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研究

2011-06-22 10:33劉鑫
經濟師 2011年6期
關鍵詞:缺陷融合差異

劉鑫

摘 要:東西方管理思想具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在不同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中不斷發展并完善成熟,形成了有各自特色的管理思想體系。然而由于東西方管理思想體系內部的固有缺陷無法靠自身體系克服,而這些固有缺陷會極大地影響東西方管理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借鑒和融合就成為東西方管理思想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東西方管理思想 差異 缺陷 融合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026-02

一、東西方管理思想差異

1.東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特點。東方的管理思想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發源于中國古代傳統思想,包括有易經的陰陽學說、道家的無為學說、儒家的仁愛學說、佛家的慈善學說、兵家的用人學說、法家的崇發學說等,這些思想構成東方管理思想的淵源。其主要特點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大量運用哲學的思維方式,在管理實踐中以“人本”思想為主,組織中成員之間關系和睦聯系緊密,強調組織文化,集體感強,決策的過程中決策者的判斷對決策過程有較大的影響,主觀色彩比較重。而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管理學思想最早發端于古希臘的哲學,古希臘作為一個商業城邦和民族,其文化的發展形成人類早期文明獨特的人文精神,這亦是古希臘文化本質特征,即追求個性獨立和解放。西方的管理思想最終在泰勒提出科學管理的理論后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因此,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特點是科學化、標準化、制度化、定性定量地分析具體問題,決策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驟,制度完善,組織內部成員之間關系比較冷漠,突出個人的作用和能力,權責清晰,賞罰分明。

2.東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區別。東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區別在于:東方的管理思想以人的自然思考方式和邏輯為基礎,以人為本,比較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組織中摩擦和直接沖突較少,以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為主,社會性比較重,偏重于感性,模糊化分析,是一種“軟”性的管理思想。西方的管理思想以效率、利潤為出發點,用制度和流程來約束組織中的每個成員,盡可能用合理科學的方法提高整個組織的效率,整個組織就像一臺設計精密的機器,而每個成員就像是機器上的一個零件,按照設計好的軌跡固定地運行,確保最好的效率和最高的利潤。西方的管理思想科學性比較重,偏重于理性,定量化分析,是一種“硬”性的管理思想。

二、東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必要性

1.內部因素。

(1)東方管理思想的缺陷。東方的管理思想比較人性化,貼近普通人的自然思考方式,但在決策過程中摻雜過多的人情因素,會影響判斷和決策的客觀性,會影響整個組織的運行效率;在管理中過于突出人的作用和人的影響,按照人類自然形成的思考習慣和方式進行管理,由于人與人個體之間有差異,人的思維過程復雜,在不同的環境中思維方式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樣就容易導致無法客觀量化衡量管理效果,從而影響獎懲結果,最終影響組織成員的積極性,也無法掌握管理流程的標準,管理過程中不確定性因素影響過大;“一團和氣”的文化一方面使得組織內部比較和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組織有回避尖銳問題的傾向,容易導致組織中的某些關鍵問題和核心問題無法解決。東方管理思想基于中國傳統的人文文化,長于協調人際關系,追求群體和諧。東方人具有社會人特點,對群體關系、群體氛圍以及人在群體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得很重。在東方管理思想中,關系、和諧、人情等因素地位過重,犧牲了組織的效率。

(2)西方管理思想的缺陷。西方的管理思想強調注重制度化標準化,但過于強調制度化標準化容易造成文化缺失,組織成員缺乏歸屬感;過于強調個人能力和部門效益容易造成個人利益和部門的利益超越組織整體的利益和戰略目標;量化的標準和考核方式可能使得組織及其成員急功近利,過于短視,忽視組織的長期戰略和利益。西方的管理思想把組織成員視為工具和機器,用條例規章進行約束管理,過于偏重標準和流程,忽視了管理社會性的一面,損害了組織成員對人性訴求和感情表達的需求,過于強調利益引導作用,而“唯利是圖”不利于塑造組織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文化價值的缺失也會影響組織的凝聚力。過于鼓勵沖突和競爭容易造成個人或部門利益超越組織利益,影響執行效果,同時還可能使得組織內部矛盾加劇,互相抵制,浪費了寶貴的資源,極大地影響組織的運行效率。

(3)融合的必要性。不論東方的管理思想還是西方的管理思想都有其固有的內部缺陷。東西方的管理思想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按照自身的邏輯體系不斷延伸,逐漸走向了兩個極端,這就使得東西方管理思想在自身體系越來越完善成熟的同時也逐漸暴露了各自體系內的缺陷,如果兩種管理思想按照各自原有的路徑繼續發展下去,那么兩種管理思想中固有的缺陷就會被不斷放大,而這些固有的缺陷被放大之后最終會阻礙東西方管理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發展的要求使得東西方管理思想在今后發展的路徑中需求一種合理的方式來彌補自身的缺陷,而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就是這樣一種合理的發展方式。同時,在東西方管理思想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橫向的對比來判斷自身體系的缺陷從而找到借鑒改進的方式方法,而東西方管理思想互相作為參照和對比借鑒的對象恰恰滿足了這種需求。東西方管理思想的固有缺陷是各自思想體系里與生俱來的,如果用體系內部的邏輯思考就無法發現自身的固有缺陷,而且這種缺陷也無法通過體系內部的自我修復的方式進行改進,所以,東西方管理學思想繼續發展的要求和自身存在的固有缺陷這一對內部矛盾使得東西方管理學思想互相融合,取長補短成為必然選擇。

