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演義》思想內涵新論

2011-11-19 19:00沈伯俊
明清小說研究 2011年4期
關鍵詞:羅貫中謀略三國演義

·沈伯俊·

位居明代“四大奇書”之首的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問世數百年來,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雄奇瑰麗的藝術成就,一直吸引著億萬讀者的閱讀和研究興趣,家喻戶曉,長盛不衰。

然而,長期以來,對《三國演義》的思想內涵,存在不少爭議;特別是近年來,一些學者、文化人在其論著和演講中,隨意評說《三國演義》,其中包含若干誤解乃至曲解,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讀者和聽眾。

為此,筆者在長期研究的基礎上,對《三國演義》的思想內涵作出一些新的闡釋,希望有助于這部名著的傳播和研究。

為什么要鄭重其事地探討《三國演義》的思想內涵?這是因為,對一部杰出的作品來說,其激動人心,歷久不衰的魅力,雖然取決于許多因素,但主要地卻是來自它的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就《三國演義》而言,論情節的曲折離奇,它不及后來的公案小說;論對廝殺場面和人物武藝的描寫,它也比不上新舊武俠小說。但是,它卻經受了漫長的六百年歷史的考驗,一直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在文學史上占有比公案小說、武俠小說重要得多的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通過豐富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表現出博大深厚的思想內涵。

二十年前,我曾經寫道:“《三國演義》是一部中國封建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具有極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意蘊和文化內涵,猶如一個巨大的多棱鏡,閃射著多方面的思想光彩,給不同時代、不同階層的人們以歷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啟示?!雹?/p>

當今一些人認為,《三國演義》的主要精髓是謀略。我認為,這種看法是片面的。

誠然,《三國演義》給人印象最深的一個方面,就是擅長戰爭描寫。全書以黃巾起義開端,以西晉滅吳收尾,反映了從漢末失政到三分歸晉這一百年間的全部戰爭生活,描寫了這一時期的所有重要戰役和許多著名戰斗,大大小小,數以百計。接連不斷的戰爭描寫,構成了小說的主要內容,占了全書的大部分篇幅。而在戰爭描寫中,作者信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軍事規律,崇尚“斗智優于斗力”的思想,總是把注意力放在對制勝之道的尋繹上。因此,雖寫戰爭,卻不見滿篇打斗;相反,書中隨處可見智慧的碰撞、謀略的較量,而戰場廝殺則往往只用粗筆勾勒??梢哉f,千變萬化的謀略確實是全書精華的重要部分。

然而,謀略并非《三國演義》的主要精髓,更非書中精華的全部。

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體系中,“道”是最高層次的東西?!暗馈庇卸嗔x,首先是指自然和社會的根本規律,通常指正義的事業,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因此,它也是處事為人的基本原則。謀略則屬于“術”,是第二層次的東西,是為“道”服務的,必須受“道”的指導和制約。作為一位杰出的進步作家,羅貫中認為,符合正義原則,有利于國家統一、民生安定的謀略才是值得肯定和贊美的,而不義之徒害國殘民的謀略只能叫做陰謀詭計。因此,只有代表作者理想的諸葛亮才被塑造為妙計無窮的謀略大師、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綜觀全書,羅貫中從未放棄道義的旗幟,從未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謀略;對于那些野心家、陰謀家的各種陰謀權術,他總是加以揭露和批判;對于那些愚而自用者耍的小聰明,他往往加以嘲笑??梢哉f,《三國演義》寫謀略,具有鮮明的道德傾向,而以民本思想為準繩。后人如何看待和借鑒《三國演義》寫到的謀略,則取決于自己的政治立場、道德原則和人生態度。如果有人讀過《三國演義》卻喜歡搞小動作,那是他自己心術不正,與羅貫中無關;恰恰相反,那正是羅貫中反對和批判的。有人談什么“厚黑學”,也硬往《三國演義》上扯,更是毫無道理的。

那么,《三國演義》的主要精髓究竟是什么?我認為,《三國演義》豐厚的思想內涵,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對國家統一的強烈向往

