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供應鏈的黑龍江省林產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研究

2011-06-22 10:33朱穎呂潔華
經濟師 2011年6期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提升供應鏈

朱穎 呂潔華

摘 要:林產工業企業,其生產經營效率的提高對解決資源、經濟與生態環境三方面的問題都將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構建具有競爭力的林產企業是振興林區經濟,服務“三林”的關鍵。文章提出林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應引入供應鏈管理思想,并指出基于供應鏈的林產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供應鏈 林產工業 核心競爭力 提升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208-02

國有林區在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陷入了森林資源危機、企業經濟危困、生態環境惡化的境地。作為在國有林區占據重要地位的林產品加工企業,其生產經營效率的提高對解決資源、經濟與生態環境三方面的問題都將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與國有林區的其他部門一樣,多數國有林產品加工企業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存在效率低下、機構臃腫、競爭力弱的問題。到了20世紀90年代,絕大多數企業處于虧損狀態,不但沒有起到振興林區經濟的作用,還成為國有林業企業的經濟包袱,進一步加重了國有森林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問題。

林產工業企業要想可持續的發展,其經營必須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針對生產經營活動內容做出決策。而供應鏈是20世紀后企業適應全球競爭的有效途徑,對于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供應鏈管理為視角,探討黑龍江省林產加工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下進行生產變革,提升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林產加工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理性的選擇。

一、供應鏈管理與企業核心競爭力

1.供應鏈管理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所謂供應鏈,是指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所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組成的供需網絡。即由物料獲取、物料加工,并將成品送到用戶手中這一過程所涉及的企業和企業部門組成的一個網絡。它不僅是一條連接供應商到用戶的物流鏈、信息鏈、資金鏈,而且是一條增值鏈,物料在供應鏈上因加工、包裝、運輸等過程而增加其價值,給相關企業帶來收益。供應鏈的概念是從擴大的生產概念發展來的,它將企業的生產活動進行了前伸和后延,將供應商的活動視為生產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加以控制和協調,這就是向前延伸。后延是指將生產活動延伸至產品的銷售和服務階段。供應鏈就是通過計劃、獲得、存儲、分銷、服務等這樣一些活動而在顧客和供應商之間形成的一種銜接,從而使企業能滿足內外部顧客的需求。

供應鏈管理的幅度較企業管理要寬泛,最終依靠對整個供應鏈進行戰略決策,要求采用系統集成化的管理方法來統籌整個供應鏈的各個功能。供應鏈管理協調不同企業的目標,以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并由此使鏈上的企業獲得目標利潤。在供應鏈管理中,一起圍繞“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運作。供應鏈管理把供應鏈的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等聯系在一起,并對之優化,使各個相關企業形成了一個融會貫通的網絡整體,在這個網絡中,各企業仍保持著個體特性。但它們為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合作,實現多贏的結果。林產加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林產加工企業能夠及時掌握并且適應消費者需求變化趨勢,經過長期精心培育而建立起來的獨特的差別優勢,是能夠增強其在該業態中以及整個林產工業產品市場范圍內的競爭地位的關鍵能力。林產加工企業為了長期的生存,需要在市場上建立持久競爭優勢,即核心競爭力。

2.供應鏈管理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系。從其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僅重視企業內部環境條件和管理機制,針對企業內部資源的協調和整合,而且考慮企業外部環境及其影響。以供應鏈及其管理思想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除了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外,還需要分析目標企業的外部環境,分析其所處的行業競爭格局、競爭對手的現狀與未來行動,考查供應鏈上與其緊密相關的供應商、物流企業、銷售商的運營狀況與合作可能性以及顧客的需求變化等等,通過分析判斷這些相關因素和相關企業的動態、變化及其發展趨勢,目的是客觀、有針對性地找到目標企業在發展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從而有的放矢地協調、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抓住機遇,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和提升。

綜合分析供應鏈管理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的基礎上,我們認為,企業其核心競爭力得以體現和有效的前提是必須滿足顧客的需求,不但要處理好內部問題還要考慮外部關聯環境,尤其應重視供應鏈的建立與管理。

