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破困境 走向輝煌

2011-06-22 10:33李富強戈雯
經濟師 2011年6期
關鍵詞:辦學學院教育

李富強 戈雯

摘 要:文章通過對民辦“獨立學院”生存現狀的分析,提出了“獨立學院”要發展、壯大而必須要彰顯出自身“獨特性”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民辦獨立學院 現狀 彰顯“獨特性”的做法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095-02

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它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公益性事業。獨立學院應具有獨立的校園和基本辦學設施,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我國的獨立學院以1999年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的創始為起點,逐步演變成燎原之勢,到2010年全國已有獨立學院322所,在校生規模達到100多萬。最初它的產生是為服務于高校,實現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吸引社會投入,普及大眾教育的策略而以擴招的目的設立的。隨著這一目的的實現,涉及國家整頓教育,提高教學質量,造就世界頂級人才政策的實施,國家希望將獨立學院逐步發展成為民辦普通高校(最好造就出多個類似于哈佛、劍橋類的民辦大學),實現辦學多樣化、公民辦互相競爭、互相補充的態勢。

但是現階段要實現以上目標絕無可能,它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渡期。具體原因是:

1.我國現有的獨立學院還未脫離“母體”實現真正獨立。初創時期,獨立學院一般是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當時對于普通高校如何與非教育機構尤其是民營非教育機構或個人合作辦學的問題,缺少可以依據的具體規程。因而審批機關是把創辦“獨立學院”當作高校在其內部增設一個附屬機構一樣來處理,并不去嚴格把關申辦高校的資質和辦學條件,只要申報一般都能獲得批準。母體高校不僅是這些“獨立學院”的申辦者,也是他們的管理者和實際上的擁有者?!蔼毩W院”并沒有獲得至關重要的獨立辦學資格,甚至連獨立的名稱都不能擁有,一般叫做“XX大學(學院)XX學院”。2008年4月1日開始實施《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后,對于“六獨立”要求十分嚴格,給予的過渡期限為5年。這時已籌建起來的“獨立學院”才都積極行動起來。首先解決“不少于500畝的國有土地使用證或國有土地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問題,也即“六獨立”中的獨立校園問題。由于2008年4月以前批準的獨立學院占2010年全國獨立學院的98%,故5年內絕大部分獨立學院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至于與國辦院校競爭,培養頂級人才的設想只能后延。

2.辦學條件不足,難以支撐其與國辦高??购?。舉辦一所高校,僅有強烈的意愿是不夠的,還要具備基本的辦學條件。獨立學院在初創時期,其辦學條件是由母體高校提供的。其一,母體高校是獨立學院師資來源的主渠道。據估計,在初創時期獨立學院的專任教師至少有1/3是由母體高校在職教師兼任的,有1/3聘用了包括了母體高校在內的退休教師,另外1/3才是獨立學院自己的教師。而獨立學院自有的教師,又多為年青人(職稱低)。他們都把自己擺在一個“打工者”的位置上,缺少“建設者”和“主人翁”意識,缺乏對獨立學院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共同的價值觀念,也不去關心獨立學院的建設,很難形成獨立學院自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二,學科專業設置以“克隆”母體高校為普遍特征,不少獨立學院的專業開設完全依托母體高校。母體高校有什么優勢學科、特色專業,獨立學院也開設什么學科專業(據湖北省統計,省屬17所高校舉辦的20所獨立學院中,專業與母體高校的雷同率超過96%)。即使所開的專業與母體高校有所不同,也是短線專業、熱門專業、低成本專業,從而造成了與母體高校專業相同的專業將來會與“母體”競爭;而短線、熱門、低成本專業則形成獨立學院之間的劇烈競爭(熱門、短線、低成本專業嚴重趨同)。正是因為他們沒有特色、沒有追求,因而也就失去了獨立生存、獨立發展的前提與動力。其三,由于獨立學院歷史較短,而又沒有真正的“獨立”,從而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方式都沒有進行科學的論證和深入的研究。目前雖已形成了“獨立學院”應面向區域經濟發展,打造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共識,但教學計劃應如何設置,課程體系應如何安排,都還沒有論證。即使有些“獨立學院”已開始論證,也是起步階段。也正是由于“獨立學院”沒有真正獨立,沒有自己堅強、雄厚的師資隊伍,所以也不可能有適合于培養“面向區域經濟發展,打造應用型本科人才”所需求的教材及實訓材料。由于只能借用一、二本專業的教材,這樣就在教學質量、教學特色等方面,在起跑線上就輸給了國辦高等學校。

