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富課堂教學提高音樂素養

2011-11-13 10:31于建奎王劍波
中國教育科研論壇 2011年10期
關鍵詞:器樂樂器素養

于建奎 王劍波

新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在音樂教學及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中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發展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這一觀點的提出,使中小學音樂教學有了質的飛躍。傳統音樂教學中那種只注重音樂技能、技巧訓練,忽視學生情感體驗,只注重少數音樂尖子的培養,忽視大多數學生音樂素養提高的現象將不復存在。豐富音樂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首先從引導興趣開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學習態度是學好音樂的先決條件。尤其是當前掀起的學琴熱,對學生是個促進,學生對學習器樂有一種神秘感,特別是當他們看到別的學生演奏樂器時那種羨慕之情溢于言表,非常愿意學習,但買得起鋼琴、高級電子琴等樂器的家庭畢竟是少數,而口風琴、口琴、豎笛價廉物美,學生可以人手一件。如果能加上教師的正確引導,通過有淺入深的器樂教學,為器樂教學進入課堂打下基礎,從而提高音樂課的質量,達到提高學生音樂素質、培養其實踐能力的目的。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多半是唱、聽、看等,自己動手的機會很少,而器樂教學則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以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眼、耳、口、手、足等多種器官協調發展,對開發學生的智力有積極的作用。樂器進入課堂以后,由學生自己掌握,當他們笨拙地吹奏出一段樂曲時,那份喜悅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因而也更加增強了學生學習音樂的信心。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樂曲的反復練習,達到熟練程度,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將他們自己的情感,對音樂的理解凝聚在演奏之中,表現出音樂優美的意境,揭示音樂藝術形象,沉浸在音樂之中,達到忘我的境界。

課堂樂器教學的增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歌曲演唱是學生進行藝術實踐,表現音樂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歌唱可以讓他們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所以學生本能地喜歡歌唱活動。但是,少年兒童大都活潑好動,愛喊愛唱,自控能力比較差,發聲器官正處于細小嫩弱的時期,容易受到損傷。音樂教師應該經常關注、指導學生的嗓音的保護,特別是五六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變聲期間,如果他們用嗓過度,有可能影響變聲后的音色質量,甚至遭到損壞。這時,適當地利用課堂樂器就能減輕和改變用嗓過度的現狀,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例如,在教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時,由于歌曲音域教高,篇幅教長,不適宜一遍一遍地讓學生練唱,這時,教師可以穿插口風琴齊奏,使學生的發聲器官得到休息?!蛾牳琛费葑嗥饋砀挥诩で?,很容易激發學習興趣,引起學習積極性。學會歌曲后,教師按照學生的喜好進行分組,喜歡唱歌的成一組,喜歡演奏的成一組,還可以選一名指揮。在合作演唱的過程中,學生不斷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超越自我,既學會了《隊歌》,又提高了演奏技能,可以說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健康音樂的學習與欣賞是促進學生對學習音樂產生強烈興趣從而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良好手段。人們常說,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凈化靈魂,這當然和音樂的特性以及人們對音樂的心理感知是分不開的。健康的音樂具有五大功能:一是聲,通過“耳聞”、“神聽”被大腦感知作用于人體;二是情,音樂作品表達的情緒,如悲、歡、喜、樂;安寧、平靜、開闊、奔放、雄壯、高昂等,直接作用于思維和人的肌體,產生養生健身效果;三是意,即音樂的旋律、節奏、速度、和聲、配器、調式與調性表現的整體效果,使人產生想象和追逐,將人帶入一種現實的意境中,諸如高山、流水等等不同的意境之中,使人獲得滿足和享受,達到調節思維和肌體的效果;四是速,即音樂的快慢節奏和輕重緩急特性,對人的思維與反應產生直接影響,快而強的音樂使人聽之欲動,安靜而祥和的音使人心緒平和安閑,雄壯有力之樂使人精神抖擻;五是波,即音樂聲波產生的能量,會直接影響人的血脈跳動和腦細胞思維。

當然,音樂素養的提高,還有待于其他方面的素質作支撐。否則,所謂的音樂素養絕對達不到一定的高度,甚至只是一處空中閣樓。

猜你喜歡
器樂樂器素養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意”在器樂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樂器
新媒體視角下的中國民族器樂文化傳播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樂器也瘋狂
奇妙樂器
奇妙樂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