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012-01-29 11:36董秀萍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2年1期
關鍵詞:開放型二氧化碳化學

董秀萍

化學新課程標準對化學教學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注意對學生各種綜合能力和素質以及思想道德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它是學生適應社會、改造自然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呢?下面筆者就學習新課標的體會,結合教學中的實際談幾點看法。

1 教學過程應突出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科學探究作為學習化學的重要內容和方式,能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課堂“統治者”,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的學習模式,對培養創新型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新時期的化學教師,課堂上必須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和指導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的時空,發揮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橋梁與中介作用,為學生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究意識。初中化學的教學中有很多探究性的內容,只要教師能科學設計就一定能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如講“二氧化碳的制法”一節時,可引導學生邊實驗、邊思考、邊探究,教師可在學生學習了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和收集方法及二氧化碳的性質的基礎上,圍繞教學目標,給學生提供如下思考題,并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儀器和藥品,指導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獨立完成這節課的教學任務。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是什么?(提供石灰石、稀鹽酸、稀硫酸)

2)藥品用稀鹽酸還是用稀硫酸?為什么?(通過實驗、觀察得出結論)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是選擇制氫氣的還是制氧氣的?為什么?

4)化學反應的原理是怎樣的?

5)怎樣收集二氧化碳氣體?依據是什么?

6)怎樣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怎樣驗滿?(結合氧氣的驗滿方法)

7)如果氧氣中混有二氧化碳氣體,該怎樣凈化?

學生通過自學、實驗、探究、討論、比較,便可以得出問題的結論。

2 教學過程應注意學科間的聯系和滲透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策略和思維方法

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學科,化學知識與其他學科如語文、物理、生物等都是密切相關的。人類社會在文明化的進程中,面臨環境、能源、健康等問題的挑戰,這些問題僅靠某一學科是很難解決的,需要多學科的協同努力?;瘜W教師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學好化學知識,還應將相關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相互聯系、相互滲透。

如在講“碳酸鈣”一節時,教師可以引用明朝愛國將領于謙的七言絕句《石灰吟》來通領本節:“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弊寣W生通過這首絕句分析碳酸鈣在焚燒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變化。

1)“千錘萬鑿出深山”指的是石灰石經過人工開鑿,出山燒煉。

2)“烈火焚燒若等閑”指的是在熊熊烈火下,碳酸鈣發生質的變化,生成生石灰

3)“焚身碎骨渾不怕”指的是塊狀生石灰跟水反應變成粉末狀氫氧化鈣:CaO+H2O=Ca(OH)2

4)“要留清白在人間”指的是熟石灰抹在建筑物上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又重新變成潔白堅硬的碳酸鈣:Ca(OH)2+CO2=CaCO3↓+H2O。

這樣講解學生聽得有趣,而且加深對碳酸鈣、氧化鈣、氫氧化鈣之間關系和性質的理解,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課堂上把各科的知識相互聯系,相互滲透,這不僅能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得到盡可能全面的認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科學的學習策略和思維方法。

3 課堂上設計開放型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

所謂開放型的問題,它研究的內容可來源于學習和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在解決過程中強調答案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多模式地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設計一些開放型的問題,可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使學生的個性能得到充分的體現,進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

如在講金屬與酸反應的知識時可補充這樣一個開放型例題:“黃金飾品有些假貨,不法分子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因為黃銅(銅、鋅合金)單純從顏色、外觀上看,與黃金極為相似,所以很難區分。請你設計實驗方案鑒別真假黃金?!?/p>

這個題目在金屬與酸的反應這部分知識中出現,很多學生會立刻想到滴加稀鹽酸或稀硫酸等加以區分。但這是一個開放型的題目,教師可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學生的思維非?;钴S,又可得出如下答案:根據黃銅和黃金的不同性質,又可采用物理方法,如測密度、硬度,比較浮力大小等;也可用其他的化學方法,如在火焰上加熱,若變黑就不是黃金;還可將它們放入鹽溶液,如硫酸銅、硝酸銀等溶液加以區分。這樣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思維求異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且能提高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識別假產品、偽科學及迷信活動的能力。

再有,在學習了酸、堿、鹽、化肥及水的污染問題后,可設計“結合酸、堿、鹽、化肥的組成及性質,談談如何防治水污染”這樣一個開放型題目等。通過分析開放型的問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對有關問題作出價值判斷,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決策能力以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也具有積極意義。

4 教學過程強調科學態度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初中化學中不論是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還是物質相互之間的化學反應,都蘊藏著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只要教師在授課時善于啟發,靈活滲透,學生定會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如講原子內部結構時,不僅讓學生知道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而且要讓學生明白原子核、核外電子還有引力與斥力的斗爭,又都統一地存在于一個整體中,使整個原子不顯電性;還有,物質的溶解和結晶、飽和與不飽和,以及化學反應中的化合與分解、氧化與還原等,它們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過程。通過這些問題的講解,讓學生建立“自然界的發展遵循對立統一法則”的觀點。

5 教學過程要重視德育滲透,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

化學教學與德育是密切相關的,教學中應注意把愛國主義、國情教育的因素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把個人的學習與祖國的前途聯系起來,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情感。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精心備課,搜集材料,授課時善于啟發,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定會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從而樹立自己正確的價值觀。

如講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時,把質量守恒定律的發展簡史以資料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特別把波義耳、羅蒙諾索夫以及拉瓦錫在發現質量守恒定律內容過程中的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讀給學生聽;講元素符號時,講講門捷列夫、居里夫人的感人事跡;講純堿時,講講侯德榜在制堿工業上的偉大業績;等等。這樣設計教學,可以讓學生追蹤科學家當年發現問題的思路、體驗以及發現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明白前人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中都能克服困難,勇往直前,不滿足于現狀,讓學生懂得任何一個成功或收獲都不是輕而易舉就能獲得的,必須要付出勞動和心血,進而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要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各種渠道解決問題。這樣長期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定會受到方法論教育、啟發性教育、獻身教育以及愛國主義教育,會使學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喚起每一個學生的創新興趣和愛國熱情,從而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學習化學的志向。

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新時期的化學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勇于探索,不斷進取,教學中要切實改進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從而不斷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各種綜合能力和素質。

猜你喜歡
開放型二氧化碳化學
揚眉吐氣的二氧化碳
打好“僑”牌,穩中有為——打造江蘇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窗口”
江蘇鞏固拓展高質量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新態勢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高性能可變進氣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