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歷史文化與地理環境的教學

2011-11-13 10:31陳梅青
中國教育科研論壇 2011年10期
關鍵詞:新石器黃土小米

陳梅青

我國文化之起源,以往的說法不是推到盤古開天辟地,即是溯自黃帝之制作百器文物。這些傳說連漢代的太史公司馬遷也感到為難,故近代學者改用考古學上發現之材料,印證古籍,來推測中國歷史文化的起源。自從北京人于1926年發現以后,學者雖熱衷于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之研究,但因為年代太久遠及資料之限制,究竟各處陸續發現之舊石器時代人類是否是我們的祖先?當時的文化與今日中國文化問傳承的關系義如何?委實難以論斷。故談論早期的中國歷史文化,應在新石器時代開始,因為只有從這時期開始,才有足以征信的資料。新石器時代華北出現的蒙古人種,據步達生研究,與今日華北中國人體質上足同源的,而出土遺物與歷史時期的文化也能表現出傳承關系。新石器時代,如為人熟知的仰韶、龍山文化,山東、蘇北之大汝口文化,江浙之河姆渡、馬家濱文化,湖北之屈家嶺文化,而東南沿海閩、粵、臺灣也有史前文化分布。這些考古上的新發現,使學者漸漸相信,中國新石器時代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

新石器時代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開始了農業活動,使人類脫離了浪費時間精力去采集追逐食物的漁獵經濟階段,開始生產糧食,免于饑餓匱乏,有余裕來創造較高的文明。中國早期的農業生產,充分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性。在仰韶文化區的西安半坡村窖穴中,發現成堆的小米,這是目前所知人類最早的小米栽培紀錄,其他遺址如陜西寶雞縣斗雞臺、華縣柳子鎮泉護村,山西萬榮縣荊村,也陸續發現小米痕跡,由其囤積之數量可以判斷這是當時的主食。在北方一般糧作中,小米蒸散的水分少,水分利用的效率高,也就是說,小米是最耐干旱的農作物。仰韶文化分布區主要是黃土高原。黃土高原乃數十萬年來,由戈壁吹采的黃沙覆蓋而成。這些黃土叫風成黃土或初生黃土,組織很特別,內多孔隙,地質學上稱為“柱狀節理發育”,意思是它有許多脫胎于草根及樹根的圓形細管,圓徑自0.2厘米以上不等。根有多枝,和主根每成尖角形,成一律朝下的細管,管的四周富具石灰質(CaCO3)。由于其松軟,有高度滲水性,吸起水來如海綿一般,因此一遇到水,全部變成泥漿。黃土另一特性為風化程度微弱,顆粒中所含礦物質,大都尚未溶解流失,呈堿性,故肥分相當高。仰韶文化所在之黃土高原,年雨量為250~500厘米,相當稀少,且雨季集中于七、八月,在這種干旱環境下,當時的人就以小米為主要作物,因為它耐旱、產量多、成熟期短,且能久藏不壞,故當夏季短暫的雨期來臨時,立即用簡單農具松土下種。黃土吸收的水分滲人深處,蒸發十分緩慢,能長期保存,在雨過的干季中,再由地下經毛細管作用漸漸上升,不但補給了作物根部的水分,而且溶解的礦物質等肥分也隨水分的上升帶到地上來,為根部提供養料,故到秋后,小米即可收成??梢?,當時的人們對大自然是如何的巧妙利用。仰韶的小米文化并非中國新石器時代農業的唯一代表。華東沿海之河姆渡文化,也發現人工栽培之秈稻,距今約有七千年,是全世界已發現的最早水稻栽培紀錄。較河姆渡晚的江漢流域新石器文化遺址,如安徽肥東大陳墩、江蘇南京廟山、無錫仙蠡墩、浙江吳興錢山漾、杭州水田畈、湖北京山屈家嶺、朱家嘴、天門石家河、武昌放鷹臺均有史前稻谷出現,可見較黃土地區濕熱的江漢流域,早已孕育出不同于仰韶小米文化的稻米文化。當時尚無灌溉技術,稻米即粗放式的點種在沼澤區邊的低濕地,不耕、不鋤、不耨,更沒有育秧移植。值得注意的是新石器時代稻作并不僅限于南方江漢流域。仰韶村出土的陶罐殘片,其上有明顯的稻殼印痕,已斷定為人工栽培的稻谷。但黃土區域的氣候,若在灌溉未發明之時,應不大適合水稻之發育,故仰韶村所發現的大概不是原生稻,或是由江漢地區傳來,再在黃土區域掃排水較差的低濕地種植。除稻米的傳播外,屈家嶺出土的陶器也帶有彩陶的風格。這些都說明黃土地區與江漢流域有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新石器時代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選擇,也十足表現了對環境之適應性。從小地理環境講,他們的居址,多位于地勢較高的地方。如仰韶文化遺址,多在河流兩岸的土丘上,或河流切割黃土所留下高出河面數十公尺的河階上,或離河較遠的源泉邊。龍山文化眾遺址不在小河邊臺地,即是小岡丘,或二小河交匯間之三角臺地。即淮水及長江流域之新石器時代遺址也都如此。這種選擇是趨吉避兇,只要近水而無水患,又有沃土可種植,使生活便利即可。就大地理環境而言,華北各地新石器時代遺址之分布,除甘肅、山西沿著黃河中上游有數處外,其余大多數遺址都位在黃河的支流,或支流的更小支流邊。故中國古代早期文化,在華北是小河流域的旱地農業,南方稻米農業也僅利用低濕地區。

