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休閑旅游之我見

2011-06-22 10:33趙俊萍
經濟師 2011年6期
關鍵詞:休閑理論基礎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選擇旅游作為一種休閑方式已成為比較普遍的行為方式。生態休閑旅游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更是集生態性、休閑性和外部經濟性于一體,注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強調人的自由充分的全面發展的新興旅游活動模式。文章從這一概念出發,對生態休閑旅游以及理論基礎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休閑 生態休閑旅游 理論基礎

中圖分類號:F5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228-02

一、前言

“休閑”和“旅游”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兩個詞,但將它們組合在一起用,還頗為新鮮。何為休閑旅游?簡言之,是以休閑為目的旅游。它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更強調人在某一個時段內所處于的文化創造、文化欣賞、文化建構的存在狀態;它通過人的共有的行為、思想、感情,創造文化氛圍,傳遞文化信息,構筑文化意境,從而達到個體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和完整的發展。人們通過身體放松、競技活動、藝術欣賞、科學好奇心和接觸大自然等方式,為豐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建立在旅游基礎之上的行為情趣,或者是休息、娛樂,或者是學習、交往,或者是欣賞大自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獲得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和精神滿足、產生美好感,以實現人們學習知識、增進友情、促進溝通、保健娛樂、追求獵奇、豐富個性等多方面的需求。休閑旅游還特別強調人與大自然的和諧一致,增強愛護、保護自然的意識。因此,休閑旅游不同于一般意義的旅游,它對傳統的旅游概念從內涵到外延都作了新的延伸休閑經濟對旅游主管部門、經營部門、商品開發部門、旅游項目的社會評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新的內容。

生態休閑旅游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更是集生態性、休閑性和外部經濟性于一體,注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強調人的自由充分的全面發展的新興旅游活動模式。本文主要是從生態休閑旅游入手,探討其開發的理論基礎。

二、生態休閑旅游的概念界定

1.生態休閑?!吧鷳B”一詞,最初是指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后來慢慢引人到人類社會,強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吧鷳B”概念一經引入,人們便開始關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并給予深刻的反思?!靶蓍e”是指從職業工作的緊張狀態中解脫出來,使個體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感到有興趣的方式去休息、放松和消遣,積極地、自發地參加社會活動和非常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的總稱(冉斌,2004)。休閑的目的就是為了放松自己、恢復身心、發展自我和充實精神。由此可見,“生態休閑”是指與生態相關的、建立在保護環境和促進生態健康發展基礎上的休閑。生態休閑作為一種高層次、高品位、高質態的休閑方式,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需。它可以通過人類群體所持有的生態行為規范、生態思維方式和天人合一的感情,關愛生命的倫理,創建生態文化意境,加強環境的保護,從而達到個體身心和意志品德的全面完整的發展(包慶德,2003)。

2.生態休閑旅游。在休閑產業蓬勃發展、休閑消費倍受青睞的現代社會中,旅游休閑成為城市居民選擇的主要休閑方式??墒锹糜涡蓍e在給我們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不容忽視的是它給我們已經帶來而且還會帶來不良后果和負面效應?;谶@一反思,學界提出了生態休閑旅游這一概念。

首先,生態休閑旅游強調“生態性”。與傳統的大眾旅游相比,其第一個特點就是強調對旅游對象的保護。各利益主體在利益驅動的心理支配下對可能實現的利益空間進行理性追求和良性互動,在分享大自然帶給我們的休閑快樂之時,有意識地去保護環境和維護生態的健康發展,使旅游業呈現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其次,生態休閑旅游強調“休閑性”。與傳統的大眾旅游相比,其第二個特點就是強調旅游者的休閑體驗。休閑,就是自由自在地徹底放松。就景區而言,往往是“此地無景勝有景”,只要能創造出一種平和、寧靜、舒心的意境,使精神得到真正的調整,旅游者便會欣然前往(王大悟,2004)。就服務而言,旅游者只要能按需選擇,各得其所,旅游者就會贊不絕口。也就是說,生態休閑旅游者購買的是體驗,得到的是閱歷,旅游者需要通過參與獲得體驗的快樂和輕松。