《三國演義》的思想精華,居于首位的就是對國家統一的向往,這是《三國演義》思想價值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我們這個民族為什么能夠歷經磨難而不倒?為什么在四大文明古國中是唯一的種族不曾滅亡、文明沒有中斷的一個國家?一個根本的原因是,從周朝起,我們就逐步形成了向往國家統一,追求安定太平的共同民族心理。這種共同心理,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聚合力,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優良傳統。維護國家的統一與安定,是我們民族一貫的政治目標。周代以來的兩千多年間,由于種種原因,我們民族曾經屢次被“分”開,飽受分裂戰亂之苦。但是,每遭受一次分裂,人民總是以驚人的毅力和巨大的犧牲,清除了分裂的禍患,醫治了戰爭的創傷,促成重新統一的實現。在那“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的漢末大動亂時期,以及羅貫中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元代末年,廣大人民對國家安定統一的向往更是特別強烈。羅貫中敏銳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通過對漢末三國時期歷史的藝術再現,鮮明地表達了廣大人民追求國家統一的強烈愿望。在小說中,當天下大亂以后,那個時代的英雄們想的是什么?怎么做?我認為就是以曹劉孫三方為代表的英雄們,順應時代的潮流和民眾的愿望,力圖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重新實現國家的統一。三方爭天下,爭的是什么?爭的是重新統一的主導權,而不是單純的斗智、斗心眼。這是《三國演義》的政治理想,也是其人民性的突出表現。

二、對封建政治和政治家的評判選擇

人們常常談到《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有人還把這稱為“封建正統思想”,指責《演義》“貶低”或者“丑化”了曹操形象。其實,“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早在宋代就已成為有關三國的各種文藝作品的基調。北宋大文豪蘇軾的《東坡志林》有這樣一條記載:“王彭嘗云:‘涂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澤,百世不斬?!边@說明在“說三國事”中已經形成“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并得到廣大群眾,包括兒童的共鳴。在元雜劇的三國戲中,以諸葛亮、關羽、張飛、劉備等劉蜀方面人物為主角的劇目占了一半以上;即使是寫其他人物的,也普遍表現出“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羅貫中只是順應廣大民眾的意愿,繼承了這種傾向。

羅貫中之所以“尊劉”,并非簡單地因為劉備姓劉(劉表、劉璋也是漢室宗親,而且家世比劉備顯赫得多,卻每每遭到貶抑和嘲笑;漢桓帝、漢靈帝這兩個姓劉的皇帝,更是作者鞭撻的對象),而是由于劉備一生作為,基本符合古人對“明君”的最重要的兩點期待:一是仁德愛民,有濟世情懷;二是尊賢禮士,有知人之明。

首先,作品多方表現了劉備的寬仁愛民、深得人心?!堆萘x》第1回,寫劉關張桃園結義,其誓詞便赫然標出“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八個大字。這既是他們的政治目標,又是他們高高舉起的一面道德旗幟。從此,寬仁愛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劉備區別于其他政治集團領袖的顯著標志。他第一次擔任官職——安喜縣尉,便“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督郵索賄不成,欲陷害他,百姓紛紛為之苦告(第2回)。此后他任平原相,已被譽為“仁義素著,能救人危急”(太史慈語,見第11回)。陶謙臨終,以徐州相讓,劉備固辭,徐州百姓“擁擠府前哭拜曰:‘劉使君若不領此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12回)曹操擒殺呂布,離開徐州時,“百姓焚香遮道,請留劉使君為牧”(第20回)。這表明他占據徐州的時間雖不長,卻已深得民心。在他又一次遭到嚴重挫折,不得不到荊州投奔劉表,受命屯駐新野時,他仍以安民為務,因此“軍民皆喜,政治一新”(第34回)。新野百姓欣然謳歌道:“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第35回)

當曹操親率大軍南征荊州,劉琮不戰而降之時,劉備被迫向襄陽撤退,新野、樊城“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曰:‘我等雖死,亦愿隨使君!’即日號泣而行”(第41回)。就這樣,在建安十三年(208)秋天的江漢大地上,劉備帶領十余萬軍民,扶老攜幼,上演了“攜民南行”的悲壯一幕。如此撤退,顯然有違于“兵貴神速”的軍事原則,對保存實力、避免曹軍追擊十分不利。故眾將皆曰:“今擁民眾數萬,日行十余里,似此幾時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敵?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為上?!眲涿髦搜杂欣?,卻泣而拒之曰:“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行至當陽,果然被曹操親自率領的精兵趕上。這一仗,劉備在軍事上一敗涂地,而在道義上卻贏得了極大的勝利。這種生死關頭的選擇,決非一般亂世英雄的惺惺作態所能比擬。從此,劉備的“仁德愛民”更加深入人心,并成為他迥別于其他創業之君的最大的政治優勢。

