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探究式方法教學在思想品德課堂的運用

2012-05-08 00:57韋會娥
新時代教師 2012年3期
關鍵詞:探究式學習初中政治思想品德

韋會娥

廣西宜州市劉三姐中學宜州546300

【摘要】思想品德課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是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諸多因素,造成本課程教學的開展不盡人意,沒有起到其應有的作用。探究式學習是在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理念指導下形成的,實效顯著,成為當代教學改革最為成功的典范之一。本文結合自己的多年教學經驗,對探究式在思想品德課堂中的運用進行探索。

【關鍵詞】初中政治,思想品德,探究式學習,操作運用

新課程改革更多地強調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自主學習的能力則是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培養出來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就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臺。

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實踐活動。其目的在于教給學生科學的基本程序,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式學習相對于研究性學習來說,強調對概念、知識的理解,問題的選擇主要以完成教材學習任務為目的,面向學科知識,完成對知識的掌握。它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有時需要學生在課下做準備工作。像初三思想政治課教材第四課第二節“我國的社會主義正處在初級階段”,是進行探究式教學的好材料。但因其內容理論性、政策性和教育性強,教師的引導、總結概括決定著探究教學的效果。探究式教學不但需要教師營造出較高水平的教學環境,學生得以充分體驗、表現和創造,成為探究學習的主體和核心;同時,教師要把握好參與的程度,教師以研討者的身份,適時平等地參與學生的討論,依據探究步驟控制學生的探究過程,充分發揮好引導者、支持者、促進者的角色作用。下面,本人想就初中政治課探究式課堂某一實例教學,談談教師作用的發揮。

思想品德課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本課程致力于道德品質和人文精神的習得和養成,是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諸多因素,造成本課程教學的開展不盡人意,沒有起到其應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思想品德教學的現狀

1.1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依然存在。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以教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一言堂”、“滿堂灌”和死記硬背的現象,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探索和創新,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品德和能力的培養,重書本內容,輕視學生的生活,把學生局限于書本、學?!计方逃狈︴r活的生命力,枯燥的說教不絕于耳。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上往往扮演著觀眾角色,結果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嚴重缺乏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缺乏創造性、獨立性、自信心和合作交往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等。這種現狀是與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極不適應的,同時更難以滿足未來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主體性、創造性人才的要求。這些事實不能不說明我們傳統課堂教育存在著很多弊端。

1.2教師的素質還參差不齊。

新課程盡管已在全面推開,但任課教師面對新課程,教學觀念并未全面轉變。有關部門對任課教師也進行過相關培訓,但由于時間短,加上教師個人主觀努力程度的差異,其培訓的效果也不盡相同。若是教師的教學觀念得不到更新,很容易造成“穿新鞋走老路”的情況出現。目前在我市擔任思想品德教學的老師中,也并不全是專職教師,有個別學校由于思想品德專職教師的缺乏,由其它專業的教師擔任本學科的教學也屢見不鮮,這樣更可能使思想品德教學大打折扣。一本書,一支粉筆,人人會上思想品德課的時代也已經過去了,新課程的實施無疑對廣大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學科的重視度還不令人滿意。

就某種程度而言,思想品德課的重視程度跟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課程相比,可謂是弱勢學科,教思想品德課的教師在學校也好像低人一等,盡管說作為一名教師,上好課是本職工作,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甚至可以說,既然選擇了這個專業,不管別人態度如何,我們都應該努力完成教學工作,但在現實生活中,遭受的這種歧視,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產生負面影響,使部分教師意志消沉,進取心下降,個別教師甚至有得過且過的消極想法。設想一下,若抱著這樣一種心態,教師上課的效果會怎樣,就可想而知了。

1.4教學評價的單一化造成了教學的簡單化。

以往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學評價手段主要圍繞學生考試成績展開的,重結果輕過程,“一考定終身”,帶來的是學生學習方式圍繞“怎么考,就怎么學”,而對于教師而言,則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于是教學中劃劃背背就成為思想品德課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種評價方式,帶來的弊端可能會是一個道德品質差的學生,在考試中卻取得了好成績,從而造成思想品德的思想性、人文性被應試教育沖擊的支離破碎。

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學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課,幫助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做負責任的公民,過有意義的生活,不能不引起廣大思想品德課教師深深的思考。而推行思想品德課堂活動教學,其根本目的就是試圖對現行以知識本位、教師中心和傳授、灌輸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造,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他們主體精神、實踐能力和多方面素質的整體發展。與此同時,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過程的根本變革,確保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成效,使思想品德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2.探究式在課堂運用的策略

