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智人物彼得與阿凡提的本民族情愫

2012-04-13 22:23
關鍵詞:希特阿凡提保加利亞

陳 瑛

(北京外國語大學 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北京 100089)

機智人物彼得與阿凡提的本民族情愫

陳 瑛

(北京外國語大學 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北京 100089)

保加利亞的希特爾·彼得和中國的納斯爾丁·阿凡提均源于納斯列丁·霍加。彼得與阿凡提外表不同,但性格相似,兩個名字在其深層意義上都體現了人民自我保護和斗爭的需要,擁有共同的審美內涵;霍加的故事是伴隨戰爭進入保加利亞,而在中國是文化的自然傳播,不同的社會生活背景決定了彼得被賦予與外族統治者斗爭的歷史使命,阿凡提身上則沒有這一精神訴求,兩個人物形象承載相異的民族精神期待;彼得與阿凡提人物智者的內涵和故事的主旨相似,但各自保留了自身民族的文化特點和精神本質,蘊含了自己的民族感情。

機智人物;彼得;阿凡提;民族情愫

納斯列丁·霍加的故事歷經幾百年傳承,已為歐亞大陸許多國家的人民所熟識和喜愛。如今,人們關于他的民族身份眾說紛紜,在波斯人的笑話里他是波斯人,在韃靼人的笑話里他韃靼人,烏茲別克人把他叫做納斯列丁·阿方提,阿塞拜疆人們把他叫做毛拉·納斯列丁,土耳其人把他叫做納斯列丁·霍加[1]13,而在保加利亞語里,他的名字則又成了納斯特拉丁·霍加。

蘇聯的杰甫列托夫認為霍加的形象存在于整個的東方,而東方的所有笑話材料都是圍繞這個名字搜集起來的[2]7。就中國與保加利亞而言,兩國的人民在納斯列丁·霍加故事的基礎上,不斷地對故事的形象與內容加以充實和豐富,從而塑造出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機智人物:納斯爾丁·阿凡提和希特爾·彼得。之所以將他們放在一起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關于這兩個機智人物的很多故事都與納斯列丁·霍加的故事相近,除了人物的名字和部分的細節有差別之外,故事情節基本相同。

一、希特爾·彼得故事的源起

保加利亞人在中世紀時就很推崇笑話故事,這可能與保加利亞民族開朗樂觀的性格相關。公元14世紀,奧斯曼帝國入侵巴爾干半島,保加利亞從此淪入異族的統治,直到1878年才獲得解放。在幾百年時間里,兩個民族的百姓共同生活、勞動,奧斯曼土耳其人的語言﹑民俗文化等對保加利亞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保加利亞語中至今還保留許多的土耳其語詞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是保加利亞民族復興時期,幽默故事成為人們最喜聞樂見的文學樣式,人們不僅可以在日常期刊雜志上,而且還能在一些涉及宗教、倫理、教育等問題的書籍里閱讀到幽默故事,而一些小年歷書、占卜書、祈禱書、識字課本、兒童讀物等書籍中也常???、編選一定數量的幽默故事。

納斯列丁·霍加的故事在保加利亞的傳播開始于16至17世紀,到19世紀中期時,保加利亞人已經對這個人物相當熟悉了。在保加利亞人民的認識當中,納斯列丁·霍加是土耳其人——一個征服者的形象,但他們接納了霍加,并由此創作出了一個類似的本民族的文學形象——希特爾·彼得。

希特爾·彼得的笑話故事大致產生于16至17世紀,當時的保加利亞國內還正在受著“歐洲化”思潮影響,人們對民間創作的搜集整理不甚積極,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有關希特爾·彼得故事的文字記錄,1873年,保加利亞人伊利亞·布勒斯科夫整理的希特爾·彼得笑話集正式出版,這本故事集的印刷算不上精美,但故事集前言里的一段話卻格外引人矚目,他說希臘人為擁有伊索而自豪,土耳其人以納斯特拉丁·霍加為傲,俄羅斯人有巴拉基列夫,別的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喜劇人物,我們擁有了希特爾·彼得卻為何還在嘆息,而遺忘了這個“民族的名字”[1]105,正是在這本集子里,彼得的外表形象得到了第一次描繪[1]118。