2.外部因素。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沖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使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為整體。在世界范圍內,一方面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經濟全球化的要求和跨國貿易的發展使得企業越來越重視本土之外的市場發展,各國之間的經濟和貿易互相滲透,整個世界作為一個市場整體聯系越來越緊密。東方企業的發展需要西方市場的支撐,西方企業的發展也需要東方市場的支撐。越來越多的東西方企業在對方國家建立子公司,開拓新的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管理的實施也逐漸全球化,如何管理國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員工,如何在異國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法律體系下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等逐漸成為管理學發展中的重要命題。這就要求東西方管理理論不斷地研究對方管理學思想的核心內容,吸取對方的精華,適應對方的思維體系,結合自身的特點,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不斷地更新各自的管理思想和理論,以適應新的市場背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開拓本土外市場以及對利潤效率的追求使得東西方管理學思想融合成為必然的選擇。

三、東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可行性

1.管理思想的本質。管理思想是一個與人類社會共存的、內容豐富、范圍廣泛和發展著的概念。管理思想是管理主體對管理客體的理性認識,包含著人們的實踐經驗,產生于管理行動和日常生活中的觀點和概念,是存在于管理主體中某種穩定的、持久的、最高層次的理論體系。從管理思想的起源來看,管理思想發展的內在邏輯和本質就是要通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最終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2.東西方管理學思想融合的基礎。東西方管理思想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這就是東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重要基礎。東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差異在于管理實踐中運用的具體管理工具不同,管理思想運用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不同以及解決具體管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不同,東方管理思想傾向于感性,西方管理思想傾向于理性。所謂的“理性”和“感性”強調的是在管理實踐中管理思想的具體運用方式不同。同時,東西方管理思想所針對的管理(下轉第28頁)(上接第26頁)對象都是“人”。以人為基礎,充分發揮人的潛力為組織服務,在對人的管理上,西方管理思想采取的是“硬約束”,而東方的管理思想更多地使用“軟約束”。而“軟約束”經過發展可以形成文化約束,最終文化約束也會具有“硬約束”的效果。而“硬約束”通過長期的作用和影響也能在組織中產生特殊的文化,形成“軟約束”的效果。所以,“軟約束”和“硬約束”的機制并不是固定不變的,二者之間的角色和作用效果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因此,在運用方式的實質和效果上,東西方管理思想也是高度統一的。所以,東西方管理思想的區別主要是內容上的區別,并沒有在管理思想的核心及目的上有根本的矛盾和沖突,所以,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是可行的,也是有基礎有根據的。

四、東西方管理思想融合路徑分析

東西方管理思想所追求的都是效率最大化,所針對的管理對象都是“人”,這是東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重要基礎。但是由于東西方的管理思想都帶有強烈的文化歷史背景和民族差異,適用性和有效性不一樣,所以,盡管有融合的基礎,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依然面臨著巨大的障礙。有共同的基礎又面臨巨大的障礙,東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路徑應該是:

1.充分了解對方的管理思想和文化歷史背景。因為只有充分地了解對方管理思想的背景和內容才能正確地認識自身的優勢和缺陷,才能準確客觀地吸收對方的優勢來彌補自身的缺陷。

2.要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不同的社會文化和歷史背景導致了東西方的管理思想有不同的適用性和適用范圍,要客觀地接受東西方管理思想的差異,按照科學的發展邏輯和方式合理地吸收互補。

3.要辯證統一地運用東西方管理思想,以東方管理思想的“人本”思想作為組織的文化核心,用東方的管理思想創造文化的歸屬感,塑造“人性化”的組織文化,減少組織內部的沖突和摩擦,提高組織的凝聚力,用西方的管理思想作為具體管理的指導和方法,用標準化制度約束成員,量化理性地分析具體的管理問題,將東方的管理思想“感性”一面和西方管理思想的“理性”一面有機地結合起來,合理地平衡“人性”和“制度”,共同為提高組織效率的最終目標服務。

4.要靈活地掌握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方式和融合程度。矛盾是有特殊性的,不同的民族,國家,企業有不同的背景,面臨不同的問題,如果將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方式定性、定量化或者標準化、流程化,也就意味著把這種融合建立在西方管理思想的邏輯體系上,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是一種新的邏輯,既不是原來東方管理思想的邏輯,也不是西方管理思想的邏輯,因此,不能完全套用東西方管理思想原有的邏輯框架和分析方法,應該是堅持東西方管理思想共同的基礎,在管理實踐中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創造性地融合東西方的管理思想來為組織服務。

參考文獻:

1.尹毅夫.中國管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吳照云.中國管理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吳照云,于煥新.管理的本質與管理思想的東方回歸[J].當代財經,2008(8)

4.吳娟,齊恒.“理智”與“情感”——關于東西方管理哲學的思考[J].世界經濟文摘,2006(6)

(作者單位:中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0)(責編:呂尚)

猜你喜歡
缺陷融合差異
相似與差異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M1型、M2型巨噬細胞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中miR-146a表達的差異
印度電商為兩大“缺陷”苦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