二、黑龍江省林產工業企業的現狀與競爭態勢

20世紀90年代末期至2000年,黑龍江森林工業系統林產工業四大類(人造板、家具、造紙和林產化工)產品產值僅為8億元~9億元(1990年不變價,下同),分別占1999年、2000年林業系統工業總產值的18%~20%。即使在上述四類產品中,初級或中間產品也占有絕對優勢,比重大致依次為75∶14∶6∶5。在比重份額最大的人造板中,較為傳統的膠合板、纖維板和刨花板產品仍占人造板全部產值的76%以上。長期以來,黑龍江森林工業系統林產品工業勞動生產率偏低且初級產品偏重的產品結構,是黑龍江森林工業系統長期落后和虧損的主要原因。隨著林區經濟的發展和林業科技進步,林產工業和多種經營相繼得到發展,截止到2007年,森林工業轄區內共有林產工業企業1355戶,其中國有企業54戶,集體企業59戶,非公有制企業1242戶??偩趾凸芫种睂倨髽I16戶,林業局所屬企業1339戶。直屬16戶企業全部為國有,其中有1戶實行租賃經營。林業局所屬企業中,國有企業38戶。2004年末林產工業在冊職工9.2萬人。2007年,林區林產工業擁有固定資產45.9億元,其中國有30.5億元,國有資產中40個林業局擁有21.5億元,16戶直屬林產工業企業擁有24.4億元,形成鋸材、人造板、家具、木制品、制漿造紙、林化和其他類別等7大類33個產品系列的產業規模。2009年,黑龍江省森林工業林區產業總產值完成297億元,增長21%,增加值完成124億元,增長23%,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全行業實現了扭虧為盈。完成木材生產394.5萬立方米,銷售木材409.7萬立方米,實現銷售收入33.9億元。加快人造板、家具、地板等精深加工業發展,木材加工園區達到12個,實現林產工業產值60.5億元,增長15.3%。

雖然,2009年黑龍江森林工業林區實現了扭虧為盈,但在黑龍江省的農業、石油、煤炭、森林工業、農墾、裝備制造這六個群體中,森林工業的收入是最低的。浙江省林業產值達到1600億元,每萬公頃林地產出達到2.2億元。江蘇邳州是個縣級市,他們堅持以林業產業立市,年產人造板800萬立方米、家具150萬件,產值達220億元。黑龍江省森林工業林區缺少拉動作用強的大龍頭、知名度高的大品牌、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產品和市場占有率高的主打產品,替代產業和新興產業未形成規模,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木材。黑龍江省林產企業要想獲取市場競爭優勢,穩固其生存發展地位,就必須引進管理的新思想、新技術等,不斷提高和保持其持續核心競爭力。大量的實踐和理論研究表明,供應鏈及其管理是企業與其相關企業獲取聯盟整體競爭優勢的一個切實有效的途徑。因此,黑龍江省林產加工企業應以科技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突破口,重視供應鏈管理,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基于供應鏈的黑龍江省林產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途徑

核心競爭力的存在又使其無法像其他生產要素那樣可以通過市場交易進行買賣。企業生產涉及設計、原材料供應、生產、物流、銷售等諸多部門,各部門有其相應的職能并具有相應的能力,但這些能力不會自然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必須通過企業的組織、協調、控制等對資源進行有效控制和整合,才能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主要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打造綠色供應鏈,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綠色供應鏈是隨著供應鏈管理和環境保護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是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環境惡化的有效解決途徑,行為主體不僅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還包括廢物使用者和處理者,物流網絡的各節點企業之間不僅存在正向物流,而且在廢物、副產品、回收物的循環利用的過程中形成了復雜的逆向物流網絡。它以供應鏈管理技術為基礎,涉及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物流商等企業和最終用戶,其目標是使得從原料采購、產品制造、分銷、運輸、倉儲、消費到回收處理的整個供應鏈管理過程,達到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三重目標的統一。對于林業來說,林木資源附加值最高的用途之一就是用于制漿造紙;對于造紙業來說,最佳原料正是木材纖維原料;而對環保來說,木漿比草漿的制漿過程更便于污染物處理和實現清潔生產。因此,林、漿、紙相互滲透,形成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產業鏈是順理成章的。而且,世界許多林業和紙業發達國家的林、漿、紙結合已獲得巨大成功,并有效地實現了林業產業和生態系統的雙贏。在美國、加拿大、日本、芬蘭、瑞典等經濟發達國家,林業造紙已作為綠色產業,成為其國民經濟10大支柱制造業之一。通過林業綠色原料生產、綠色采購、綠色半成品和成品生產、綠色營銷、利益分配、利潤反哺綠色原料生產等環節,實現價值鏈的增值和良性循環。通過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森林認證、分類經營、紙漿林生態價值和環境效益的發揮、造紙污泥用于速生材復合肥和土壤改良劑、自然界的碳循環等環節,實現生態效益的良性循環。