二、彼得與阿凡提的審美內涵。

從姓名文化的角度分析,彼得和阿凡提的名字都沒有體現其自己民族的姓名文化特點。保加利亞人姓名文化的特點是由“名字+姓”的形式組成,而希特爾·彼得的名字則采取的是“形容詞+名字”的形式。它是一個經過普通民眾智力詮釋之后,卻又不可能真實存在的名字。其實,在保加利亞的多布羅加、色雷斯及北方地區的許多村莊里,有很多聰明、機智的農民的名字就叫彼得,當同村人在說到他們的時候,有時會在他們的名字前加上一些形容詞?!跋L貭枴本褪切稳菰~,是“機智”、“機靈”、“靈巧”、“狡猾”的意思。希特爾·彼得系列故事中有一則故事叫《希特爾·彼得這一名字的由來》,講述的是彼得小時候在財主家做仆人時,戲弄財主保護自己的故事,大家知道后從此就叫他希特爾·彼得了,也就是“機智的彼得”的意思。這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名,卻又是一個帶有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特性的名字。

納斯列丁或納斯爾丁,意譯出來就是“宗教的勝利”或是“對宗教的支持”。為了對他表示尊敬,又稱他為霍加·納斯列丁,納斯列丁·阿凡提或毛拉·納斯列丁,甚至簡稱為霍加?!鞍⒎蔡帷币膊皇钦嬲饬x上的人名,正同“霍加”一樣,也是尊稱,這個名字在突厥系各民族的語言里都是通用的?!鞍⒎蔡帷痹谄浔玖x上有兩種解釋:一是對男人的一般稱謂,意即“先生”;一是對有知識和有學問的人的尊稱,意即“老師”[2]2-3。在我國的維吾爾語里,他的全名為納斯爾丁·阿凡提,這個名字可以說是納斯列丁·霍加的同義翻版。從這個意義上說,希特爾·彼得的名字更具創造性,明顯區別于納斯爾丁·阿凡提與納斯列丁·霍加的淵源關系,這也是客觀語言文化差異的自然體現。這兩個名字在其深層意義上都體現了人民自我保護和斗爭的需要。

彼得和阿凡提都是窮苦大眾的代表性人物,這兩個人物在外形上借用的主體也不一樣。納斯列丁·霍加是這樣一個形象:腰系一根褶腰帶,頭戴纏頭,騎一頭毛驢,佩帶一把彎刀[1]11。由于地域和宗教的原因,阿凡提的外形與納斯列丁·霍加非常接近。相比納斯列丁·霍加的外形,保加利亞的希特爾·彼得更多地借用了希臘的伊索和意大利的幽默人物貝爾托多的一些特征:矮而胖;大腦袋,額頭突出;大耳朵,黑眉毛,鷹鉤鼻,臉上有麻點;胸部長毛;肚子凸起;腿短而不直[1]118-119。但兩個人物形象在衣著裝扮上都更多地融入了本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比如彼得的氈帽、大襠褲及烏拉鞋,阿凡提的纏頭(或者維族花帽)等等。

雖然人物外表差異很大,也都算不上高大勇猛,但人物性格上具有諸多共性,都集中了普通民眾身上樸實美好的性格特點。他們頭腦機智、隨機應變能力強;都沒怎么上過學,但擁有自己民族的智慧大成,都可以為農、為商,有時還能充當醫生、理發師、法官等角色;雖然聰明,可有時卻又表現得很愚笨、可笑;他們同情遭受不公待遇的窮苦弟兄,憎恨吝嗇、奸詐、貪婪之徒,經常嘲弄統治者及上層社會人士;他們對宗教都不狂熱,有時甚至還“偷懶”,不參加禮拜活動;在性格上,他們也都帶有一些“野性”,對自己人偶爾也搞些諸如撒謊、偷拿東西、使壞的惡作劇。

在一定意義上,“斗智”是幾百年來各民族勞苦大眾在體力、道德之外,所用來生存的“無能為力”之舉,也是人民群眾和統治者斗爭的需要。他們在笑話故事中的聰明暗喻了對統治者的蔑視,同時對普通民眾也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以及開發其智力的目的。

三、彼得和阿凡提形象相異的民族精神期待。

保加利亞人是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接觸霍加故事的。戰爭因素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種文化融合的進程,異域文化以非自然的輸入方式賦予了彼得與外族統治者斗爭的民族精神訴求??梢哉f,在被異族奴役的生活中,保加利亞人需要有一個自己民族的機智人物形象來承載他們的民族自信、智慧和希望,這是與占領者相斗爭的現實需要。希特爾·彼得的出現有幾個重要的歷史原因:第一,在長期遭受奴役的生活狀態下,保加利亞人民積聚了相當大的精神動力,以求在世界面前得以展現;第二,受歐洲文藝復興精神的感召,保加利亞人民希望能夠融入先進民族的文化大潮中;第三,保加利亞民族復興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給整個民族的精神生活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有意思的是,彼得的故事里還有一些帶有神話色彩,如《彼得與怪獸》、《彼得與惡蟒》等,在這些故事當中,彼得勇敢強壯,充滿智慧,這顯然并非偶然之舉,而是保加利亞人民在彼得身上所寄托的,保護整個民族、反抗異族侵略、實現民族自我覺醒的愿望的反映。

