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工程”背景下本科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1-06-22 10:33王冠中
經濟師 2011年6期
關鍵詞: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背景

王冠中

摘 要:根據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在構建全新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上,提出了“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提倡學生獨立思考、親自動手,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實踐教學模式。實踐證明,這一模式緊密結合實踐教學體系,在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專業素質方面收到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大工程”背景 實踐教學模式 探索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130-02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對各級各類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應用型本科教育是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的產物,也是社會職業崗位分化發展的結果,它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目的{1}。因此,本科應用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高校也越來越注重對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國內許多高校在實踐教學改革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充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優化教學實踐體系{2},改善實驗教學環節,更新硬件配置,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等等{3}。

筆者所在的黑龍江科技學院認真總結60年的辦學經驗,分析自身優勢,確定我校的人才培養規格定位為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對應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能夠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任何一個領域、行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與其他行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要為學生建立起一個現代工業化社會的大工程背景,讓學生全面地了解工業生產各領域的基本情況和相互關系,明確未來的就業環境,找到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這種教育理念指導下,我們在構建“搭建四個平臺,培養四種能力,堅持四年不斷線,實現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上,在改革實踐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實踐。改革重點在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倡學生獨立思考,親自動手,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一、在教學內容上探索與實踐,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環境

建立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貫穿四年不間斷的實踐體系,提供計劃內的實驗、實習、實訓,課外的科技立項、各類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鍛煉學生能力。

1.突破傳統,改革教學內容,在全校所有專業開設工程教育和基礎工程訓練課程。以往的教學中,不論哪個專業的學生都缺乏對現代工程背景的認識,學習的出發點、落腳點不明確,不知道將來的就業環境是怎樣的。為彌補這一不足,我們開設了面向全校各專業的工程教育和基礎工程訓練課程。

工程教育課程安排在第一學期,在該課程中,精選典型的實例,內容涵蓋能源、建筑、交通運輸、水利、電力、航空航天、環境、產品制造等各個領域,通過圖片展版、實物展示、多媒體課件等形式,全面系統地為學生介紹現代工業的發展歷史、分支、特點及其在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學生們通過生動形象的實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感性認識,了解到所學專業要建立在這樣一個工程背景之下,找到了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基礎工程訓練課程從第一學期開始。在改革沿襲多年的金工實習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其內涵,提高其層次,擴大其覆蓋面,在全校所有專業中開設基礎工程訓練。訓練內容不僅保留了傳統制造技術中的車、鉗、鑄、焊、鍛等項目,還緊跟制造技術的發展,增設了數控加工、電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等項目,并創造性地將電氣線路安裝引入到工程訓練中。依托先進的設備,區分不同學科專業實行模塊化教學,訓練時間上有所不同。通過工程訓練,學生親自動手加工試件,學習制造技術,不但學到了基本技能,而且加深了對現代工業生產的認識,更鍛煉了學生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精神。

2.在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當中,各專業根據需要設置學時不等的課內實驗、實踐內容。為突出實驗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技術和技能,獨立設置了《大學物理實驗》、《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材料力學實驗》、《大學化學基礎實驗》等公共基礎實驗課,學生從中掌握了系統的、全面的實驗技術和技能。理工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當中,努力提高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使其達到80%以上,經、管、文、法等專業也在專業課程中安排了適當的實踐性環節,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社會調查等,結合實踐學習理論,強化認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

3.提升高度,多個專業開設工程實訓。在工程教育、基礎工程訓練、公共基礎實驗的基礎上,多個專業根據培養目標要求,在適當的學期集中開設綜合性的工程實踐課程,訓練和強化學生的專業能力。

電氣信息類專業總結多年教學經驗,形成了既有針對性又有可操作性的電氣工程實踐體系,搭建起四個平臺,劃分成25個訓練模塊,由淺入深地訓練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機械類專業堅持開展機床等典型機械設備的拆裝測繪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機床的基本構造、拆裝技巧、測繪技術。

材料類專業開設焊接、鑄造、表面技術的工程實踐課程,使學生掌握產品工藝員的初步能力。

經濟管理類專業開展ERP企業經營模擬實戰,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

建筑類專業堅持開展跟蹤式生產實習,讓學生在施工現場提高能力。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各種計劃內的實踐活動基礎上,學校創造條件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為學生接觸社會、提高文化素養、增強創新能力、學會自我設計提供實踐平臺。多年來,堅持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航模競賽、機器人競賽、英語演講比賽、暑期社會實踐、大學生科技立項等活動,廣泛吸引各年級學生積極參與,收效明顯。參與的學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同時在國家和省級的各類大學生競賽中屢獲殊榮。

二、在教學模式上探索與實踐,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工程實訓,課外的實踐活動等均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倡學生獨立思考,親自動手,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由簡單到復雜,由初級到高級,由單一到綜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敢于實踐、善于實踐的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在電氣工程實踐中,教師給定題目,學生在四個學期中分別利用5周的時間完成諸如單片機、電控柜等多種典型工業電器產品的設計、制作、調試;電視機故障診斷和排除;電動機繞線、組裝、測試等訓練。學生自發組成攻關小組,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查找資料、研究方案,動手制作、調試、分析。這些訓練項目緊密結合專業課程的學習,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

在機械設備拆裝訓練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3周的時間,對一臺完整的車床親自動手進行分解、測繪,再組裝。這種訓練一方面讓學生全面直觀地了解了典型加工機床的內部構造、工作原理;另一方面學生學會了典型零部件的裝配工藝、零件的測繪方法,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繪圖、識圖能力。由于全部是自己動手完成的,學生記憶深刻。

在材料類專業的工程訓練中,學生根據教師給定的題目,模擬生產實際,在4周的時間里,自行組成小組,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圖紙和技術要求,制定焊接、鑄造、表面處理等工藝路線,研究工藝方案,親自動手制作并進行“產品”檢驗,學生得到了工程師的訓練,全面掌握了材料熱加工的工藝編制、工藝要點、質量檢驗等專業技能。

在經濟管理類專業中,引入ERP實戰教學模式,在各個專業開設3~5周不等的ERP實戰教學。6人一小組,組成企業管理層,學生扮演諸如經理、財務總監、營銷部長、生產部長等職務,模擬企業經營管理過程,利用“啟動資金”經營一個企業,在規定的“年限”內爭取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在這個過程中,每位同學既要各司其職,又要通力合作,研究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制定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組織實施生產、營銷、資本運營等工作,最終,各個“企業”將經營結果向老師匯報,教師進行綜合評定,指出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介紹成功經驗。學生從這種實戰演練中學會了如何經營一個企業,如何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工作實際當中,能力大大提高。

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在第六學期和第七學期,開展跟蹤式生產實習,即學生從4月份開始至10月份,作為見習技術員深入到建筑工地,全程跟蹤建筑施工全過程,全面學習民用建筑各個施工環節的工藝方法、技術要點、質量保證措施等,學生的專業技能大大提高。

全新的實踐教學模式發揮了實踐教學體系的作用,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畢業生由于“思想道德素質高、工程實踐能力強、基礎扎實、上手快”而廣受用人單位歡迎,連續五年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在92%以上,位于黑龍江省首位。

注釋:

{1}于雷.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機械類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制造業自動化,2010(3):90—92

{2}顏建軍.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高等教育體制變革的比較研究及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8(4):61—63

{3}魏克新,石娟.國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趨勢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8(1):56—57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學院教務處,同時為哈爾濱理工大學在讀博士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7)(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車NVH的發展趨勢
《論持久戰》的寫作背景
晚清外語翻譯人才培養的背景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