2.林業資源的生產加工過程應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供應鏈管理在把整條供應鏈上的活動作為一個連續的、無縫的過程來加以規劃和優化的同時,要求企業根據變革的需要進行必要的業務重組和流程再造,依照“用戶需求”和“流程管理”的思想對企業進行優化重組,據此提升整條供應鏈乃至整個企業的競爭力。供應鏈管理不單一強調林產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更看重高效率、精細化的中、小型企業運營規模。從理論上說,企業高效率、高競爭力的實現必須從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角度來考慮。企業生產能否高效率,能否獲取相對競爭優勢由生產技術的先進性和客戶的滿意程度來定。因此,林產企業必須首先滿足客戶需求。然后再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協調外部供應鏈上的相關供應商、銷售商,并使其付出的成本最小,從而逐漸地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黑龍江省依托已有的成熟技術、成熟設備,在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指導下,搞好了木材精深加工,實現從原木生產向板材、人造板、家具、地板等精深加工產品生產轉變,強大了林產工業,為組建人造板、地板、家具等公司,加快產業龍頭發展,壯大產業集群構筑了基礎。

3.構建高效的供應鏈平臺。供應鏈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主要是通過降低成本、提高綜合績效、縮短企業定單處理周期、降低庫存、縮短現金循環周期、提高服務水平來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獲取應以供應鏈管理平臺為基礎和前提。一般而言,供應鏈管理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主要是通過幫助企業降低成本與庫存、縮短企業定單處理與現金循環周期、提高服務水平來達到的。因此,構建林產企業供應鏈管理平臺應以鏈上林產企業為主導的一系列相關企業的經濟利益為同一目標,重視供應鏈管理所涉及的環節過程的建設、協調和控制。區域林產企業核心競爭力供應鏈的平臺,必然要涉及林產企業的價值鏈及其供應商的價值鏈、銷售商的價值鏈以及企業客戶的價值鏈。通過這個平臺,林產企業應該基于其供應鏈管理,充分了解目標市場的變化和顧客的需求,以顧客需求為導向,整合企業內部資源,提高企業生產運作能力以及自身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為顧客帶來獨特的價值和利益。同時,林產企業供應鏈管理平臺既然是以林產企業為主的涉及供應商、銷售商、顧客的企業實體的集成。因此,供應鏈上的林產企業應特別注重與這些企業的協作,這種企業間的協作是為了維護共同利益而形成的。

[本文為黑龍江省博士后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編號:LBH-Q09178)和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資助(項目編號:10B046)]

參考文獻:

1.何浩然.國有林區林產品加工企業效率分析[J].林業科學,2007(11)

2.包菊芳.循環經濟模式下的供應鏈績效評價[J].技術經濟,2006(11)

3.張智光.林業產業管理的新動態林業綠色供應鏈[J].林業經濟,2008(12)

4.龍勤.區域林產企業供應鏈管理與核心競爭力培育[J].經濟師,2007(6)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責編:呂尚)

猜你喜歡
核心競爭力提升供應鏈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益邦供應鏈酣戰“雙11”
益邦供應鏈 深耕大健康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影響跨境外貿電子商務的企業競爭力因素
如何提升公民生態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