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景觀理論基礎探析

2012-04-13 22:23
關鍵詞:倫理觀美的景觀

張 敏

(鄭州大學 美學研究所,河南 鄭州 450001)

農業景觀理論基礎探析

張 敏

(鄭州大學 美學研究所,河南 鄭州 450001)

農業景觀最突出地體現了人和自然的關系,這種關系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在每一個階段,農業景觀相應地呈現出不同的形態。要想做到農業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轉變理念是關鍵,即需要有新的倫理觀和新的美學觀作為理論支撐,新倫理觀的核心就是對土地和農民的尊重。農業景觀美應該建基于新的倫理觀之上,追求真善美的統一,農業景觀美的形成應該遵循四個原則。

農業景觀;可持續發展;環境美學

農業景觀是包含了土地、動植物和聚落在內的地域綜合體。農業景觀保留了較多的自然元素,但它不是自然景觀,而是人們出于自身生活的需要,對于所處自然環境進行的影響和改造,人們的生活需要,乃是農業景觀形成的原動力。人,尤其是在農業環境中生活和勞作的農民,既是農業景觀的創造者,又是農業景觀的構成要素。農業景觀的形成過程也是人與周圍環境相互調和、相互適應的過程。

農業景觀屬于文化景觀的一種類型,俞孔堅指出:“任何文化景觀的形成過程都是人塑造了環境,環境又塑造了人的過程。塑造的過程當然是通過主體的行為進行的,意即人類通過自身的行為創造著環境,環境又反過來通過限制人們的行為影響著我們?!盵1]但這種相互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變化的,這些都在景觀的外貌上有所顯現。就農業景觀而言,農業是人類最早的定居之所,從定居開始,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開始了對自然的控制和改造過程,農民在土地上耕作、生活經歷了漫長的時期,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面貌,并且這種變化仍將繼續下去?,F實中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源于人們的思維觀念,這種觀念現實地影響人對環境的改造,因而現實的活動與人對自然的思考和認識有緊密聯系??梢哉f,在一切景觀類型中,農業景觀最突出地體現了人和自然的關系。大體而言,這種關系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在每一個階段,農業景觀相應地呈現出不同的形態。

第一個階段是人對自然的遵從階段。原始農業源于“采集”活動,在古代的農耕時期,人類開始意識到自然的奧妙,如季節的交替、植物的生長和動物的繁衍等等,已經懂得按照自然的時令從事種植和生產活動。人們對待自然界的態度是“效仿”或“模仿”,自然是人的榜樣和導師。隨著對自然一步步深入的了解,人們逐漸以種植莊稼的方式代替起初的狩獵和采集,使農業漸漸成為人們從環境中獲取食物的最佳方式,人們開始定居生活,有了穩定的家園。在定居生活中,越來越多的野生動植物被進行人工培植和馴養,我們所熟悉的許多作物種類、家禽家畜都是人類馴化的結果。如我國大約在7000年前就已經成功培植出了水稻;在商代婦好墓出土的陪葬品中,有多種造型逼真的家養畜禽,這說明早在三千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定向馴養家畜家禽了。只有向自然學習,不斷認識自然,人們才能利用自然?!叭嗽谧駨淖匀粫r,一方面保留了對于天地的敬畏,另一方面卻發展了對于山水的留戀,由此產生了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的田園畫卷和牧歌”[2]。

第二個階段是人對自然的征服階段。近代的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工業社會的機器生產已經不再是對自然的模仿和引導,自然成為人類認識和改造的對象。既然上帝已死,人就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界里的最高存在、全知全能的絕對主體。人與自然的關系成了主人與奴隸的關系,從此人類進入了對自然界的野蠻征服與踐踏的時代。在工業社會里,農業的現代化即工業型農業,它割斷了手工農業時期長期延續下來的人與自然的共生和循環的歷史。人對自然已經失去了依戀、崇敬和愛的情感,人與自然的關系完全變成了一種功利關系。土地僅僅被看成是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和生產的手段。人口的迅速增長以及隨之而來的對糧食的大量需求,更加促進了農業的大規模生產。農業規模的擴大不可避免地造成機械化、設施化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特定作物的專業化、單作化和連作化栽培,引起地力下降。為了解決病蟲害多發的情況,人們又必須積極發明和大量使用各種農藥,從而造成了河流、大氣等環境的污染,打亂了生態環境的平衡。恩格斯在《自然界與社會》中指出,在原始社會關系中生活的人很難找到人與自然交往的正確原則,其原因在于,原始社會關系中的一切生產方式,“都僅僅以取得勞動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為目的。那些只是在晚些時候才顯現出來的,通過逐漸的重復和積累才產生效益的較遠的結果,則完全被忽視了”[3]。顯然,當人們將生產利益作為唯一的目的追求時,人們就會以一種非常狹窄的視野去進行自己的生產實踐,于是,人們的生產活動也就變得不可能持續。工業型農業景觀較之傳統農業景觀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原有的自然殘遺斑塊(如森林、土丘、沼澤等)被推平為農田,更大面積的均相景觀出現,灌溉系統更趨幾何化、永久化,巨大的攔水壩使河流改觀,總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和專業化讓田園景觀變得更為單調。

