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紅色文化”影響力提升路徑研究

2012-04-29 13:16萬朝暉胡小強
人民論壇 2012年17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影響力紅色

萬朝暉 胡小強

【摘要】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紅色文化”的影響力正面臨諸多新的挑戰。新時期要提升“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必須尊重紅色文化傳播的客觀規律,采取建構紅色文化傳播的社會認同及群眾參與格局等措施,找到提升紅色文化影響力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實現紅色文化從抽象到具體,從枯燥到生動,從表層到深層的飛躍。

【關鍵詞】“紅色文化”影響力提升途徑

目前,各界對于“紅色文化”的定義不盡統一,但基本內涵頗為一致。本文所述“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過程中,與時俱進地吸收、整合、優化古今中外文化,凝練形成的具有中國社會背景和時代特色的思想、理念和人物及由此衍生的一切活動?!凹t色文化”富含獨特的文化價值,而這種價值最根本的體現就是其對中國社會和中華民族精神生態的廣泛影響。在當今經濟多元、價值選擇多向和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提升“紅色文化”的影響力,更好地發揮其引領作用,是理論界面臨的重要課題。

“紅色文化”影響力的決定因素

文化的影響力是文化活動者以人們喜愛的方式,引起人們的思想共鳴和心靈深處的撼動,從而左右或影響他人的能力。影響力從社會心理學看是由有用性、群眾性、參與性、權威性決定的,“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同樣如此。

“紅色文化”的有用性,即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或某方面利益需求。馬克思說:“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需要的程度?!雹傥幕挠绊懥χ饕强此谏鐣嵺`中的作用,是否能讓群眾喜歡和滿意,是否能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盡管人們在精神追求和文化欣賞水平方面存在差異,但是人們仍然在渴望高尚,追求進步方面存在共性?!凹t色文化”能夠滿足人們這種共同的精神需求和文化向往,這是決定“紅色文化”影響力的重要因素。

“紅色文化”的群眾性,即人民群眾共同作為、相互影響的特性,其重要表現就是“群體意識”。群體行為是人類的本能,它能促使人們協調與同伴的行動,并且具有左右他人潛在意識和信念的作用?!凹t色文化”的價值取向決定了它既能滿足個體的精神需要,也能影響群體的價值追求。因此提高“紅色文化”的影響力,需要由個別到整體,從局部到全局,進而覆蓋全社會。

“紅色文化”的參與性,即人們自覺融入某項活動的特性。人們一旦作出某個決定,或選擇某種立場,就會面對外來壓力,維護其自身的立場。因此,人們在作出決定之后的參與就成了提高影響力的重要因素。若參與的面較廣,就會進一步促進社會認同;若參與的程度較深刻,則影響就會更加深遠。

“紅色文化”的權威性,指主流媒體代表國家和社會的主流意識,承擔著傳播主流新聞、影響主流人群的責任,通過新聞傳播,對受眾的社會認知、價值判斷、意見態度以及社會行為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凹t色文化”的傳播需要權威媒體的參加,也需要權威品牌的主導。

“紅色文化”影響力的決定因素之間是互相促進的,有用性促進群眾的自覺參與,群體的參與推進社會的廣泛認同,而權威媒體的傳播和渲染又會更深層面、更大規模地促進群眾參加,從而形成其影響力提升的生態循環。

“紅色文化”傳播面臨的挑戰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思想政治工作,重視“紅色文化”的傳播和宣傳。早在1925年通過的《對于宣傳工作之議決案—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大會議決案》就指出:“最重要的是從實際問題中灌輸簡明的理論知識和淺近的小冊子之編輯”。②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摸著石頭過河”、“發展才是硬道理”等,看似“大白話”,但恰恰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容易理解的改革開放的戰斗號角。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理論宣傳工作的大眾化實踐,正是發揮“紅色文化”影響力的一次次生動印證。然而,以文化影響力為主要特征的意識形態斗爭在階級社會產生后從未停止過,在中國融入全球化世界的今天,“紅色文化”的地位和影響力正面臨諸多新的挑戰。

一是社會政治生態環境變化對“紅色文化”受眾的利益訴求產生了影響。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對改革發展的期盼提高,對分享改革成果的要求明顯增強,利益追求逐漸影響人們是否接受某種觀念。因此,在這種環境下,“紅色文化”如何讓人們接受并認同,值得思考。

