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011-06-22 10:33陳積光
經濟師 2011年6期
關鍵詞:文化管理發展戰略核心競爭力

陳積光

摘 要:在產品、技術、知識等創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長的可持續性已經成為現代企業所面臨的重要的課題。企業的經營目標應是企業的長遠發展,即可持續性發展。文章論述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涵義,提出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企業可持續發展 發展戰略 技術創新 核心競爭力 文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265-01

一、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涵義

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既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利益。其具體內涵,涉及到作為基礎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條件的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和作為目的的人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要求人類在發展中講究效率,關注生態,追求社會公平,最終達到人類的全面協調發展。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觀,它在時間上體現了當前利益與未來利益的統一,在空間上體現了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的統一。它要求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一是由數量增長向提高質量轉變,在經濟增長方式上體現了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換。二是由滿足當前發展成果的積累向注重持續發展轉變。

二、企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1.制定科學的發展戰略。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的根本戰略。它是為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對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估量和分析,從企業發展全局出發而作出較長時期的總體性謀劃的綱領。它涉及企業發展中帶有全局性、長遠性和根本性的問題。企業的發展戰略對企業經營活動和各項工作起著領航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促進企業能夠順利發展,制定發展戰略可以對當前和長遠發展的經營環境、經營方向和經營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能夠全面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機遇和挑戰,從而做到“知己知彼”,不失時機地把握機會、利用機會,揚長避短,求得生存與發展。二是提高生產經營的目的性。有了發展戰略,就有了發展的總綱,有了奮斗的目標,也就可以進行人力、物力、財力的優化配置,統一全體職工的思想,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實現企業發展目標。

制定科學的企業發展戰略應遵循以下步驟:第一,企業戰略環境分析。企業戰略環境分析是為了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奠定基礎。第二,戰略環境評價。戰略環境評價是根據環境分析的評價結論和意見。在評價中一定要回答一系列企業戰略問題,如:企業可利用哪些機會去獲得優勢?企業能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是什么?哪些市場具有最大潛力?第三,建立發展戰略體系。企業發展戰略體系是在戰略環境分析的基礎上建立的總體發展戰略與各項戰略的集合體。

2.完善技術創新體制。自工業革命以來,技術進步始終對經濟發展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在現代,技術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發達國家,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高達85%,技術與土地、資本、勞動力等傳統生產要素相比,技術可以更有效、更能持續地發展經濟??梢栽囅?,一個企業如何能夠獲得充足的市場份額?如何能夠在眾多競爭者和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雙重壓力之下保持和擴張自己的市場份額?當然要靠高質量的產品。消費者永恒不變的消費準則是:購買技術先進、質量可靠、價格便宜的產品。具備生產這樣產品能力的企業才具有競爭力。競爭力又從何而來?最根本的要來自于能夠為市場所認可的持續的技術創新。沒有技術創新的企業,就像沒有發展戰略、沒有人才的企業一樣,肯定是不會成功的,至少不會持久成功。

中國不乏發明家、技術人才和工程師,中國不少企業也在追蹤和模仿世界優秀大企業的做法,但問題是中國缺乏鼓勵和激發長久創新、系列產品創新的機制,沒有這種機制,企業很難持續發展?,F在,創建技術創新體制的呼聲日益高漲,其關鍵在于解決障礙和困難。如資金的困難、人才的不足、政策的扶持、與技術創新有關的信息系統的建設,樹立技術是主要生產力的理念,加強政府對企業的技術進步的扶持,通過“創業板”與市場啟動、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基金制、完善科技貸款制等辦法解決資金瓶頸問題,企業才有可能加強科技投資、培養科技人才,并充分利用國內外技術創新的信息資源。

3.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是由管理學家布羅哈德和哈默提出的:核心競爭力是在一個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于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在布羅哈德和哈默看來,核心競爭力首先應該能為企業提供進入不同市場的潛力。其次核心競爭力應該是難以被競爭對手所模仿和復制的。如何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第一,識別出企業所具備的核心競爭力。要找出企業現有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它具備什么樣的特點,它由哪些要素組成,它的表現形式是怎么樣的,如何對企業競爭優勢產生影響。第二,制定核心競爭力發展的規劃。面臨著動態的經營環境,企業必須有個前瞻性的核心競爭力發展計劃,才能保證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常盛不衰。第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需要長期艱苦仔細的工作,成功的關鍵在于持之以恒。這就要求企業要取得對將要培育的新核心競爭力的一致認識,并將其列入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中;還要有足夠的資源投入作保證。最重要的是自始至終都要有企業高級管理層的參與,工作組要在高管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第四,核心競爭力的維護。為保護和維系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領先地位,企業要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狀況有清醒的認識。企業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進行核查,根據查出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對策,以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先進性。

4.實施企業的文化管理。管理也是一種生產力。管理的作用是把生產經營中的物質資料、資金和技術組織在一起,使它們協調運轉,產生應有的效益。離開了管理,即使有再多的人力,再先進的技術,再精良的設備,再豐厚的資金,也難以得到較好的經濟效益,不能實現企業的持久的生存和發展。管理作為一種人類的實踐活動雖然古已有之,但形成一門科學卻是在工業革命以后的事。20世紀初有泰羅的科學管理,30年代后有基于“社會人“的行為管理,50年代有基于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70年代后期又有文化管理,文化是企業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對于企業的成功與否具有深刻的影響作用。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現了現代的文化管理,強調超越自我的企業文化和企業形象。文化管理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用共同的價值標準培養企業意識的一種手段,增強企業的內聚力。其次,它能激發職工奮發進取,形成創業動力。第三,它是企業改革創新和實現戰略發展的思想基礎,有助于提高企業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第四,它有利于企業改善人際關系,使組織產生極大的協同力,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華信電纜有限公司 浙江樂清 325600)

(責編:鄭釗)

猜你喜歡
文化管理發展戰略核心競爭力
影響跨境外貿電子商務的企業競爭力因素
文化軟實力提升的制度之維
淺析優秀傳統文化熏陶與高職學生文化管理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