綜上原因,“獨立學院”是否就沒有前景,等待自生自滅,或靜觀發展用較長的時間完善自己,若干年后再圖與國辦高??购?。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第十四章指出“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形成以政府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高校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薄疤剿鬟m應不同類型教育和人才成長的管理體制與辦學模式,避免千校一面?!薄按罅χС置褶k教育,民辦教育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級政府要把發展民辦教育作為重要工作職責,鼓勵出資,捐資辦學,促進社會力量以獨立舉辦、共同舉辦等多種形式興辦教育,完善獨立學院管理和運行機制。支持民辦學校創新體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質量,辦出特色,辦好一批高水平民辦學校?!眹业拇笳结樢讯?,為民辦及獨立學院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扶持,也為民辦及獨立學院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鋪平了道路。那么“獨立學院”就應該一方面盡快地完善辦學條件(軟、硬件)設備,一方面迅速地探索和實踐創新的體制和育人模式,從而走出一條“獨立學院”具有的“獨特性”道路。不僅要生存,而且要走入世界先進行列。

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形成自己的特點即獨特性:

一、以“現代企業制度”組建和改造“獨立學院”

現代企業制度是指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規范和完善的法人制度為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以公司制企業為典型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一種新型的企業制度,其構成包括企業產權制度和企業法人治理制度。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出資人的原始所有權演變為股權,公司法人則獲得了公司的法人財產權。公司法人可以像個體企業一樣對公司的全部資產具有占有、使用、處分的權利,并參與市場交易。企業的經營者擁有企業經營管理權,經營者由股東們通過招聘進入企業,受股東委托行使對公司事務的管理權和代理權。也就是獨立學院創辦時,普通高等學校主要利用學校名稱、知識產權、管理資源、教育教學資源等參與辦學;社會組織或者個人主要利用資金、實物、土地使用權等參與辦學,他們完成投入后各自握有原始股權(各自比例由他們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自己決定),等待分紅。而當雙方投入完成,過戶到“獨立學院”的財產和資金等就成為了“獨立學院”的法人產權(今后國家的資助,向學生收取的學費、獨立學院的借款和接受的捐贈財產,不屬于獨立學院舉辦者的出資,而屬于“獨立學院”的法人財產)。原始所有人不得因各種原因、理由撤出自己的投入,而原始投資人形成的董事會聘請院長來經營“獨立學院”支配獨立學院的法人產權,從而實現原始產權與法人產權的分離,法人產權與經營者的分離,進而形成董事會掌握方向,獨立學院院長自主經營的運營方式,也就形成了真正的“獨立”。

內部運營應完善法人治理制度,成立校務委員會。其組成應以教授為主體,行政負責人為補充。日常運營中的重大問題經校務委員會決策后由獨立學院行政機構負責執行。

二、院長的選聘應更多地注意人文素質

無論是國辦院校還是“獨立學院”,其本質的屬性都是要承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因此“獨立學院”院長的選聘,首要條件應與公辦院校校長的任職條件一致,但獨立學院的院長更應該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也就是“獨立學院”的院長必須應具備豐滿的人性(管理、教學、科研等兼容并蓄)、豐富的學識、堅韌的信仰,對公平公正的不渝追求。只有這樣,他才能夠推陳出新、勇于改革,帶領獨立學院走出民辦及獨立學院所處的困境(主要是整體困境),經若干年發展造就出可與國辦高??购饣蚋哂趪k院校教學質量的民辦名校。

三、教學計劃及課程設置要有“三本”特色

目前大部分“獨立學院”比較認同“獨立學院”應面向區域經濟發展,打造應用型本科人才的辦學理念。但如何實現這一理念并在實現這一理念的過程中,時時把握學院辦學要辦出特色這一目標,難度較大。唯一的做法是通過調查本地社會經濟發展對教育和人才的需求,以及分析本校的辦學實際,選擇適當的突破口,吸納各種教育研究成果,從主觀上構建一種辦學思路,從學院實際和社會需求相結合出發,明確學院的學科(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和服務對象。以“應用”能力強作為人才質量特色,圍繞“應用”特色,合理設置課程,優化教學內容,加強“工具”類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實驗、實訓的具體實施也可采用師傅帶徒弟的形式,或采取導師帶研究生的形式),各類課程及教學時數比例要統籌安排(在自主選修課方面要下功夫加以研究),制定出具有特色鮮明的教學計劃,為學生構建能應用知識進行技術創新和二次開發的能力。否則,掩映在“國辦”一、二本隊伍中永遠無法超越,最終失去存在的“必要性”。

四、編寫具有“三本”特點的各類教材

有了教學計劃,就等于教學過程有了“憲法”,但要實現“憲法”的目的,教師就要有“工具”,而教材就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必備“工具”。但目前獨立學院選用教材時,只能選用一、二本的教材(可注意的只是應重點選“十一五規劃教材”),故無法體現“三本特點”。解決這一問題的做法可參考以下幾點:(1)希望教育部及“獨立學院”的主管部門,召集全國“獨立學院”各學科、各門課程的專家學者在堅持“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以其應用性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尺度,以崗位應用為準則”的原則編寫適宜“三本”教學所需的各類教材。(2)全國各地的“獨立學院”聯合起來,以學科為劃分標準,成立多個“研究會”,自行集體編寫各類教材。(3)各學校鼓勵自己的教師,按上述原則獨立編寫教材,經有關部門審定后使用。

