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信息化發展的思考

2011-06-22 10:33李榮芳
經濟師 2011年6期
關鍵詞:會計思考信息化

李榮芳

摘 要:在當今信息化時代,會計信息化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有助于企業決策的進一步科學化,而且能夠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和管理效率。文章針對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思考與對策。

關鍵詞:會計 信息化 思考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157-02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技術。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過程,是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以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為主的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獲取、加工、傳輸、存儲、應用等處理,為企業提供及時、正確的財務信息提供了條件,更有利于為企業經營管理、控制決策和經濟運行提供充足、實時、全方位的信息。從而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并且使得企業的競爭力進一步加強。

財政部在2009年印發的《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財會【2009】6號),明確了我國推進會計信息化工作的具體目標、內容和要求。在5~10年的時間內,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法規體系和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全力打造會計信息化人才隊伍,基本實現大型企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與經營管理信息化融合,進一步提升企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等,通過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工作,使我國會計信息化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梢?,我國會計信息化的腳步,開始步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一、實現會計信息化,將對企業的運營和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1.范圍的變化——擴展了企業信息化管理范圍。過去的財務核算管理軟件只是會計信息化的一部分,成熟的會計信息化系統帶來的是多模塊化管理。通過高起點的會計信息化系統對企業的整個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突出了流程化管理的會計信息化,涵蓋范圍遠遠超出了過去電算化軟件的范疇。

2.工作原理的變化——自動映射模塊集成成為主要模式。從工作機理上來看,過去財務核算主要是會計人員將各項業務轉換為財務核算分錄,經過手工輸入系統。而在會計信息化中企業的業務是以流程為導向,各業務人員在系統中輸入各項業務信息,而這些業務信息已經預先定義會計科目映射關系,通過映射關系自動產生會計事件,系統自動產生會計憑證,更新到分類帳和總賬。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就是對這些業務信息和憑證進行審核生成會計憑證。

3.功能點上帶來的變化——從源頭模塊化控制功能更強大。經過多年的發展,財務軟件目前已經具備了很好的核算功能,但是還未能從源頭有效地控制,出現數據問題往往是事后才能發現。而會計信息化由于其工作原理是以業務流程為導向,因此各種發生的財務數據能夠與各項業務行為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財務角度或從業務角度都能夠快速進行相互跟蹤。業務流程更加規范,有助于內部控制水平的提升,縮短了業務轉換為財務信息的時間,保證了財務信息的合理、真實、準確,對規范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為快速反應和管理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說到底,會計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把當前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和會計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會計實務中實現一次信息化的改革,更大地發揮會計工作在企業經營中的管理、決策作用,推動企業進入穩定的、持續發展的軌道。

二、會計信息化實施中面臨的問題

1.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不足。目前,全社會對會計信息化的認識存在兩極偏差,一方面,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會計信息化的目的只是為了會計人員能從復雜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信息輸出的速度,并沒有認識到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有人認為會計信息化是萬能的,能自動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任何問題。實際上會計信息化是一種管理信息系統,企業各部門都依據同一數據庫提供的信息,按照規范化的處理程序進行管理和決策,數據信息是共享的,會計信息化是企業信息化必不可少的。但是會計信息化也不是萬能的,會計信息化需要企業各個層面的員工正確地對待和應用,管理以人為本,效益也是人用出來的。

2.會計信息化的順利推廣需要全員協作。會計信息化高度集成涉及各個環節,涵蓋企業業務的整體流程,不只是某一個部門的事,需要企業業務層、財務層、決策層的全面參與與支持,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把企業所有與經營生產活動直接相關部門的工作聯成一個整體,每個部門的工作都是整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在“一個計劃”的前提下,才能成為系統,條條塊塊分割,各行其是的局面,將被團體和協作精神所取代。因此,需要各層面、各環節人員通力合作,如果有一個層面的人認識不足,將會影響整個系統的使用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

3.會計信息化人才匱乏。會計信息化是現代會計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產物,需要精通信息技術與會計專業知識的人才來推動,因此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長期以來,會計信息化復合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制約中國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關鍵問題。雖然有不少部門組織各種培訓,但由于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單位事物及個人精力等因素的制約,會計信息化方面的人才總體素質仍然不高。目前,我國許多單位、部門的會計人員對會計業務比較精通,但是對計算機知識了解極其有限,無法將計算機知識和會計知識有機結合起來。

4.“信息孤島”問題嚴重。企業的經濟活動主要表現為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統一,要有效地控制“三流”,企業各個部門尤其是業務部門需要將系統功能延伸到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各個方面,實現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一體化,彼此共享,才能真正從全方位、多層次提供可信的決策信息。但是,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相當一部分企業由于對會計信息化重視程度不高,缺乏將會計信息系統納入企業信息系統的一體化規劃,沒有很好地融入企業的業務流程,會計信息系統處于封閉運行的狀態,不同的業務系統之間形成相互獨立的“信息孤島”,數據不能共享。

5.數據安全問題突出。網絡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隱患。網絡下的會計信息系統遭受病毒、黑客或非法訪問入侵的概率還是很大的。無論是系統內部還是系統外部,系統都有可能受到攻擊,并且一旦發生,損失將會非常嚴重。因此,系統安全問題也已經在企業考慮選擇會計信息系統因素的范圍內。

三、更好地實施會計信息化的有效對策

1.整合全部資源。企業資源計劃的主要宗旨是將企業的各方面資源,包括人力、資金、信息、物料、設備、時間、技術等資源進行整合、充分調配、平衡和優化,為企業提高資金運營水平,建立高效率供應鏈、減少庫存、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戶服務水平提供強有力的工具,同時為高層管理人員經營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有效地提高盈利,最終全面建立企業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整合全部資源是會計信息化的目標要求。