欲了解中國早期農業之性質,尚不能不注意其與氣候之關系。遠古之氣候是否一如今日?何炳棣氏以《詩經》及其他古籍中所述及之植物,與近代所作古代地層中遣存孢粉分析比較,認為由史前至今天,黃土區域的樹木種型沒有顯著不同,森林分布也只限于山嶺、孤、麓、及平原上較低濕的地方,一般黃土高原和黃土沖積而成的黃淮平原,植被主要是草甸,一種耐早耐堿的蒿屬草萊分布,這反映了當時也是干涼的氣候。何氏并列舉了歷代對砍伐森林之禁令。黃土地區氣候雖大體干旱,但“禹貢”、“職方”均載當時黃河下游南北岸有很多湖泊,一如今日江漢流域,而且關中(渭河盆地)今日仍有不少濕地。至于古代江漢地區之暖濕多林,即在今日仍然如此。

中國農業文明之起源,是適應著黃土區域與江漢流域二種各異的氣候地理狀況。但中國農業文化之起源也有與其他古文明相通之處,即同樣的從事于糧食谷物的生產,不似熱帶地區之農業,最初皆建立在芋、薯等根塊植物及香蕉、面包果之類富淀粉的果實上。人類史上沒有例外,惟有建立在谷物糧作基礎上的農業才會產生高等文化,因為谷物提供之營養遠較根塊植物及熱帶果實完整,并且前者之播種、耕耘、收獲,不像后者在熱帶、亞熱帶之隨時可種植收獲,而須遵守一定的氣節。故原始時代耕作者不得不留心生活規律,觀察四季、氣候、日、月、星晨之自然現象,使得天文、歷法、算術、符號、文字能夠發明進步,而產生高等的文化。

自從甲骨文大量出土后,學界多認為商代是信史的開端。一九五九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挖掘后,其底層文化可能屬于夏代,相信傳說中的夏王朝,不久也能確切證明。上古史中的夏、商、周三代,以往認為是三個前仆后繼的朝代,像被野蠻包圍的文明孤島一樣發展起來。但近代的考古證明愈來愈使人相信,三代文明是平行而并進的,即新石器時代晚期以來,華北與華中有許多國家形成,其發展不但是平行的,而且是互相沖擊、互相刺激而彼此助長的。夏、商、周在歷史上固然是相繼的時代,同時也是三個政治集團,即在三代時夏、商、周可能都是同時存在的,只是其間勢力之消長各代不同:夏的王室在夏代為華北諸國之長;商的王室在商代為華北諸國之長;而周的王室在周代也為華北諸國之長。

夏、商、周三代的疆域倒底如何?今日仍難斷言。但依其都邑位置知各代統治中心之范圍,大致是周人處于廣西,夏人在中,商人在東。夏人大概起于山西西南隅汾河下游之地,再渡河南下,由豫西遷豫東、魯西、北及冀南,西至陜東,在黃河兩岸活動。商人叮能起于東方,由始相祖至成湯間的先公先王時代,曾八次遷都,其地域不外今豫中迤東,以及魯西河濟二水南北之地,湯之后至盤庚凡六遷,也不外在晉南、魯西、豫境及蘇北、皖北,即黃河下游兩岸之地。周人則起于陜西之涇水、渭水流域,以后東向擴展,滅殷、奄之后,才發展及整個黃淮平原。當然,上述三代活動范圍只是依其都邑位置的推論,實際上其文化圈可能要大得多。

新石器時代雖以農業生產為主,但漁獵采集也扮演重要經濟角色,來補充食糧之不足。商周時代當然是農業社會,過去一些學者鑒于商代多次遷都,及甲骨文中關于畋獵的記載

特多,以為商代還停留在漁獵或游牧社會。但是商代的遷都所在,都在黃淮平原洪水徙移不定的老黃河道上,可能與避洪有關,并不是逐水草而居;愛好田獵可能是王者的娛樂;也是以野獸為對象來訓練武力,因為卜辭記載農事之多,在此可以肯定殷代確是農業社會。周的始祖后稷雖善植五谷,但后世久處陜甘高原與戎、狄為伍,可能農業仍相當幼稚,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涯。翦商及東征以后,出了黃淮平原,在廣袤的土地上建立許許多多的殖民城邦,這種地理環境的改變才使農業易于發展。

從三代文化的發展看來,黃土高原與黃淮平原是當時的歷史舞臺。此二地區一西一東,地形上有很大的區別。黃淮平原乃由黃河、淮河、海河三大水系沖積而成,相當平坦,由偏西的鄭州至海岸,落差也不過150厘米。經黃土高原、豫西山地,挾大量黃沙奔騰東下的黃河,到了平原之后,即流無定狀,成為歷史上由海河口至淮河口間,南北不斷擺動的水道。

不過遠古時黃河下游兩岸,冀、豫、魯之交,尚多澤渚為調節水量之用,故能避洪患的水邊高地——丘,就成農業聚落據點。黃河沖積的黃土,叫次生黃土,沃度高,原始植被是繁茂的草原。焚草后以簡單農具松土即可耕作,此區雨量在500~750厘米左右,雖不豐裕,卻正好集中于生長季節的夏天,故不必灌溉也可靠天雨發展農業。至于黃土高原,雨量更少,在500厘米以下,但涇、渭、汾,洛河谷,由于黃土之肥沃,也可利用夏秋之間的雨期耕作,且其地不易受水患,更具生產潛力。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起源既是多元的,為什么中國早期的文明容易在黃土區域發展?這里必須略做說明。

猜你喜歡
新石器黃土小米
傳遞
主編推介:《遼西地區新石器時代植物考古研究》
某縣黃土崩塌地質災害問題分析
黃土辭
鷹形陶鼎
新石器時代的俄羅斯人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陌生的房間(組詩)
土墳
懶洋洋的兔小米
小米找毯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