二是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對“紅色文化”影響空間的不斷擠壓。市場經濟不僅是一種經濟體制,它更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和思維方式。大眾文化的興起帶來了文化的繁榮,同時也帶來了良莠不齊的文化產品。與此同時,西方張揚個性、崇尚自由、尊重人性的文化理念涌入中國,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一起,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影響?!凹t色文化”如何避免政治思維中的格式化模式,吸收這三種文化的精華,發揮其引領作用,值得深思。

三是文化傳播環境的變化對“紅色文化”傳播方式形成挑戰。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化,西方對中國的文化滲透不斷加強,對方利用多種高科技文化和傳媒“殖民”發展中國家,利用各種手段輸出其價值觀、文化思想和意識形態,對中國文化及價值觀念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另一方面,大眾文化以其市場化運作,并通過媒體構筑了一個全方位、全時段的空間,傳導和影響觀眾。而傳統的“紅色文化”的傳播,并沒有充分考慮人們精神接受的主體性和選擇性,只是把人設想為理性的、自覺的,應該無條件接受宣傳,因此傳播者只是用極其深奧的學術語言來敘述某個概念,或者更直接地為受眾者提供標準的、不容懷疑的結論,這些傳統的傳播理念和當今受眾接受信息的習慣格格不入,因而難以達到預期的影響力。

提升“紅色文化”影響力的路徑

“紅色文化”的傳播及影響力的提升有著自己的規律,而這個規律的核心就是以與時俱進的形式和內容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才能從根本上提升“紅色文化”的影響力,發揮其強大的社會作用。在新時期提升“紅色文化”的影響力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進一步強化“紅色文化”在主流意識形態中的地位。任何一個國家或政黨都有自己的意識形態理論。一個國家或政黨不僅僅要依靠國家機器來維持社會安定,更需要關注民生,關注老百姓的利益,并在此基礎上用深入人心的共同價值、共同愿景來激勵民眾,進而形成共同的文化觀、價值觀和理想信念,使民眾的思想認識與社會主旋律一致。因此,強化“紅色文化”在中國主流意識形態中的地位,需要用先進的、符合人民利益的文化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的價值觀和思想理論。

第二,建構“紅色文化”傳播的社會認同及群眾參與格局。社會認同是社會成員共同擁有的信仰、價值和行動取向的集中體現。隨著社會生活步伐的加快及各種信息的沖擊,群體無意識現象頻繁顯現,政府則需要對此做引導,通過采取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紅色文化”,形成廣泛的社會認同。紅色文化的宣傳需要突出群眾性,把群眾作為活動的主體,充分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使群眾樂于參加,便于參加,變“小眾化”為“大眾化”,老少皆宜,雅俗共賞,從而為“紅色文化”的傳播創造條件。

第三,創新“紅色文化”傳播形式,考慮差異性與層次性?!凹t色文化”的傳播,需要研究在新形勢下人們的心理及表達方式的變化,需要借助新的形式,并且考慮不同群體的不同審美需求,從而貼近大眾的興趣、情感和利益訴求。

第四,注重“紅色文化”傳播內容和載體的文化性與藝術性。當今受眾思想活躍,思維敏銳,而“紅色文化”具有較強的政治性,因此,“紅色文化”需要借助文化和藝術的力量獲得廣泛的傳播,從而消解部分人群對“政治”的抵觸與冷漠。將“紅色文化”理念通過藝術的的形式體現出來,也可以避免生硬和枯燥,從而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

第五,注意對“紅色文化”傳播資源和載體的開發?!凹t色文化”資源指一切有利于“紅色文化”傳播并為其提供服務的可被挖掘、利用的資源,它同時具有其他資源的一些共性,如空間的廣泛性和區域性,開發的多樣性、增殖性和歷史性、數量的有限性等等。開發“紅色文化”資源,提高“紅色文化”的覆蓋率,可以有效促進“紅色文化”的影響力,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綜上,要提高“紅色文化”影響力,必須尊重“紅色文化”傳播的客觀規律,尊重“紅色文化”傳播的歷史經驗和現實環境,找到提升“紅色文化”影響力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實現“紅色文化”從抽象到具體,從枯燥到生動,從表層到深刻的飛躍。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本文為重慶市社科規劃項目“重慶‘唱讀講傳活動提升紅色文化影響力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0-YBRW64)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頁。

②《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匯編》,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年,第21頁。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影響力紅色
紅色是什么
紅色在哪里?
天才影響力
追憶紅色浪漫
黃艷:最深遠的影響力
論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紅色文化書籍的歷史及裝幀的特色審美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5消協三十年十大影響力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