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軟環境解讀

2011-06-22 10:33楊文延
經濟師 2011年6期
關鍵詞:軟環境解讀新時期

楊文延

摘 要:文章通過軟環境意義的闡述與分析,提出軟環境誤區的幾種形式。

關鍵詞:新時期 軟環境 解讀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010-03

一、引言

有位領導說過,我國入世后最擔心的不是企業受到沖擊,而是我們的管理者不懂世貿規則和不按規則辦事,因此而受到制裁。在我國當前經濟環境中,尤其是人文狀況較落后的地區,一些人即使是懂得規則,由于受利益驅動,在各種經濟交往活動中,仍然存在著“雁過拔毛”“關門打狗”“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等形形色色的現象,被約定俗成的統稱為軟環境問題。軟環境好,猶如梧桐樹,可以引來金鳳凰;軟環境不好,即使是入世了,良禽仍然會擇枝而棲。

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面對經濟、技術全球化趨勢,應加快構建和完善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在我國沿海經濟相對進入成熟期的時候,適時將多元經濟、區域經濟、開放經濟引向更高的層次、更廣的領域、更縱深的方向發展。實現這一目標,應在改善對外開放硬環境的同時,注重一個地方的軟環境建設,尤其應該把改善我國中西部、內陸城市、內陸地區等人文發展較閉塞、較落后地方的軟環境建設擺到一個突出的位置。軟環境究竟是什么,它包含那些外函內延,本文試圖從它的形成、發展等方面進行探索、剖析、論述、研究。

二、軟環境概念與內容

軟環境一詞不知緣起何時,但在近些年,各種報刊雜志已司空見慣,利用頻率較高,已成為各級領導講話、演說中的“辭眼”。曾幾何時,當計算機甫剛興起時,人們常說的“軟件”一詞,系指指揮計算機進行計算、判斷、處理信息程序的系統或設備。而后又借指人們在從事生產、科研、經營等過程中的人員素質、管理水平、服務質量等。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將軟件一詞的含意,擴展、引伸到生存條件、發展情況這一更廣闊的領域中,產生了“軟環境”一詞,這可能就是該詞嬗生的過程吧。

自從軟環境這個詞誕生以來,它便成了一個“聚寶盆”,任何一個地方的發展建設,尤其是外向型經濟的發育程度,只要“拍”得響它,便會人流、物流、財流源源不斷;同時,它又是一個“筐”,凡是一個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緩慢,建設滯后,引不來鳳凰、招不進財神,“筐”里就會滿滿蕩蕩。軟環境一詞的誕生確實給人們帶來新型的、科學的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方式,但它又很抽象。它不僅包括一個地方人的生存條件、思維方式、生活習慣,而且還幾乎涵蓋了一個地域人文世界的整體發展情況和水平,以至于人們在談論起一個地方時,如果說硬環境(也即硬件)不好,可以投資改善,而若提及軟環境不好,再腰纏萬貫的大老板,也會搖頭咋舌、避而遠之。

可以想象,在一個烽煙四起的國度里,人們生存都受到威脅,更何談建設、發展?在一個素質低下,道德淪喪的環境中,做一個正直的人都困難,如何能有高雅之士遷居生息?近而言之,在一個狹隘鄙吝、愚莽貪婪的人群中,再精明的巨商大賈也會被吞噬得盡光。于是,從古到今,人們對環境好壞,對人的影響極為重視?!拔裘夏?,擇鄰處”。為了給孩子學習、成長選擇一個好的鄰居,孟子母親不惜多次搬家;后漢三國梟雄劉、關、張結義之初,先投董卓,后事袁紹,輾轉反復無棲身之地,難怪關云長幾次規勸兄長劉備“良禽擇枝而棲、賢巨擇主而事”“荊棘之叢非鸞鳳所棲”。

近代因環境、條件惡劣,人文素質低下而招致事業失敗、甚至種族退化,也不乏其例:茅盾筆下《子夜》中的主人公吳蓀甫,作為舊上海民族資產階段的代表,一度躊躇滿志、雄心勃勃,曾是人財兩旺、家大業大,但終因風刀霜劍、環境險惡、人心叵測、爾愚我詐,最后飲彈自戧。

改革開放30年中,國門敞開,禁錮消除,全世界都在睜大眼睛注視著,各國財團銀主早已捷足先登,在中國的大都市里正做著一個個淘金美夢。雖然在外資、外商涌入之初也曾有過欺生排外的現象和事件發生,有識之士和管理層都曾呼吁過改善軟環境問題,但畢竟很快能形成氣候,因為這時的開放大都集中在中國投資環境、投資政策較寬松、人文素質較好的城市,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擴大和深入,各類市場競爭越來越趨激烈,外商的眼光不再僅僅停留在幾個集中的大城市,開始向中國各省市縱深挺進。而在中國大地上,從省會到地市、從地市到區縣乃至一個個鄉鎮村莊,也都涌動著一股股招商引資的躁動熱潮,沿海沿江、僑鄉邊陲自不必說,甚至連沒有任何地緣優勢的幾不沾的城鎮,也在外引資金、內引客商,絞盡腦汁地竭力包裝、推銷著自己。