2.1轉變教育觀念,構建寬松學習氛圍。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著眼于學生學會發展、學會創造的教育,這種教育必須是發展個性,構建獨立人格、倡導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而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現教學目的的關鍵要素。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輔導者、引導者,促進者,既要保持必要的權威,又要以一種伙伴的態度對待學生。要學會傾聽、溝通、尊重、學會向學生學習。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民主的態度,要打破教師是主宰、是權威、打破教師滔滔不絕學生被動學習的思維定勢;要認識到教學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發展心智的活動,學生應該始終處于中心地位。教師所作為的一切都是為學生服務的、都是以學生獲得發展的需要為轉移的,要為學生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創造條件。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堂是學生的舞臺,教師在這當中只起到如何引導學生在舞臺上如何更好的演出的作用。

2.1.1做學生探究活動的引導者。

探究式學習,往往以提出一個令人疑惑的事件為開端。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種鼓勵提問、大膽發言的氛圍,使學生大膽地解釋材料,假設、挑戰證據,或批評對方的研究設想。教師要耐心地傾聽,敏銳地抓住學生的閃光點。當討論陷于僵局或出現錯誤方向滑入歧途時,教師可作引導性介入??茖W探究要依靠問題不斷推動。教師要有步驟、漸進地導向本質問題,使討論集中在幾個要點上。

2.1.2做學生探究活動的支持者。

探究式課堂學習是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的合作性探究。合作性探究能豐富學生的思想,有助于培養他們合作精神和相互尊重的品質,并且使他們能夠理解并接受不同的解釋。教師以平等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給予學生較多的自由和寬容,同時教師也要培養學生養成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良好習慣,學會做人與處世。一個在探究過程方面有著高度技巧的靈活的引導者,會建立起融洽、和諧探究氣氛的支持環境和平臺,教會學生傾聽和提問的技巧,對別人的發言深思后,再提出自己的見解。使學生發言機會盡量保持平衡。既要避免有的學生具有極大熱情而又缺乏人際交往的敏感性,滔滔不絕阻礙別人的發言;也要避免有的學生寥寥數語,什么也沒說清楚的現象;使學生討論保持平衡。

2.2合理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探究式學習需要以一件令人疑惑的事件作為開始,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不知不覺漸漸產生有學習的興趣,從而自然而然的進入課堂的主題。這其實是一種導入的方法,但又有別于傳統的導入法,傳統的導入法只是教師在灌輸給學生該堂課的主題,學生處于被動接收者的位置,而探究式教學中創設的情景,不但是導入,而且要導得妙,而且能使學生主動探尋答案。

創設,能激發學生興趣,激起探究欲望。情境否巧妙得當,是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起學生探究欲望的關鍵。因此,教師應十分重視通過圖片、漫畫、歌曲、故事、影像資料、時速資料等多種形式創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躍躍欲試,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為學生進入探究鋪平道路。

以第二單元《學會交往天地寬》為例,教材提供了一個故事引導《孟杰和它的伙伴們》,講述一次涉外交往活動,教師再讓學生瀏覽完后,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疑問,如:這個故事里出現了哪些小尷尬?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小尷尬?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課外知識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在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后,進入當堂課的主題:在交往中完善自我。再進一步提問: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要不要交往,交往會不會影響學習?——這個問題很貼近學生,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使學生覺得,這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跟自身密切相關的事情,從而激發學習的熱忱。

再如,在學習《我國人口問題的特點、現狀》時,教師可創設問題情境,提出我國人口問題存在的原因,解決人口問題是不是只從數量上考慮,人口問題本質上是不是數量問題。這些問題是探究解決人口問題方法的矛盾和難點所在,直接指向探究過程、路徑和方法。每一問都作為繼續探究的原動力,引發學生思考,產生疑惑,使學生在自己的發言和前面發言的同學的觀點之間建立某種聯系。熱烈的討論必然表現出理智的差異、對立的觀點和解釋。教師的任務是通過強調探究過程并引導學生加以反應來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和發散思維的能力,努力引導他們提出假設,形成構想。學生心甘情愿地忍受疑難的困惑,不辭勞苦地進行探究;通過歸納、演繹、推論等綜合分析法,認識由表及里,去偽存真。隨著問題逐步展開,他們越來越接近知識的前沿。在探究過程中,不但培養了學生思維的系統性、嚴謹性、深刻性,而且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和寬容,激蕩起學生創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歡心,學生的表現欲得到了極大滿足。

2.3抓住實踐,知行統一。

要使課程充滿探究的氣氛,必須使其與實踐密切相聯。課堂教學的實踐性不僅僅是指傳統認識上的要增強學生的實踐活動,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包括這樣兩種含義:一是使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足夠的能動活動,從而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二是精心設計和具體實施教學活動,使學生通過多種活動和充分的活動時間,既能夠實現理解、認知、探索和創造,又能夠得到體驗、交流和表現。比如這一課中,教材設計了一些實踐項目,向自己給過他人什么幫助,他人給過自己什么幫助等,使學生在課堂發現個人在交往中的長處與不足,并使其有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初步感知。為了達到更高層次的知行統一,教師還要和學生共同探討如何把所學的內容運用到生活當中,只有這樣,思想品德教學的目的,才真正達到了。

