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策略

2012-04-29 07:26李建國
甘肅教育 2012年18期
關鍵詞:本質特征科學教學觀察能力

李建國

〔關鍵詞〕 科學教學;觀察能力;觀察意識;觀察目的;本質特征;觀察習慣

〔中圖分類號〕 G623.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8—0083—01

學生學習科學課程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觀察。俄國著名科學家門捷列夫曾經說過:“科學的原理起源于實驗的世界和觀察的領域,觀察是第一步,沒有觀察就不會有接踵而來的前進?!蹦敲?,該如何在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呢?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觀察意識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在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通過演示趣味實驗、講述科學故事、進行范例比較等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觀察意識。如,在教學《混合身邊的物質》一課時,我為學生演示了“清水變牛奶”的小實驗。學生感到十分新奇,并紛紛議論“為什么會這樣”,我則趁勢鼓勵他們通過仔細觀察和探究活動找出答案。這樣,學生自然而然地能夠主動進行觀察。

二、明確觀察目的,引導有意觀察

觀察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和指向性。而小學生的觀察隨意性較強,有意觀察不穩定,往往只注意觀察對象的顯性部分。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時,教師應先要讓其明確觀察的目的,而后開展觀察活動。如,在《面包發霉了》一課教學中,我給學生布置觀察記錄面包上霉菌的生長情況這一課后觀察任務時,提出了以下問題:“你們知道霉菌是怎么生長出來的嗎?霉菌的生長需要哪些條件呢?”然后引導學生制定觀察實驗計劃以便進行課后觀察。由于觀察的目的要求明確,課后學生很樂意且能很仔細地對面包上霉菌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并根據觀察記錄到的實驗現象得出有關科學結論。

三、把握變化過程,進行全面觀察

在觀察復雜的事物或現象時,學生往往不容易抓住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本質特征。為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觀察全面性和系統性的培養。在觀察活動中,教師應使學生明確所要觀察的內容和觀察的范圍,知道通過觀察要獲得哪些信息,解決哪些問題;擬定好觀察計劃,制定觀察程序,引導學生進行系統的觀察,以讓學生逐步掌握觀察的方法,做到觀察有“法”、觀察有“序”。

四、揭示本質特征,實現深入觀察

觀察不僅要具有全面性,要對客觀事物的全貌有所認識,而且還要切實地把握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質。如,在教學《食鹽在水里溶解了》時,學生對食鹽在水里溶解較易理解,但卻常常因為沙子和面粉在放進水里產生的渾濁現象而誤認為它們也是溶解了。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觀察??勺屗麄冏屑氂^察比較三杯混合物經過沉淀后的現象。通過觀察,學生發現沙子和面粉在水中表現出與食鹽溶解不同的現象,再經教師的點撥,學生就能較好地理解溶解的本質特征了。

五、運用多媒體手段,提高探究能力

小學科學課是一門科學啟蒙性課程。在教學中,教師若能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則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并能優化教學環境,拓展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思路,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探究能力。如,上《物體的熱脹冷縮》一課時,我播放了一個小課件,開始是小朋友燒開水的生活情景動畫錄像,當放到“盛滿水”和“茶壺溢水”等幾個片斷時,在“茶壺溢水”畫面中的小朋友腦袋上出現一個個的“?”時,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通過討論、實驗,使學生先得出“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結論后,再通過課件呈現修路工人在筑路時,每隔一段要開一道裂縫填進瀝青的情景。隨后提出問題:為什么修路時每隔一段都要開一道裂縫?在學生得出結論后,教師可播放不開裂縫路面與開裂縫路面的熱脹冷縮情況對比演示視頻,進一步明確問題原因所在,啟發學生動腦思考,從而提高其探究能力。

六、實施積極評價,培養觀察習慣

教師對學生的觀察行為實施積極的評價,這有助于培養他們良好的觀察習慣。如,在《植物的一生》和《動物的生命周期》兩課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長期堅持觀察記錄鳳仙花和蠶的生長變化情況,學生一開始興趣盎然,但沒過幾天就熱情消退了。針對這種情況,我積極評價了學生前期的觀察記錄表現,并鼓勵他們堅持進行觀察,這為學生持久觀察習慣的養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編輯:孟剛

猜你喜歡
本質特征科學教學觀察能力
挖掘本質特征 建構核心素養
盯住詩的本質特征
音樂課程的“本質特征”應該是什么——讀《實踐性:音樂課程的本質特征》有感
論文化自信的概念及本質特征
小組合作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給學生帶得走的智慧
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探討
營造良好美育氛圍、提高學生美術素質
例談美術教學觀察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漫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