中國的躁動同時也引動了世界的躁動,那些手持巨額資金的中外客商,唯恐再錯過中國這個世界上最龐大市場的第二班列車,懷著急切的“高回報率”心情涌向中國的四面八方。然而,一筆筆“三資”原始本金猶如航播機播撒的一包包種子,雖然在同樣的季節里播種,長勢和收獲卻千差萬別。原因很簡單:一方也許是貧脊的土地,因人勤花早,“植物”即花繁葉茂;一方抑或是肥沃的良田,但人懶地荒、荊棘叢生,豈有豐碩之果?如果說自然環境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先天優勢,那么人為的后天環境可以使這個優勢發揚光大,亦可以使它變得可怕。軟環境不軟這一社會現象,雖具有其普遍性,更有其特殊性,從中央到地方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抓手”來規范人們的行為。抓精神文明建設雖在一定程度上包括對軟環境的治理,但在國人眼中,精神文明更側重于解決我們本國人民內部自己的事情。抓綜合治理又容易被一些人片面理解,從而借“治理”又行吃、拿、卡、要。所以治理軟環境不軟的問題成了一個長期的、復雜的、艱苦的而又帶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問題。

三、軟環境現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對新時期軟環境從概念、內涵的理解,以及政府對軟環境的建設都有了全新的發展。但除了正統的理解之外,在當前的現實條件下,還存在歷史情結、現實樊籬、本位主義等理解誤區。

1.誤區之一。歷史情結。改革開放之初,當經歷了漫長的閉關鎖國歷程的中國,剛剛開始迎來首批外國客人的時候,就在北京的大街上,圍觀的人群絡繹不絕,以至于政府在各種涉外規定中和有關報刊宣傳中,都一再重申:不準圍觀外賓??墒菍τ谝粋€有著100多年被世界列強欺凌歷史的民族,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請進來一批批歷史上曾是列強國家并且欺負過中國人民的國外的外國人,那種復雜的心境,疑慮的眼神,形成一種隱隱說不出的不舒服感覺,而這種感覺恰恰是一個民族心態的折射。如果說這種心態僅僅是圍觀的一剎那產生的,那還可能隨著一剎那又揮之而去,而恰恰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不僅揮之不去,有的而是要長期與之在自己的家園里進行合作、交往,即使是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但那種固有“心態”終會以各種形態表現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雖不能改寫,現實也在不同程度地發生著變化,然而,這種變化究竟能使那種“心態”在多大程度上發生變化,那確實是個未知數。

實踐證明,在很大一部分人心里有這樣一種認識:過去這些列強國家扛著槍到中國來是為了掠奪,現在雖有本質區別,是帶著錢到中國來,但決不是施舍,而是為了賺中國人的錢。這姑且說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民族情緒,而另一方面則不然,在不少人眼中對于其他一些國家或是從第三世界來的客商則又表現出一種“優越”感覺。不能客觀看待自己的歷史,不能正確對待別人的現在,正是一部分人走入思想誤區的開始。

2.誤區之二?,F實樊籬。長期的閉關鎖國,好像經歷了現實漫長的夜晚,當人們驀然睜開惺松的眼睛,看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精彩,貧窮與富有,文明與落后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與反差。人們第一次感受到了“活著”與“生活”的不同。面對現實,人文不同的地區及各種文化層面的人顯示了不同的發展走向。一種是“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從實際出發,抓住機遇,靠誠實勞動迎頭想趕上;一種是虛心學習、引進資金、引進人才、密切合作,盡快壯大自我;而另一種則是靠投機取巧、宰客騙人、盼暴富、想“橫財”,生出一樁樁離奇古怪、情節復雜的案例。正是這種案例的頻頻發生,給一個地方的投資軟環境投下了一個個灰色的影子,人為的設置了形態各異的樊籬。剖析一個個案例背后,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心動式:西方社會學往往把心動式犯罪做為一種現象來研究,但是犯罪畢竟是違法范疇內的事情,而心動式的“敲竹杠”、宰客、“捉大頭”,則摻雜著某種服務與被服務,消費與被消費,買與賣等關系,從形式上看,非偷、非盜、非搶,一時難于說得清楚是否違法。正因如此,使外來客人有口難辯,束手無奈,往往因為不愿意費口舌耽誤時間,遷就了這種行為。如出租車不按計程器收費,小商販隨意抬高貨價,服務部門臨時抬高服務費等。這種事件的發生,沒有規律可尋,因人而異,因時、因地而移,所以稱之為心動式。