第三個階段是人與自然共生共榮階段。由于生態危機的加劇,人們已經為各種各樣的生態問題所困擾,并進一步意識到如果這一趨勢不加以制止的話,生態問題不僅會危及自然,而且也最終會危及人類自身。于是,人們開始反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自然觀,積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共同發展。這一理論認為土地不能僅僅被當作是剝削和掠奪的對象,它首先應該是生態學意義上的土壤環境,我們要保護這一環境的健康和可持續利用。恩格斯曾經說過:“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象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一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大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是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盵4]518今天來看,恩格斯的這段話顯然有著更強的預見性,反觀今天的現狀,我們不難發現,人們恰恰是將自我與自然做了一次二元分離,只知道向自然索取,卻并不知道自我本身也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損壞了自然其實也就是損壞了自我,所以,“那種把精神和物質、人類與自然、靈魂與肉體對立起來的荒謬的、反自然的觀點,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4]519。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階段,農業實踐方式要體現人的生產全面性的特點,人類要與農業環境發展更加全面的關系,在人與自然可能達成的理想均衡點上,使農業景觀不僅成為人們的生產性用地,而且成為人類精神的家園。我們希望未來的農業景觀應該是生產獲得發展、生態更健康、景觀更優美、鄉村更加繁榮。

農業景觀展現著人類的進展,審核著人類的環境規范,還記載著人類文明對待自然的方式,其所達到的清晰性與深刻性是其他任何景觀類型都無法比擬的。要想做到農業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在理念上要發生轉變,即需要有新的倫理觀和新的美學觀作為理論支撐。新倫理觀的核心就是對土地和農民的尊重。

首先是對土地的尊重。新的倫理觀是采取對土地尊重的一種倫理觀,它以和諧共生為宗旨,謀求人與土地的相互支撐和共同發展,而不是一方的繁榮以另一方的犧牲為代價。新的倫理觀調節科學技術在自然面前的價值取向,變征服、索取和控制,為親善、尊重、調適和維護??萍荚谵r業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不僅能夠造田、灌溉、種植成果、培育新的農產品,而且還對土地的健康和安全起著監護作用,以應對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以及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的威脅。

建筑適應當地氣候和自然條件的房子,是尊敬土地倫理觀的體現,豫西地坑院就是一例,地坑院處于黃土高原區,當地人利用土層深厚、干旱少雨的特點建造地下窯洞;這一特點也體現在南方的鄉土建筑中,如楠溪江流域的人們應用大量卵石作建材,貴州地區的人們用一塊一塊石頭代替瓦片做屋頂等等。

香港建筑師吳恩融、穆鈞設計的甘肅毛寺生態實驗小學,是一次技術和環境緊密結合的有益嘗試。在技術的選擇上,設計者不是一味地強調使用高新科技,而是結合農村的環境條件和經濟條件來合理地使用技術。設計者認為適宜的技術就是最好的技術。吳恩融關注西部農村建筑可持續發展,認為在西部貧困農村地區,傳統生土建筑技術具有突出的生態潛力,值得以此為基礎進行生態建筑的研究和示范。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他們就地取材,減小對周邊環境的破壞;為了使房屋更適合季節更替適宜人居住,他們利用自然資源,盡可能的利用太陽能和風能提高室內的舒適度,減少能源消耗;在現代生態建筑設計理念的指導下,他們挖掘和改進當地有價值的傳統建筑技術,便于村民操作和自行建造。新學校的設計和建設不僅僅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舒適愉悅的學習環境,更關鍵的是以此詮釋了一個既符合于當地有限的經濟、資源和技術條件,又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生態建筑模式。

其次是對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尊重。新農村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有著顯示領導政績的傾向,其實踐后果是投入大量財力,建筑了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另一種取向是為了取悅游人,為了游覽、參觀的目的進行新農村建設,其實踐后果是側重建筑的觀賞性而忽視了生活其中的真正主人。我們認為,新農村建設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設計的對象,就是“設計為了誰”的問題。是為了少數的游人的視覺欣賞,還是為了占主體的村民的使用。如果把考慮的重心放在改善村民的生活上面,科技就會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如清華大學建筑系教授李曉東設計的橋上書屋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作者盡可能減少對土地資源的浪費,采取建筑橋上書屋這種形式。該建筑雖然占地較小,只有200多平方米,可它卻滿足了六個功能:建筑包含兩間教室,滿足作為學校的教學功能;書屋下建一懸索橋,和教室互不影響,滿足作為橋的通行功能;兩間教室之間有一小型圖書館,晚上村民可以在此閱讀;兩間教室的大門分別伸向河的兩岸,可以收起,收起時又可以作為兩個戲臺使用,以滿足村民對娛樂功能的需求;該建筑樣式新穎獨特,具備作為景觀的審美功能。在歷史上,坐落在河兩岸的兩座土樓世代為敵,但隨著居民從土樓中的逐漸遷出,土樓內原有的社區中心已經消散,橋上書屋的建成,在促進人們相互交往的同時,逐漸成為村落中新的公共空間和中心。我們所進行的新農村建設就是需要這樣的建筑,它如同神來之筆,不僅滿足了使用的基本功能,而且在更高的精神層面上,使人們能夠更相親相愛,激發村落的活力,對村民的生活起到促進作用,用較小的經濟投入,換取較大的效益。

