡用學術化很強的專業知識來詮釋,不喜歡裝“深刻”。一來因為自己知識儲備有限,“深刻”不起來,二來我堅定地認為文章是寫給大眾看的,用大家都了解的“常識”去解讀新聞,才能更好地達到普及思想的目的。

偶爾看電視。一個議題,雙方電視嘉賓辯論,越激烈越有收視率??晌以絹碓讲幌矚g這種激烈的表演了,反而傾向于那種心理咨詢師循循善誘式的評述。少帶情緒,有理說理,平和溫緩,熨帖人心。一場疾風暴雨,潤澤泥土的同時還把路面變得坑坑洼洼;而一場和風細雨,它同樣浸潤了泥土,路面還保持著相對的平滑光整。

我想,寫雜文也大抵如此吧。

猜你喜歡
剖析辨析常識
健康常識我知道
“論證說理”與“溝通說服”:高考論述類與實用類寫作之異同辨析
健康常識我知道
常識:哪杯更冰涼
創作剖析
“角”的常見錯解剖析
正誤辨析一例
同義詞組辨析練習
超越常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