揩油式:此種方式就好比一棵結滿青果的桃樹,還未等桃子成熟,便你摘一個,我摘一個,等到桃子熟了時,早已七零八落、所剩無幾。例如,一個外商企業,除交了國家、省里規定的稅費外,再交地市、縣區、部門、街道等五花八門的規費,再加上各種攤派,企業苦不堪言,真是收費不知招商苦,不被刮干也擠走。這種竭澤而漁、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剝奪了企業養肥育大的時機,更談不上讓企業休養生息,涵養稅源,只能是惡性循環,貧攤、攤貧,收窮、窮收。

雙賬式:此種方式早已路人皆知,然而至今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理。該形式主要發生于中外合資企業,其主要“技巧”為:投資外方委托中方管理的年度財務結算報表,一本實賬,一本虛賬,內外有別,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讓合作一方始終云山霧罩,不明就里,抑或還能均沾一些紅利,感到效益不錯。但這種雕蟲小技,只能是紙中包火,雪里埋人,終究會禍起蕭墻,引起口舌是非。

攪混式:此種方式是一種常規“高招”,一旦形成,便難尋破方。多出現于股份合作制企業中,由于合作注資一方不摸原企業深淺,不知盈虧實底,一旦拍合,時間不長,便陷入泥沼,不能自拔。用對方新注入的資金還老債務,將借債時間搞亂,以解燃眉之急,還稱是經營不善,造成窘狀。

脫殼式:此種方式雖能“大獲全勝”,但實屬不義之舉。在中外合資企業中,由于中方管理人員素質低下,經營不善,甚至揮霍無度,中飽私囊,造成企業嚴重虧損,本應由其承擔經濟或法律責任,但往往這類人員都有一套自衛絕招,即神通廣大,通天入地。外商合作方若一板一眼,追根尋源,情急之下,有關部門便會將其調離,另換新手,讓你急無有對手,哭無人理睬,只好自認倒霉。

虛估式:無論是控股或是參股,這種方式都不會“吃虧”,即利用合資或合作評估資產的機會,妄評虛估,抬高股額。一俟結合,便始露馬腳,引發爭端。這種方式,雖屬蓄意,但相對還算“溫和”,況且對方也有輕信大意之處。

瞞報式:此種形式多起因于承包式的“大撒把”。外商也深知和中方合作不可能事無巨細,面面俱到,所以把經營大權合盤托出,每年只訂一個回報數額。正是這種看似很聰明,實則很愚蠢的信任,助長了一些人的無信。第一年外商也許能得到仨瓜倆棗,一旦經營不善,因怕外商抽資,便開始瞞報利潤。此招之所以能奏效的“訣竅”在于:經營者習慣于為雙方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諸如:今年雖有盈利,雙方都暫且忍一下不分紅利,或是說擴大再生產,增加股額,上新項目云云。外商起初自然會輕信,因為隱約感到還有更大利潤在誘惑。然而事不過三,當外商一旦了解實情,投資早已付諸東流。

架空式:由于權力的失衡,導致了利益的損失,于是投資者開始派人或找代理人,與之合作管理,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強龍豈壓地頭蛇?這樣便演繹出三類結果:派來的人畢竟人生地疏,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占。況且經營行道,淺而無形,深而無度,即使你三頭六臂,金睛火眼,亦是寡不敵眾,最終亦被架空,落得個有職無權,有名無實,這是其一。就地取才,“臥底傳中”以物降物,雖能堅守一陣,但必須是重金聘用,一但薪水不能日新月異,便有倒戈或“拉下水”危險,到終來則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是其二。加強兵力重點把守險關重隘。如把持董事長、財務科長、銷售經理位子,但代價是股金必須壓人一頭。盡管如此,別忘了,對方還有總經理、財務副經理、銷售副科長,以及全廠或全公司那些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蕓蕓眾生。從表面看,權利似乎實現了制衡,但往往出人意料的是,制衡的力點不是朝著追求企業更大利潤的方向運作,而是朝著相互嚙噬的結果發展,最終打得一塌糊涂,以兩敗俱傷告終,其是第三種結果。

嫁債式:該方式是前述“攪混式”的最高形式,但二者前同后異。前者是在將對方新注入的股金還老債務,將借債時間搞亂,但企業(或公司)仍然還堅持經營,抑或還能扭虧為盈,而后者致人更慘,已知企業或公司無救,欠債累累,資不抵債,臨時找一個頂債的“冤家”。如前所述,亦是先用對方新注入股金還一部分老債務,然后搞亂借債時間后,剩下的債務,雙方均攤。致使投資者沒有得到利潤且不說,而且把本蝕進去后,還欠一屁股債。