2.重組業務流程。首先按照扁平化、流程化、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系統要求,對現有的組織機構和業務流程進行整合、梳理和規范,按照“簡潔規范、集中統一、權責明確、適用高效”的原則,對企業的內部管理進行重組和調整,在系統配置前完成組織機構的整合和流程再造,通過對業務流程的重組和規范,消除部門職能交叉、多頭管理等問題。實行生產物資集中采購、倉庫物資集中管理、產品集中銷售、財務集中管理、質量統一標準等,管理職責明確、流程簡捷、層次分明,為系統配置創造條件,為系統順利上線運行奠定基礎。

3.構筑信息系統平臺。建立一個實時、共享、集成的信息系統平臺,實現“物資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統一、集成與共享。通過系統平臺,企業決策層可以隨時了解和掌握物資采購、產品銷售、生產計劃、物資庫存、質量狀態、產品成本、應收應付等各種供、產、銷成本和財務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決策效率。

4.數據庫系統的構建,項目定位要準確。實施會計信息化,必須和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緊密結合起來。軟件選型、實施內容、實施范圍、實施步驟都要和企業發展戰略的階段性目標結合起來,定位要準確。應站在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高度,去把握會計信息系統的功能和技術的先進性。

5.培養信息化人才。會計信息化發展的關鍵之一就是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培訓骨干,學習經驗,增長才干,由于會計信息化已經運轉就不可停止,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先進性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企業一定要擁有一支掌握IT技術的骨干力量。他們既懂得企業流程,又有IT技術,能夠用IT語言描述企業流程,可以成為企業與軟件公司合作的基本力量。

6.系統要持續改進。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是一個持續改進、不斷完善的過程。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速度受到企業員工素質水平、資金持續投入力度、基礎數據積累程度及社會環境發展狀況等因素的影響。要充分發揮信息化系統的功能和優勢,就要不斷地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制定相應的推進措施,通過持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實現信息化帶給企業的最大效益。

7.信息采集是核心。會計信息化,關鍵要標準化、數據化、規范化。有人說“三分技術、七分實施、十二分數據”,因此數據的準確與否關系到企業信息化實施的成敗,哪怕是1%的錯誤數據將會耗費99%的實施時間。而數據的準確來自于清查工作的扎實程度。

8.試運行是重中之重。為了保證會計信息化切換的成功,在系統切換前,必須對系統進行嚴格的測試,首先是模擬運行。模擬運行是指對軟件功能模擬運行,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弄清楚軟件的全部功能,以及各個參數之間的關系及相互影響,通過測試進一步了解軟件功能與企業的實際需求是否吻合,有哪些差異,及時確定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9.加強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一是建立會計信息系系統崗位責任制。完善授權審批控制,強化內部牽制制度,嚴格遵循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制度。通過人員分工、崗位責任制建立、權限的劃分等形式進行控制,防止越權、錯漏和舞弊行為的發生。二是做好系統的安全保密控制。由于電子數據高度依賴電腦,數據高度集中,且受人為操作失誤、電腦病毒等影響,數據易遭破壞。因此,必須做好會計信息化的安全保密控制。主要控制措施有:制定內部操作制度、設置操作權限、操作人員密碼控制、設置接觸與操作的日志控制、數據存儲和處理相隔離等。另外針對網絡黑客和計算機病毒等,企業應增強網絡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墻技術、信息加密存儲功能等為會計信息化提供技術支持。三是加強會計信息化檔案的管理。對會計信息化檔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蟲蛀、防盜和防鼠咬等工作。重要會計檔案應備份,存放在兩個以上不同的地點,做好在兩個不同建筑物內,采用磁性介質存儲會計檔案,要定期進行檢查,定期進行復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質破壞而使會計檔案丟失。嚴格執行安全和保密制度,存放在磁性介質上的會計資料借閱歸還時,還應認真檢查,防止病毒感染。

10.加強企業內部審計。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會計信息系統賬務處理的正確性進行審核,審查會計書面資料與系統的一致性,監督數據保存方式的合法、安全性,防止發生非法修改系統數據的現象,對系統運行個環節進行檢查,防止漏洞等。

四、會計信息化在聯通公司的實踐

在電信體制重組改革后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中,在聯通憑借世界先進的WCDMA網絡,逐鹿3G市場的關鍵時刻,需要進一步夯實管理基礎予以支撐。原有的系統平臺建設基本以部門為核心進行建設,集成性相對較弱。聯通集團經過對各省會計信息系統建設情況總體方案分析,遵循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統一設計、個性拓展,業務優先、技術支撐,充分研討、循環論證的設計策略和原則,采用了“四位一體”的系統建設方法,即業務流程一體化、制度建設規劃化、系統支撐平臺化、人員培訓常態化。通過聯通會計信息系統的融合,促進了組織、流程、制度的融合,進而夯實了聯通管理基礎。實現了會計信息平臺業務處理信息化、財務核算自動化、財務管控系統化、管理決策科學化的建設目標。

五、結語

可見,企業建立會計信息系統的整個過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整個系統的實施過程中,需要企業領導者和信息化主體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資源的整合,流程的重組,各種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實施等諸多內容,都必須采用系統工程的方法與原理去安排組織,這樣才能使會計信息系統工作順利正確地進行,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才會得到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迎春.會計信息化問題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0(18)

2.趙曉瑞.會計信息化提升財務管理水平[J].現代商業,2010(14)

3.韓躍.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現代經濟信息,2010(18)

4.薄向華.中國會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0(22)

5.趙潔.會計信息化的現實途徑[J].現代金融.2010(9)

(作者單位:中國聯通德州市分公司 山東德州 253000)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會計思考信息化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