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如何提高學生閱讀效益

2011-12-14 05:43楊海燕
新語文學習·教師 2011年5期
關鍵詞:課外書籍課外閱讀

楊海燕

研究古今中外所有偉大人物的人生經歷,發現他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熱愛閱讀的人,而且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在少年兒童時代都經歷過如饑似渴的閱讀階段。前不久,北京有個機構調查表明:中小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家庭藏書成正比,家里一本書都沒有或者僅有很少幾本書的家庭,孩子大多學習成績不好。

正因為如此,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識的技能?!彼磸拖蚶蠋熀图议L叮嚀:“請記住,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實在地講,課堂教學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教給孩子基本的學習方法,而最重要的能夠影響孩子一生學習的,則是大量的課外閱讀,所以蘇霍姆林斯基強調:“閱讀的作用怎么說都不為過!”那么,如何引領學生走進閱讀的世界呢?

一、 啟發誘導,培養閱讀興趣

少年兒童大都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當他們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后,就會自己尋找各種書籍閱讀,因為世界對他們來說,一切都顯得那么新奇,而書籍正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光靠課本,是遠遠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的。葉圣陶先生曾說:“課內教材有定量,雖促使兒童感興趣,尚不能厭足。唯有取相類的書籍供給兒童,使他們有取之不盡的樂趣?!?/p>

善于做一個書海的導航人,是我們語文教師的職責。該引導學生讀些什么書呢?余秋雨先生有言在先:“在我們年輕的時候,盡量找自己喜歡的第一流的書讀?!睂τ谛W高年級學生來說,就是要幫助他們選擇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能激發起閱讀興趣的書籍。少年兒童心理的一個明顯特征是無意性和情緒性,常被感興趣的事物所吸引。我們要因勢利導,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童話、散文、小說、科普讀物,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墩Z文課程標準》的附錄中有優秀作品的介紹,其中的《西游記》《魯賓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讀物很適合高年級學生閱讀。我就利用晨會課、班會課等時間,向學生講奧斯特洛夫斯基、海倫·凱勒等著名作家孜孜苦學、不屈不撓的動人事跡,或誦讀一些精美散文、詩歌,或將書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向學生繪聲繪色地講述,當學生聽得饒有興趣時,戛然而止,請他們去找原著看。這樣,他們的好奇心與積極性往往就被引發了。

為更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努力辦好班級圖書角,切實發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并向家長做宣傳,發動學生訂閱和購買報紙書刊,使學生有較為充足的精神食糧,這也是必不可少的。班級還經常舉辦故事會,開展讀書讀報知識競賽等活動。這樣,既督促學生認真閱讀,又檢驗了閱讀效果。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得到了提高。

二、 適時指點,教會閱讀方法

僅僅鼓勵學生去廣泛閱讀課外書籍是不夠的,還必須逐步教會他們閱讀的方法,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周永沛先生在《語感訓練》一書的前言中指出:“少年朋友除了在課堂接受訓練之外,還必須在課外的書海中盡情地遨游,接受各種科學知識的洗禮和文學作品的熏陶,不斷地增強對于語言的敏銳感受力和熟練地駕馭語言的能力?!毙蜗笊鷦拥脑捳Z,辯證地闡明了課內閱讀訓練和課外閱讀的關系,就是要以課內訓練中學到的讀書方法指導課外閱讀,又要以課外獲得的豐富知識深化課堂教學內容。

利用課堂所學的閱讀方法指導課外閱讀,往往會使課外閱讀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學習了《海倫·凱勒》后,學生被小海倫那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深深感動,在此基礎上,指導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學生就會對主人公的優秀品質有全面透徹的了解,從而更深入地把握人物傳記這種文體的特點。反之,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之前,適時指點學生瀏覽一下《水滸傳》,則有助于學生對課文中人物性格特點的認識。

同時,每學期給學生上幾堂課外閱讀指導課,給他們介紹一些文學鑒賞方面的常識,選印一些詩文進行訓練。如指導學生欣賞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可先指點學生邊朗讀邊理解句子的意思,進而體會文中“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等警句的深刻含義,然后聯系實際談自己如何來珍惜大好時光發奮學習,最后欣賞朗讀。學生是那么興趣盎然,在散文知識與思想認識上都有了收獲。

三、 讀練結合,提高閱讀效益

怎樣讀書才能真正有所收獲呢?葉圣陶先生是這么認為的:“讀書頂要緊的事情,是把書中的經驗化為自身的經驗,隨時能夠‘化,那才做到了‘開卷有益的極致?!币_到這一目標,讀練結合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睂懽x書筆記正是培養閱讀能力、提高閱讀質量的重要措施。為此,我對學生的要求是董必武先生所一貫倡導的“不動筆墨不讀書”,隨讀隨記。采用兩種讀書筆記方式,一是摘錄式的,一是心得式的。所謂摘錄式,就是要求學生將閱讀中看到的精彩片段、名言佳句、好的開頭結尾摘錄下來,對一些語文知識學得扎實,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求仿寫,歸納中心等。摘抄每星期收交、檢查一次,目的是了解學生讀了些什么書,理解得怎么樣。每學期班中進行兩至三次摘抄,仿寫交流,并評選優秀給予表揚。所謂心得式,即要求學生在讀了某一書,某一篇文章后,把自己內心的體會與感受作為周記的內容,寫在周記本上,擇優在班內交流,這也是參加學校及各類報刊組織的讀書競賽的基礎。

一位文學家說:“我們讀書,書里面并沒有直接講修養、講哲學,但是,一種美妙的修養和哲學在閱讀的過程中毫無痕跡地滲入你的肌體,滲入你生命的深處,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讓你氣質高雅,讓你與眾不同?!?/p>

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引領學生走進閱讀的世界,做到“得法于課堂,得益于課外”,學生既開拓了視野,又豐富了知識,同時提高了寫作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學?!?/p>

猜你喜歡
課外書籍課外閱讀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國書籍享譽海外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小滿課外班
我的“課外老師”
妙趣橫生的倫敦書籍長椅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曹文軒主編的書籍
書籍與少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