賴皮式:綜觀各招,無論什么式,到了最后都以該招作為最后一種方式。然而賴皮式還有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常見的有三種:其一,借錢時苦苦哀求,別人要錢時,狡辯?;?,無錢還債且不說,有錢也不還債。能拖則拖,能賴則賴;其二,有合同不按條文,有協議視若廢紙,決策武斷,辦事霸道,只顧自己,不想別人,只顧眼前,不想長遠。其三,以許愿,吹大話,亂表態開始,一旦到了發生問題或較真的時候,便采取“抹、拖、躲”或死不認賬的辦法。

以上幾種形式,遠不能包容投資軟環境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現象,但是,亦可窺視一斑。雖然這些事例不會在一個地方同時發生,但在當前這個信息社會中,一個地區就好比一個上市的企業,一旦發生幾個不光彩的案例,立即便會影響到一個地方的整體形象,從而使可能呈“牛勢”的投資指數,迅速走向“熊勢”。

3.誤區之三。本位主義。一部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遷徙史。人類不遷徙至今恐怕還站立不起來,而遷徙本身就包涵了人們從一個生存環境向另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尋覓的過程。而在這個不斷尋覓的過程中,形成了人流、物流、財流的相互交融。更主要的是人們在遷徙尋覓的過程中,創造了環境,也改變了自我,這就是進化??v觀當今世界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講即是一部移民史。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無不是在兼收并蓄中形成了自己新的文明。就拿我們國家新興的深圳、珠海、??诘瘸鞘卸?,正是由于人流的急劇形成,才創造了財富。而人流形成的先決條件即是生存環境的改善。如果說前者是一個民族建立在殘殺、剝奪另一個民族生存自由的基礎上的文明,那么后者則是人類能動地主宰了自己的行為的結果——相融、相容。中國有句古語叫做:“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睂嵺`證明一個地區、一個單位、乃至一個人,誰能在容人、利人、養人、化人這個關鍵環節上站得高、看得遠,就能獲得長足的發展。與此相反的是另一種狹隘、排外、封閉、自是的本位主義和本土意識,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典型的有以下幾種心態:

一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心態。這種心態的具體體現是自己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掖著藏著不愿讓別人干,似乎在等待時機,實際上恰恰是在喪失著發展的時機。據悉某個城市出租車多年管理不善,收費混亂,效益不佳且不成規模,一時又無財力購置那么多出租車,不可理解的是該市有關部門多次拒絕外地客商前來投資經營,理由是保護本地人利益,怕別人把錢掙去。結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該市依舊是那么幾輛小破車掙扎在人群中吆喝。這看似保護了本地人的利益,失去的是這個城市千千萬萬個發展機遇;再如,外來客商不掙錢便罷,一見有點“油水”,有些人便心跳、眼紅,或把別人擠出,或一哄而上,彷效雷同,或各種稅費狂轟濫炸,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頭”,這種窮吃、吃窮的風氣,實際是一種懶惰庸碌的陋習。

二是雁過拔毛留下買路錢心態。據悉某港口城市,錨地航道早已盡人皆知,可是航道里零星海水養殖屢禁不止。豈不知這是一張張“誘網”,一旦外籍貨輪稍有瓜葛,便一哄而上群起圍攻,索要賠償錢。在一次圍攻索賠中,一艘外藉貨輪船長被索要20萬人民幣,無奈之下,該貨輪船長向圍攻者下跪求情。又如一些海濱城市,一邊是海闊天空的美景,一邊是垃圾滿地、設施破爛的場面,整天看不到有人在打掃清理。然而,往來旅游者車未停穩,斜刺里便沖出兩三個立眉冷目大漢,冷不丁還以為是遇上了劫持者,聽口氣似乎要打架,原來是要停車費。再看收費額度,令人咋舌。此時旅游者已申辯無用,只好就范,休閑興致被此一掃而光。

以上幾種社會現象一方面在利用著自然資源向社會討索財富,一方面又在破壞、污染著自然資源;一方面有著天然的良好自然條件,一方面又由于人的狹隘、自私阻礙著發展;一方面有人在努力創造著條件引導人流、物流,一方面又有人在不斷地制造劣跡,昭彰于社會。如此種種,猶如一抹陽光中穿插著幾個歪歪斜斜的影子,形成一串串長長的誤區。

參考文獻:

1.李金算,林大堅.促進社會化科技中介服務健康發展.發展研究,2003(2)

2.趙亞杰.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應立足于創新和發展.行政與法,2002(8)

3.朱鳳文.改善經濟發展軟環境探索隊伍建設新思路.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6(10)

(作者簡介: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生 湖北武漢 430000)

(責編:賈偉)

猜你喜歡
軟環境解讀新時期
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特色的解讀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