其次,作品竭力渲染了劉備的敬賢愛士,知人善任。其中,他對徐庶、諸葛亮、龐統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書記載,寫得十分生動感人;尤其是對他不辭辛苦,三顧茅廬的求賢佳話,對他與諸葛亮的魚水關系的描寫,更是具有典范意義。

總之,寬仁愛民和敬賢愛士這兩大品格的充分表現,使《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形象擺脫了以往三國題材通俗文藝中劉備形象的草莽氣息,成了古代文學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明君”范型②。

另一方面,羅貫中尊重歷史,博采史料,以許劭稱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語為基調,塑造了一個高度個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并未隨意“貶低”,更未故意“丑化”。這里所說的“奸雄”,是指曹操既是遠見卓識、才智過人、具有強烈功業心的英雄,又具有極端自私、奸詐殘忍的性格特征。

在小說中,曹操第一次出場,就寫得有聲有色:

見一彪人馬,盡行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為首閃出一個好英雄: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膽量過人,機謀出眾,笑齊桓、晉文無匡扶之才,論趙高、王莽少縱橫之策;用兵仿佛孫、吳,胸內熟諳韜略(嘉靖元年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第2回。毛本第1回作:“忽見一彪軍馬,盡打紅旗,當頭來到,截住去路。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币韵乱?,凡未注明版本者,均引自毛本)

對比一下小說對劉備出場的描寫:

時榜文到涿縣張掛去,涿縣樓桑村引出一個英雄。那人平生不甚樂讀書,喜犬馬,愛音樂,美衣服;少言語,禮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嘉靖元年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第1回。毛本第1回作:“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杰”)。

兩相對照,曹操形象顯然高出劉備一頭,哪里說得上“丑化”呢?

羅貫中以大開大闔的筆觸,藝術化地展現了曹操在漢末群雄中脫穎而出,逐步戰勝眾多對手的豪邁歷程,對于曹操統一北方的巨大功績,對他在討董卓、擒呂布、掃袁術、滅袁紹、擊烏桓等重大戰役中所表現的非凡膽略和智謀,羅貫中都作了肯定性的描寫,并沒有隨意貶低。

同時,羅貫中又不斷地揭露曹操奸詐的作風、殘忍的性格和惡劣的情欲,批判曹操丑惡的一面。為報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第10回);接受張繡投降后,得意忘形,居然霸占了張繡的嬸娘鄒氏(第16回);對于忠于漢室,反對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揮起屠刀,殺了一批又一批,包括懷孕已經五個月的董貴妃和伏皇后全家(第24回、66回、69回);甚至輔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謀士荀彧,僅僅因為不贊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第61回);至于“借頭欺眾”、“夢中殺人”等陰謀詭計,更是花樣百出,令人怵目驚心……這種種殘忍狡詐的行為,怎能不使人反感和憎惡?

由此可見,“尊劉貶曹”主要反映了廣大民眾按照“撫我則后,虐我則仇”(《尚書·泰誓下》)的標準,對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評判和選擇,具有歷史的合理性。

當今一些人對曹操不僅不反感,而且表示喜歡,稱道其“坦率”。誠然,曹操有他坦率的一面,如公開宣稱:“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贝_是事實。然而,曹操不坦率不老實、忌才害賢的一面更是事實。魯迅先生在其名篇《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中曾經寫道:“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钡竺嬗终f:“倘若曹操在世,我們可以問他,當初求才時就說不忠不孝也不要緊,為何又以不孝之名殺人呢?然而事實上縱使曹操再生,也沒人敢問他,我們倘若去問他,恐怕他把我們也殺了!”是的,曹操就是這樣的典型:機智與奸詐雜糅,豪爽與殘忍并存;時而厚遇英雄,時而摧殘人才;殺人時心如鐵石,殺人后又常常擠出幾滴眼淚以示懊悔……火燒赤壁前夕他橫槊賦詩,揚州刺史劉馥僅僅說了一句他認為是“敗興”的話,便被他一槊刺死,全不顧劉馥乃是方面大員,功績顯著(第48回);為封魏公而逼死頭號謀士荀彧,竟將其多年主持日常政務、盡心輔佐的赫赫功勛一筆勾銷(第61回);以惑亂軍心的罪名殺死楊修,也忘了其忠心追隨之力(第72回)……殺了劉馥,他“懊恨不已”,下令“以三公厚禮葬之”;逼死荀彧,他又是“甚懊悔,命厚葬之”;殺了楊修,他又下令“將修尸收回厚葬”……昨天蠻橫無理地殺人,今天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這種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手段,充分表現了曹操驚人的權術:做了虧心事卻從不認錯,企圖以“厚葬”來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跡,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靈的平靜。請問,這能算“坦率”嗎?今人與曹操相距將近一千八百年,不會有無辜被殺的威脅和含冤莫白的痛苦,可以輕飄飄地說幾句不關痛癢的話。但如果設身處地想一想:有誰愿意被曹操冤枉殺害,再得一副好棺材?有誰愿意選擇他作頂頭上司,或者與他毫無顧忌地交朋友?③