第三,生態休閑旅游強調“外部經濟性”。與傳統的大眾旅游相比,其第三個特點就是強調旅游生產和旅游消費的外部經濟性。從生產的角度來看,生態休閑旅游開發會重視規劃、開發、經營和管理的系統性和一體化,這一方面會帶動和促進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旅游從業人員在與休閑旅游者相互交流、碰撞和融合中,可以開闊視野,增加知識,并根據旅游需求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形成一批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能動主體。從消費的角度來看,生態休閑旅游者的消費一方面可以促使貨幣回籠,增加旅游地居民收人;另一方面,生態休閑旅游者可以在旅游中獲得個人收益的同時,促進社會收益的增加。他們不再是被動的消費者,許多的旅游行為都是旅游者的主動參與。在旅游過程中,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趕場”,而是盡情地參與和體驗。旅游者通過鍛煉身體、豐富閱歷、提高智力水平、宣泄心中不滿和工作壓抑等,可以提高今后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通過增強生態倫理道德,規范自己的行為,可以引導他人行為的規范;通過滿足多方面的精神追求,可以激發創造的潛能,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個人才智。

總之,生態休閑旅游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是集生態性、休閑性和外部經濟性于一體,注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強調人的自由充分的全面發展的新興旅游活動模式。

三、與之相適應的理論基礎

1.理論基礎之—:可持續發展理論??沙掷m發展觀念是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的,并隨著人們對這種關系認識的不斷深入而發展??沙掷m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既滿足當代人需要而又不危害后代人滿足自身需求能力的發展。它是一個調控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系統,使人類在不超越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的條件下,促進經濟發展、保持資源持續利用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動態過程,強調經濟增長、社會公正以及環境穩定三者之間協調共生和相互不可替代。

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是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子系統,是旅游需求的可持續性和旅游供給的可持續性兩個方面的不斷協調統一。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既強調時間維度,又強調空間維度。從時間維度上講,它強調代際公平;從空間維度上講,則強調代內公平。在供給方面,隨著人們資源認識的轉變和旅游者休閑需求的變化,生態休閑旅游資源相對于其他自然資源來說,可以不斷地被發掘和利用。旅游業的綜合性和關聯性特點,使其注重與其他相關產業的協調配套,追求整個社會生態系統的完整,從而使旅游供給的連續性得到保障。在需求方面,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為減輕工作的壓力和逃避城市的喧囂,越來越多的人渴望獲得“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樂趣,生態休閑旅游成為當今旅游的新潮流,這就為其開發帶來了持續發展的市場和機遇。同時,旅游需求又是一種重復性需求,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空間上,都帶有一種可持續性。在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指導下,上述旅游供給和需求的可持續性會不斷協調統一,最終保障生態休閑旅游開發得以順利進行。

2.理論基礎之二:馬克思休閑理論。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馬克思自始自終都把休閑與個人的全面發展、休閑與社會進步的關系連在一起。在馬克思眼中,“休閑”一是指“用于娛樂和休息的余暇時間”,二是指“發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時間”。他認為,休閑是人的生命活動的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人類全面發展自我的必要條件,是現代人走向自由之境界的“物質”保障,是人類生存狀態的追求目標。人類要想獲得自由,首先必須贏得時間(陸彥明,馬惠姊,2002)。

馬克思眼中的“休閑”是生態休閑旅游開發的必要條件現在,“旅游”已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詞,但旅游之所以能從有閑階層的有限范圍“飛人尋常百姓家”,前提就是勞動者被賦予了休假權利,閑暇時間的占有是進行旅游休閑的必要條件。據世界旅游組織在全球范圍內的調查,今后20年,全球參加社會工作的人們每年將有50%以上的時間用于休閑(冉斌,2004)。在我國,“休閑”范圍也逐漸擴大,而就業結構的多元化、工作形式的多樣化、生活需求的多模式化使得“彈性時間工作制”成為更多年輕人的選擇,家庭現代化設施的不斷完善,使人們用于家務勞動的時間也日趨減少??傊?,居民閑暇時間的增多奠定了生態休閑旅游開發的市場基礎。

