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加強油氣開采企業人工成本控制的措施

2011-06-22 10:33張曉華
經濟師 2011年6期
關鍵詞:人工成本舉措

張曉華

摘 要:許多油田企業對人工成本意識淡薄,對人工成本控制意識不夠,從而使人工成本控制問題日益顯現。文章闡述了人工成本控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強企業人工成本管理應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油田開采企業 人工成本 控制問題 舉措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221-02

油氣開采企業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部門之一,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東部大部分老油田經過30年多年開發后,基本上均進入高含水后期遞減階段,油氣開發的難度不斷增大,產量遞減、成本上升,管理難度越來越大。人工成本作為企業成本、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人工成本收益率,可以降低企業成本總額,提高企業效率。而作為國有企業的油田企業,一直以來人工成本負荷大,人工成本意識淡薄,對人工成本控制認識不夠,面對產量和成本的雙重壓力,人工成本控制問題日益顯現,如何加強人工成本控制已成為油氣開采企業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企業人工成本的概念

企業人工成本是指企業人工投入的成本反映,是企業使用勞動力的貨幣量化表現。它是企業在一定時間內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的活動中,因使用勞動力而發生的直接和間接人工費用的總和。它包括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總額、社會保險費用、職工福利費用、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護費用、職工住房費用和其他人工費用。

1.從業人員勞動報酬;指企業在統計期內,在成本中計提的工資總額。

2.社會保險費用:指企業實際為從業人員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女工生育保險的費用。包括企業上交給社會保險機構的費用和在此費用之外為從業人員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或儲蓄性養老保險、補充性醫療保險。

3.職工福利費:指企業在工資以外實際支付給從業人員個人以及用于集體的福利費用的總稱。

4.職工教育經費:指企業為從業人員學習先進技術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培訓費用。

5.勞動保護費用:指企業為實施安全技術措施、工業衛生等發生的費用,以及用于職工勞動保護用品的費用。

6.職工住房費用:指企業為改善從業人員居住條件而支付的所有費用。

7.其他人工費用:指不包括在以上各項中的其他人工項目,如工會經費,招聘、解聘、辭退費用,獨生子女費等。

二、人工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買方市場已經形成,產品、資金、勞動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人工成本壓力很大;如果企業的人工成本較高,勢必造成其生產經營成本過大,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的位置,也很難生存下去。

2.經濟全球化的需要?,F在,部分油氣開采企業資源匱乏、技術管理落后,而我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WTO背景下,必須保持人工成本優勢,尋求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3.從傳統的人事管理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轉變的需要。傳統的人事管理體制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已經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現代企業管理的重心和模式已從以“物”為中心的管理轉向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即所謂“人本管理”。人是企業真正的資源,以人為中心,關注并開發人的潛能,最終達到人與企業共同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轉變。

4.企業領導層的重視,全體員工的理解、支持和共同參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盡職盡責,企業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是企業人工成本控制的前提。

三、加強企業人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1.提高認識。提高對人工成本管理的認識,認識到它是關系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因素,是調節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經濟因素,也是推動人力資源開發、提高經濟效益的內在因素。從而把人工成本管理納入企業的管理體系,通過優化人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促進企業發展。

2、重視人工成本預算管理。企業既是成本行為的主體,更是財務行為的主體。因此,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要融于預算管理之中。

一是統一人工成本口徑。應以勞資部門為主導,推動預算編制部門和會計核算部門在遵循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的前提下,將企業各項直接和間接的人工成本費用歸集至財務相關科目形成人工成本明細表,使得預算科目與核算科目一致,便于隨時提取數據方便比較預算和執行情況。二是編制人員計劃。在編制人工成本預算之前,先需要解決的是人數問題,即次年的人員計劃。一個企業要運轉,勢必需要組織架構和人員編制,但人員編制與年度平均在崗人數之間通常會存在差額,那就是空崗或者超編。假設在一個嚴格控編的大型企業中,存在數量不少的空崗,空崗到位率的高低對預算結果的影響很大。所以,由勞資部門組織各業務部門對次年空崗的人員招聘、到位時間,還有根據業務拓展或縮減是否會有人員增減等等作出準確判斷是非常必要的。勞資部門應在薪資崗編制人工成本預算前完成下一年度的員工月度在崗人數表,從而獲得比較精確的年度平均在崗人數。三是編制人工成本預算。影響人工成本預算的標準或金額,指的是人均月薪資、人均年度獎金、年度調資比例、社保封頂數、人均培訓費、外雇勞務費標準等等,所有這些數據都圍繞近年經驗數值和對次年變動的預測展開,而準確的預測來源于對自身業績的判斷,關注外部市場變化,同時還要收集國家相關政策變化。將人數和標準相結合,就可以獲得人工成本預算結果。四是跟蹤并調整人工成本預算。人工成本預算編制完成后,在年度執行中,經常有預算外的變化發生。除了每月查看財務報表了解人工成本預算是否按進度執行,發現異動及時了解溝通外,建議每年在第三季度編制預算滾動預測時,給各業務單元一次調整預算的機會。