讓學生走上講臺,表演小品、演講。讓出講臺就讓出了一片讓學生思考問題的天空;讓出講臺就讓出了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讓出講臺就解放了學生的手、口、腦,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動起來。學生走上講臺,其主動性、積極性等內在能量就得以充分釋放出來,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真正體現出來了。在課堂最后又設計了《人在旅途》的游戲。所學的知識在和同學的互動中,有更生切的體會和認知,從而強化了教學效果。

3.注意總結,深化認識

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總結和強調,唱響人文精神主旋律,讓學生在教學中提高思想認識,提升精神境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握真、善、美的尺度,形成良好的品格、心理,端正學習、生活態度,從而滿懷激情地去學習、生活,去面對社會、人生。

3.1要注意選擇探究的內容。在初中思品課中,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采用探究式教學。像概念、名稱、事實等方面的陳述性的知識以及受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資源物質條件的限制,不宜進行探究式教學的內容,就不需要使用。比如,什么是公民,什么是法律,以及“三個代表”對我國政治生活的影響等。因此,實施探究式教學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選擇難度適當、能引起興趣、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價值的內容,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學生的探究思維,激勵學生的探究活動,以達到探究式教學所追求的課堂狀態。比如,講授《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時,我選擇了“祖國的統一大業與臺灣問題”這個角度,讓學生從以下方面探究:①臺灣問題是怎樣產生的?②目前臺灣回歸祖國存在哪些阻力?③為什么說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我國政府對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什么?④作為青少年,你能為祖國的統一大業做些什么?這樣的探究,同學們積極參與,增強了愛國意識,明確了歷史責任,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實踐證明,這種探究符合教學目標,切合教學實際,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探究價值,從而用理論指導了學生的實踐活動。

思想品德學科不同于自然科學,其探究問題的結論有政策傾向性。學生在認識上會存在差距。如果探究的結論較科學和全面,教師可做簡單概括性總結。如果學生在結論性的問題上達不到對真理性知識的認識,認識不完整,教師要高瞻遠矚,注意總結和強調。教師對探究問題所得出的結論的強調是其主導作用發揮的關鍵階段,其作用至關重要。有的教師忽視了這一點。另外,教師應注意升華問題,深層次地把握關鍵點。例如,對我國人口問題的總結,告訴學生: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它不僅強調控制人口數量,而且把提高人口素質也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進而對學生進行相應的道德信念教育;人口問題本質上說是發展問題,我們要從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度認識人口問題的重要性;人口問題是一個世界問題,地球是人們共同生活的家園,需要大家共同保護,體現了對人的終極關懷。這三條總結和升華,將知識、理解和道德信念以及情感融為一體,突破了框題界限,體現出專題探究教學的完整性,體現了教師對知識的內在把握和靈活運用。能否做到這一點,明顯反映了一個教師進行探究式課堂教學角色發揮水平的高低。實踐證明,教師對探究問題的總結和升華,不但加強了教學效果,也是政治課探究式教學的必然要求。

3.2充分發揮主導和主體作用,力求主導與主體的統一。

在探究式教學中除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須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調動學生的能動參與意識。要看到學生既是受教育者,更是探究活動的主體。在教師的“主導”下,通過學習、探究,來獲取知識,發展智能。如講授初三《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我首先布置了幾道調查題:①我國的農業生產中,最廣泛使用的是哪些生產工具?②2004年我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多少?和美國、日本相比又如何?③你的家庭成員(祖父母、父母等)的文化程度怎樣(最后全班匯總統計)?接著請學生進行調查分析,最后對自己的調查分析寫出相應的對策。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主體意識,又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3.3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探究式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與時俱進,引導學生從對現實的理解和把握中去提高對理論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探究、解決現實中的問題。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學習,理論才能活學活用,探究式教學才能煥發出生機與活力。比如,講授《依法保護人類共有家園》時,我選擇了“我與學校環境”這一角度,讓學生從四個方面探究:①學校及其周圍存在哪些環境問題?②這些環境問題有哪些危害?③你認為應如何解決這些環境問題?④創建美好的校園環境,你能做哪些實事?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究,使學生運用所學書本知識,善于發現并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既激發了學生探究欲望,又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創新能力。

總之,運用探究式教學特點,創造性地將教材中的知識結論變成探究的問題。盡量還知識發展過程的本來面目,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讓學生置身于問題情景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發現并主動獲取知識,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素質。

參考文獻

[1]韓震主編.《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8.

[2]石峰.《探究性方法在中學思想品德中的運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猜你喜歡
探究式學習初中政治思想品德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復習課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實踐探索
淺談化學課外小組活動
初中歷史探究式學習的教學途徑
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思想品德翻轉課堂教學的困惑與思考
高中地理探究式學習的探索與實踐芻議*
初中政治課的“激趣”研究
芻議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