在馬克思看來,“休閑”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發展智力、愉悅精神、全方面發展自我和促使社會進步的旅游業中,大多數旅游資源或產品都具有“公級活動中,這就強調指出,生態休閑旅游產品的開發共物品”的屬性,產權沒有被明確地賦予,這是“外部應突出休閑這一價值,讓旅游者在享受的過程中能不經濟”產生的根源(匡林,2001)。因此,在生態休閑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性情、開拓視野旅游開發過程中,明晰旅游資源或產品的產權是弱化和增長見識,獲得多方面的心理和精神滿足。著名的休閑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認為,隨著休閑產業的發展,傳統的休閑產品很難滿足每位休閑者的需求,而根據休閑者的特殊興趣和愛好設計的休閑產品對于休閑者則更具感召力(董芳,2004)。因此,增強生態休閑旅游產品的文化性和體驗性是體現“休閑”價值的根本所在,也是其發展的必由之路。

3.理論基礎之三:外部性理論。外部性理論是由著名的經濟大師馬歇爾1890年首次提出的。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不一致的現象,即經濟主體(個人或廠商)在生產或消費過程中,強制性地、不支付任何代價或得到任何回報而引起其他經濟主體收益或成本的增減變化(匡林,2001)。外部性是經濟活動中的一種溢出效應,有兩個類別、四種具體形式,即生產上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消費上的外部經濟和外部不經濟。

弱化“外部不經濟”的首要措施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在激勵旅游開發主體的同時,加強對其開發意識和行為的約束,使其按照風險與收益的法則運作。其次是利用各種形式對游客進行社會準則教育,使其在旅游過程中以“責任游客”的身份,按照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行事(匡林,2001)。第三是旅游管理部門應積極加強協調和控制,塑造和諧的氛圍?!巴獠坎唤洕笔怯坞x于市場機制之外的,不可能完全消除,只有最大限度地弱化,才能使生態休閑旅游開發永葆活力。

強化“外部經濟性”是生態休閑旅游開發的主體之所在:一是應把握生態經濟學原則和生態經濟系統的內在規律,樹立整體的、全局的、系統的開發觀念(賀春艷,2004),最大程度地發揮聯動效應。二是旅游景區應不斷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行業培訓和終身教育,設立相應的預先告知服務、定點定崗的觀察服務和隨叫隨到的生活服務(王大悟,2004),并建立信息收集和反饋制度,在滿足游客個性化要求的同時,促進休閑旅游服務質量的提高。三是生態休閑旅游者應積極追求旅游效用的最大化,從經營者提供的各項活動中得到自我成長,促進良好的家庭關系以及開拓終身學習領域的機會。

參考文獻:

1.王大悟.論小康社會的旅游轉型[J].旅游科學,,2004(2)

2.陸彥明,馬惠姊.馬克思休閑思想初探[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1)

3.董芳,休閑產品主題化發展與經營[J].旅游科學,2004(2)

4.包慶德,葉立國.生態休閑與休閑經濟[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9)

5.唐躍工.面向新世紀長沙構筑生態休閑城市的實證分析[J].長沙大學學報,2004(3)

6賀春艷.從生態旅游的三大效益再論生態旅游活動的形式[J].旅游學刊,2004(1)

7.羅貝爾·朗卡爾.旅游和旅行社會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冉斌.我國休閑旅游發展趨勢及制度創新思考[J].經濟縱橫,2004(2)

10.匡林.旅游業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10.GEOFFREY GODBEY.Leisure in Your Life:An Exploration[M].State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l999

11.于光遠.論普遍有閑的社會[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1)

(作者簡介:趙俊萍,山西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自然地理學2007級碩士,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與開發;同時為山西工商學院酒店管理系教師 山西太原 030006)(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休閑理論基礎
高職專業群建設的機理、理論、動力和機制
淺議中職計算機基礎課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會計準則變革的非預期效應理論框架構建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公民休閑教育的當代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