3.建立人工成本目標管理機制。一是建立企業各崗位的目標成本責任制。根據年初制定的效益指標,倒算出成本控制的成本控制總額,自上而下層層分解各項具體指標,落實到部門、基層、班組和崗位。二是對企業人工成本實行目標管理,以企業人工總成本為目標,落實到所有的崗位,明確責任,最終控制的結果與工資收入掛鉤。

4.建立人工成本指標體系。人工成本分析指標體系主要分三類:人工成本總量指標,人工成本結構性指標,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標。(1)人工成本總量指標。人工成本總量指標反映的是企業人工成本的總量水平。由于不同企業職工人數不同,因此常用人均人工成本來反映企業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該指標可以顯示本企業職工平均收入的高低,企業聘用一名職工大致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支出,企業在勞動力市場上對于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等。人均人工成本能夠表示企業職工的工資和保險福利水平,也就能作為企業向勞動力市場提供的勞動力價格信號。企業要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吸引高素質的勞動者到企業來,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標,以便企業對人工成本水平進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有利于企業的生產發展。(2)人工成本結構性指標。人工成本結構指標是指人工成本各組成項目占人工成本總額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構成的情況與合理性。其中,工資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結構指標中的主要項目。(3)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標。人工成本效益指標(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標)是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指標,是進行企業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標,是一組能夠將人工成本與經濟效益聯系起來的相對數。人工成本效益指標包括勞動分配率、人事費用率、噸油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重指標。其中勞動分配率、人事費中率為主要指標。

勞動分配率,是指人工成本,總量與增加值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它反映分配關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產出關系。

人事費用率,是指人工成本總量與銷售(營業)收入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生產和銷售的總價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同時也表示企業職工人均收入與勞動生產率的比例關系,生產與分配的關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產出關系。它的倒數表明每投入一個單位人工成本能夠實現的銷售收入。

噸油人工成本,是指每產一噸油所需要的人工成本。它反映了企業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水平。

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總額/總成本)×100%

該指標用于衡量企業有機構成高低和確定人工費用定額。由于各行業要素密集程度不同,有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因此,不同行業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這一指標可能差異很大。

5.加強人工成本分析。運用人工成本指標體系,分階段進行人工成本分析非常關鍵。企業人工成本的分析是企業管理特別勞動管理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茖W合理地確定企業工人成本,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通過對人工成本的統計分析,可以了解到產品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主要支出方向,及時有效地監督和控制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費用支出、改善費用的支出結構,節約成本,凈化消耗,從而降低產品價格、提高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人工成本管理包括激勵與控制雙重含義,體現了投入和產出的辯證關系。在控制人工成本的同時,也必須合理增加人工成本的投入。人是一切管理的核心,以人為本,從人的全面發展,滿足人的各方面的需求,才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6.精減人員、合理定崗定編,控制勞動力的投入。精減人員、合理定崗定編是加強用人管理的基礎,也是節約活勞動、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礎工作。若企業冗員太多,必然造成人工成本投入不合理和人工成本的無效益增長,職工收入水平反而難以提高,這是長期計劃經濟體制給國有企業遺留下來的問題。

精減人員應做好富余人員的分流安置工作??蓪⒏挥嗳藛T從崗位上抽出來,組織其學習文化和進行職業技能培訓,達到規定標準后再重新競爭上崗。在脫產培訓期間執行最低工資標準和獎學金制度等。在優化組織結構中著力解決好富余勞動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凡有新建、改建項目需要增加定員的,都首先在本單位內部調整,消化吸收本單位的富余人員。對新建單位人員配備,從現有人數多于定員的生產單位中整建制的調整,并相應補充一部分新職工。

7.建立適合控制人工成本的薪酬制度。建立具有活性的崗位工資制度,工資及獎金的發放應與該崗位負責的成本費用標準的控制結果掛鉤,建立起有利于降低成本、促進技術和新產品創新的激勵機制。

解決高崗低薪和低崗高薪的問題,關鍵、重要崗位是重點投入方向。要嚴控用工總量,合理調整用工結構和工資投入結構,確定死工資和活工資的比例。

8.調整人工成本內部結構。要增加職工教育經費的設入,進行人力資源深度開發,以提升職工整體素質,提高每一單位人工成本投入的平均產出水平。市場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充分發揮企業各類人才的潛能,有利于企業精簡人員,降低人工成本。

(作者單位:河南油田分公司 河南桐柏 474780)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人工成本舉措
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控制措施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