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農村學生數學興趣的探討

2011-11-13 10:31李開群
中國教育科研論壇 2011年10期
關鍵詞:好奇心教學藝術美感

李開群

【摘 要】 本文從四方面探討農村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促使農村孩子的素質教育能得到提高。

【關鍵詞】 好奇心 教學藝術 美感 身邊 背景

教育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苯逃龑W家也烏申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币虼?,要獲得持久不衰的學習數學的動力。就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然而,在農村中學初中階段數學教學中,一些學生在數學課上無所事事,對數學學習索然無味,這一現象已引起教師的關注。另外一個出色的農村中學數學教師也要善于利用各種方法培養、激發、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一旦學生對數學產生了興趣,他就會在數學課的學習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產生如癡如醉的熱情。因此,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對搞好數學新教材的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中學生數學興趣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也是人自發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意向。好奇心是創新的動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是活力的保證、是一切創造的動力??梢哉f,沒有好奇心,就沒有發明創造。居里夫人曾經說過:“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比丝偸菚κ澜缟系脑S多事物不知道、不懂、不理解,這種不知道、不懂、不理解引起人的好奇。于是才會去探索、去研究。才會有創新,才會有科學和科學的進步。在人的成才韻道路上,興趣是起點。愛好是行動。產生興趣的直接原因就是好奇心。特別是青少年正處在興趣高峰的時期,好奇、好動、好學、好模仿,對許多問題都感興趣,碰到新鮮的事物總想知道為什么,總想去探索。

教師要善于激發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欲。首先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把一些教學內容轉化為有趣的問題,吸引住學生,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共同搞了這樣一個游戲:讓同學每人都默記住一個數,先將這個數乘上5倍,再將所得結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將結果告訴老師,老師就能猜出你默記的是哪個數。為什么?許多學生覺得老師很神,此時教師將其中的奧妙是解了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講給學生,他們恍然大悟,對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興趣更濃了。

2重視教學藝術的研究,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心理活動處于主動、活躍的狀態,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才會更有效地掌握知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知識的奧秘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之一。正因為如此,教師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上要開動腦筋,不能拘泥于自己固有的教學風格,被思路,老方法給束縛,從而陷入僵化的教學模式中。要知道教無定法,然不可無法,一成不變的風格,盡管能使學生少一種適應的過程,卻也使學生少了一份新鮮感,長久,會使課少幾分吸引力。高明的老師會根據需要。在不同的時候,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不斷探索研究,為學生度身量體,設計新的教學方法。我們有怎樣的學生,決定了我們必須有怎樣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的不足。課堂上我更多采用的是問題教學法、啟發分析式教學、講練結合法,并依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經過多年的教學摸索和研究,我總結出自己的教學指導方針:低起點,高要求,面向全體,突出個體。奠定了“充分暴露學生和教師的思維軌跡,通過雙邊關系,讓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的教學思路,在我的不知不覺的教學示范下,靈活的教法對學生的思維方法和學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重在引導,妙在開竅,教之以法,施之以練,學生逐漸領悟到學習數學的要領和表達知識技巧。讓學生從您的課上感覺到學數學的樂趣。

3體驗數學美感,培養學生的興趣

“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數學具有一種隱蔽的、深邃的美,例如數學定理的和諧美·數學推理的完全美,數學語言的簡約美,數學構思的創新美等等。數學美育也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中學數學中滲透美育,能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愛美之心,尤為強烈。雖然他們還不理解數學美的深刻內涵,但他們有朦朧的數學美感,例如要學生判斷173298645與123456789兩個數中哪個數更美,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這就是數學美的潛意識作用。例如一個干凈利索的證明比一個笨拙費力的證明更美,雖然學生說不清其中理由,但他們確實感受和領悟到這種美,只要耐心引導。學生是不難逐漸認識和理解的。數學美普遍存在于數學之中,利用數學的歷史故事激發學生認識數學美,將創造和發展數學的過程中留下許多數學家嘔心瀝血、執著追求數學真理的動人篇章和趣聞軼事引入課堂,可培養學生認識數學美的興趣,例如講等差數列求和時,可插入數學王子高斯巧算“l+2+……l00”的故事,進一步為“例序相加”法作鋪墊,講等比數列求和時,可用印度國王用麥子獎勵世界象棋發明者的趣事作為開頭引入課題,數學公式都是那么簡潔、整齊、和諧等等都使人產生美感。生活中大量的圖形有的是幾何圖形本身,有的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的。也有的是幾何圖形組合,它們也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在教學中宜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給學生最大的感知,充分體會數學圖形給生活帶來的美。在教學中盡最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系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中,產生共鳴,使他們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欲望,驅使他們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

4以“身邊數學”為背景,引發學生數學應用的興趣

在教育教學中,我特別注重以“身邊數學"為背景來引導學生。巧妙引入。精心設計,造成學生渴求新知識并應用新知識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九年級學習平行線等分線段的性質這節課時,我從下面的問題中引入:同學們,最近我們學校鄰村的張村長遇到了難題,他村一道水渠邊有一塊三角形菜地。準各按人口平均分給村里的三戶(一戶2人、一戶3人、一戶5人)人家,如果三家的菜地必須鄰水渠。你能幫村長把菜地分下去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就能當上這個村長了。一個帶有非?,F實的問題。使學生的思想都處于急于解決問題的亢奮狀態,必能起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使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學習數學是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有用地磚鋪地這一生活問題也有數學方面的道理,可以用數學中學到的圓周角是360度這一知識從理論上分析、解決。

在教學中,用數學知識解決的問題實際背景材料很多:如農民伯伯在地里扒埂時,為什么在田埂兩頭拉上一根尼龍繩?犁、脫粒機架等為什么做成三角形形狀?等等。做為農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當地的鄉土資源,讓學生多接受“身邊數學”, 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情境,讓學生成為數學應用的主角,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就可以摒棄整日把農村學生悶在教室里,時時鉆在題海中,個個扶上獨木橋的做法,從多方位、多角度著手,培養農村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通過創造性的數學活動。讓應用意識化為信念。伴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成為終生享用的財富。

總之。在農村數學教學中只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濃厚的興趣,才能真正提高農村學生的素質。

猜你喜歡
好奇心教學藝術美感
幾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不一樣的地面美感 地磚扮靚空間
談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席成金
淺談如何做設計
教師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中的影響
提升教學智慧 落實核心素養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