三、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

《三國演義》以很大篇幅描寫了漢末三國變幻莫測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總結了各個集團成敗興衰的歷史經驗,突出強調了爭取人心、延攬人才、重視謀略這三大要素的極端重要性。董卓集團敗壞朝綱,殘害百姓,荒淫腐朽,導致天下大亂,完全是一伙狐群狗黨,混世魔王,作品便不遺余力地予以鞭撻。袁術狂妄自大,輕薄無能,既不注意延攬人才,又無明確的戰略目標,更不顧百姓死活,卻急于過皇帝癮,大失人心,作品也予以嚴厲批判。袁紹雖然頗有雄心,其集團一度聲勢赫赫,實力雄厚,但由于袁紹胸無偉略,見事遲緩,坐失戰機;不辨賢愚,用人不當,以致關鍵時刻內訌不已;心胸狹隘,文過飾非,甚至害賢掩過,終于只能成為曹操的手下敗將,無可挽回地走向滅亡。相比之下,劉備、曹操、孫權三大集團在這三方面各有所長:劉備歷經磨難,卻始終堅持“舉大事必以人為本”的信念,深得民心;求賢若渴,“三顧茅廬”堪稱千秋佳話;傾心信任諸葛亮,既有正確的戰略方針,又有靈活多變的謀略戰術。曹操雖然心術不正,卻也十分注意爭取人心,延攬人才,手下猛將如云,謀臣如雨;在戰略戰術上,他也高出同時諸雄。孫權手下也是人才濟濟,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任統帥均為一時之杰,而且有著明確的戰略目標。因此,在眾多政治軍事集團中,劉、曹、孫三大集團得以脫穎而出,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④

四、對中華智慧的多彩展現

上面已經闡明,把謀略視為《三國演義》的主要精髓,是一種片面的,甚至是淺薄的看法。實際上,數百年來,《三國演義》讓人感到魅力無窮的一個重要方面,乃是積淀在其中的中華智慧,是這種智慧的多彩展現??梢哉f,《三國演義》就是中華民族優秀智慧的結晶,作為全書靈魂人物的諸葛亮,就是中華民族無比智慧的化身。

《三國演義》展現的中華智慧,大致可以分解為這樣幾個方面:

1.政治智慧。包括:

(1)善于把握天下大勢,總攬全局,制定正確的戰略方針。如荀彧的奉迎獻帝之策,諸葛亮的《隆中對》,魯肅的“江東對”。

(2)善于處理君臣關系,推心置腹,善始善終。如諸葛亮與劉備魚水相諧的關系。

(3)善于治國,遺愛千秋。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末,陳壽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于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芍^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迸嶙⒁釉?“(諸葛亮)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亮死至今數十年,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薄堆萘x》對此作了形象的再現。

(4)善于識才,后繼有人。如諸葛亮選拔蔣琬、費祎、董允⑤;孫吳集團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帥相繼。

2.軍事智慧。以諸葛亮為代表。主要表現為:其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二,虛虛實實,兵不厭詐;其三,出奇制勝,用兵如神。

《孫子兵法》云:“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勢篇》),“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虛實篇》)。諸葛亮正是體現這些軍事原則的光輝典范。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軍事上的兵不厭詐,出奇制勝,是對敵方而言,與某些人感興趣的權謀詭詐完全是兩碼事。自古以來,一些優秀的軍事家,恰恰不會搞陰謀詭計,不會提防來自自己營壘的權術傾軋,往往成為野心家、陰謀家栽誣陷害、密謀策劃的犧牲品。人們熟知的孫臏、吳起、岳飛,均為顯例,令人嘆息。因此,我們要理直氣壯地贊美和弘揚中華智慧,而要堅決否定毫無原則、惟利是圖的權謀詭詐!