霍加的故事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在我國新疆各族人民中間流傳了。我國的新疆地區同中亞細亞和中近東一帶,曾經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是東西方貿易、文化交流和朝拜伊斯蘭教圣地麥加必經的要道。語言文字的近似和宗教信仰的相同,使得霍加的故事很早的時候就流傳到了我國新疆一帶[2]5。這是和平環境下異域文化自然的流布方式。這也決定了彼得與阿凡提完全不同的社會生活背景,如果說彼得被賦予了與外族統治者斗爭的歷史使命,那么,阿凡提身上則沒有這一精神訴求。

從人物形象“本民族化”的創作手法上說,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寫照與民族文化表達構成了彼得故事的民族身份。作為受異族奴役的臣民,保加利亞人民的不滿和反抗情緒正是通過笑話故事得到了準確的表達。所以,彼得的斗爭對象里有“蘇丹”,有“巴夏”。此外,特定歷史生活在故事里也有真實的再現,比如蘇丹命令人們不準攜帶武器;當太陽下山后,保加利亞人在街上走路時必須要提馬燈;暗中協助反土耳其統治武裝起義人士;土耳其強盜搶東西;彼得給巴夏家做“無償勞動”等。

在那個特定時期,保加利亞百姓和土耳其百姓在一起勞動和生活的場景也得到了反映。為了有意識地區別于霍加,作者們就編寫了彼得和霍加如何相遇、相識,以及他們在生活中比賽說謊斗智的生活笑話,但有些故事仍然避免不了情節借用。特有的飲食、宗教文化也是彼得身上所攜帶的身份符號,我們在故事里經??梢砸姷奖<永麃唫鹘y食物,如菜豆湯、菜豆燉豬肉、拉基亞酒、葡萄酒、烤乳豬等等。保加利亞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所以,神甫、希臘大主教,圣誕節等便構成了彼得故事中的宗教色彩。

相比之下,阿凡提故事的“本民族化”則依靠的是鮮明而豐富的民俗、飲食、宗教文化及地區風貌等。比如帶有濃厚新疆地區飲食、民俗文化等特色的語匯:馕、抓飯、奶茶、酸奶子、酸辣湯、油炸散子、哈密瓜、葡萄、其里蓋(一種香瓜)等;維族樂器獨塔爾、熱瓦甫;維族游戲麥西列甫;維族節日庫爾班節;新疆地區挖土農具砍土鏝(類似鋤頭)以及青稞、戈壁灘等。

阿凡提故事中除了民俗之外,還含有濃厚的伊斯蘭宗教文化。比如故事中經常出現胡大、喀孜、阿訇、伊瑪目、毛拉等神及職位的名稱;也經常出現宗教活動名稱:乃瑪孜、肉孜節、齋飯、居曼日等,以及許多禮拜名稱。除了濃郁的伊斯蘭教文化外,故事中還有一些具有民族文化特點的語言和詞匯。比如包子、餃子等傳統食物;左右丞相、縣官、衙役、鄉約、百戶長、千戶長等行政人員的稱謂;“文”、“兩”、“斗”、銅錢、元寶、銀元等傳統計量單位及貨幣名稱;鋦碗、生肖、炕、陰世等帶有中國民俗文化特征的詞匯。

綜上所述,納斯列丁·霍加的形象經過幾百年來不同文化間的交融發展,分別在異域的文化土壤上衍生出了彼得和阿凡提兩個機制人物形象,雖然人物智者的內涵和故事的主旨并未發生變化,但傳誦的人物已經發生了藝術的挪移。它們通過存同、去異、再創的過程,舍棄掉不符合自己民族文化特質的表象元素,各自保留了自身民族的價值觀等精神本質,融入自己民族的獨特文化印記,蘊含了自己的民族感情。

[1]維利奇科·沃爾切夫.希特爾·彼得和納斯特拉丁·霍加[M].索菲亞:保加利亞科學院出版社,1975.

[2]戈寶權.阿凡提的故事[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1.

[責任編輯海林]

I106.4

A

1000-2359(2012)02-0237-03

陳瑛(1968-),女,江蘇鹽城人,文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保加利亞語言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

2011-11-28

猜你喜歡
希特阿凡提保加利亞
聰明的阿凡提
阿凡提的故事之再次吃虧
印邦長拍女記者臉惹眾怒
阿凡提巧裝盤子
兩瓶酒毀掉一位部長
《阿凡提測試片》
印度影片《印度超人前傳》人性美丑的解讀
保加利亞的政治經濟發展趨勢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保加利亞共產黨人對2011年選舉的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