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味柴胡疏肝湯治療氣滯證胃脘痛106例

2011-09-12 02:28溫艷東趙全利孫凱群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11年10期
關鍵詞:胃脘疏肝消化性

溫艷東,趙全利,孫凱群,張 威

(1.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北京 100091;2.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門診部,北京 10009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均為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和軍事科學院門診部2004年11月至2010年 3月門診患者,106例,其中 18歲 ~30歲 21例,31歲 ~40歲 20例,41~50歲 34例,51歲 ~65歲 31例,平均年齡42.4歲 ±11.5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 86個月,平均13.04±19.97個月。慢性淺表性胃炎 34例,消化性潰瘍46例,功能性消化性不良26例。臨床癥狀分布為胃脘疼痛106例,脘腹脹滿83例,燒心泛酸43例,呃逆噯氣65例,食欲不振92例,惡心嘔吐22例。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1]、消化性潰瘍[2]、功能性胃腸病羅馬Ⅲ診斷標準[3],明確診斷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者。

1.2.2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胃脘痛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制定 ①胃脘部疼痛及胃腸病癥狀;②有反復發作史;③發病前多有明顯誘因。具備并應兼具其余1~2項,即可診斷。

1.2.3 中醫辨證分型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胃脘痛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制定,符合氣滯證標準。主癥:胃脘疼痛、脘腹脹滿、燒心泛酸、呃逆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中醫證候采用4級積分方法,分為重度、中度、輕度、無四級,分別記為3、2、1、0 分,舌脈記為 2 分。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中醫胃脘痛診斷標準,西醫慢性淺表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為氣滯證者;②年齡在18歲~65歲之間。

1.4 排除標準

①惡性腫瘤及具有外科情況的患者;②年齡在18歲以下或65歲以上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⑤近期曾采用同類藥物治療,如服用過相關或相拮抗作用的藥物,致藥物療效難以判斷者。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給予加味柴胡疏肝湯:柴胡 12g,白芍 12 g,枳殼 10 g,炙甘草 10 g,陳皮 12 g,川芎 10 g,延胡索 12 g,海螵蛸 20 g,瓦楞子 15g,甘松 12 g,川楝子 6 g,炒白術12 g。早晚 2次水煎溫服,每次 200 mL,服藥期間囑進食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膩及辛辣,療效觀察2周。

2.2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制定。

2.2.1 慢性淺表性胃炎 痊愈: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腺體萎縮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治療前后積分下降2/3以上,腺體萎縮基本恢復正常,或減輕2個級差為顯效;有效:臨床癥狀改善,治療前后積分下降1/3~2/3,腺體萎縮減輕1個級差;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治療前后積分下降 1/3以下,腺體萎縮無變化。

2.2.2 消化性潰瘍 痊愈:潰瘍愈合,癥狀消失;顯效:癥狀明顯緩解,潰瘍灶趨向愈合或縮小70%以上;好轉:癥狀基本緩解,潰瘍灶轉為愈合期或縮小50%以上;無效:癥狀未緩解,潰瘍縮小少于50%或增大。

2.2.3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痊愈:證候大部分消失,半年至1年內不復發;顯效:主要證候消失,半年至1年內不復發;有效:主要證候基本消失,半年至1年內雖有發作,但疼痛程度減輕,持續時間縮短;無效:主要證候無變化。

2.3 療效評定標準

以證候積分后改善來表示計算公式[(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以百分數表示。評定標準:痊愈:患者的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0%;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 <90%;好轉: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 <70%;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30%甚或增加。

3 結果

3.1 疾病療效評價

治療組106例中,痊愈64例,顯效15例,有效12例,無效15例,總顯效率74.53%,總有效率85.85%。

3.2 不同類型胃脘痛療效

慢性淺表性胃炎總顯效率 76.47%,總有效率82.35%,消化性潰瘍總顯效率 73.91%,總有效率86.96%,功能性消化不良總顯效率 73.08%,總有效率 88.46%。

3.3 中醫證候療效

106例中,痊愈 63例,顯效 15例,有效 14例,無效14例,總顯效率73.58%,總有效率86.79%。

3.4 中醫臨床證候變化情況(表1)

表1 中醫臨床證候變化情況

4 討論

胃脘痛在古典醫籍中論述較多?!鹅`樞·邪氣臟腑病形》中說:“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惫糯墨I中常稱本病為心痛,如《外臺秘要·心痛方》曰:“足陽明為胃之經,氣虛逆乘心而痛,其狀腹脹歸于心而痛甚,謂之胃心痛也?!边@里說的胃心痛即包括胃痛。概觀本病病機多為飲食不節,肝郁氣滯,橫逆乘胃,導致中焦氣機阻滯、不通則痛,從而產生胃脘部疼痛。

加味柴胡疏肝湯是在《醫學統旨》柴胡疏肝散基礎上加味而成。柴胡疏肝散為疏肝理氣之代表方劑,具有疏肝行氣、活血止痛之功效。加味柴胡疏肝湯在此基礎上加用川楝子、延胡索行氣活血止痛,對胸脅、胃腹疼痛具有較好的止痛作用。白芍、甘草配伍緩急止痛、疏理肝氣以和脾胃,且具有保護胃黏膜屏障和修復黏膜之作用。佐以海螵蛸、瓦楞子、甘松制酸止痛,諸藥合用辛以散結,苦以降通,氣滯郁結胃痛方可解除。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柴胡主含皂甙及揮發油,有鎮靜和鎮痛作用,并有抗炎作用。白芍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和鎮靜作用,并對平滑肌有松弛作用;陳皮主含揮發油有松弛平滑肌以及抗炎、抗潰瘍作用;枳殼含揮發油、黃酮甙等,有健胃作用;烏賊骨、瓦楞子中均所含大量碳酸鈣,可作為制酸劑。對因于慢性淺表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的胃部痙攣、胃酸過多等引起的胃痛均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J].現代消化與介入診療,2007,12(1):55.

[2]中華消化雜志編委會.消化性潰瘍病診斷與治療規范建議[J].中華消化雜志,2008,28(7):447.

[3]趙卡冰,楊云生.羅馬Ⅱ與羅馬Ⅲ診斷標準的比較與體會[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0,22(1):3-5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發布.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S].1993:74.

[5]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S].二輯,2002:114.

△通訊作者:溫艷東,副主任醫師,從事中西醫結合內科、急診科臨床與研究,Tel:13717902281,E-mail:wen6120@126.com。

猜你喜歡
胃脘疏肝消化性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結湯)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黃芪建中湯配合食療治療脾胃虛寒型胃脘痛臨床觀察
傣醫林艷芳老師臨床診治胃脘痛經驗
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觀察
疏肝和胃降逆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觀察
超聲診斷消化性潰瘍的臨床探析
針藥合治胃脘痛40例臨床觀察
針灸治療消化性潰瘍59例
中西醫聯合治療消化性潰瘍38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