3.科技智慧。如華佗的麻沸散和外科術,諸葛亮的連弩和木牛流馬。

4.人生智慧。這方面值得發掘的頗多。

例如司馬徽:“水鏡”雅號,傳播遐邇。曾有名言:“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杰?!庇衷?“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眳s終身不仕,甘當閑云野鶴。

又如管寧:年輕時不滿華歆熱中利祿,與之割席分坐;魏文帝下詔以其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受;明帝即位,征他為光祿勛,仍不應命,白衣終身。

再如諸葛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格言,垂范千秋。

《三國演義》展現的中華智慧,真是絢麗多彩,熠熠生輝,博大深厚,沾溉后人。

五、對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

在藝術地再現漢末三國的歷史,描繪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時候,羅貫中不僅表現了對國家統一、清平政治的強烈向往,而且表現了對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在這里,他打起了“忠義”的旗號,把它作為臧否人物、評判是非的主要道德標準。通觀全書,有許多謳歌理想道德的動人故事。為了忠于“桃園之義”,關羽不為曹操的優禮相待所動,毅然掛印封金,千里跋涉,尋訪兄長;為了維護兄弟情義,劉備不顧一切地要為關羽報仇,甚至寧可拋棄萬里江山;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諸葛亮殫精竭慮,南征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長期以來,對于“忠義”也有各種議論和批評,這里談談我的看法。忠是什么?其基本含義是對自己忠于所事,對他人忠于所托。你的本職工作是什么,你就干好什么;與他人相處就要忠于所托,這就是《論語》講到的“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一省:“為人謀而不忠乎?”經過長期的積淀、提煉和逐漸的抽象化之后,人們把它升華為對事業的忠,對理想的忠,進而再升華為對國家對民族的忠。那絕非是小忠。義是什么?按古漢語的基本含義,“義者,宜也”(《禮記·中庸》),適宜的事,正確的事,你做了,那就符合義。人們常常說“道義”,就是說做符合道的事情才是義。從宏觀方面來說,有國家大義、民族大義;用在人際關系上,它追求的是平等互助、患難相扶,甚至是生死與共的理想人際關系。

當然,作為封建時代具有一定進步傾向的文人,羅貫中的“忠義”觀不可能越出封建思想的藩籬,但也確實融合了人民群眾的觀念和感情。這種犬牙交錯的狀況,使得《三國演義》的“忠義”呈現出復雜的面貌;但就主導方面而言,它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價值觀、道德觀中積極的一面,值得后人批判地吸收。

《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如此豐厚,那么,它的主題是什么呢?我認為,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向往國家統一,歌頌“忠義”英雄⑥。

綜上所述,《三國演義》的思想內涵確實是博大深厚的。盡管其中也有一些消極成分,但其主導方面卻是值得肯定的。在未來的歲月里,無論是我們的子孫后代、海外華人,還是國外漢學家以及其他對中國感興趣的朋友,凡是想學習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了解中國封建社會的人,仍將把它當作必讀書。

注:

①沈伯俊《三國演義》校理本《前言》,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寫于1990年)。

②參見沈伯俊《明君與梟雄——論劉備形象》一文,載《文學與文化》創刊號,2010年第1期。

③參見沈伯俊《重提舊案論曹操》一文,載《明清小說研究》2010年第4期。

④參見孫一珍《試論〈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主題》,載《文學遺產》1985年第1期;齊裕焜《亂世英雄的頌歌》,載《三國演義論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⑤參見沈伯俊《〈三國〉劉蜀后期人物三論》一文,載《上海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⑥參見沈伯俊《向往國家統一,歌頌“忠義”英雄”——論〈三國演義〉的主題》一文,載《寧夏社會科學》1986年第1期;收入沈伯俊著《三國演義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猜你喜歡
羅貫中謀略三國演義
施明敬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
淺談《三國演義》
劍膽琴心向《三國》
謀略至上必然導致戰略失敗
三國演義
生活三十六計
羅貫中與施耐庵(下)
羅貫中寫《三國》趣事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