五、合理選聘教師,加強因材施教

“獨立學院”的發展還處在初創階段,其自己所屬的專職教師僅占所需授課教師的1/3(本文開始有敘述),故需要大量外聘。在外聘教師時,理論課及專業基礎課應多從國辦高等學院聘請,他們畢竟理論根底扎實,緊跟前沿知識。但應提前指出講授過程中要減少“教化”內容,增加說理性內容,并以“必需、夠用”為尺度。而專業性,特別是動手能力要求比較強的課程,要以聘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為主,同時可聘請企業及相關實踐單位的專家及高職稱者授課,使該課程更加貼近企業,貼近實踐。

六、加強新生自習管理,改革考核考試方法

獨立學院的學生進?;A較差,學習習慣等非智力因素也不如“一、二”本學生,所以在第一學期時應規定必上晚自習,并嚴格執行監督檢查制度,以外力強迫他們形成自學的良好習慣(當然在入學教育時更要教會他們如何上晚自習,晚自習干什么),第二學期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晚自習是否放開。學生要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考核方式的類型又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考試是個指揮棒,學生會因考試方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筆者認為,“獨立學院”除沿用歷史悠久的筆試方式外,可實行面試方式、答辯等方式。在一、二年級時選取一定理論性強的課,采取“面試”形式。就某一門課,大部分學生筆試,在考試前一天,隨機抽取10%的學生面試。具體做法是面試時,每兩個人一組抽題(一大題,論述;一小題,概念),10分鐘準備,然后給考核組(教師組成)講述試題內容(原則上不超過20分鐘)。這樣任何人不知道考什么,也不知道誰能抽到什么題,從而無形中促使學生從開學就要對某一門課高度重視,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而期末必須認真復習,這樣就提高了學生組織知識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在三、四年級考試時,根據課程特點,讓學生抽題,在規定時間內做小論文,然后對考核組(教師組成)宣讀,考核組提出問題,考生答辯,這樣可提高學生的材料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反應能力,為走向社會做好充分準備。

七、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大部分“獨立學院”已確定了自己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區域經濟發展,打造應用型本科人才”,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一定要堅持在理論夠用(本科必修的基礎及專業基礎課),重在動手的基礎上加強職業技能的實踐性操作培養。這就要求各“獨立學院”要加強和注重實踐教學條件方面的建設。沒有良好的教學實習基地,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但由于實習基地的建設在規模和硬件設施上要求比較高,需要投入的資金比較大,因而每個“獨立學院”都要建立完善的實習基地是不現實的。當然有條件的“獨立學院”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建立自己的實習基地,而沒有條件的“獨立學院”則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式:(1)有償使用“國辦學院”或國家扶持起來的職業教育教學示范基地的實驗、實訓設備。(2)采取校企聯合的形式進行辦學,由學校承擔理論知識的培訓,實踐操作放到企業里去。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約學校的辦學經費,使學??梢杂懈嗟馁Y金投入到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更真實地接觸到未來的工作崗位。學校和企業還可以建立培養和就業直接掛鉤的穩定的供需關系,企業也可以在實習的學生中選擇自己所需的優秀員工。

八、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我國確立了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為目標的科技發展戰略,這樣就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蔼毩W院”所培養的學生創新能力可能有大有小,但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精神不能有差異。不同類別的學校有不同的特點,在國家大力倡導自主創新的思路下,國家產業升級不斷加快,對創新人才的需求層次和數量不斷增加。從而每個“獨立學院”都應高度重視和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新途徑,走出一條具有“獨立學院”自身特點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新道路。

總之,“獨立學院”只有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宏觀指導下,不斷深入地探索和研究,找出一條真正彰顯自身“特色”的道路,才能夠在“國辦高等院?!薄案叩嚷殬I教育”的競爭中,生存下去,并最終創建出多個“哈佛”、“劍橋”,使我國的民辦“高等教育”走入世界先進之行列。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人民出版社

2.王曉惠.論西南聯大聯合辦學的基礎與特色.云南教育學院學報,1996(6)

3.洪德銘.西南聯大的精神和辦學特色.高等教育研究.1997(1)

4.周富平.王驥.高校獨立學院要“獨立”.理工高教研究,2004(1)

5.盧元勇.對獨立學院辦學特色認識的反思與重構.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增刊).2007.12

6.《加快教育改革創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國家教育行政學院.2010.10.12發布.(www.naea.edu.cn)

(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辦學學院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初等教育學院
題解教育『三問』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學院掠影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獨立學院:“我該如何存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