農業景觀美應該建基于新的倫理觀之上,追求真善美的統一,農業景觀美的形成應該遵循四個原則。其一,生態美是農業景觀美的核心。改革開放后的農業發展方向在一定時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當時沒有顯現出來,或者說沒有充分顯現出來的一些弊端,在時間的推移中逐漸顯現出來。即在追求生產性的時候,我們沒有環境的保護意識,沒有認識到農業自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生態系統,事實上,它作為生態系統的價值遠遠大于土地自身的生產價值。眾所周知,土地是有限制的,不能任由我們進行剝奪式的開發,一旦人類的行為超越了一定的極限,事物就會走向反面。農業景觀的美不只是形式的美,還是一種生態的美,生態美不是一種美的形態,而是一種美的屬性,可以說,生態美是美的本質屬性。生態的整體思想對未來的科技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作為一種手段,科技要符合自然界的內在規律。換言之,就是讓科學技術綠色化,在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下,使技術與生態相得益彰,讓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優化。

其二,生產性是農業景觀美的依托。加拿大環境美學家艾倫·卡爾松認為要依據人類環境的目的和功能進行審美欣賞。農業環境的美不同于城市環境的美,它是生產性的土地。農業環境的規劃不宜搞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在新農村建設中,許多地方盲目地仿照城市環境的做法,依照歐式別墅風格建造房子,硬化、鋪裝土地,栽種純粹觀賞性的植物等等,這顯然與生產性的農業景觀美的理念相背離。相反,農村環境的規劃應該是生產與藝術相結合,譬如,所有的行道樹不僅具有遮陰的功能,它們還能產出蘋果、櫻桃等果實;所有的農作物不僅能豐產,而且外形上也更加美觀。在審美趣味上,與生產相關的事物也兼有審美價值。從這層意義上說,在土地上的勞作本身就是創造農業景觀美的過程,它既是一種生產,也是一種空間藝術。

其三,農耕文化美是農業景觀美的靈魂。文化和景觀的關系非常密切,兩者之間有著復雜的關系,文化影響景觀,景觀又使文化長存。農耕文化是與游牧文化、海洋文化并列的一種文化形態。與海洋文化不同,這種文化形態關注的是人與土地之間的關系;與游牧文化也不同,這種文化形態側重的是人與土地之間定居的關系。在華夏歷史文明中,三種文化形態共存,但是農耕文化涉及的范圍最大,是華夏歷史文明的主體。鄉土景觀的諸多方面都深受農耕文化的影響,如建筑的模式、農業實踐方式和生活習俗等,不同地域的鄉土景觀呈現出各具特色的農耕文化的形態。

其四,農業景觀美追求人在環境中生活的愉悅感。作為我們生活的家園,農業環境所呈現出的生活世界是完整的。農業不僅可以給我們的生活提供衣食所需,還可以滿足我們的審美感與歸屬感的需要。陳望衡在談到環境時,提出環境居住層次有三個層面:宜居、利居和樂居。宜居重在生存,以生態為首先;利居重在發展,以經濟為優先;樂居重在生活,以幸福為中心,指環境能夠滿足人精神層面的需要。段義孚自己造了一個英文詞Topophilia(譯成漢語“戀地情結”)來詮釋人對居住地的情感聯系,人對生他、養他的家園的依戀和回憶。這條原則致力于為廣大農民建造一個切合他們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生活環境,保留更多活在農家的傳統文化,同時也能夠為中外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與休閑空間。

[1]俞孔堅.論鄉土景觀及其對現代景觀設計的意義[J].華中建筑,2005(4).

[2]彭富春.哲學美學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責任編輯海林]

I01

A

1000-2359(2012)02-0179-03

張敏(1974-),河南鄭州人,哲學博士,鄭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環境美學研究。

201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0CZX051)

2011-12-15

猜你喜歡
倫理觀美的景觀
景觀別墅
火山塑造景觀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打破平衡
好美的霧
彼岸與此岸:門羅《好女人的愛》中的加拿大相對主義倫理觀
出來“混”,總是要美的
黑格爾財富倫理觀述論——兼論社會轉型期國民財富觀的問題與重構
探析《佛教格言》中的倫理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